基于制度构架的现代职业教育建设理念

点赞:6031 浏览:1929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现代职业教育是传统职业教育的一个相对概念.从世界范围来看,职业教育是工业化的产物,起源于手工业者师傅带徒弟的培训,并随着工业化进展,发展为企业培训.企业为适应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对员工数量和生产技术不断提升的需求,专门建立了企业培训学校,开展一定规模的员工技术培训,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一线生产所需操作人才培养的效率.同时,由政府和行业建立专门的职业学校,承担更系统地为企业培养所需技能型人才的任务,学校教育开始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自从正规的职业学校建立,现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就开始发展起来.

我国职业教育真正发展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借鉴了苏联学校型职业教育的模式,主要有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由国家和省市行业部门及国有企业举办.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地方政府举办的职业学校快速发展,缺乏行业背景的市县职业教育中心(职业学校)成为地方职业教育的主要力量.学校型职业教育相比单纯企业职业培训在政府统筹、规划布局、规模办学、专业建设、素质教育、人才蓄容等方面具有许多明显优势,使得职业教育的办学更加正规化;同时,也出现校企不能很好结合的问题,原来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角色受到削弱.于是,在很长时期内,面向企业生产怎么写作一线培养操作性技能型人才的学校型职业教育成为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形式.不过,学校教育的学科型教学模式往往导致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错位、理论与实践脱节、学校和企业割裂的弊端,使面向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存在体制上的缺陷;同时,人才培养规格和层次定格化.正规的学校职业教育也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再走向新的传统的历程.

十八大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明确要求,现在提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对当前传统职业教育的改造和升级,它应涉及职业教育的体制制度、办学形态、培养模式、质量效益、发展水平等方方面面,是一个宏大命题.不过,从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的视角看,现代职业教育仍然具有标识性的表现形式和发展途径.显而易见,具有明显办学优势的学校型职业教育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的基本形态,各类职业学校成为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主体,职业教育不可能颠覆性转型而回归到企业办学主体的格局.因此,首先,如何从学校制度构架层面建立具有对接现代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特质的职业学校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应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其次,如何形成基于利益互惠并具有体制保障的深度校企合作的模式构架是学校型职业教育形态下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根本途径;第三,如何进一步突破单一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和层次,形成技能教育与技术教育分类实施、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配套、学历职业教育与非学历职业培训结合并举、职业转岗培训和职业进修教育广泛开展的比较完备的职业教育体系成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并须对此从顶层制度设计上予以规整.因此,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必须突出从建设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现代校企合作制度三个方面着力,对其进行统筹设计,同步构建,以此支撑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

基于制度构架的现代职业教育建设理念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职业教育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一、现代职业学校制度

现代职业学校是相对于传统职业学校的一个概念,也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个必然要素.传统职业学校受到普通学校办学很大影响,特别是教育部门主管的职业学校,绝大多数由普通中学改办而来,原来普通教育痕迹很深,并与中小学在一个管理系统,办学体制都差不多,职业教育的特质彰显得很不够.例如:学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基本上与普通学校一致,作为职业教育根本途径的校企合作办学缺乏体制上的保障;传统的学科导向的课堂教学占了很大比重,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等等.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首先必须建立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国家层面应制定《现代职业学校条例》,加快现代职业学校建设,进一步明确现代职业学校作为法人单位的治理模式和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形成现代职业学校的办学模式和自主发展、主动发展机制.在凸显职业教育特质方面,特别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一是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上对传统模式进行改造.首先,应建立学校校务委员会,制定校务委员会工作规程,校务委员会由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相关行业企业代表、学校相关专业骨干教师等代表组成,负责学校的管理和发展,校长为校务委员会主任,领导副校长负责执行校务委员会的决定.其次,学校职能部门设置应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办学特质,除了一般学校设置的主要常规管理机构外,特别应设置负责就业创业怎么写作、校企合作管理、产学研与技术怎么写作管理等职能部门或合署管理部门,加强学校办学与行业企业的对接合作.常规的教学管理部门也应转变传统学科教学管理模式,适应学科教学、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管理的要求.第三,建立二级管理体制,管理重心下移至系部,实行系部主任负责制和专业负责人制.专业负责人负责组织本专业团队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实施规划,系部建立由行业企业相关专家、学校相关专业负责人和骨干教师参加的专业建设咨询指导委员会,保证专业建设更好地对接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更好地对接工作岗位.

二是在技能人才培养体制上对传统模式进行改造.首先,应按照“教学工厂”理念,建立更多的教学做一体的教学工训场所,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现场化、情境化学习的特质,实现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对接,教学情境与实际工作情境、企业情境对接.同时,通过“引企入校”,建立校内生产性实习场所,与校内实训基地有机结合.其次,按照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实行工作和技术导向教学内容,建立任务式、项目式课程模式,即教学内容紧跟实际工作岗位任务要求和技术的实际应用,通过小组学习、任务引领、项目实施等教学模式,实现专业技术理论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的紧密结合和相辅相成.同时,实行教学信息化,建立基于网络平台和数字教学资源的网络互动教学形态、虚拟仿真实训和实际操作有机结合的技能训练模式.第三,按照职业教育的学校与企业双主体理念,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机制,学生以学徒身份到企业受训,通过企业工作实践,了解企业生产和工作过程、技术应用和企业文化. 三是在专业建设发展方式上对传统模式进行改造.专业是职业教育与产业之间的纽带,是职业岗位群的教育化表现形式,是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最基层单位,也是开展各项校企合作项目的主要载体,专业建设是职业学校内涵建设的主要任务.首先,学校应建立专业设置及专业内涵随着产业发展滚动调整升级的机制,产业的发展源自科技的进步,带来产品的升级换代,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必须紧跟产业的发展及时做出调整和改造升级,对专业内涵、教学内容、怎么写作方向进行拓展提升,并培育发展新专业.为此,必须健全专业建设咨询指导委员会机制和专业建设发展研究决策机制,形成对接产业发展快速反应的专业主动发展机制.其次,重点建设一支专业技术能力紧跟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高技能教师团队.职业学校专业教师能力建设不同于普通学校,普通学校教师主要任务是教育教学和教科研,职业学校除了教育教学和教科研以外,更有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建设、产学研、新知识新技术学习等专项能力要求,前者是职业教育基本能力,后者是职业教育关键能力,两者结合就是“双师”能力.不具备职业教育关键能力,教师就很难真正胜任职业学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任务.

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现代职业教育的另一个必然要素是自身体系比较完备,主要是中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形成体系并逐级衔接.传统职业教育的一个明显特征是类型和层次单一,这是工业化发展水平不高决定的.在工业化初期,生产岗位所要求的技术应用和技能水平处于传统技术阶段,单一的操作型技能人才适应了岗位需求.即使在当今社会,传统技术仍然占有一席之地.不过,随着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显著特征的知识经济的到来,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产业升级速度加快,单一类型和层次的职业教育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岗位需要.同时,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也为职业教育的新发展新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职业教育主要学习苏联学校型职业教育模式,设置了两类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一类是培养技术员人才的中等专业学校,另一类是培养技术工人的技工学校.改革开放以后,除了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开始复办发展,一大批普通中学改办为职业中学,其中中等专业学校仍然承担技术教育任务,培养技术员人才,技工学校和职业中学承担培养技术工人的任务.直到上世纪末21世纪初,专科层次高职开始加快发展,一批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技术教育上移到专科层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职业中学的培养目标开始趋于一致,都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中职与专科层次高职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初步构建起来.职业教育不再限于中职,同时中职生具备了升入专科高职院校的通道.


职业教育是否到了专科层次就算到头,是否还有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并逐级衔接起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否健全的一个标志.只是,哪些本科高校或专业属于职业教育类型一直不明朗.不过一批新高校一般从专科高校发展而来,基本定位于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而且一些老牌本科高校许多专业的培养目标实际上也是技术应用型人才,高等教育界将这一教育类型称为技术本科,是本科层次技术教育,培养在生产和怎么写作一线、介于工程设计人才与生产和怎么写作技能操作人才之间,承担技术、工艺、生产管理的技术工程师工作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从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岗位针对性和工作任务针对性的特征来看,技术本科可被认为属于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这类技术人才与工程人才仍有重叠,可发展为工程与技术跨界人才.这类人才与中等专业学校和专科层次高职培养技术人才的一个很大不同,是专业理论知识更扎实全面,技术含量更高.按照这样的定义,技术硕士和技术博士研究生层次技术教育必然应时而生,也是教育、科学技术、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现代校企合作制度

职业教育源于企业,而随着正规职业学校的产生和发展,让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一直是困扰职业教育的一个根本问题.尽管我们现在是学校型职业教育办学形态,但是职业教育的学校与企业双主体办学理念仍然是校企合作办学的基础.我国经历了行业部门和国有企业办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再到职业学校从企业剥离出来的过程,教育部门办职业学校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要力量,行业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参与缺少了体制支撑.如何建立现代校企合作制度,成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首先,应加快校企合作立法.职业教育直接为企业怎么写作,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才能培养更能为企业所需的人才,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因此,通过法律条文明确企业承担职业教育的应有责任是符合法理的.当然,企业的条件和能力有差异,可以承担学生实习、教师实践锻炼、提供教师、订单合作培养、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不同程度的工作任务,承担帮助职业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职责.所以,国家层面应进一步健全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法律体系,特别应制定《校企合作法》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通过立法,建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机制和利益优惠政策,使企业切实将参与职业教育作为生产经营活动的一项必然内容,保障校企合作真正步入依法运行轨道.其次,建立校企合作契约关系.职业学校和合作企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校企合作契约关系是建立现代校企合作制度的基本要求,学校和企业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方式,将合作的内容、形式、双方承担的任务等予以明确.可通过建立校企双方代表参加的校企合作理事会,形成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充分尊重企业利益诉求是校企合作的基础,如校企合作应让合作企业优先获取所需人才、有关成本可税前列支、优先得到政府经费支持等.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