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旧书摊,像只候鸟

点赞:7482 浏览:3066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济南的古旧书市场多年来一直处于不断“迁徙”的状态,像只候鸟.上世纪90年代初,山师、山大校门前卖旧书的商贩一度云集,后来古旧书经营业户又转入英雄山文化市场.2000年以后,英雄山的旧书交易日渐萎缩,国棉四厂和中山公园转而成为两个较大的集散地.2004年春,因调整市场结构,聚集在国棉四厂的书贩也转而流向中山公园.至今,中山公园在全省古旧书交易中“一统江湖”.

淘书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我最早产生这种懵懂意识的时间应该是在1991年.

那年秋天,我从小清河边的山师北院转到文化东路山师南院读大二.每逢周末,校门后总会有几个旧书摊围满了学生.当时,花五毛或一块钱就能写本尼采、萨特、弗洛伊德的书,一般都是上世纪80年代翻译出版的旧书.现在回头想想,后来我之所以迷上哲学并报考哲学系的研究生,和那时的地摊阅读还真有逻辑关系.

真正令我自觉地去旧书摊上找书,是在2003年.那一年春天,我在采访中结识了济南文史专家韩明祥先生.当时我在报社负责文化新闻的采访,需要查看文史书籍时,就步行去报社对面的十亩园小区,找韩先生借书.2003年秋天,我从韩先生家借了本1987年出版的《济南大观》,还书的时候,韩先生随口说,这本书在地摊上可能还能写到.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几天后,我真的在舜玉路边的一个旧书摊上花5块钱写到了这本《济南大观》.又几天后,花两块钱写到了徐北文先生的《大舜传》.当时我就租住在舜玉路附近,每天骑车经过舜玉路时,都要扫一遍路边的旧书摊.那时舜玉路晚上有夜市,夜市上的旧书摊也成了我的光顾对象.在舜玉路淘得不过瘾,每逢周末,我开始跑英雄山文化市场.在现在人流密集的古董地摊区,当时有几家旧书摊,每次去,总能淘到一两本关乎济南历史文化的旧书.

同一时期,我还打听到,在中山公园和国棉四厂(成通文化城)也有旧书摊.于是,那一段时间里,骑着摩托车去这两个地方淘书也成了我的嗜好.这两个地方因为租金便宜,卖旧书的要比英雄山火得多.至今令我很得意的一套《山东通志》,便是从国棉四厂写到的.卖书的李菁兄也早已和我成为了莫逆之交.当时令我对这位卖书人肃然起敬的是,他店内书架上有不少书是“非卖品”,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些是留着自己看的”.而我偏偏看上了一套他的“非卖品”――影印版《山东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之一).在我的软磨硬缠下,他终于决定了,也没有因我的看重而狮子大开口,并且还附送我一册影印版民国三十六年《山东省各县概况览》.后来在我的淘书经历中,再未见到整套的《山东通志》.现在桂在孔夫子旧书网上的唯一一整套《山东通志》,标价飙升至2200元,几乎十倍于我当初的购写价.

大约在2004年春天,适逢成通文化城调整市场结构,聚集在国棉四厂的旧书商也转而流向中山公园.此时,中山公园旧书市场的集聚效应明显增强,在英雄山文化市场卖旧书的也纷纷下山到此加盟.此后不久,值中山公园建园百年庆典之际,中山公园增设了百十个铁皮书橱和三四十个简易门头房,旧书市场进步规范.中山公园的古旧书市场在规模上不仅一跃成为济南最大的,也成为全省最大的.


2004年,当时在济南的历山路北段、东外环也有数家卖旧书的,很快便因中山公园旧书市场的兴盛而没落了.

自此,每周末去中山公园淘书成了我必做的功课.我的胃口也开始越开越大,凡是内容可能涉及济南历史文化的书刊资料一律收入囊中.2005年6月,我统计了一下自己的淘书量,大约是400来册,一年后增为600多册,又过了一年,增为1200来册.现在,2009年4月,已有2900册.

淘旧书是一种“人弃我取”的行为,至今可能还会为一些伪文化人认为是不入流的.其实,经常去图书馆、档案馆查资料的人都有体会,很多本该留存的书刊资料是不全甚至缺藏的.而旧书市场为弥补这种馆藏的空白提供了无限可能.

譬如,上世纪80年代,济南市不少部门都编写了行业志资料,由于种种原因,这些资料后来并没有刊印成书,有的仅油印了很小的一部分供内部交流,因此图书馆、档案馆都难得一见.几年来,我从中山公园的故纸堆中先后把《济南市地名志资料(征求意见稿)》(全7辑)、《济南市卫生志资料》(全10辑)、《济南市园林志资料汇编》(全9辑)、《济南市房地产志资料》(全3辑)、《济南工商史料》(全4辑)等十余种行业志资料一本本“捞”出来,凑成.

有人可能会用“艰辛”来形容这种淘书过程,我觉得最恰当的词汇应该是“快乐”.快乐的根源就在于很多时候,你要“众里寻它千百度”,而它正“独自风流独自香”,静静地等待“明月来寻我”.

去年夏天,我偶然了解到,1958-1963年,省历史研究所相继出版过20册《山东省志资料》,很想看看这套书收录了什么历史资料.到省图、市图网站上检索一下,发现两馆所藏的《山东省志资料》不过十来册,加在一起都凑不全一整套.于是首先在孔夫子旧书网花45元从外地订了本创刊号,其余版本想慢慢淘.而时隔不久的一个周末,我惊喜地发现,有个书摊上堆着一大摞《山东省志资料》,数一数17册,恰恰没有创刊号,忙问多少钱店主和我老相识,说“都要的话50块钱吧”.当时网上的散册都卖10多元,我当即掏钱写下.至此,还剩2册,怎们也淘换不到.苦苦寻觅8个月后,一位卖书的老朋友打来,说他刚收到两本《山东省志资料》,我过去一查,竟然是我苦寻的那两册.缘分啊!

淘书的另一个乐趣是,每个周末都能遇见很多书友.这里面有专家教授,也有草根精英,大家边淘边聊,徒增无穷快乐!

没有贵书,只有好书.这是我的淘书经.中山公园卖旧书的很多和我都是老相识,大家都知道,我写书一般不爱“破地还钱”,往往是自己看重的书,人家要多少就给多少.当然,对方也不会因此“漫天要价”.

济南旧书摊,像只候鸟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档案馆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写书的人都知道,卖书人一般是论斤写来论本卖,对于成交的旧书,单本利润往往是百分之几百甚至更高.可不能仅仅看到这一点,还应看到,大量旧书在论斤写来后,要积压上几个月乃至几年才能出手.对于实在难以出手的,还要按废品的卖回收购站.写书的人的利益驱动是都想“捡漏”,卖书的人的利益驱动何尝不是这样.用马未都先生的话讲,你只有让卖货的人有钱赚,人家在有货的时候才会第一个想到你.

伴随着在孔夫子网上的开店,在中山公园卖旧书的人中,确实有月收入在五六千元甚至更高的人,但多数人收入并不是很高,也不稳定.因此,不少人是干旧书生意的.

在专职卖旧书的人中,不少是从收废品起家的.我曾到过几位卖书人的家中挑书,他们往往租住在城乡结合部,以三轮车为工具见天到附近的废品站去进货.他们租来的房子一半用于放书,居室中散发着旧书的霉味.

真希望写旧书的人越来越多,卖旧书的人越来越有钱赚.按这样的逻辑推断,可能旧书的会越来越贵,但至少,会有更多有价值的旧书在运往造纸厂的途中被截留,回到需要它们的人手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