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顶岗实习管理的与实践

点赞:12063 浏览:4780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重要的环节.为了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让学生能顺利的完成顶岗实习任务,重点在于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管理.文章分析了现有顶岗实习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和方法

【关 键 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顶岗实习;管理

一、顶岗实习工作在高职院校中的重要意义

顶岗实习是学校安排应届毕业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一种方式.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是学校有效地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也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教育部在《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指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作为高职院校的重要的实践教学方式,毕业生顶岗实习充分利用校外的社会资源和教育环境,把以理论为主的校内课堂教学和以实操为主的社会课堂实践联系起来,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参与,采用管理主体多元化、实习地点分散化、实习内容多样化等方式进行.

二、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的障碍

(一)顶岗实习单位地域分散,学生管理力不从心

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仍属于在校生则必须接受学校的管理和约束,但是顶岗实习具有区域分散、学生不集中、个体间存在的差异等特点,所以无法对学生制定统一的实习计划,也无法对学生进行集中有效的管理.对于大多数专业而言,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大规模的集中同一单位或区域是不现实的,而且学生也存在频繁变更实习单位的现象,这种无序的“自主分散式”顶岗实习使学生难以符合学校实习大纲的要求,也导致学校在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安全和生活等各方面的管理上增加了难度和成本.

(二)顶岗实习制度落实不到位,难以客观公正考核评价

学校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设计了相关的制度与过程管理,并设计了各种学生、家长、用人单位、教师等相关表格,从考核评价上是合理严格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学校和单位的沟通不够,指导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不够,就出现了顶岗实习的材料往往只是流于形式,并且容易出现材料的查重,使得顶岗实习并未发挥实际的作用.

(三)顶岗实习过程中不可预知情况的出现

根据教育部要求,高职院校学生要有半年以上在企业参加顶岗实习的时间,也就意味着这段时间里学生脱离学校,处于社会环境中,类似于“半工半读”的状态,是学生的同时也是企业的员工,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但是有时繁重的工作加班、复杂的人际关系、严格的企业管理都有可能会对学生造成不可预知的事情出现,会对学生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对企业造成经济损失或者是影响学校的声誉.

三、加强与完善顶岗实习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建立健全顶岗实习管理制度,规范设计作业文件

大部分高职院校为了保障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和管理制定了全院范围内的《顶岗实习管理办法》,但是不同的专业的学生遇到的实习困难情况不同,因此,各系部应当根据各专业教学计划的不同点,结合企业岗位的用人需求,立足于专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完整的适用于不同专业的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同时,要规范学生的顶岗实习作业,对于专业对口的学生,在设计学生实习作业时,着重要求学生了解企业的管理过程和生产过程,并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企业的开发;对于专业不对口的,则量身写作符合所在企业的小课题,便于学生在实习期间,能根据企业的相关性完成实习任务等,使得顶岗实习规范化.


建立顶岗实习管理机制,全程监控

1.校方科学有效的管理对学生顶岗实习而言是强而有力的保障,在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的准备阶段系部应成立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小组等管理机构.领导小组由系部负责人、专业团队负责人和学工团队组成,负责顶岗实习制度、教学目标的制定以及顶岗实习过程中的组织管理和督查等工作.指导小组由指导教师、辅导员和各企业校外教师组成,指导教师负责联系和组织实习单位,推荐学生到岗实习;辅导员负责对每一批进入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纪律说明,每一位学生必须接受顶岗实习单位认可的安全技能教育并签字认可后,才批准进入单位实习,保证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后要严格遵守单位的劳动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不能因个人原因影响单位正常的工作和生产.企业指导教师负责在企业中对学生的任职技能进行培训指导,并对学生在企业的活动进行管理.学生自主共管小组主要的作用是将区域相对集中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小组定期碰面联系,沟通各自的实习情况,出现困难时能及时解决.

2.专业教师的耐心指导、学工团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是学生顶岗实习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系部采用的办法是在学生入学时确定专业班主任负责联系班级,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和专业指导,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则转换角色成为实习指导老师,以便在充分了解学生能力的基础上制定合适专业发展和岗位需求的顶岗实习计划.辅导员则在对学生的实习组织、思想教育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并认真做好学生的操行评定,帮助学生解决在生活方面遇到的困难.专业教师则根据所制定的实习计划中不同阶段的任务要求,采用、网络等多样化方式会同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专业能力、专业素质、思想动态等方面进行具体的跟踪指导和教育,并且还需根据系部的安排,对学生进行现场“巡视”指导教育,掌握学生在企业的状况,对学生的顶岗实习教学活动进行全程跟踪.这样通过齐抓共管,实现“教”和“管”的结合,实现精细化管理,并将指导任务纳入教师工作量和教师考核,确保指导工作的质量,从而提高顶岗实习的效果.

3.完善学生顶岗实习考核评分

在所制定的顶岗实习要求中,建立完整的考核评分指标,主要由“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构成,并最终与学生返校毕业答辩成绩进行综合得出顶岗实习成绩.

(1)定性指标.作业评价:顶岗实习总结和顶岗实习报告,根据学生填写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评分.指导教师评价:根据学生顶岗实习跟踪联系情况记录表,学生联系汇报的次数进行评分.企业知道评价:根据学生顶岗实习企业考核表,企业从遵守纪律、工作态度、岗位技能、工作业绩、发展潜力五方面进行综合评分.

(2)定量指标.专业对口实习时间:所任岗位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并且实习的时间越长得分越高.连续实习时间:在顶岗实习期间从未间断过在岗实习时间,时间越长得分越高.更换实习单位次数: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如果更换顶岗实习单位越多得分就越低.

总之,通过细致化的管理和现代化的监控,目的就是对顶岗实习的实施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控,提高了实习管理的水平,并且建立和健全了计算机类专业顶岗实习的组织保障体系、制度保障体系,从根本改变计算机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与学校脱离的状态,有效保障了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