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开展成本管理模式的

点赞:11601 浏览:4685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文章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性质及经营现状,以及开展成本管理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探索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成本管理模式.

关 键 词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成本管理 必要性及模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F2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8-164-02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是政府投资、为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怎么写作需要所设立的公立医院.各级财政通过预算管理,来实现对公立医院的资本投入,其过程也是对有限的医疗资源的统筹分配.近年来,随着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财政部门对公立医院的资本投入,也综合考虑成本和收益的预测分析,逐步加强了对医疗营运成本的管理,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资产的使用率和医疗怎么写作能力.但是,有限的财政投入无法保障公立医院收入与成本的完全配比,加之匮乏的医疗资源、统一的医疗怎么写作收费标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公立医院的收入并不足以维持营运成本.为此,各公立医院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创收上,以满足医院发展资金的需求.这不仅妨碍了其履行医疗公共卫生怎么写作的职能,也削弱了公立医院的市场竞争力.

一、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建立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经营管理受政府政策性指导,缺乏灵活性,尤其在成本管理方面,束缚了医院的发展,其突出表现为:

1.缺乏竞争优势.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各项怎么写作项目及药品由国家物价部门根据相关政策制定,并不一定对应医务劳动“产品”的价值,因此它的成本核算不具有价值补偿性,不受市场供需调节的影响而变动.这就要求在提供相同怎么写作质量前提下,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只有将自身的成本消耗降低到同行业平均水平以下,才能维持医院的良性运作.

2.营运成本的市场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收费标准按政府统一定价,但成本支出,例如水、电、卫生材料、办公经费、人员经费等都已经市场化.近年来,物价上涨导致医疗成本的快速增长,致使医疗消费负担愈显沉重.另外,为完成繁重的医疗任务,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都聘请了35%~48%的临时工,人员经费都由各医疗机构自行解决.收入的标准化与成本的市场化使得公立医院在成本管理方面收支矛盾日益突出.

3.经济补偿能力萎缩.我国财政收入水平还不高,政府不可能为医疗怎么写作全额写单,只能通过逐年递增财政投入缓解公立医院资金不足.但相对于快速增长的医疗需求市场来说,政府的投入仍属杯水车薪.面对繁重的医疗任务,许多医院都挂牌“无检测日医院”以改善医疗怎么写作供不应求的状况,然而由此增加的额外的加班费却无人“写单”,特别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出台后,取消了医院药品零售差价,对公立医院由此而减少的合理收入,采取增设药事怎么写作费、调整部分技术怎么写作收费标准等措施,通过医疗保障基金支付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予以补偿.但是,政府投入很有限并具有不确定性.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开展成本管理模式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成本管理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3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4.公立医院除了履行公共卫生怎么写作的职能外,比营利医院承担着更多的社会公共职能,如卫生宣传教育及医学领域的科研、带教、临床试验等.履行公共职能不仅不能创造经济效益,还要投入经费增加管理成本,这形成了公立医院成本管理中的又一对矛盾.

为克服上述的种种矛盾,政府也曾多方探索,出台过“机构改革”方案,实行过“绩效考评”、“聘用雇员”、“专款专用”等多种措施,探索建立适合公立医院体制、营运、核算的管理模式,力求使公立医院在有限的医疗资源下能够充分履行政府职能并保持较强的行业竞争力.但实践证明收效平平,究其原因是相关政策与措施没有很好地兼顾医院的性质、规模、怎么写作对象等的差异,欠缺灵活性,与各医疗机构的经营特点不相适应.

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建立成本管理的模式探索

笔者所在的医院是市属公立精神专科医院,同样面对医疗资源匮乏、财政投入不足的困难,相对其他公立医院,我们家底更单薄,“自给自足”能力更差.但医院通过完善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借鉴企业会计“同期收入与成本配比”的理念,探索出适合精神专科医院的成本管理办法,评价医院成本管理的效果,取得了良好的管理和经济效益.具体措施如下,供同行参考.

1.完善内部控制,改善工作流程.我院在开展成本管理工作之前,根据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的要求,加强了收入、支出、药品及库存物资、固定资产、工程项目等几大类经济活动各个环节的控制,完善了授权审批制度和岗位责任制,明确权限与职责,明确责任归属,将决策、审批、执行与监督等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特别是加强库房物资的管理,规范了物资的请购、审批、验收、领用、登记、核算等岗位的权限与职责,确保物资在使用科室、管理科室、核算科室之间形成完整、连续、互动的管理模式,灵活机动且责任分明,为成本管理办法的实施与奖惩办法的落实建立了制度性的保障.

2.加强成本管理的预算约束及成本事前控制.我院的成本控制从加强预算管理入手,严格各类费用的预算编制、预算审批、预算执行与评价、监督,根据业务需求合理安排好资金使用,并将各类经济活动的开支与医院收入挂钩,量入而出,严格控制临时性、无预算的支出,将预算的观念贯穿成本管理的全过程,加强成本的事前控制.

3.核定消耗定额,加强安全库存量管理.为了更好地实现成本的事前控制,医院物资管理部门对各仓库主要物资的消耗定额及最佳库存量进行核定,加强采购量的计划性、控制及监督,确定经济批量,以最少量的资金维持医院物资需求,提高资产利用率.医院还修改了物资仓储保管、领用发出的控制要求及管理流程,加强库存物资的保管,减少因各使用科室超支领物缺乏管理造成的浪费.此项工作为医院成本管理提供了科学合理的量化指标.


4.分清费用性质,合理分摊成本.医院根据资本性支出和经营性支出的费用性质进行归类,将卫生材料费、水电费、洗涤费、消毒费等变动成本列为经营性支出的范围,根据“谁受益谁写单”的原则进行成本分摊,准确计入各科室成本,并保持分摊方法的连续性,贯穿于成本测算、成本监控及奖惩、评价的全过程.对于医院资本性的支出,例如固定资产,我们不纳入日常成本的监控范围.一方面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及流程,另一方面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选择工作量法计提折旧、将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与资产的使用效率挂钩,实现资本转换.其他的费用,如人员经费及行政办公费、科研教育费、差旅费等公用费用也不进行成本分摊,因为这些费用是为了满足医院正常的营运,并不能产生对等的收益.

5.明确成本控制范围,确定成本管理办法.由于精神专科医院的病种单一,库存物资日常消耗的变动均衡.考虑到医院的实际情况,我们将水电、、洗涤、消毒等费用,与卫生材料一并视为变动成本,列入成本控制的范围.按照“当期收入与支出配比”的原则,确认各科室“收入成本率”的目标值,衡量各科室每月与当期收入相配比的成本需求量,该需求量与每月的实际成本支出的差额,就是科室每月节约或超支的成本.这就是我院利用“收入成本率”指标进行成本管理的基本原理.

6.按月开展成本监控,落实奖惩制度.在进行成本管理的同时,我院还建立了相应的奖惩制度,落实到每月的效益工资中.实施系列的成本管理措施后,医院各科室请购物资计划观念增强,对已领物资的保管意识也增强,以往各科室因超支领物所造成的浪费减少许多.现在,各科室“白昼灯尽亮”、“人走灯不熄”、“开窗用空调”的现象已经荡然无存,全院上下节俭蔚然成风.

7.开展成本管理年度评价.除每月开展成本控制外,每到年终,院领导都要组织全院和科室进行年度的成本管理评价活动,通过成本控制数据、“收入增长率”、“成本增长率”等指标,综合评价一年来成本管理的效果,并作为下个年度医院及科室预算的依据.

开展成本管理的2009年,医院超额完成了各项医疗任务,全院的收入平均增长率超过了10%,但成本平均增长率仅为3%,各科室的成本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实践证明,我院成本管理的“收入成本率”法有效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由于简单易懂,操作性强,利于科室在实际工作中开展自我成本监控,调动了科室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在医院与科室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

三、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会计制度改革势必不断完善成本管理

财政部于2009年6月推出的《医院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加强了医院流的控制,增加了“累计折旧”、“财务费用”、“生产成本”等科目,相应地取缔了“修购基金”、“药品进销差价”科目.其中规定公立医院每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应分期计入相关成本费用,不再提取修购基金,虚增资本.这样的修改更真实反映资产价值、合理确定各期的医疗成本.从改变中可以看出医院会计制度逐步企业化,对资本占用的补偿、资产的损失、收入与成本配比等问题的处理与企业成本管理基本同步.因此看来,卫生事业改革的进程,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挑战不仅仅在于如何提高怎么写作质量和管理水平,最关键的还是要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适用于公立医疗机构的会计制度,准确评价公立医疗机构的经营能力和效率,其中应该包括完善的成本管理办法.

(作者单位:深圳市康宁医院 广东深圳 518000)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