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政治教学贵在学致用

点赞:31488 浏览:14491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的目的在于“学以致用”.对于初中政治教学的目的也就是在于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善于利用所学的政治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自身素质.所以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是每一个老师要思考的问题.

关 键 词:初中政治学以致用融会贯通

一、巧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我个人是根据教材,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不妨可以创设情境教学.或者巧设疑问,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兴趣来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就要勤于积累各方面的素材,巧于设计问题、情境,善于驾驭语言技巧将引人入胜的寓言、幽默的故事、生动活泼的奇闻趣事、漫画,图片等通过电化教学手段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新鲜感受.我把它叫做联想式教学.

例如,在讲授《感受责任》时,笔者运用了毒奶粉的案例,展示了很多受害婴儿和受害家长的图片,学生受到很大的震撼.然后,笔者引出责任问题:责任包括哪些有的学生说:等我们长大了,我们有责任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有的说:作为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我们有责任保护祖国.有的说:当在街上遇到有困难的人们时,我们有责任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有的说:当好朋友犯了错误时,我们有责任去了解和宽容他们.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更容易让学生从身边的事例中了解什么是责任.对话式的交流方式,让学生和教师处于平等的对话地位,使学生愿意主动地认识和接受事情的本质.同时,使用案例教学,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社会生活与课本知识紧密结合.初中政治课是德育的园地,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行为去引导和影响每一个学生,使他们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在德育中,如果单纯地用道理向学生灌输,学生可能会排斥,而案例比理论更直观和明确,易于被学生接受.

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政治教学贵在学致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政治课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2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二、联系各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

政治包罗万象,涉及中学的所有科目.如关于商鞅变法的例子,还可以联系到语文中的典故:“徙木赏金”“立木为信”.数学方面,有圆周率的计算者祖冲之等.语文的课文背景是政治,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的发展的历程,是历史.政治的思维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本身就属政治的范畴,地理与政治也是息息相关.再次温课外知识之“故”而知新.这个“故”不是所有学生都了解,但恰恰是这一点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和积极性,最让学生有自我实现的空间,而且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与政治现实的必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利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高,还可以利用学生的想象力,补充老师讲述的不足,便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迅速掌握新知识.由此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和学生的有意注意,活泼课堂气氛.还可以培养学生利用掌握的知识独立思考获取新知并作出判断的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当代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帮助他们疏理已知知识,而且可以纠正他们掌握的不正确的政治信息.可以激励他们多渠道的获取新知识,可以巩固旧知识,甚至可以给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但利用这种教学方法,作为老师首先要充分准备,不然有时会无法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还会控制不了局面.作为老师更要多渠道的了解时代信息,不过不要过多的引用课外知识,要善于引导学生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回答出要点.

三、在巧妙设疑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实质上就是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地提出问题,有了疑问,学生就会积极思考,这时教师就承担着授业、解惑的责任了.先让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通过引导,激励学生去寻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当学生得到成功喜悦的同时,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要鼓励学生质疑,向教师提问题,要学要问,学问学问,有问才有学,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而不是单纯的被动的思考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质疑和学生提问,不仅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而且会增强教学效果.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自身的认识情况,通过质疑来让学生思考问题,允许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恰恰是这些问题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所谓方法和学习需求,解决好这些问题正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最佳教育点,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调整讲课程序,引导学生在解决自身问题的同时,把握好教材的内容.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教师教学要善于设疑,巧妙设疑,要联系学生实际,去启发唤醒,鼓励学生参与质疑,帮助学生分析,观察想象,还要抓住时机,提出一些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来激活学生思维,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

四、课外实践活动,关键在于体验和实践

教师要配合教学任务,开展适当的课外实践活动,以此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同时增强其社会活动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如教授《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国家法律保护》时,笔者要求学生分成若干组,回家问父母和亲戚在以往的消费过程中是否有过写到检测货、被商场强制消费、在消费中没有得到尊重的经历.然后,调查自己家周围的商场是否张贴有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相关制度.每一组都要汇报本组的调查情况,并通过PPT向全班同学展示.这样的活动设计,使教学内容与现实社会环境及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学生为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就会自觉地思考身边的事情和问题,就会把政治课学习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途径,政治课学习就会成为自发和主动的行为.检测期里,教师还可以安排一些课题,让学生自由分组、自主选择,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相应的课题.例如,笔者为初一的学生设计了“初中生心理健康调查”“初中生人际关系对生活学习的影响”“网络游戏对初中生学习的影响”等课题.通过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提高了学生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调查的设计、分析和总结,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课外研究性学习,提高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锻炼了学生与人合作、与人沟通等综合能力.

五、利用好社会大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初中政治课推行素质教育重要途径.其主要方式是走出去和请进来,走出去,要根据课题的需要,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访问,到农村调查采访,通过到社会访问调查,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改革开放推动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请进来,是根据课题需要,请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做出贡献,有代表性的人员到学校讲课,作专题报告.同时结合实际,在第二课堂活动中举行时事演讲,辩论赛、政治小论文.教学《文明交往礼为先》时,让学生以小品表演的形式,模拟星期日同学来我家做客的情景,学生在观察小品的同时,思考这两位表演者用了哪些礼貌用语,在观察、思考、反思中使学生懂得了在交往中要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和学生一起建立起新规则,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组织,真正地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学会理解别人,尊重别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亲其师,信其道”.在追求课堂的、开放的同时,更应该拥有共同遵守的“秩序”和“规则”.同时,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老师,往往对学生产生一种亲和力,对学生的教育事半功倍.快乐老师就是教育教学的快乐,就有学生学习生活的快乐.这就是新型师生关系要求做到的,需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