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理性,实现师范院校真正转型

点赞:16008 浏览:7005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 当前我国在我国高教与高师结构性调整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定位不明确,缺少应有的理性,一味跟风,求快求大,致使发展过程中严重负债,专业设置缺少论证,课程设置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对此应进行理性思考,以达到师范院校的真正转型.

关 键 词 :回归理性师范院校转型

从2000年至今,在我国高教与高师结构性调整中,师范院校纷纷向综合院校转型.同时这些院校在转型的过程中,其专业结构也从原有的师范教育向师范与非师范类专业共存、从原有的专科向专本科兼有方向转化的过程.在这一系列转变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定位不明确,缺少应有的理性,一味跟风,求快求大,致使发展过程中严重负债,专业设置缺少论证,课程设置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对此我们必须回归理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实现师范院校的真正转型.

一、从宏观角度说,师范院校转型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的问题

(一)明确大学与师范教育价值取向

从大学与师范教育的历史发展来说,大学与师范教育的价值取向有截然不同的价值理念,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香港教育学院许美德、李军的认为大学更趋向于理论与知识获得的相对非人性化环境,强调学术的自由与对知识的高深理解,而师范教育更注重与实践与知识获得的师生之间的亲密关系,专业及学科设置受国家控制,培养目标致力于职业定位.因此,师范转型过程中一定明确这一点,找到自己的优势,不能一味追风,一味求大求快.

(二)明确国家发展的重点

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下发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将占主导地位,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教育将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很鲜明地体现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价值取向就是为了促进国家的发展.而国家发展的重点就是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因此,转型中的师范院校必须明确国家发展的重点,努力为地方经济建设怎么写作.

当然,强调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怎么写作并不排斥教育为政治怎么写作,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并不矛盾.教育为经济建设怎么写作是教育为政治怎么写作的一种间接方式,同志曾经指出经济建设是最大的政治,为经济建设怎么写作就等于是为最大的、最根本的政治怎么写作.

(三)明确教育终极意义是关注人

教育终极意义上是关注人,人的发展也是教育着力追求的一个目标.因为社会发展(包括教育发展)应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转型期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人文精神.没有植根于人文精神这块沃土上的人类关怀,人只会沦为纯粹的经济动物,丧失人所应具有的一切生存意蕴”.因此转型中的院校更要明确教育再为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为国家的整体进步作出贡献同时,教育应具有人道主义情怀.这种人文关怀最终是要把人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也就是把人培养成为理想远大、品德高尚、知识渊博、能守住人生根本,在平凡岗位上踏踏实实工作的人,而不是为了利益做猪都可以的人.

怎样为地方经济怎么写作呢在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科技教育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某个地区的教育所培养的人皆通晓古典文学而对现代科技一无所知,那么,就不能为地方经济怎么写作.所以转型中的地方院校,一方面要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多层次、多样化的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要怎么写作于解决大多数人的就业和民生问题,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就业、转岗以及下岗再就业的需求.基于此,就要调整学校教育结构尤其是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的结构.让教育结构趋于合理,直接怎么写作于地方建设.


二、从微观角度谈师范院校转型过程中必要点

(一)实事求是,做好学校发展定位

地方性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与以往普通院校相比有很大差距.一般来说后来者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赶上先行者,就必须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因此,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便会出现许多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往往提出不切合实际的目标,急于求成,冒进式发展.如某2007年转型的学院提出用十年的时间建设成为省级一流的本科院校.这与我国在50年代中后期曾提出15年赶超英国、20年赶超美国的目标,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认为只要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就能获得比别人多得多的机会以及“机遇性成功”.历史的教训表明,一所学校的发展,它也必须通过程序的理性化来保证决策的理性化,缺乏理性的决策是盲目的,盲目的决策对学校的发展是有害的.理性的基础就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才能做好学校定位,学校定位科学了才能不偏离方向,走错路,走弯路.

那么转型中的院校的定位是什么呢那就是在保留一部分师范教育同时,避开普通高校的理论研究方面优势,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同时又要避开原有职业教育眼光只盯在正规的教育领域,要看到除正规教育以外更广阔的空间.据统计,当前我们正面临着新增劳动力就业和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再就业,我国城镇每年有1000万左右新增劳动力和大量下岗失业人员需要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这些这些人照样可以培养成为适应社会的新型的实用性人才.

回归理性,实现师范院校真正转型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职业教育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二)打造符合学校未来发展的教师队伍

就河北九所转型的师范院校来看,各院校的非师范类专业的设置已经超过师范专业的设置,逐步向职业技术专业转化.因此在教师队伍的将设方面培养教师过程中,一方面加强原有教师的职业技能的转化,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让教师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和具体操作过程,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扩大专业教师培训和在职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规模.另一方面要引进其他领域的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聘请部分行业的专家和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教师.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德国的高职院校.以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两类主要学校类型高等专科学校和职业学院为例,德国教师队伍,主要由来自生产第一线的,有经验的工程师或管理人员组成.并且,教师在职业教育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如柏林高等专科学校只有专职教师300人,教师有500余人.就河北转型中的师范院校而言,教师人数很少,有的院校为零,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院专业随市场调整的灵活性,同时也加大了行政管理与经济投入的成本.

(三)优化专业设置,调整课程体系.

转型中的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应有别于普通高校,因此要打破以学科为中心设置专业的传统,优化自己的专业设置.师范教育方面要守住自己的传统、自己的经验、自己的优点长处,并与时俱进,搞好课程改革,非师范教育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行业定位为主导,来设置自己的专业.改变专业设置的同时,还要进行课程体系的调整.重新调整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建立以职业综合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安排上,实践教学课一般应占教学计划总课时的60%,理论课程占40%.并随着市场的要求,不断更新课程.达到课程结构上的宽基础、课程内容的实用性、课程编排的综合性、课程实施上的双元性、课程比例上的实践性、教学方法上的先进性、课程管理上的开放性以及课程评价上的实效性.这一点可以借鉴印度在培养软件人才的NITT(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模式. NITT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在于特别重视以软件订单项目为基础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开发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计划制定上,NITT完全自行设计课程,在和微软、SUN等IT巨头结盟的基础上,课程开发紧跟时代潮流,教学内容研发周期短,课程设计取得国际认证并推行国际通行技术证书,确保所培养的人才国际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