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内蒙复杂条件下应用

点赞:6778 浏览:2239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针对内蒙某煤矿半沙漠覆盖、地表起伏较大、沟壑交错、煤层多、小断层发育等不利于地震勘探的特点,采用绿山初至折射静校正、采用宽方位角观测系统、宽频带接收、叠前三维地表一致性补偿、三维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地震综合属性分析等技术解决了一系列问题,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与经济效益

关 键 词 :折射静校正 反褶积 小断层 三维地震勘探

中图分类号: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b)-0091-02

为了查明内蒙某煤矿的地质构造格局、煤层赋存状态,为矿井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地质保障,在该矿区进行了三维地震勘探.勘探区沉积层序由老至新分别为三叠系上统延长组(T3Y)、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J1-2Y)、中统直罗组(J2Z)和安定组(J2a)、白垩系下统伊金霍洛组及第四系(Q).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J1-2y)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一般含有2、3、4、5、6五个煤组,含煤层8~31层,平均含煤19层左右.累计煤厚10.49~27.45 m.可采煤层总厚度(纯煤厚)7.24~22.16 m,平均14.65 m.可采层有10层,其中22、42、52煤为本次勘探的主要目的层.埋深200~400 m左右.无岩浆侵入.勘探区内,地表高差较大,比高165 m,潜水面深度较深.区内为半沙漠封闭还草区,地表大部为干滑沙化土质,沟壑交错,地形破碎,地势起伏较大,交通困难,给地震测线布置和野外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1.主要技术难点

(1)半沙漠地表对地震激发的高频信号能量的吸收衰减作用较强,对地震资料的分辨率有很大影响.

(2)地表起伏较大、沟壑交错给测线布置和孔位设置带来了巨大的不便.另外,施工时间属季风期,对数据采集有很大影响.

(3)煤层多,间距小,使得各煤层有效波相互干扰,在处理过程中给各煤层有效波的识别增加困难.

(4)勘探区小断层发育分布不均匀、组合复杂给解释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2.主要技术措施

2.1 数据采集措施

(1)合理的观测系统选择是高精度的资料采集与处理的基础,结合勘探区的实际地质情况运用三维地震勘探数据采集参数计算公式,并运用绿山设计软件综合分析覆盖次数、面元方位角、炮检点情况确定最优的观测系统.结合试验情况,确定了8线5炮的束状观测系统,观测系统主要参数如下.接收道数为8线×60道/线,接收道距10 m,接收线距20 m,炮排距60 m,炮线距20 m覆盖次数20次.

(2)选用了适合该区域的钻孔方式,即洛阳铲与风钻相结合的方式.这样可以针对不同的地形选择不同的钻孔方式,半沙漠区域利用洛阳铲达到红粘土层、基岩半出露或出露区域选用风钻达到基岩以下三米或基岩区,两种激发层位都可以得到高品质的单炮资料.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内蒙复杂条件下应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断层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3)为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数据录制参数上采用宽频带接收,最大限度的保留反射信号中的高频成分.检波器全部挖坑埋置,通过现场资料可以看出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压制风的干扰.

2.2 资料处理措施

2.3 资料解释措施

(1)地震资料解释利用美国斯贝伦谢GeoFrame地震解释软件,使用人机交互解释系统.利用已知钻孔声波测井资料制作人工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实际地震资料进行对比,将地震波与地下地质目的层联系起来,在整个三维数据体中进行追踪解释.解释中坚持叠加数据体和偏移数据体相结合为主,配以动态显示和相干体技术,对地质构造进行了细致的综合解释.(如图1图2)

(2)采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更直观地解释小断层.

(3)以垂直剖面与水平切片解释相结合为主,配以相干体技术对地质构造进行细致的解释.

(4)在资料解释过程中物探解释人员与矿方地质人员密切配合、相互沟通,使地质成果符合矿井构造规律.

3.地质成果

该煤矿三维地震勘探共施工线束17束,施工面积14.95 km2,满覆盖面积7.32 km2.由于施工方案合理资料处理流程选择正确模块搭配合适得到了信噪比高、目的层齐全、分辨率高的三维数据体,再经过精细的资料解释,取得了丰富的地质成果.

(1)全区共组合断层39条,全部为新发现断层.其中落差5~10 m的5条,落差小于等于5 m的34条.按照断层可靠程度分,可靠断层11条,较可靠断层12条,控制程度较差断层11条,推断断层5条.

(2)控制了勘探区内22、42和52煤层的底板起伏形态和赋存深度,并且预测了22、42和52煤层的厚度变化趋势.

(3)最终报告提交2年来,该煤矿在开采过程中陆续发现了许多断层,基本上和报告中解释的断层达到吻合.

4.结论

本次三维地震勘探经过努力在复杂条件下地区进行三维地震勘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地震解释与实际揭露对应关系大部分吻合,为类似地区及条件下的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通过与实际资料的对比过程中仍然发现有与解释不吻合的地方,主要体现在该区域煤层分岔严重,在地震剖面上的显示与断层的显示特称相似,从而当做断层解释,降低了解释精度,应该在以后的实践中多多总结二者不同之处,提高解释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