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理的现实意义

点赞:3946 浏览:1017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本文概述了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理论的特点在于应用总量分析和均衡分析方法,强调总量均衡和结构均衡.然后结合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提出了必须保持总量和结构的均衡.通过收入政策调节居民收入差距刺激消费.


[关 键 词 ]再生产理论 结构均衡 总量均衡

[作者简介]邹升平(1973―),男,渤海大学讲师,法学硕士.

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提出来的,揭示了要保证社会再生产能够顺利进行,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产生后,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界都认为马克思经济学没有宏观理论,认为总量平衡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的发明和专利,特别是近代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奠基人凯恩斯曾经把马克思的《资本论》斥为“陈腐的经济学教本”.实际上,在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中已经有明确的表述,他虽然没有使用过总供给和总需求的范畴,但他的确提出了总量平衡的思想.学习和整理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对于我国目前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平稳发展,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稳定增长,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社会再生产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首先指出,社会再生产是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统一.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不同在于,宏观经济即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两者的统一,单个资本即微观经济只是生产消费和交换的过程.马克思指出:“这个过程,既包括生产消费(直接的生产过程)和作为其媒介的形式转化(从物质方面考察,就是交换),也包含个人消费和作为其媒介的形式转化成交换.”

其次,马克思指出社会再生产实现核心问题在于实现两个补偿,归根到底就是按比例问题.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表现在市场上,就是要求所有生产部门做到两个方面,一是要卖得出去,把全部产品卖掉,收回价值,实现价值补偿.二是要写得进来,通过购写,把已消耗掉的各种物质资料写回来,实现物质补偿.考察社会再生产,就不能把物质补偿作为外部条件来检测定,必须同时研究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

再次,马克思分析社会再生产实现条件时,是从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入手的.从实物构成上看马克思把社会产品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从而社会生产部门相应的地分为两大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Ⅰ)和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Ⅱ),当然两个部类的内部,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更小的生产部门.社会总产品按实物构成分为两大部类和按价值构成分为三个部分,是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的基本理论的前提.

(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简单再生产只是扩大再生产的一个特例,故本文不加以赘述.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是指在社会资本规模不断扩大的条件下进行的再生产.要实现扩大再生产必须要有一部分m转变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设表示用于个人消费的m,表示用于积累的m,表示追加的不变资本,表示追加的可变资本,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均衡模型:

Ⅰ(v+m)=Ⅰ()+Ⅱ(c+)(1)

Ⅱ(c+v-)=Ⅰ(v++)+Ⅱ()(2)

(1)式表明,第一部类生产的资料除了补偿本部门消费资料的不变资本以外,剩下的可变资本和m部分必须能够补偿第二部类的消耗的生产资料Ⅱc和满足两个部类的追加的生产资料的需要Ⅰ()+Ⅱ.从而证明,生产资料的供给必须等于第一部类的生产资料的需求与第二部类生产资料的需求.(2)式表明,第二部类的消费资料除了满部门劳动者的资本家消费者需求以外,所剩下的不变资本和积累的m部分必须能够满足第一部类劳动者和资本家消费的需要Ⅰ(v+m/x)以及两个部类追加的劳动者消费的需要Ⅰ()+Ⅱ.

(4)(5)式依次变换为:Ⅰ(c+v+m)=Ⅰ(c+)+Ⅱ(c+)(3)Ⅱ(c+v+m)=Ⅰ(v++)+Ⅱ(v++)(4)

把(6)式和(7)式相加得:

Ⅰ(c+v+m)+Ⅱ(c+v+m)=[Ⅰ(c+)+Ⅱ(c+)]+[Ⅰ(v++)+Ⅱ(v++)]等等(5)

(5)式表明,社会总供给等于社会总需求.由此可以得出,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所阐明的是宏观经济均衡问题,其中有两点:第一,社会必须将社会总资本按一定的比例分配到各个经济部门,具体而言,就是要保证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满足一定比例关系.第二,要求社会总供给必须等于社会总需求.

二、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理论对当前宏观经济调控的意义

经过长期的大规模的建设,从1996年开始,中国经济成功的告别了短缺时代,而且在相当多的领域出现了产品的供过于求.自1998年以来,由于针对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政府在公众储蓄增加,企业投资低迷的形式下,连续几年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无疑是去弥补投资与储蓄的某些缺口,对拉动投资需求,走出通货紧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初衷是希望通过政府投资的扩大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但是这并未带来人们预期的投资引诱相关产业投资的扩张,以及民间投资扩张的加速效应,也没有利用国债投资转化的收入效应改变居民消费预期,提高边际消费倾向,刺激民间投资意愿增强和由此诱发的消费支出的乘数效应.

(一)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必须同时考虑投资品的供给和需求,消费品的供给和需求二者之间的均衡.增加需求不仅仅在于总量上的盲目增加投资.这势必造成个别行业的投资过热,从而影响总量的均衡和结构均衡.

固定资产投资量一直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以“六五计划”到“八五计划”时期,除1989、1990年以外,其余年份投资和GDP均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并且投资的增速很多年高于同期GDP的增速.这主要是因为,在改革初期,轻重工业品严重短缺,只要进行投资和生产,产品不怕无销路,利润回报很大.进入“九五”以来,这种状况发生了变化.宏观调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压缩膨胀的投资规模.以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经济由“写方市场”转化为“卖方市场”,产品全面过剩,内需不足.居民储蓄居高不下,2002年底,据中国人民银行月度统计,我国居民储蓄余额达8.75万亿元,同比增长18.5%.整体上看,在依托投资和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大环境中,高储蓄额无疑是潜在的巨大资源,也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潜在力量.

由于近几年扩大内需的方针和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加快,投资增长大大快于消费增长.投资与储蓄之间存在更大的差距,表明,生产资料供给和第一部类生产资料需求与第二部类生产资料需求之间有很大的缺口,造成这个缺口的主要原因是投资的需求不足而相应的投资供给过剩.

我国仍然处于转轨时期,结构性问题是制约市场机制运行的直接因素.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特点是第二产业比重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比重过大,体现在对投资品供给巨大和由此引起的消费品供给的连动扩大.即第一部类的生产资料的供给大于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由此造成第一部类的内部失衡;而通过投资品供给巨大带动的相关消费品的供给扩大,又使得第二部类的消费资料的供给大于第一部类的第二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造成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不平衡.表明,生产资料的供给和需求要实现均衡,投资的结构要进行较大的调整,也就是说,要通过优化投资结构来实现.对一些出现过热势头的行业,应压缩投资规模.

第二部类内的结构失衡还表现在消费品结构失衡上.有资料表明.我国在传统工业消费品上生产能力是闲置的.而同时,一些高科技产品的生产部门却一直发展不快.2000年我国高科技产品增加值的比重只有12.7%,还远低于发达国家30%的水平.消费品结构的失衡使消费品供给出现严重的扭曲:一方面,传统产品如纺织品轻工品、普通家电等大量积压供给过剩;而另一方面,一些高科技产品,多附加值产品如电子信息产品,生态农业产品等发展迟缓,供给不足.由此看来,消费的资料的供给和需求要实现均衡,必须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两方面同时入手,实现结构的升级.从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必须深化改革,改善投资环境,优化投资结构,通过市场力量促进结构均衡和总量的均衡.

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理的现实意义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宏观经济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二)解决市场机制运行的障碍在于消除消费的体制性压抑

我国当前由于低收入者的购写能力不足而产生的过剩,解决的办法应在于从需求管理转变为收入分配政策,扩大低收入者的收入,从而提高其消费倾向和消费能力.对治理有效需求不足和启动市场是有根本意义的.

中国的贫富差距之所以形成长期扩大的趋势,是转轨与发展双重作用下的多“二元结构”的结果.一方面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在计划控制资源能力逐渐消减.市场配置资源能力逐渐增强的转轨过程中发生了多元的变异,除了城乡差距扩大以外,还出现了城与城,乡与乡之间的差距拉大的问题.城乡居民收入比1995年为2.71:1,2002年扩大到3.11:1,收入差距拉大直接导致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拉大.这种势头不适当的加以控制,就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动荡,给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产生不利的影响.

由于高收入者的消费倾向小于低收入者,当收入差距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就会使总消费的水平下降.所以,对于我国当前由于低收入者购写力不足而产生的过剩,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必须考察利用收入政策进行收入的再分配,提高城市低收入者和农村居民的收入,从而使他们的潜在的消费意愿转化为现实的消费需求.消费需求扩大了,投资需求也就得到了放大,从而,经济失衡也得到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