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点赞:4742 浏览:1256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利用周围环境,为幼儿提供材料和机会,让幼儿通过自身感官去探索周围世界、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一种活动.科学教育活动与常识活动本身在内涵上是不同的,与常识相比较,科学不仅含有知识的成分,而且还包括“合乎逻辑的系统方法”,如何提高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质量呢?我认为要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育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

《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生活化是选择科学教育内容的方向.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即是幼儿熟悉的事物,幼儿对它有亲切感,就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从而促使幼儿积极探索.例如,有个教师设计的活动内容总是以幼儿熟悉的事物为中心,她发现本班幼儿喜欢玩具,就让幼儿从家里带来各种各样的玩具,让他们对玩具进行分类、对玩具进行拆装组合,利用废弃物品制作新玩具.在这个活动中,幼儿非常活跃,积极性也高.只有当幼儿真正感到所要学的内容对自己当前有意义,是想要学的或想要解决的问题时,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理解事物及其关系.因此,在教育实践中,教师们应避免从自己的经验出发选择教育内容,要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寻求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作为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

二、把幼儿作为科学教育活动的主体

(一)善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幼儿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幼儿对感兴趣的东西学得积极主动、效果就好.老师在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时,应注意使之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在教育活动的开始环节,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科学活动“认识嗓音”,教师运用创设问题情境导入的方式.教师问:我们每天都要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请你们说说,你听到过哪些声音?那些声音是好听的?哪些声音是不好听的?幼儿可以联系自身的听觉经验,很自然的进入活动内容.再如科学活动“观察蜗牛”,教师采取了直接操作材料导入的方式.教师为幼儿准备了放大镜、蜗牛.教师说:“小朋友,用放大镜看蜗牛会发现什么呢?”面对活生生的蜗牛和放大镜,孩子们马上投入到观察探索活动之中.幼儿的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总之,在开展科学活动时,应善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幼儿的动手操作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幼儿科学教育的重点已不仅仅停留在讲授知识上,而是放在培养孩子爱自然的情感、爱探索的兴趣,发展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注重的不再是幼儿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注重知识获取的过程.基于这种认识,在对幼儿实施科学教育时,必须注重让孩子在操作活动中亲身去体验、去发现,从而获得发展.要使操作发挥应有的作用,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不能以教师的操作代替幼儿的操作.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每个孩子都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探索能力,他们喜欢自己发现问题,喜欢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科学活动中的操作应是幼儿自己进行的.让幼儿历经科学探索的过程,体验发现的乐趣.其二,给幼儿充分的操作时间.有的教师尽管准备了充足的材料,但操作活动草草了事,匆匆收场,不给幼儿足够的时间去探索,这样只是为了达到自己完成一个活动的目的,而未达到让幼儿在操作中学习的目的.有的教师急于让幼儿把在操作中发现的答案呈现出来,总是在幼儿刚操作时就急于问幼儿发现什么,结果事与愿违,反而打乱了幼儿原有的思路.因此,幼儿在操作时,我们老师应让幼儿去尽情探索,给予充足时间.让幼儿历经探索发现的过程.


三、教育活动中应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离不开教师适时的引导.教师恰当的引导,能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应明确自己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明确自己是引导者.教师在科学教育活动中的引导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营造和谐气氛,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幼儿是科学探索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幼儿的参谋.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幼儿,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幼儿之间营造一种亲密、合作的氛围.幼儿在这样的环境里,才能无拘无束地活动、大胆操作并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情感.如果我们对幼儿在探索活动中的好奇心、好问的行为不予理睬、敷衍了事甚至厌烦、谴责,那么幼儿的自发好奇心将被抑制,好问好探索的积极性将被挫伤.教师要支持幼儿的想法和探索的行为.

善于提出启发性问题

“问题”是幼儿对科学的兴趣点.在实践活动中表明,幼儿面对不知物体时,不知如何下手时,教师可以直截了当的启发他们探索物体的方法:“摸摸看,你有什感觉?”,“尝一尝,它是什么味道?”但引导的前提是准确把握幼儿的需要,而又毫不妨碍他们去运用自己的经验.还有老师的提问抓住要领且简洁.例如:在《蜡烛燃烧》中,“用什么方法可以让燃烧中的蜡烛熄灭?”这样的提问简洁又明了,让幼儿明确了自己的目的是什么.作为教师应充分放手,为孩子们提供宽松自由的环境,并适当地鼓励、引导他们,与孩子共同分享他们发现的快乐,以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愿望.

(三)引导要及时

幼儿的任何一个探究活动都是要经历一个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探究过程.要保证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并不断深入,教师的及时引导是关键.当幼儿亲自操作之后,教师要通过提问激发幼儿思考,多问一问“为什么”,少问一些关于“是不是”、“对不对”,引导幼儿积极的表达自己的体验,并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感知、操作、发现,以及获得的结果.例如:在《蜡烛燃烧》中,幼儿用杯子盖住燃烧中的蜡烛时,有一个幼儿发现自己的杯底有一块黑点,就问老师是怎么回事,这时就需要老师及时的引导,这样不但让幼儿更好更快地去发现问题,也便于老师引出了下一个环节.

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科学教育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四、通过多种途径开展科学教育活动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需要通过教育活动予以实现.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的、有计划地引导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科学教育活动的形式也应是多种多样的.

(一)开展专门的科学教育活动

专门的科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组织或安排专门的时间让儿童参加的科学活动.包括教学活动和区角活动.有的幼儿园比较重视教学活动,但是忽视幼儿在自然角、科学角的活动,对幼儿科学经验的获得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幼儿园应创设自然角、科学角,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和学具,使儿童自发、自主、自由地进行科学探索活动.

(二)开展渗透的科学教育活动

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和疑问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因此幼儿科学教育更多的应是随机教育,应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渗透科学教育.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小朋友要喝止咳药水,盖子怎么也旋不开;鱼缸里的小螃蟹怎么会在水里死掉了;马路上的红绿灯总是会自动变化等等.我们应抓住这些幼儿碰到的实际问题,引导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尝试解决.另外,在游戏中渗透科学教育.专门的科学教育活动和渗透的科学教育活动相互补充、不可偏废.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幼儿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在开展科学教育活动中应注意上述几个问题,以提高科学教育活动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