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姐诗歌现象对学术文写作教学的

点赞:18740 浏览:8317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凤姐的诗歌写作与发表,给学术论文写作教学一个很好切入点,既能提起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掌握分析并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 键 词]凤姐;诗歌;写作;教学

学术论文写作的理论思辨性,容易让学生心生畏惧,而这门课程的选修课性质,又难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因此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境地.如何让这门课程变得鲜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成为一个绕不开的问题.2010年九月,《延河》第九期发表了凤姐(罗玉凤)八首朦胧诗,一时间成为舆论焦点.在众声喧哗中,如何去分析评价这个焦点将之引入课堂,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让他们学会分析、研究并得出结论.

一、凤姐是诗作的原创者吗

有观点认为:凤姐的诗歌是团队策划,写作教程怎样写.这也是同学们讨论最热烈的问题.凤姐的博客开通于2006年7月2日20点整,开通后的第十三分钟,凤姐即在博文上发表了她的第一首诗―《花开的声音》.至今年五月发表《幸福是什么》止,凤姐发表诗作51首,其中将近半数创作于2006年.凤姐早期博文以诗歌居多,之后的博文发表诗作寥寥.这与凤姐在《我与我的诗》中所言“我的诗歌大部分为我20岁时写就”完全契合.从回帖的情况来看,这些诗歌发表之初,回应者寥寥,直到凤姐走红之后才备受关注.例如,2006年的博文《花开的声音》在2010年2月之后的回帖忽然暴增,而且几乎全是讽刺与谩骂.而之前的四年间只有一条回复.这表明:罗玉风浮现于网络之初,只是―个文艺(诗歌)爱好者的身份,而不是一个雷人的网络红人.因此,这从根本上影响了其诗歌的阅读受众面.由此可见,写诗在先,成名在后,而且中间相距时间较长.果真有那么专业的策划团队,早在06年就预见了凤姐会红吗真有那么专业的团队,以那么忍辱负重的方式蛰伏那么多年,来为―个条件较之常人差了一大截的小姑娘搞策划吗这显然不太可能.此外,凤姐的诗歌受顾城、海子的影响比较深,呈现出朦胧诗的风格,诗作情感表达的方式、结构的组合形式,意象的选用偏好,前后期基本保持一致,风格基本也是一以贯之的.如果是策划炒作的话,应该会出现前后不谐,破绽百出才是.因此,基本可以认定凤姐是这些诗歌的原创者.

二、凤姐的诗情真实吗

凤姐的雷人言行,有不少哗众取宠的成分,真真检测检测之间,不能完全当真.那么,凤姐诗歌的情思是否真实呢正如前文所言,在《花开的声音》中,凤姐有真实的心声剖析.而在博文《流年》中,她节引了戴望舒的《老之将至》,并愤诉了心中苦闷.写诗也好,引诗也罢,凤姐在对待诗歌情思的问题上,与其雷人言行相反,基本都坚持了有感而发的原则.因此,对于罗玉凤而言,文学(诗歌)并不是其炒作的手段(最起码在罗玉凤成为“凤姐”之前不是),而是寻求心灵慰藉的方式.最初写诗的罗玉凤还不是“凤姐”,还只是一个受过师范教育的、对诗歌略有小慧的文学青年(文艺爱好者).以高调征婚与雷人言行走红之后,罗玉凤变成了凤姐,站在了娱乐的风口浪尖.从那之后,凤姐的诗作比例才减少了.从这一点而言,凤姐的诗具有不同寻常的认识价值.

三、凤姐诗作的“分裂情绪”

目前,评价凤姐诗作最有影响力的文章,当属刘全德那篇《凤姐:从天空开始思考》.这是《延河》为刊登凤姐诗作而专配的评论文章.此文认为:凤姐的诗钟爱一种童话式的平行结构以及与之对应的心灵结构.虽然凤姐的诗钟爱这种结构,但这种结构的实现却是靠模仿.她在《我和我的诗》坦言她那首最为得意的《幸福是什么》就是对《诗潮》中某一诗作的模仿.这种模仿,使其平行的诗作结构,呈现出一种YS'I~的迷惘.她在网络中流传得最火的诗句是“天还没有黑,天已经黑了”.也因为这句诗,这首《给芳芳》被传为凤姐最心爱的诗作.类似的诗句还有“时日很长.时日很短”(《徘徊,我的盾牌》).而《花已败,花在开》则是用整个诗题,用整首诗来表达这种迷茫的分裂.《我不是在想念》里的凤姐更是不知道自己在哪里,要去哪里她痛恨那些“可恶的^脚板扬起的灰尘”,让她“看不清干干净净的天”.凤姐的雷人言行,通常都极度自相矛盾,这种分裂的迷茫,正是这种矛盾的体现.笑言:“信凤姐,得自信”.这并不全然,要真信凤姐的话.也有可能得到的不是自信,而是“分裂”.

四、影响凤姐的诗人

关于这个问题,凤姐在《韩寒中文网访谈》的博文中谈到:“我喜欢顾城,北岛,戴望舒.徐志摩的诗歌有的不错,有的简直就是口水诗.我讨厌舒婷,其实我根本没怎么看过她的诗,不过有人说我写的象舒婷.”

我们先来谈凤姐与徐志摩.罗玉凤那“寻唯一知己”的开博宣言与第一篇博文《花开的声音》都提到了徐志摩.考虑第一篇博文是其在二十岁生日之际有感而发所写,因此意义非同一般.凤姐在2006年7月3日还有一篇文章专门评价了诗人徐志摩,虽然内容比较简单,但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评价,窥见她的一些观点.除了评价徐志摩的诗是“大众化的文学作品”,略有贬抑之外,全文对徐志摩诗的语言、韵律等方面的评价还是比较高的.从创作的角度而言,她的那首《我挥一挥手》,有《再别康桥》非常明显的影子.


不过,对凤姐影响最大的,还是顾城和海子.凤姐曾用诗歌直接吟咏过这两位前辈诗人.而这两位诗人的诗歌在情感上的特点,正是那种迷惘得偏执的分裂,他们走向,有这方面的原因.由此,不难理解凤姐为何对这两位诗人情有独钟.不过情感类型的相似,并不等于完全的相同.凤姐的迷惘还只是浅层的.属于苦恼型的.而不是虔诚型的,这是他们之间最大的差别.所以凤姐在她的博文公开说到,虽然她的诗歌受顾城、海子影响很深,但她不会选择.

关于凤姐与海子,有网友指出,凤姐的某些诗作,与海子的诗近似,比如说《思想的悲哀》.不过,海子的诗对凤姐影响最深的是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例如在《致海子》中,她这样写到:“我知道你的坟头面朝南方,我知道你的坟在乱葬岗上”.在《消融的雪》中写到:“我想站在海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此诗表达的是对一种简单的幸福的渴望,受此影响,凤姐的诗歌比较喜欢表达对简单的幸福的渴望,以及这种渴望难以找寻的迷惘.例如那首《幸福是什么》,表达的情感主题,运用的意象类型,以及情感表达的方式,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鲜明的痕迹.可是她拒绝像海子那样,她要以她的方式在这个娱乐时代迷惘而又分裂的活着.总之,海子对于凤姐的启发与影响,集中在―个情感命题:幸福在哪里

顾城的诗体现的气质,是一种童话的气质,是一种纯真的孩子的气质.说到底,顾城的诗其实是关于童话、关于孩子的诗.这点在他那首《给我的尊师安徒生》中有最为鲜明的体现.受顾城的影响,凤姐的诗歌中比较多的喜欢使用孩子的意象.在她诗作中经常出现的“芳芳”、“翠儿”等孩子,就是她“童话心灵结构”的陪伴者.这些孩子意象―样具有童话式的纯真.比如在《幸福是什么》里的孩子,会“拿来一个小篮,轻轻的把月光舀起”.正如前文所论,凤姐的诗在情感类型上是―种迷惘的分裂,因此诗歌中的孩子意象也是带着迷惘特征的.顾城诗里的孩子呈现的气质是孩童,是纯洁的童真中带着迷惘.而凤姐诗中的孩子,呈现的气质介乎孩子与少女之间,带着青春的焦虑与压迫,留恋纯真,害怕长大.如果说顾城的诗是立在“真”的此岸,因内在的纯洁而迷惘,忧伤的写着诗,表现出的是皈依的幸福.那么,凤姐的诗则是站在焦虑的彼岸,向往“真”的美好与幸福,遗憾的唱着歌,表现出的是紧张.二者都是在写孩子,二者都是在说“我们都是好孩子”,不过这些孩子都还不是同样的孩子.除意象与情感外,就手法而言,介之顾城,凤姐较多借鉴了朦胧诗大量采用的象征、隐喻、暗示等手法有.因此,其诗的风格也沾染了朦胧诗的特征,表意较为含蓄朦胧.故而《延河》把凤姐的诗歌定义为朦胧诗.需要指出的是,朦胧诗的出现,是对传统直白浅露的抒情模式的颠覆与反动,包含着对诗学理想的思考,具有改变中国诗歌走向的诗学先锋意义.而凤姐的诗虽然仍然沿用了朦胧诗常用的手法.但是已经没有了诗学上的那种先锋姿态与意义.也就是说,凤姐的朦胧诗只有朦胧之形,还不具备朦胧之锋,更不具备朦胧之力,是形似而不是神似.从这点而言,凤姐的诗虽然发表了,但她依然只能定位为诗歌爱好者,尚不是诗人.

在朦胧诗阵营里,有另外一位重要的诗人――舒婷.舒婷与凤姐同为女性,从性别的角度来看,二人在情感上应该更为相近才是,但凤姐并不喜欢舒婷.在朦胧诗人阵营中,舒婷的诗从总体上呈现出来的情感气质,不是孩子,而是一位成熟、坚忍、有见地的成熟女性,因此焦虑与迷惘是最少的,这在《致橡树》、《神女峰》、《惠安女子》等诗中有鲜明的体现.这种诗歌情感类质与海子、顾城的诗作呈现的“孩子气”是截然不同的,也与凤姐在诗歌中所喜好表现的“分裂”的情感类质不同.此外.凤姐还直言博尔赫斯对她有影响.还有一些是凤姐未指出,但影响痕迹清晰可见的.例如,凤姐的《归途》对郑愁予《错误》借鉴的痕迹很浓,因此不少网友指责凤姐的诗歌有抄袭.

五、小结

以上四个问题,皆是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引发学生思考与分析所得.在这个尼尔波兹曼所概言的“娱乐至死”的时代,凤姐的标本意义是鲜明的:凤姐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娱乐,还可以是学术.借助凤姐诗歌现象,使得我的学术论文写作教学较之以往更富于时代感,更具吸引力.学术需要的是高于现实的理论分析,但不需要脱离现实的关注视角.

凤姐诗歌现象对学术文写作教学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写作教学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4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