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对大学体育教育课程的影响

点赞:3515 浏览:857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结合人才培养的标准,按照体育课程建设要求,根据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提出“终身体育”为导向,提出培养大学生体育兴趣的体育教学改革的设想,打造具有高校教育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

关 键 词:体育兴趣;学生;教育课程

2002年教育部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体育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目前,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陈旧等问题已经制约着体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也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因此,优化课程结构,丰富课程内容,完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体育课教学中体育兴趣培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体育的不断社会化、娱乐化和终身化,人们对体育课教学中体育兴趣的培养也日益重视,各高校都在优化课程体系,开设新课程,教师的专业结构也趋于多元化,但是体育课程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造成教学质量下降和教学资源的浪费.

(一)现阶段,体育课程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作用,这种学生体育需要的方法是在外在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是一种间接体育需要,难以产生长久的体育兴趣.

(二)高校体育课程仍然以传统的普修课和专项课两部分组成,在完成体育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按照学生的体育特长和兴趣爱好,开设专项课,但是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体育需要.对专项课缺乏正确的认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能满足终身体育的培养需要.

二、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兴趣对体育课程设置影响主要因素分析

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具有广泛性、社会性、选择性特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重视体育兴趣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影响.本文认为,主要因素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


(一)体育兴趣对体育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影响

体育课程目标是指通过各种体育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从大学生体育兴趣的发展趋势来看,学生的体育兴趣与课程目标基本是一致的,但不符合培养学生的运动技术能力,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兴趣也是不一致的.

体育课程内容是根据体育课程目标而开展的具体项目.事实上学生对于体育教材的要求不高,但对教学内容有主动选择权,对所选修课程的教师和上课时间地点有一定的自主选择.使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二)体育兴趣改变了体育课程设置的结构体系和设置范围

课程结构指的是按照体育教学课程目标,是课程体系在课程组织形式上的特征,反映课程内容以何种组织形式表现.所以体育兴趣的形成与发展与课的类型关系密切.大学体育可能能否体现育人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课程结构体系能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否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一方面对于普通体育课,由于教材内容多,练习时间少,不能充分考虑学生直接体育需要.而专项课,考虑到了学生的直接体育需要和兴趣爱好,对于某一项目可以进行系统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的专项技能得到有效提高,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快乐情感体验.另一方面从满足学生兴趣爱好角度看,开设的课程项目很多,但学生对有些项目并不十分感兴趣,这说明课程设置有一定的被动性和强制性,对专项课的认识不足.

兴趣对大学体育教育课程的影响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体育兴趣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7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三)学生的直接体育需要和间接体育需要

需要是兴趣产生的基础,当学生对与某一体育项目感到有学习需要时,就会产生兴趣,表现出极大的学习与参与的热情.大多数学生的体育运动都是间接兴趣占主导地位,对体育运动的作用和意义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大学生间接体育兴趣会在选课过程中表现出来,间接兴趣的形成,会对所选课程的教学内容产生影响.虽然间接兴趣占主导地位,但是学生并不能自觉地进行长期学习,仍普遍存在对运动的直接兴趣.可见,学生对项目的知识内容有一定要求,在课程设置过程中,老师应对开设的项目内容深入了解.

三、构建体育兴趣教学体系的几点建议

(一)体育教学课程目标应向注重培养终身体育兴趣发展

当学生进入大学阶段,由于专项兴趣的提高以及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可能根据不同的需求,在发展专项兴趣的同时,培养多种体育兴趣.通过专业性、针对性的身体训练内容提高学生的素质,即以专项兴趣培养为主,结合多种兴趣的培养,发展学生的终身体育兴趣.

(二)构建与目标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创建学生主动学习、学生自主实践的教学活动模式,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逐渐向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教学模式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教学目标,有意识将教法与学法结合起来,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指导学生理解体育规律,通过让学生自己解决运动训练中的问题,进而产生成功的体验,深化兴趣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能力.把课堂教学和体能测试、课外体育锻炼、竞技运动训练、户外拓展、体育协会等活动融入体育教学模式中,所以与体育教学目标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应符合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满足学生的直接体育需要.学生有了这种需要,就会产生想参加或者学习体育活动的愿望,因此在体育教学模式中要充分满足学生的直接需要.

2、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挫折而获得的成功体验,有了这种情感体验,会产生强烈的体育兴趣.

此外,学校需要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适应发展中的体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改变教学方法,采取丰富多样的手段,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同时,学校还需要为大力发展体育活动提供各种设施,满足学生体育兴趣的发展需要,适应体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