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幕不该发生的悲剧

点赞:15137 浏览:6861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今天我翻阅病例照片薄,又看到了那张每次都让我唏嘘不已的照片.照片上是一条患巨大象皮肿的小腿,腿的主人已经不在人世.我忍不住拿起笔,写下这篇手记.

2006年春,我应邀去石家庄参加中华实验外科学术年会.在宾馆里,我的亲戚带来一位20出头的年轻姑娘.长相靓丽、风华正茂的姑娘却穿了一条宽大丑陋的长裤,卷上裤脚一看,巨大的左小腿粗如大象.

据家属说,这个肿大的左下肢出生时就发现了,随着年龄增长而愈加显著.左边小腿不仅越来越粗,而且几乎每个月要发红、发烧,引起全身发热(流火).每次发热后,左肢就变得更粗大些.姑娘16岁的时候,妈妈送她去当地大医院诊治.医生说她“患了左下肢先天性淋巴水肿(俗称象皮腿)”,建议做手术,切除大部分“肿瘤”组织,以缩小肢体.没想到,手术后只消停了两年,后来流火发作得更频繁了,左腿愈来愈粗,不但影响外观,而且更影响到学习和生活,

当时,面对这条巨大的粗腿,我自信地对姑娘和她的妈妈说:“你们别担心,我们上海九院对这种病有好方法,你们去准备一下,下星期就来上海,病情会转好的!” 从20世纪60年始,我就发明了“烘绑疗法”,专治这种巨肢症(象皮腿),所以我说这话时十分有把握.

回到上海,我左等右等却不见病人到来.正纳闷时,亲戚来信告知了噩耗:那位姑娘在我诊视后没几天,炎症又一次发作,因败血症去世了!我虽然和她并不熟识,但作为一名医生,与一位完全有把握治好的病人失之交臂,眼看病魔夺走了她年轻的生命,心中十分悲痛.

从医50余年来.我接触的这类肢体象皮肿病人可谓成千上万!绝大部分病人是可以经治得到改善或恢复正常的,死亡的病例很少.然而从这个姑娘身上可以看到,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关于淋巴水肿防治的知识还很不普及.在临床上,淋巴水肿仍然未受到重视,在医学教育过程中,淋巴医学几乎仍然是一门空白,从事淋巴专科治疗的医学人员稀缺、水平参差不齐.故不仅就诊者往往已是晚期,即使就诊也常常投医无门、治疗失当.

1964年,我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烘绑治疗器,用来治疗各种原因的肢体象皮肿.后来微波技术问世,我们又改制了微波烘疗机,取得了更好的效果.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学者可以出国交流经验和技术了.1985年我在泰国曼谷第一次亚洲整形外科学术交流会上报告了1045例象皮肿烘绑治疗的总结报告.依据这一千余例,历时20年的总结,有效率达95%,优良率为68%.后来烘绑疗法被国际淋巴学会定为治疗肢体象皮肿最有效的保守冶疗方法之一.


20世纪70年代,显微外科技术兴起,我们开展了淋巴管吻合技术的动物实验.20世纪80年代,又把这项实验成果应用于临床病人,在一些病例中同样获得较佳效果.还有另一种被国际淋巴学会所推荐的按摩疗法,也实用有效.按摩疗法能减轻和引流淋巴水肿,适应症较烘绑疗法要广,可包括,头面部及躯干部,以及儿童的淋巴水肿.

一幕不该发生的悲剧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医学教育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总之对淋巴水肿,及时有效的治疗完全可以使病人获得康复.如今,过去常见的由丝虫病导致的肢体象皮肿,发病率已有所减少,但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不断攀升.我90多岁了,已经不坐诊.我们九院整复外科有淋巴水肿病专科门诊,每周一下午由刘宁飞教授坐镇,希望病人们能及时就诊、正规治疗.同时,呼吁各界积极开展淋巴水肿病防治的宣传,不要让不该发生的悲剧再次上演!

作者简介

张涤生,男,1916年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教授、主任医师,上海市整复外科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整复外科的创始人和开拓者.

热门大全

猜你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