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自主探究建构和谐课堂

点赞:3404 浏览:916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对小学生来说,再精彩生动的品德课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体验和深刻感悟.新课改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要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样能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因此,品德教学可以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整合,引入探究性学习,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品德课程标准中,以建议的形式引导教师开展一些适合学生的活动.在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主,教师不要一味地惦记着“给”学生什么,而应该关注能帮学生“做”什么,要注重搭建平台,引导学生通过实实在在的活动去感受和体验,促进学生观察力、想象力的发展,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独特性和新颖性.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教学苏教版《品德与社会》《科学技术的喜与忧》一课时,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大胆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建构和谐课堂,提升教学实效.

一、案例展示

教学片段一:

师:课前,我们进行了分工,四个小组就科技给我们的衣食住行带来的巨大变化和作用进行了资料的收集和小组学习,下面请各组上台交流.

1.服装与科技

组员介绍各种智能服装.(“变色龙”军服、医护衬衣、情绪手套、保温袜子、宇航服)

小结:是啊,正如大家所说,我们的服装正朝着薄、轻、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科技让我们的穿着更加方便与舒适.

2.食品与科技

我们小组研究的是食品与科技,查找资料学习后,出了三道选择题来考考大家:杂交水稻之父是谁?下列哪一项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什么技术能让我们一年四季都吃到西红柿?

补充介绍:无籽西瓜、无土栽培蔬菜


小结:第二小组同学又是出选择题,又是介绍,又是讲故事,自学的科技含量也很高.听了他们的介绍,我们感受到科技丰富了我们的餐桌,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3.居住与科技

我们小组先请大家猜三个谜语,猜对课后到我们组长处领奖.(出示谜面)

现在很多地方开发了智能住宅小区,居民们家里不用空调,冬天也只需盖一床被子.(介绍朗诗东吴绿郡运用科技内芯打造“永恒不变生活”)

小结:智能建筑,令房屋冬暖夏凉,为节能减排创造条件,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这一组的交流方式很有创新.

4.出行与科技

我们小组先请大家做一道简单的计算题(略).

图片展示介绍:电动汽车、高速公路、独墅湖隧道、智能公交站台、智能红绿灯.

看,这是城市轻轨.知道吗?苏州轻轨4号线吴江设13个站点.以后我们去苏州更方便快捷了.

小结:这些发明与创新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品质,也将促进我们吴江更快的发展.

师总结: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感受到了:科技无处不在,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生活带来许多便捷,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人们安居乐业,整个国家得以发展,强大!

教学片段二:

1.过渡: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利用不当将给社会带来危害.

2.有人就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PPT图片)转基因食品能吃吗?染发能使我们变得更年轻,能经常染吗?

像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曾经有科学家说核能是世界上最高效最清洁的能源,但是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大地震导致的核电站爆炸,使核能转眼间成为了全世界人民恐慌的灾难.还有可怕的,还有争议很多的克隆技术,我们该如何辩证地认识科学技术的喜和忧呢?请同学们在组长带领下课后收集科学技术带来的问题的有关资料:

(PPT)参考课题:可怕的;克隆人的忧虑;染发;转基因食品等

3.根据学生的兴趣分组研究.然后下节课继续交流.

二、总结反思

探究学习是学生通过主动地发现问题、体验感悟、实践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式.在品德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愿望和需要,赋予学生前所未有的选择学习内容、参与活动设计、选择活动方式和结果表达方式的自主,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实现“扬长”的教育思想,真正实现学生是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主体.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教师恰当指导如何达到和谐统一呢?我们认为最主要的是教师应正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即应是活动的参与者、情感的支持者和信息的提供者.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自主确立研究问题,教师起到引领作用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在品德课程中开展实践研究首先应注重“选题”.主题应从课程标准的要求出发,结合学科课程特点,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宗旨,侧重对课程“三维目标”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应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从现实社会生活、自身成长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

2.学生自主搜集学习资料,教师当好被咨询者

搜集资料这种综合性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经.在具体研究时,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搜集资料.但是,需要的资料有时学生无法得到,这时,教师要尽可能当好被咨询者,必要时和学生一起搜集资料.当然,有时候教师所拥有的资料,也视需要提供给学生.

3.学生自主选择研究方法,教师做好指导工作

学生在明确了自己的研究目标后,对研究内容有自己的选择,对研究方法也各有设想,教师要尊重他们的选择.当然,学生的研究活动也缺不了教师的方法与技巧的指导.如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从采访人那里问得更多信息,如何把获得的资料记录下来等.这些都少不了教师的“技术”指导:做好调查笔记,将资料存档;采访他人时,预先设计采访问题,进行录音采访;上网时,借助搜索网站搜集资料,必要时指导学生请专业人士帮忙.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是他们创造性得以发挥的前提,教师的恰当指导是研究得以顺利开展的保证.

引导自主探究建构和谐课堂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学生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4.学生自主决定交流形式,教师当好参谋

研究活动结束后,学生的研究成果还要进行全班的交流讨论.交流的形式应该由学生自己来决定.具体可以是谈话、辩论的形式开展课堂学习;以展览、小报等方式进行成果交流等另外,由于小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相对较弱,他们的最终成果可以是简单的书面材料,也可以是实物、图画、音像制品甚至口头材料等.一般来说,这些工作应由学生自己去做,但如果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也不妨为他们出出主意.

此外,在研究活动过程中,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进行分工合作,共同为完成研究工作出力.

总之,在品德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既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又要注意教师的恰当指导,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建构和谐课堂,真正提升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