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图书审稿制度探析

点赞:15090 浏览:6809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文章阐述了目前电子图书沿用传统图书审稿制度面临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沿用传统图书审稿制度不能保证电子图书质量;参考传统图书和现行电子图书生产单位做法并结合实验,提出了既保证质量,又降低成本的适合电子图书生产个性需求的四级审稿制度的构想.

[关 键 词]电子图书传统图书审稿制度实验

[中图分类号]G21[文献标识码]A

一、国内电子图书审稿制度面临的问题

目前,对于电子图书的审稿制度,业内暂时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操作规范,国内很多电子图书生产单位在对电子图书质量把关时,审稿次数和审稿人员梯队大多沿用传统图书的审稿制度.

从某种意义上讲,今天的电子图书依然属于图书范畴,与传统图书有许多相同点,例如二者都包含一定量的文字、静态图片等信息,编排格式也很类似,特别是其内容,多来自于传统图书.但是电子图书作为一种新形式的图书,同时具有许多与传统图书不同的特点,例如前者具有超文本性、检索方便、需要借助设备阅读使用、可局部放大等特点.而诸多特点中,电子图书的内容包含图文声像等多媒体信息、支持超文本链接、信息量大的特点不仅是传统图书所不具备的,也是直接影响其审稿制度是否能沿用传统图书审稿制度的主要原因.因此,沿用传统图书的审稿制度是否能保证电子图书的质量是目前业内人士亟待研究的课题.

二、创建科学的电子图书审稿制度的理论分析和实验设计

传统图书仅包含静态信息,读者凭借视觉感官获得的信息非常直观和具体.对于传统图书,审稿者可以通过视觉一次性获取关于图书内容的大部分信息.

但在研究电子图书审稿制度时,需要考虑电子图书既包含静态视觉信息,又包含动态视觉信息(如动画、影像)、听觉信息(如声音)的特点.电子图书的静态视觉内容可以沿用传统图书的审稿制度和操作方法,但对于动态视觉和听觉信息,其审稿难度就要大得多.而且图文、动画、声音等信息一般是同步播放的,每一种媒体形式对于人的作用力会减弱,很多错误很容易被忽视.因此,在参考传统图书审稿制度的基础上,结合电子图书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审稿方式和审稿梯队,根据不同信息形式内容安排审稿,才能更好地保证电子图书的质量.

为了进一步证实电子图书现行的审稿制度是否可行及探寻合适的审稿制度,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背景】

2011年笔者参加了《中国编辑出版史》、《印刷基础》、《电子与网络出版》专业课程培训论坛,期间需要将讲解内容(文字)、论坛帖子荟萃(图、文和较多超链接)、优秀作业精选(图、文、动画、影像)、学员感受心得(图、文和较多超链接)、培训花絮(图、文、动画、影像)、精彩照片(图、文)、课程网络资源大搜索(文、超链接)、师生精彩互动(图片和影像)、(图、文、超链接)等分别制作成电子图书供培训使用.笔者参与了电子图书的制作开发,组织不同审稿组分别对电子图书安排了三、四、五级审稿(综合对审稿质量和审稿成本的预估,没有安排六、七或更多级别的审稿).

电子图书审稿制度探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电子图书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2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本次实验是以电子图书的审稿质量保证为主要诉求,以出错率、审稿成本统计为实验依据,考虑到实验结果的公平性、公正性,具体实施时,将审稿安排在具有多年图书出版经验、图书质量优良的图书出版社,四级审稿和五级审稿分别安排在两家不同但资质都很好的电子图书生产单位,审稿周期均为一个月.

【实验流程】

(1)原材料的准备

原素材由课程培训主办单位工作人员制作并合成后,形成《中国编辑出版史》课程培训电子图书、《印刷基础》课程培训电子图书、《电子与网络出版》课程培训电子图书,一式三份,各取一份分别送不同审稿单位审稿.

(2)送审

①审稿

从传统图书审稿的角度,采用传统编辑的审稿眼光,对电子图书进行审稿.实验流程为某图书出版社的编辑初审、编辑室主任复审、总编辑终审.

②四级审稿

采用稿件提供者与电子图书生产单位相关人员协商的操作方案,开展四次审稿.电子图书生产单位多媒体加工部门组长(分图文组、声像组、画面组等)分别对电子图书的单种媒体和布局等细节进行初审,因考虑到来稿的专业性,图文组分别外请了编辑出版史、印刷、电子出版相关研究人士协助审稿;部门主任二审;总编导三审;电子图书生产单位总负责人委托一名对相关领域有深入研究的专家终审.

③五级审稿

经稿件提供者与电子图书生产单位相关人员协商,多媒体加工部门组长初审,业内专家复审,部门主任三审,总编导四审,单位总负责人五审.

(3)数据统计

①出错率统计

组织300名本校编辑出版学专业、印刷工程专业学生用一周的课余时间分别阅读、四级、五级审稿后的电子图书,从专业、科学的角度出发统计出错率,多次汇总和验证,结果如表1.

②成本统计

从出版社和电子图书生产单位的角度来说,审稿成本的统计比较复杂,不仅包含审稿费,还包含设备折旧、管理费等较难一时统计的数据,对于本次送审的外来稿的审稿涉及的费用,仅需考虑付给审稿单位的费用,结果如表2.

【数据分析】

从三种电子图书出错率和成本的平均值来看,电子图书出错率:三审制(1.8/万)>四审制(0.9/万)>五审制(0.7/万);成本:五审制(1183元)>四审制(1000元)>三审制(683元).考虑到目前国家还未出台相关的电子图书标准,错误率多少为质量合格尚无定论,但笔者认为,对于这一点可以参考传统图书,即出错率<1/万即可.从实验数据看,沿用传统图书的审稿制度,电子图书的出错率达到1.8/万,不能满足电子图书质量要求;而四级审稿平均出错率仅为0.9/万,且每个单本审稿后出错率均符合<1/万要求;五级审稿虽然平均出错率更低,为0.7/万,但成本最高;依此类推,不在此次实验范围的六、七甚至更高级审稿的出错率会更低,但成本也会更高.

【实验结论】

基于上述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出错率<1/万且成本尽可能低的前提下,四级审稿是目前对于电子图书而言比较理想且合理的审稿制度.

三、电子图书四级审稿制度的构想

实验表明,四级审稿对于电子图书而言是比较理想、合理的审稿制度.实验中的传统图书生产单位的审稿流程和五级审稿中的电子图书生产单位操作办法能为电子图书的四级审稿提供很大的参考.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电子图书四级审稿制度的构想,如图1所示:

流程图中四级审稿的内容和操作细节如下:

1.各制作组组长或主任委派的专人初审

初审是把电子图书中涉及不同媒体的表现形式、组织结构等内容细化后评审的过程,其主要任务是将不具备出版价值的电子图书剔除出审稿流程.考虑到电子图书的多媒体性、交互性、超文本性等特点,对于内部稿,电子图书策划方案通过后,领导组成员需要成立专项制作小组,分别负责电子图书的文稿、图片、声音、影像、交互、布局等环节;各小组设立组长一名,负责审核自己所在团队制作完成的内容.对于外来稿,送审稿件即为初步制作完成的稿件,电子图书生产单位由于没有专门的制作小组和审稿组长,可以由各部门主任委派具有审稿经验且熟悉来稿内容涉及领域的相关专业人员,分别担任图、文、声、像、布局等各细节元素的初审工作.

各组长或主任委派的专人在初审阶段不仅要把握来稿内容是否符合出版规定、有无出版价值、来稿形式是否符合电子图书的基本要求等,还要负责审校各自的专项审稿内容.以各组长为例,图文组组长的任务与传统图书编辑职责大致相同,负责判断静态文字和图片是否合理、准确;声像组组长需要审查电子图书中动画或影像的连贯性与清晰度、背景音乐合理性、音响效果、声音同步性等;画面组组长需要判断各页面的背景颜色、字体格式、画面布局及各页面间的交互路径是否符合要求、整个电子图书的浏览路径和用户接口是否符合逻辑以及图文声像的集成效果是否理想.

初审后,综合各部门审稿人的意见,共同商讨决定退稿或退修,还是直接进入复审环节.

2.各部门主任复审

电子图书生产单位各部门主任对其所属部门组长初审过的稿件展开二次审稿,复审过程中参考初次审稿意见,进一步评价电子图书的制作水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图文部主任对电子图书的文字和静态图片内容进行二次审稿,声像部主任进一步审校声音、影像的播放效果是否理想、与画面是否同步,画面部主任对各页面间相互关系是否准确合理等问题作出进一步判断.

各部门主任复审后,形成独立的复审意见.各主任针对复审意见共同商讨.如果电子图书稿件在复审时未通过,稿件将与退稿意见一起直接转交电子图书生产单位总负责人或其委托的终审专家手上进入终审环节;如果电子图书稿件在复审时通过,复审意见将与稿件一起转至创作编导或电子图书生产单位总负责人委派人员手中展开三审.

3.创作编导或电子图书生产单位总负责人委派人员三审

对于内部稿,第三次审稿由电子图书的创作编导完成,他是各制作部门的负责人.在审稿过程中,创作编导要检查电子图书是否符合自己最初提出的创作大纲要求,并对电子图书图、文、声、像等内容展开综合审校,对电子图书思想政治倾向、内容、观点、材料、逻辑、结构、文字、表达等各方面进一步把关,针对初审、二审提出的问题,给出解决办法.对于外来稿,第三次审稿由电子图书生产单位总负责人委派专人完成,一般来说,受委派者是有创作编导工作经历的单位内部人员.

三审完成后,无论是形成退稿还是退修意见,稿件都与三审意见一起,进入终审环节.

4.电子图书生产单位总负责人或其委托的相关专业人员终审

根据具体情况,终审可以审校全稿,也可以根据前三次或初复审提出的意见抽审部分电子图书内容,对通过初审的电子图书质量最终把关,并决定是否出版.


]孙艳华.网络出版现行审稿制度适用性探析.中国编辑,2010(4).

[2]闫斐.编辑传播视角之守门理论与科技期刊审稿制度研究.西北大学,2008(5).

[3]杨春荣.论电子书的特点及制作流程.才智,2011(13).

[4]黄丰.网络环境下的电子图书及其特点.情报探索,2005(3).

(本研究受“青岛科技大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资助.项目名称:基于PDCA法的电子图书质量控制研究.项目编号:10XC01)

(作者单位:青岛科技大学传播与动漫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