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角度再审视民族地区经济

点赞:14241 浏览:5923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一、《国际经济学》主要研究的问题

国际经济学研究对象是各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即主权国家之间经济的相互依存性.国际经济关系是指一国同其它国家的经济联系,是世界范围内超越国家界线的国家间的诸经济关系的总和.国际贸易的思想可以追溯到重商主义时代.重商主义者以其错误的财富观为基础,推论出“奖出限入”的贸易政策.1766年,亚当斯密批判了重商主义的财富观和贸易观,提出了国际贸易的绝对优势理论.1817年,大卫李嘉图提出和论证了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原理,确立了其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方向.其后的一些学者,如穆勒、马歇尔和艾奇沃思等,集中研究了贸易条件的决定问题.哈伯勒、勒纳、里昂惕夫、米德等人将一般均衡分析的新古典模型与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融为一体,最终形成了国际贸易理论的标准模型.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克鲁格曼和赫尔普曼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提出了所谓“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认为,除了要素禀赋差异外,规模经济也是国际贸易的原因和贸易利益的另一个独立决定因素.新贸易理论主要解释产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现象;而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则主要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其次,从理论基础上看,新贸易理论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为前提,强调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结构和竞争性差异,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则以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为前提,强调国家间在要素禀赋上的差异性.

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国际经济学原理同样适用于省际之间的经济活动与关系.

二、关于民族地区

民族地区绝大多数位于西部地区,而西部地区绝大多数属于不发达地区,这些地区相当一批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穷地区,因而有时也被称为“老、少、边、穷”地区.

1.划分标准.从区域经济地理学的视角研究不发达地域,如果考虑地理位置,兼顾经济指标划分经济地域,不发达地域包括西部地区的内蒙、陕、甘、宁、青、新、藏、川、黔、滇、桂、渝12省区(民族地区的话,可以不考虑陕西).

2.经济特征.民族地区的经济特征主要表现为:自然资源丰富,开发难度大,经济发展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产业结构低级无序,聚合质量差,经济结构的二元化,市场经济程度低下,经济关系上的依附性,专业人力资本与企业家人力资本缺乏.

3.贸易结构.民族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的贸易主要表现为产业间的贸易,反映的是比较优势,也就是民族地区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并从发达的沿海地区进口工业制成品.

三、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问题

1.贸易模式.从上面提到的国际贸易理论,研究表明,哪个国家在某种产品上拥有绝对优势、比较优势、竞争优势,这个国家就会输出具有这些优势的产品.

2.贸易所得.研究表明,一般而言,参与贸易的国家或者地区从整体上看将会从贸易中获利.整个国家的对两种产品的消费都会增加,国家福利得到改善.

3.贸易与利益分配.总体获得贸易利益的国家,利益的分配―贸易使得出口部门特定要素的所有者受益,而与进口产品竞争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受损,对流动要素――劳动者的影响则不确定.

4.要素流动.按照H―O模型,资源禀赋丰裕程度的不同产生比较优势的不同,这就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出口产品等于间接地出口了这一丰裕要素,同时要素的流动可以缩小这一丰裕程度的差距,如果可以完全自由流动的话,要素的均等化就可实现.

5.国际间转移支付的两国模型.国际间的转移支付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政治现象,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为实现某一政治目的的一种手段.通过使用这种“外力”可以减小贫富不均程度,甚至改变要素禀赋的结构,从而改善贸易模式,最终改变经济面貌.

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一个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贸易也不例外遵循上述经济规律.

四、国际贸易政策的取舍

在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曾经实行的贸易政策(产业政策)是:

1.发展中国家贸易政策.保护幼稚工业.幼稚工业保护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的著名政治家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于1791年提出的,但真正全面论述和发展这一理论的是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李斯特从当时德国相对落后的状况出发,提出要以征收高关税的办法对其新兴工业进行暂时的保护,以免被当时先进的英国工业挤跨.

进口替代.进口替代战略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减少进口,摆脱对发达国家的依赖,扶植本国工业的发展,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纷纷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进口替代战略又称为内向型经济,是指通过发展本国的工业,实现用本国生产的产品逐步代替进口满足国内需求,以期节约外汇,积累经济发展所需资金的战略.

出口导向.出口导向战略是指发展中国家通过促进本国产品的出口,积累发展资金,发展经济的战略.出口导向战略以进口替代为基础,是进口替怎么发表展到一定阶段的合理结果,它意味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开发性特征,是外向型的贸易战略.

上述国际贸易政策是一国在国际贸易中当需要对经济进行干预时可以采取的手段,这就意味着民族地区一方面在主动,或特别地是被动参与省际贸易的时候,无法通过采取上述贸易政策对本省、区内的经济进行干预.这样的话,只能是采取“外力”来改变这一局面.

2.发达国家战略性贸易政策.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大体可分为三种情况:发达国家早期的贸易保护政策、发达国家的新贸易保护政策和战略性贸易政策(扶持支柱产业、高科技产业).

3.宏观经济政策.从经济学原理我们可知,充分就业、总水平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国际收支平衡是一国政府追求的经济目标.而要实现政府这一目标,汇率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是可供采用的三种重要手段,而国家内的一个省,尤其是一个落后的穷省、区基本上难以采取这样的措施的,即使是可行使的财政政策其效果显然也是有限的.

五、经济学家的观点

1.缪尔达尔:回荡效应、扩散效应.1957年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结构理论,他运用“扩散效应”、“回波效应”、“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又称“马太效应”),说明了经济发达地区优先发展对其他不发达地区的促进与不利影响,特别着重分析了前者对后者的消极影响.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1958年提出了类似的观点.

2.阿明:“中心-”体系.被称为“第三世界的经济学家”的埃及经济学家萨米尔阿明――发展经济学激进学派的代表人物,继承了普雷维什――辛格学说,指出当代世界体系是个“中心-”体系.“中心”组织了这个体系,并使之为自己的利益怎么写作,而原料生产和输出国以其自然资源与“中心”产生联系.“中心”与“”之间的交换是不平等交换.

另外德国经济学家安德烈冈德弗兰克也提出“宗主――卫星”关系的类似理论.

由于历史、社会的原因、自然资源禀赋的不同,中国存在较为严重的二元经济结构,不可否认这种结构使得中国欠发达的民族地区与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了上述类似的一种贸易结构.

六、《国际经济学》中的其他理论工具

《国际经济学》角度再审视民族地区经济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国际贸易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本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1.自由贸易.处于15世纪至18世纪中叶的重商主义,主张实行国家干预对外贸易的保护主义政策,虽然重商主义不适合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的需要,但重商主义的影响从来没有消失过.事实上,除了1815年至1914年间的英国,没有一个西方国家曾彻底摆脱过重商主义的观点.因此从来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贸易,完全的自由贸易对于民族地区未必能增进其福利!


2.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通过劳动力要素的国际自由流动,世界的总产出增加,并且劳动力流出国总收入减少,但留在本国的劳动力人均收入增加;劳动力流入国总收入增加,但本国劳动力的人均收入减少.但在目前的国内,人口的自由迁徙还未能实现,甚至有诸多障碍.

3.最优货币区理论.最优货币区理论告诉我们,固定汇率最适用于通过国际贸易和要素流动而实现紧密一体化的地区.如果一个国家与固定汇率区的经济联系越是一体化,那么当这个国家与该地区货币的汇率固定后,它将获得越大的货币效率收益.一个国家和它们加入的固定汇率区的经济一体化程度越高,在产出市场波动时,经济稳定性损失越少.对于中国严重的二元结构、“中心-”结构,在不平衡发展政策的指导下,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地区政策之干预,民族地区在省际自由贸易下所获得的贸易利益并不会太大,甚至是损失大于收益.

七、解决措施

1.生产要素流动方面

(1)放开户籍限制.包括公务员录用不再以户口所在地为限制条件,孩子上学不再以户口为唯一学校选择条件,大学招考、录取应在省籍问题上公平、无歧视,取消所谓的外来务工人员称呼等一切加剧地区间不平衡的外在与潜在因素.

(2)政府主导的移民政策.从西部地区向沿海地区流动,从上述国际间要素流动的经济学效应分析结果来看,如信息对称则劳动的边际收益高的地区会吸引劳动力的流入,并增加社会财富,减少地区间的贫富差距.

(3)农民工政策的完善.要加快农民工政策的课题研究,加快建立农民自身、子女、配偶进城后的后续配套措施的建立与完善,包括居住、就医、就读、文化生活等方面.

2.转移支付方面

政府从全局和整体利益出发,对代表地区和局部利益的地方政府进行干预和制约,在计划经济时代这种干预和制约主要是以行政命令表现出来,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它主要是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来实现的.转移支付的实质是一种补助.这种转移支付在二元结构较为严重的国家,是必需的,如果承认上述经济学家的观点的合理性,则这种补助是必须的而且数量需科学、合理.

3.要素禀赋方面

(1)人力资本形成.从资源禀赋国际贸易理论得知,一国通常在国际贸易中出口密集使用其拥有丰裕要素的产品,并在这种产品中拥有比较优势.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1967)等人关于美国战后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表明,约有50%的增长来源于以人力资本为本源的技术进步.民族地区人力资本,可以用王必达(2004)的研究成果加以说明,其知识发展指数It最高两位为新疆(65.85)、重庆(63.71),最低的两位为西藏(31.99)、贵州(38.32).沿海最高为北京(606.05)、最低为河北(75.69).这一数据足以说明,人力资本的缺失在民族地区经济落后中的重要解释力度.

(2)交通、通讯.民族地区因区域内运输效率低下而导致区域内统一市场及制造业规模效应难以形成,从而限制了发展要素从沿海发达地区向民族落后地区的逆转.以货物周转量密度(1999)西北为6.4、西南为16.9,东部沿海为125.6.这一数据表明以交通这一要素衡量民族地区的稀缺程度,西南地区与东部沿海相差7.43倍.

4.区域与产业布局政策方面

在统筹考虑效率、公平和科学三方面,要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实际上的向东部沿海地区的倾斜战略向“区域谐调发展、效率与公平兼顾”政策实施.具体而言,偏重区域发展功能,同时兼顾重点经济发展,在“东、中、西”三大地带划分基础上,经过科学地论证,进一步明确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对于民族地区,要发挥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避免学习曲线陷阱,要在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投资政策、信贷政策、外经贸等其他领域给特殊的政策,使其能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效地建立能与东部沿海地区进行对称贸易的产业体系等.

5.制度安排―开发欠发达地区的立法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尽管如此,没有一部系统、权威的开发西部的立法,以界定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地位、对策、步骤、目标以及各级政府的权限职责等.例如日本的《北海道开发法》、美国的《阿巴拉契亚开发法》,以及相应的专门机构“北海道开发厅”(日本)、“亚马逊经济开发计划管理局”(巴西)、“阿巴拉契亚开发委员会”(美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