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与教学实践的结合

点赞:5498 浏览:2006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叙事学在当代西方小说批评理论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国外的叙事学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叙事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始于巴黎《交际》杂志1966年第8期的“符号学研究―叙事作品结构分析”专号,法国的叙事学代表了结构主义叙事学的最高成就.浦安迪在《中国叙事学》说,“叙事就是作者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把人生经验的本质和意义传示给他人”.同时定义了什么是“叙事文”―“是一种能以较大的单元容量传达时间流中人生经验的文学体式或类型”.董小英在《叙述学》中描述,“叙事学就是研究如何使故事讲的引人入胜,美妙动听的”.“叙事学是通过叙述形式研究叙述方法的学问”.在这短短的半个世纪里,叙事学已经深刻地影响了小说的创作和小说的阅读接受实践.然而叙事学的广为流行,主要还得力于它的成就.它在叙事人称、叙事时间、叙事视角等方面细致入微的分析,对理解作品、提高审美鉴赏力都不无帮助.它对文本的形式分析,比中国以前盛行的社会历史研究法更能抓住文本的特点,更让人信服.

文学理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小说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小说”是什么?小说即是最典型的叙事文学,即“能以较大的叙事单位的时间流来传达人生经验的文学形式”.小说叙述的东西,不是通过它所再现的东西,而是通过再现这种东西的方式,正是由于小说含有的艺术因素,我们读后才有所获益.小说的成熟不仅在于对人类经验的自由而多维度的表达,还在于对小说文体本身的清醒认识.小说的自由性甚至使小说转而求诸写法本身,20世纪小说的表现性趋势使小说的意义空间和解读空间空前的拓展了.这些都表明阅读小说最重要的是对小说进行形式的研究,而这恰恰是当前中学小说教学中一直被忽视且最感陌生的方面.叙事学是研究“如何通过文本的艺术形式,即叙述的方式来表达思想意识”.就小说而言,就是要研究―“小说是如何说的”,“小说说了什么”以及“小说为何如此说”.

至此,把现代叙事理论渗透到当前中学小说鉴赏教学中来就显得十分必要,它将帮助我们更好地克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偏失,摆脱当前困境.但由于中学文学教学的特定目的和中学生理解力的限制,又决定了只能是适度运用这些理论和分析方法.对此,我在高中语文小说鉴赏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下面将以案例分析的简略方式来探讨“现代叙事理论在中学小说教学中的适度运用”.


例如,在教学《祝福》时,先提前布置学生做两个改写训练:一是改成用第三人称的方式叙述“祥林嫂的故事”,一是改成鲁四爷对“祥林嫂故事”的叙述.然后再引导学生比较讨论三者之间的差别,尤其是要关注叙述人的改变对叙述文本的影响,自然,差异是明显的.故事是谁说的,决定了故事的不同形态,也决定了不同的接受形态,至此,引出“叙述人”与“隐含作者”、“故事”与“本文”、“叙述层次”与“叙述视角”这些范畴和分析方法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并且通过分析一方面使学生获得新颖而又更合理的解读,同时又让学生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这种新的阅读方法.

再比如,在教《项链》时,待同学们熟悉文本后,教师设疑:你怎么理解小说开篇第一句“她也是一个美丽的姑娘”的?想想这个“也”字是否用得正确?这一句在全篇中有何作用?这一问可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发现小说奥妙的兴趣.这时引入“暗含叙事”的分析概念,最后通过有效的叙事分析,使学生们对小说主题有了更深刻、更禁得起文本检验的认识,甚至有的学生还创造地发现了“项链”作为标题的丰富象征意蕴.

阅读《套中人》时,由于课文作了缩减,我将原文印发给大家,让大家感受比较,最后学生认识到课文的处理并不成功,因其将一个限知人物叙述改写成了全知三人称叙述,严重损害了小说独特的喜剧性的表现.这时再和大家讨论“人称与叙述人的差别与联系”和“叙述视角与话语形象”就有了感性基础.

欣赏《林黛玉进贾府》时,先让学生意识到,这回意在通过林黛玉的眼睛全面介绍贾府及贾府中的主要人物,然后直接将《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中“脂砚斋”的评点展示给大家,重点提示理解“脂砚斋”反复提到的“水浒文法”.其实,这种叙述方法就是现代叙事学中人物聚焦的变化,之所以名为“水浒文法”,盖源于《水浒传》首次大量使用,与《三国演义》比较则更为突出.在欣赏“贾宝玉”的人物出场时,引导学生着重关注他与“王熙凤”出场的异同.同的是皆为人未到,语先闻,异的是在林黛玉亲眼看见贾宝玉之前,叙述人多次借人物之口对宝玉作出了不同的评价.最先有“冷子兴”与“贾雨村”演说荣国府时对宝玉的批评,接着有此回宝玉母亲在黛玉面前充满溺爱的批评,还有林黛玉的母亲生前向林黛玉的贬斥,也有众丫鬟们对他的亲近、喜爱,还有独立于人物由叙述人用诗赞的方式作出的评价,此后才让宝玉出现在黛玉面前,接着又透过黛玉的眼睛聚焦,然而在黛玉的眼睛里,宝玉是那般富于神韵.这里有不同的声音,对宝玉的评价形成了“复调”,迫使读者重新认识宝玉,并探询“隐含作者”的真实评价.这样,小说的阅读张力陡然上升,这恰是小说的魅力,而传统的读法只是直接把林黛玉眼中的宝玉形象描叙加以分析,自然也可以获得一些人物的感受,但却过滤掉了这些复杂的信息,大大损伤了文本以及人物本身丰富而吸引人的审美意义.

实践总结下来,要将叙事理论合理地引入中学小说阅读教学,首要的是在整个鉴赏开始之前要利用两三节课的时间帮助学生在初中对小说认识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符合现写作技巧念的小说观念(小说的本质、小说的意义、小说的接受方法),并提出一套可操作的叙述分析的范畴概念系统.当然,此时不要求学生都能弄懂而在于更新一种观念,明确日后学习的任务.

接下来是要在具体的小说鉴赏教学中突破传统的“三要素五环节”的教学陈规以及表述中的话语套子.具体而言,就是要改变小说阅读的切入方式和提问方式,同时引导学生从文本的特有形式着手来进行叙述分析,特别是在传统鉴赏方式容易陷入困境或导致错读的地方,相机引入并比较优劣.

最关键的是就是要在各篇教学中明确分析重点,做到一篇一个重点,多篇一个体系,然后要前后一致,反复渲染,但又不能求全务深,不搞繁琐分析,要寻找契机,巧妙引入,适度运用,同时还要紧密结合小说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精神内涵,作出令人信服的、多角度多层面的欣赏批评,最后还要引导学生把这种方式运用到课外的小说阅读中,力争能对在叙述上富有特色的作品用随笔作出分析短评.

总之,在当前的中学小说鉴赏教学中适度运用现代叙事学理论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只要运用得当,它将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增加新的可能性,帮助我们尽早地走出困境,充分实现小说鉴赏教学的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