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育导向下高职实训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点赞:31627 浏览:14446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文章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实训课程教学过程中四种途径:更新观念,提升创新创业的指导作用;深化校企合作,营造创新创业的氛围;改变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提供创新创业平台;改革实训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关 键 词 ]创新创业教育高职实训课程

[作者简介]吕和荣(1962- ),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孙凤琴(1962- ),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海洋港口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江苏连云港222006)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4-0156-01

从我国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大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迫切需要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这是顺应知识经济时怎么发表展的必然选择,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解决就业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经过近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很多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偏重知识的传授,缺少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和创业技能的训练,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不健全,师资力量不强,缺少丰富的创新创业实践经验,校园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不浓厚,学生创业基础知识薄弱等问题,特别是大学生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型建设严重滞后,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训课程教学完全脱轨,创新创业教育没有真正面向全体学生,没有渗透到人才培养全过程.所以,如何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并将其融入高职实训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培养出满足社会经济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我们高职院校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更新观念,提升创新创业的指导作用

加快创新创业教育步伐是高职院校应对新环境下大学生就业困境、促进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之举,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基础过程中,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发挥教师对创新创业的指导作用,注重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训练.

在实训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设置有一定梯度,并富有针对性、趣味性的问题和任务,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产生新的发现、新的思维、新的见解和发现解决新问题的手段和方法,进而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创业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学活动由参与的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化,由学生被动地学向主动地学转化,由教师单向灌输向师生双向互动转化,将“应试”变为“应市”,从而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教学的相互交融和促进,培养具有一定核心竞争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二、深化校企合作,营造创新创业的氛围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由此可见,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是目前高职实训课程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也是高职院校营造创新创业氛围的有效载体.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非师专业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内容等方面实行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工作岗位的对接,与企业在理念、机制、模式上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深度合作,聘请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并共同开发实践教学体系,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瞄准连云港市及周边地区对劳动力市场的技术需要,在创新创业教育导向下,重新界定实训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技能训练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综合竞争力为核心,以培养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宗旨,消除创新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过程脱轨,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脱轨现状.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彰显高职办学特色,增强校内实训基地的企业文化氛围,提高学生对创业环境的感知.最后,通过吸纳企业科研和攻关项目进入学校,形成校企亲密合作、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新局面,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一步创造条件,实现学校与企业“校企合作、互利双赢”的目标.

三、改变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提供创新创业的平台

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而非简单的技能传授和掌握.我校改变以“教师、课程、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出发,依托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校内实训――知业、校外顶岗实习――胜业、课外活动――创业”三位一体的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改善高职院校实训环节薄弱,实训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实训形式单一,创新创业教育受益面小的格局.

在实训课程教学中:一方面,通过项目引领下的探究式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相对应岗位群所需的技能,做到实训课程与企业岗位工作需求的“内容耦合”;另一方面,利用校外顶岗实习为在校学生提供面向企业、面向社会的教学实践平台,弥补在校内实训过程中对人才培养的欠缺,并通过学生与企业的亲密接触,了解企业的基本运作方式,体验企业理念的浸润,接受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开展知识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大学生创业园和科技园等课外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的灵感,积累创业经验,提升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通过知业、胜业和创业这种实训课程教学模式,达到创新创业教育“润物细无声”的理想境界,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有效的平台与载体.

创业教育导向下高职实训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创业教育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四、改革实训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传统考核评价形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这对实训课程而言显然是不科学和不全面的.为此,要建构实训课程新的考核评价体系,杜绝通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等级性划分的评价方式,突出实训课程过程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能力,构建结果与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及内激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等级化功能.注重评价的全程性和多元性,形成校内、校外与课外活动“三位一体”的评价方式,从而达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以评促练、以评促改的目的.

几年来,我们以此理念和方式在非师范专业实训课程的考核评价方面,做了许多尝试性工作,收到一些效果.实施了校内教师、学生的多元化互评,使教师及时追踪学生实训情况调整教学,学生及时反馈习得情况促进教学.校外通过顶岗实习过程的企业评价信息反馈表,及时掌握学生适应岗位和社会的情况.同时依据课外活动中为学生提供的诸如大学生创新训练、行业调研报告及大学生创业计划等材料,对学生进行相关实训课程的综合性评价,使学生在综合素养上得到了发展,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得到了提升.

总之,只有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训课程教学融合与渗透,才能真正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此,高职院校要在专业教育基础上,以转变教育思想为核心,以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改革实训课程体系和模式为落脚点,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6-11-16.

[2]葛高丰.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的高职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4).

[3]马书明.实训模式在新时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与思考[J].科教导刊,2012(8).

[4]柳翠钦,顾红.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4(5).

[5]张伟东,何智聪.高职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究[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

[6]梁小婉,沈小娟,林峰.高职实训基地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证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

[7]陈农心.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