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帮助学生走出预习的误区

点赞:34116 浏览:15673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小组自主合作式教学的一般流程是“预习——交流——展示——反馈——检测”,尤其是预习阶段,应以导学案为抓手,让学生动脑动手,最终学会自我学习.“学会学习”是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未来的文盲不是不愿学习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会学的表现就是学习者具有学习的主动性,并能以高涨的情绪完成学习任务.那么,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预习呢?对于学生的预习过程,我们教师又该如何积极地评价呢?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帮助学生走出预习的误区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生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1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在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提前编印了本册书的全部导学案,每一课导学案的设计都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既注重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又关注学生对文章写法的探究;既有全体学生的共同预习任务,又有个别学生的拓展提升,基本上实现了教学过程与学习预习过程的同步.本想着通过这样比较系统的预习,学生应该在学法上有所收获与启示,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会越来越高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逐渐对预习草草应付,只去完成导学案中最基本、最简单的问题,对于一些涉及文章内涵与写法探究的习题,干脆借用教辅资料直接抄写.因而,语文课堂上的展示也就变成了资料的宣读,教学参考的再现,完全缺少了读者对于文章的个体化理解,缺少了学生知识生成过程中的机智与灵敏.经过深入分析和思考,我认为学生敷衍预习的原因有三个方面:首先是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也就是学习动机不明确,很多同学未能明确地认识到自主预习是挖掘阅读潜能与提升分析判断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预习存在走过程现象.其次是不会合理地利用教辅资料,而是盲目地照抄照搬,以致预习呈现机械化态势.再次就是预习的成效得不到老师的及时肯定,即使预习得很充分,如果在课堂上得不到展示,那么就不会被老师认可,因此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学生更是将预习视为学业负担.


在自主合作学习中,面对这样的消极预习,教师应该怎样指导学生走出预习的误区并开展有效地预习呢?我想应该积极引导,让学生走出“预习”的误区,与学生一起动脑动手,将自主学习的关键环节——预习做得更科学更有效.首先应关注学生对预习的情绪反应,及时在班级内树立“预习标兵”,时常让这些走在前面的同学为大家作预习交流,让学生在欣赏他人中认识“学习需要预习”的重要性.如开展小组自主交流阅读体验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初读体验和读后再体验与小组成员分享,合作解答思考题,把自己在文本内容理解上存在的疑惑与小组成员交流,互相启发,以求解决.在整个交流活动中,教师既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活动中,与学生互动,又要捕捉学生在交流中出现的共性或代表性的问题因势利导.其次,要帮助学生认识教辅资料的作用,让学生从思想上摆脱“有了教辅,一切顺溜”的被动依赖,并通过一些视频或成功人士的学法点拨让学生学会搜集资料,学会运用手中的辅导材料为自己的自主学习怎么写作,为自己的创造性学习怎么写作,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对文章进行个性化解读.同时,教师也不必对所有教辅资料一概说不,应加强科学性指导,帮助学生学会甄别与选择,注重方法指导,开展实践引领.例如,围绕一篇文章,让学生将手中的所有教辅资料拿到课堂上,大家一起来做判断,看看哪些资料是有价值的,既能开启求知者的智慧,又能给求知者以方法的启示;哪些资料是文字的堆砌,只能填充问题却不能从根本上给求知者以思维的训练;对于有效的资料,作为学生,又该怎样应用才能达到既解决问题又培养能力的双重效果?我想,只要不惜花费时间,让学生多次比较多次选择,那样学生就会逐渐地学会科学地运用资料,进而掌握主动学习的方法.再次,教学设计应该紧紧围绕导学案展开,关注每位学生的预习过程并给予适当的点评与认可,课堂上力求在个人展示的基础上加强小组的集体展示.让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解决文本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再引发其对文本更深入的思考,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鼓励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避免出现语文学习中“千人一面”的现象.这样既增加了学生个体展示的机会,又增强了组员之间的合作,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带动学生展开积极有效的预习.

总之,预习决不是给学生一张纸,他们想怎样画就怎样画,应该加强指导,让他们学会画,画出美丽,画出心得.预习指导是教师智慧的体现,也是学生进步的前提.可以肯定地讲,会预习的学生必将是会自主学习的学生,会指导预习的教师必将是教学游刃有余的教师,他的课堂也必将是充满活力与生机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