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能力

点赞:12337 浏览:5586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次研究主要以大学生就业能力为主题,重点研究现阶段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实概念及现状,并结合当前就业现状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从而为我国的大学生培养工作提供可靠依据,进而提高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

【关 键 词】就业能力;概念;现状;构成

现阶段,随着我国大学扩招越来越普遍,使得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竞争也愈演愈烈,而随之出现的一个问题是许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导致就业难问题的重要原因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缺失,大学生所具有的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相比差距较大,出现学用不匹配,能力错位的现象,其次,毕业生就业质量低,就业稳定性差,使得往届毕业生失业人数激增,大学生就业人数比重增加,导致就业竞争压力过大.因此,在这个基础之上研究当前就业能力的概念及构成,这便具备了时代性及教育性的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

就业能力的概念源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于对就业和能力的理解不同,国内外专家学者至今未能对就业能力的概念达成共识.在欧美,就业能力即是指个人所具备的获得某种岗位、维持就业,在必要的时候进行重新就业的能力,以及实现这种能力的技巧,但也有的学者认为就业能力是针对某个个体的,即意味着某个个体的获得、保持,以及利用的能力.我国首次提出就业能力概念的学者为郑晓明则认为:“就业能力就是指大学生在毕业之后通过利用所学知识、自身综合素质来实现某种就业,并在社会生活中展现自身价值的一种能力.”这种观点基本代表了国内大多数研究者的观点.

从整体来看,我国在就业能力的界定上依然存在着某些局限,尚未走出早期西方学者对就业能力概念定义的人力资本范畴,时代在发展,大学生在这个新时代的背景下所要具备的就业能力不仅要符合时代的要求,同时要更好的与时代共进步,笔者将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归纳为:就业能力是毕业生发现、获得并长期保持工作机会的一种综合能力,根据固有知识能力、专业技能,并结合新生事物自我充实,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与整体竞争能力,从而获得自身价值展现的机会,实现就业的初衷.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变化,企业的选人标准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然而,当代大学生却不能很好地满足工作岗位对他们的要求,呈现出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双方供需错位现象,其次,高校与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偏差,由于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主要是在大学期间培养的,因此就业能力的强弱与老师在教育教学环节息息相关,这就要求大学老师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认知上要适应市场需求.为此,笔者对用人单位、在校老师以及2700名毕业生开展了问卷调查,通过图1、图2我们发现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1.职业技能不足,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大学生在就业时表现出的职业技能不足主要表现在:专业知识不扎实、综合技能水平不高、缺乏一专多能的水平等方面,有的大学生在面试过程中,对专业知识一问三不知,有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由于专业知识不扎实或技能操作不熟练而被企业淘汰,知识不够用和能力不足是导致大学生不适应工作的主要因素.

2.实践动手能力欠佳.用人单位普遍反映,许多毕业生虽然成绩优秀,知识掌握透澈,可是当要求他们将所学知识反馈于岗位时,他们却会表现的兵荒马乱、无所适从,究其缘由,主要是由于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重视学历的取得而轻视实际获得解决问题的技术水平,导致毕业生大部分缺乏实践动手能力,这也是影响他们就业的主要原因之一.

3.工作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较差.我国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即使是在学校也备受瞩目.所以,当他们进入工作岗位后发现与自己所期望的不一样时,便会对环境产生排斥;当他们在岗位上遇到挫折时,便会瞬间对自身的价值产生质疑,这些都是大学生工作适应能力低下与心理素质差的表现,这些能力的缺失严重影响着大学生在工作岗位中的稳定性.

(二)企业在招聘大学生时注重的能力

1.注重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致化,所有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一直是呈上升趋势,在招聘中企业更重视员工的专业技能,通过图2用人单位调查表发现,90%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技能要求非常高,由此可见,在大学校园里,最主要的还是学习,这也同时解决的大学生到底是以学习为主还是以工作为主的困惑.

大学生就业能力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2.注重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调查显示,85%的企业表示对于经常参加志愿活动、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的大学生更能引起他们的关注,同等条件下,会优先录用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是企业比较看重的能力之一.

3.注重大学生的职业态度.此次调查还发现,出现在企业招聘大学生时注重的能力前三项中就包括职业态度,这说明企业更青睐明确认真的职业态度,所谓职业态度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括一个人自我的职业定位、职业忠诚度以及按照岗位要求履行职责,进而达成工作目标的态度和责任心.很多企业提出员工应具备“三心”,及责任心、上进心、事业心,这些都是要求其员工应有认真的职业态度,因此,认真的职业态度是找工作最重要的品格,为现今企业所看重.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

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含了很多的因素,理论界至今也没有一个固定的结论,笔者认为,在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要素分析中应该抓住对用人单位、大学生和老师三方的调查比较,从而全方位,多角度并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要素进行划分.

按职业类型的共性与个性划分就业能力构成要素

大学生要想提升自身就业能力,首先应找准自己的职业类型,根据职业类型分类有针对性的掌握每类职业类型所应具备的就业能力,这是取得职业成功的重要保障.根据六种职业类型的特征,我们将就业能力构成要素进行了分类,首先,从职业类型的共性角度划分,大学生就业能力主要包括六个要素:专业知识技能、认真的职业态度、实践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工作适应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这六项能力要素是各类职业所共同需求的,也是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其次,由于职业类型各自有着不同的特征,它们所具备的能力要素也各有不同,从职业类型的个性角度划分:技能型应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理论应用实际的能力,偏好于具体任务;研究型应具备渊博的知识,抽象的思维和创新能力;而艺术型则应具备较强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具有一定的艺术才能和个性;经管型应具备较强的领导能力和竞争意识;社交型喜欢与人交往,应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最后是事物型,通常按计划办事,细心有条理,应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理解能力.

按性质划分就业能力构成要素

根据用人单位对当前大学生应具备的就业能力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主要由知识类要素、技能类要素和态度类要素三大类构成.其中,知识类要素在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指标中排第一,在知识类要素中,企业更加重视毕业生具备合理知识结构与专业技能,对于毕业生的英语计算机能力要求持于一般,其次,是技能类要素,技能类要素是大学毕业生参与就业竞争的基本条件,是企业招聘的首要条件,但是各用人单位出于自身实际出发,对基本能力的界定也有所区别,但总体可归纳为:实践动手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表达能力、执行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工作适应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理解能力10项要素,企业在该类别要素需求排名,前三甲的为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习能力、表达沟通能力,这也就是说用人单位不仅看重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更看重毕业生的发展潜力,第三,是情感类要素,在情感类要素中,用人单位更加重视毕业生良好的职业态度、团队合作、道德修养,而这三项也是大部分毕业生所欠缺的,因此,认清企业的实际需求,找出偏差是掌握就业能力构成要素的关键.


总而言之,大学生就业能力是确保大学生就业效率的关键因素,在大学生上学期间,他们便需要针对这一点来提升自我,从而为自己的日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不过,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的大学生在就业能力概念及重点内容方面并未给予高度重视,所以,这便要求我们教职人员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融入就业能力介绍,让大学生在学习之余了解到就业能力的重要性,从而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