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理的政治经济学

点赞:5964 浏览:2127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企业社会责任日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在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引起了争论.作者从经典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生性及其表现形式,具体包括企业经济责任、企业的劳动者责任、企业国家责任、企业国际责任四个系统,并针对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对策.

关 键 词:企业社会责任政治经济学内生性外延

西方企业发展历程,对中国企业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保持国家社会主义性质的前提下,引进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在企业领域,中国企业对欧美企业和东亚的日本企业的模仿和借鉴,是显而易见的.中国经济发展转型正在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随着一些问题的社会化,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也逐渐走到了前台.

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快速恢复和发展,得益于日本经验本土化,政府推行的产业发展政策,企业管理中的丰田模式、Z理论、终身雇佣制等,作为日本本土经济管理理论和实践为世界所认可并加以学习.而日本企业中的企业文化的主要内涵和中国儒家文化具有一致性.

企业的慈善捐助行为属于企业社会责任么?究竟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界限在哪里?企业社会责任的外延有哪些?这些问题关系到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对此问题解决,直接关系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也关系到当前企业社会责任现象的厘清,防止企业责任无限扩大化,避重就轻处理现实中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

一、中外企业社会责任文献综述

(一)企业社会责任源起

企业社会责任,简称CRS(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最早由OliverSheldon(1924)提出,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经营者满足企业内外各类人需要的责任联,企业社会责任包含了道德因素.[1]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问题凸显:失业、贫富悬殊、工伤死亡问题、儿童问题、环境污染等等,加强了经济理论和管理学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可以说,在资本主义发展前期,资产阶级占据舆论主导地位的时候,这些问题也同样存在,但是资产阶级吹鼓手视而不见,当一些有良知的学者面对现实的时候,这个问题需要理论的研究与应对.企业社会责任随着企业与外部社会环境的发展而发展,尤其到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成熟,企业社会责任得到充分发展并形成初步体系.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1963年,斯坦福研究所(StanfordInstitute)提出“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的概念,受到学术界的关注.[2]在Freeman、Blair、Donaldson、Mitchell等学者的持续而系统地研究基础上,利益相关者理论核心理念、分析框架、研究方法逐渐明晰,并明确指出企业对界定清晰的利益相关者负有社会责任,这些学者的研究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原创性和系统性论述.Blair(1995)认为:利益相关者都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注入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他们或是分担了一定的企业经营风险,或是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付出了代价,企业的经营决策必须要考虑他们的利益,并给予相应的报酬和补偿.[3]Freeman(1984)、Mitchell(1997)相继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界定,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交易伙伴,也包括本地居民、当地社区、政府部门、媒体、环境保护主义者等压力集团,甚至还包括自然环境、人类后代、非人物种等受到企业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客体.[4][5]

Donaldson(1995)研究发现:企业的发展前景有赖于管理层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不断变化的期望的满足程度,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在内的多项社会责任.[6]Blair(1999)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认为:企业是一种治理和管理专业化投资的制度安排,其生存和发展取决于它能否有效地处理与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而股东只是其中之一罢了.[7]

综上所述: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企业社会责任论述是具有一致性的.它回答了什么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为什么企业应该为利益相关者负有社会责任?企业的发展如何受到利益相关者影响,经营者如何应对?

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企业社会责任给出一定理由,并清楚界定了利益相关者,但其存在如下缺陷:没有系统研究企业生产方式,从而忽视了企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中的社会性,没有将企业社会性与企业社会责任联系起来.没有回答企业生产与分配,将企业与社会存在问题联系起来.再次,它没有系统回答企业社会责任的层次性.至为重要的是,利益相关者理论没有回答企业社会责任的内生性,而且投资和风险作为社会责任的逻辑支持是薄弱的.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受到的挑战

1、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挑战

利益相关者理论面临第一个挑战来自于社会达尔文主义,Spence是主要代表人物.Spence(1970,1850)认为社会生活是符合达尔文主义的,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是社会生活的普遍规律.他认为:企业捐款资助弱者是与自然进化相违背的,这种行为只会降低人类的适应能力.[8]

Spence简单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慈善捐助划等号.就经验事实而言,人类社会的发展也不象Spence所讲的那样,从原始社会到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人类文明进步、科学技术发展和传播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而这恰恰是社会性创造、累计和传播的结果;相反,动物界只是动物本能的基因传递,所以其社会达尔文主义与历史事实和经验是不相符的.此外,国家经过发展,其正义性和社会性不断加强,法律所维护的生命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平等,与Spence所讲大相径庭.

2、自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挑战

利益相关者理论遇到的第二个挑战是来自新古典经济学――哈耶克和弗里德曼的挑战.他们主要观点:企业乃纯粹的营利性团体,这是企业固有的本质,企业主管无权擅自将企业资金用于社会.只要企业主管擅自将企业资金用于社会,就是对股东造成等量的损失,然而这违背企业主管的义务的.

F.A.Hayek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主要表现在:以最低廉的提供最大量的商品,否则就会损害企业、股东和全社会利益[9].

Friedman20世纪60年代明确指出:企业有一个并且只有一个社会责任,使用它的资源,按照游戏的规则从事增加利润的活动,只要它存在一天它就如此;如果企业管理者接受这种广泛的社会责任的观念,而不是尽可能地为股东创造价值的话,那就几乎没有什么倾向能如此彻底地破坏我们这个自由社会的基础了.利益相关者的观点基本上是一种败坏社会的信条.Friedman(1970)指出:如果企业从事某些社会活动而花费的成本通过提高产品而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这个管理者就是在花消费者的钱,这种做法也应该遭到拒绝[10].

显然,哈耶克和弗里德曼作为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仍然坚持了传统古典经济学观点――利润最大化.但是,包括哈耶克和弗里德曼,其理论始终存在一些根本缺陷无法回答现实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从而影响其科学性.事实确实如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早期的商品经济危机、中期的滞胀危机、近来的金融危机、政府债务危机)的常态化和无法根治,无不折射出资本主义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与现实冲突,尤其资本主义国家中财政危机、贫富分化,表明了亚当斯密国富理论遇到困境.

(四)国内企业社会责任文献

中国学者研究,主要分为两种意见:一种是坚持利润最大的观点,反对企业承担过多社会责任,企业利润最大化,就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有张维迎、吴晓波等等.第二种观点,认可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多建立在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的基础上,持有这观点的占多数.陈宏辉(2003)等对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系统理论与实证研究,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遵循综合性社会契约,针对利益相关者展开工作,其中详细列出了7个要点,分别关注合法收入分配、工作环境、顾客上帝观、合法经营、社会媒体关系、慈善事业与环境保护[11].张晖明(2006)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认为:,企业作为社会再生产经济活动的主体,对资源环境开发利用需要贯彻和谐理念,在产品设计中如何导入绿色标准,经营管理中如何坚持严格的原材料资源消耗标准、能源消耗标准,在企业生产运行体系中如何采用循环经济手段,特别要强化企业自身经营活动对环境质量的责任,为客户提供贯彻绿色标准的、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怎么写作[12].

但是从经典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角度研究,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分析还是比较少见.

该文从企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社会性,对企业社会责任做一个探讨,从而回答企业社会责任的必然性和内生性其边界,为中国企业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提供启发性思考.

二、企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社会性分析

现代企业主要形式,按照企业所有者承担责任的有限性以及资产细分程度,主要有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形式.从企业形式发展看,主要经历了业主无限责任、有限责任、资本私有化到股东有限责任、资本股东泛社会化的过程.

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对企业社会性研究是相对较为零散的、缺乏系统性,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研究,已经系统研究了企业经济的社会性.

(一)马克思的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理论对企业经济社会性的研究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生产关系、交换关系的研究,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演进条件、进程、趋势、必然结果.作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微观经济主体――企业,马克思的分析结论表明,企业经济本身具有社会性.


进入工业革命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工业大规模的生产,企业家将劳动者和资本结合起来,表现为企业主雇佣或多或少的劳动者,这样,过去业主制或家庭作坊式的生产,突破了业主及其家庭成员范围,成为社会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因此,企业生产本身具有了社会性,表现为劳动者成员共同协作的集体劳动,这种集体劳动的社会性根本区别于之前的个体性劳动或家庭作坊劳动.[13]

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关系,通过分工,企业主和部分劳动者成为组织者(经营者或管理者),其他劳动者成为被组织者,结成劳动单位,以劳动者之间的明确分工为基础,也具有互相协助的性质,进行集体化生产劳动,以完成产品的所有工序[14].

更为关键的是,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产生目的转变为利润最大化的追求,企业的福外部性也就必然产生了,这是资本家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对立的必然结果.生产和消费成为分离的了,利润成为二者分离的根本障碍.

企业社会责任理的政治经济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6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在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个体之间进行交换时,交换过程的社会性体现在产品与怎么写作必须满足社会的需要,才能得到认可,并且实现生产价值.而且这种交换具体执行通常也是企业分工后的活动,不再由业主来具体执行了.从社会整体来看,一个企业的市场出清以其他企业的市场出清为条件.

在分配环节,企业主通过签订契约实现企业内对企业劳动者的分配,而企业主获得企业剩余.这些剩余不但包括了商品销售实现的利润,而且也包括了企业净资产的增加部分.

在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随着企业持续经营和企业面临的矛盾:企业主自身能力有限性、企业主家庭成员能力的有限性、资本社会化,企业经营管理的社会性、分配的社会性、人力资本的认可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综观资本雇佣劳动下的企业经济的整个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我们可以发现以下特点:

表1资本雇佣劳动下经济环节社会、个体属性

其中,如表1所示:生产、交换、分配作为企业生产和生产关系的过程和环节,每个环节和过程都具有社会性,或者正在走向社会性,因此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社会性是企业生产的起点,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消费作为分配后的个体行为,这种行为已经脱离开企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其个体性是常态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行为的个体性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不排除企业中的一些暂时性的社会性消费行为.(二)企业剩余归属的生产社会性与企业所有者回报的探讨

既然企业经济生产方式具有社会性,那么剩余应该归谁所有呢?既然生产、交换和分配具有社会性,为什么企业所有者占有剩余?如果我们剖析了企业剩余的来源,就可以为企业剩余合理分配取得一个正当的充分理由.

企业生产产品与怎么写作满足社会,而企业全体劳动者进行了生产,企业剩余应该归企业所有劳动者所有.当资产阶级经济学者,为资本家占有剩余产品及其利润寻找各种借口时,他们完全忘记了:资本家不过取代了地主阶级,取得了次级生产资源的租金,是变相的寻租罢了.如果企业所有者承担了风险,其最大风险也莫过于损失了资本;那么迫于生计而劳作的劳动者、维持基本生存权利的劳动者不是承担了更大的生命风险么?他们不是更有理由得到剩余么?如果利润是企业家才能报酬,当企业所有者退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后,剩余应该归职业经理人所有,事实上并非如此.仅仅提供依据而无法给出充分而正当的理由,是不可接受的,现实中也无法持续存在.

古语云: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此,谁生产了剩余,谁付出了生产剩余的劳动,谁最有资格获得这份剩余.因此企业劳动者应该得到企业剩余.人们同样会反问:如果企业所有者得不到剩余支配,那么企业所有者又怎么会愿意垫付生产资料形式的资本,而没有回报呢?

在社会整体生产系统中,马克思已经驳斥了垫付资本说,没有企业先给工人工资而后让工人劳动的,劳动总是走在工资的前面.此外,当货币增值情形下或者企业资产流动性变现的保值情况下,企业所有者已经取得了回报.这种报酬,是在企业推动社会生产力提高的同时,企业家保值的经营性资本通过会计形式得到折旧,得以资产保值,而资产转让可以得到货币形式取得.这两种形式的回报,都通过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等量资产或货币可以取得更多的商品与怎么写作的数量支配.因此企业所有者通过企业的投入在社会整体上,是得到更多商品与怎么写作的补偿的.这种商品与怎么写作增加量,就是企业所有者报酬增加.

相对企业家单纯拥有货币而不投入企业生产,从社会整体而言,其拥有等量货币支配的商品和怎么写作量而言必然减少.因此投入企业,提供生产资料的社会化生产,企业所有者回报增加了.

(三)生产力的根本动因与企业生产力提高的社会性知识基础

按照生产力观点,一个企业生产活动离不开生产资料,但生产资料毕竟不能形成单独的生产力,而且其必须结合劳动才能实现自身的转化,而且只有劳动才能创造新价值.

此外,劳动者不但是新价值的创造者,而且还是科学技术知识的发明者和传播者,这恰好体现了创新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社会型特征.人类进入文明纪元以来,文字发明和科学技术的积累和传播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基本特征,而且这种科学技术知识持续创造和持续传播的社会型特征,深深贯穿于人类发展史.

科学技术是劳动者创造的社会产物,虽然在传播后,具有一定的外在独立性,但溯本求源,仍然是劳动者创造的.基于社会性积累和现实社会性传播和运用上,科学技术仍然是劳动者集体生产的产物,科学技术设备不过是物化劳动的结晶.

(四)马克思的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

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研究之后,得出了:经济发展必须遵循根本原则,人的发展是根本;并且社会经济发展必须遵循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我们将企业经济的社会性所决定的企业所担负的经济责任,定义为企业的经济社会责任.我们这里所讲的企业经济社会责任,既包括企业的产品与怎么写作质量责任,即企业从属于一定的行业,生产一定的产品与怎么写作,企业必须保障产品与怎么写作质量;也包括符合生命和健康的行业的、国家的、国际的劳动者生产的安全环境,从而为社会造福,达到怎么写作社会的目的,并以此得到企业价值的实现;也必须反映包括企业生产、交换、分配中社会化,尤其分配剩余的社会化和劳动者占有的推行.企业社会性离不开整个社会大环境,自然环境中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和企业发展的条件,这个条件不可破坏,只有在生态环境可持续存在的条件下,企业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才具有可持续性.

作为改革开放的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的发展,而这种改革开放前提是生产力水平的参差不齐和生产要素缺乏,改革的目的仍然是以人为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增长.

因此,尊重企业的社会性,企业必须怎么写作社会目的.而企业怎么写作社会的界限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而不是泛泛的企业社会责任.

尊重企业发展趋势中社会性,尊重劳动价值观点,尊重企业所处的国别环境和国际环境,尊重自然环境,是企业应该履行的系统性责任,而与慈善和捐助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企业突破自身经济范围责任所承担国别、国际范围所承担责任,是企业社会性责任的空间扩大,建立在企业作为法人实体与国家范围社会、国际社会的广义契约的履行.

在企业完全履行自身系统责任的前提下,实现决策下的企业慈善和捐赠行为,既是对企业自身集体表现,也是企业社会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外延的扩大和内涵的丰富.

三、企业经济的负外部性

(一)企业利润最大化必然导致企业经济的负外部性

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本质是有违企业生产的社会性的,而其经验事实恰恰是股东对生产自料所有权的占有,即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股东对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占有进一步产生了企业政治权力的所有者垄断,这是加剧了企业在发展中为了企业所有者的利益而对社会造成的经济负外部性的根本原因.而且企业所有者是少数或者个别人,在没有充分正当理由而占有利润的企业所有者,是劳动者在迫切生存、失去生产资料并且签订契约条件下的时代产物,具有非常态性和不合理性.

企业本身不但是生产单位,而且是交换和分配的单位.过分强调企业利润最大化,必然造成企业逃避法律责任和道德的约束,产生大量的企业经济负外部性,为社会带来大量的隐性成本,造成社会关系紧张,对国家稳定造成冲击.(二)中国企业发展中的负外部性表现

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给社会发展带来的负外部性,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政府、社会大众、学者的广泛关注.发达国家早已认识到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而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危害仍在加剧.

2006年,新华社9月7日电,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这是中国第一份经环境污染调整的GDP核算研究报告,标志着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研究报告说,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其中,水污染的环境成本为2862.8亿元,占总成本的55.9%;大气污染的环境成本为2198亿元,占总成本42.9%;固体废物和污染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7.4亿元,占总成本的1.2%.虚拟治理成本为2874亿元,占当年GDP的1.8%.

此次核算还对污染物排放量和治理成本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如果使用现有治理技术全部处理2004年点源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约需一次性直接投资10800亿元,占当年GDP的6.8%左右.同时,每年还需花费治理运行成本2874亿元,占当年GDP的1.8%.而中国在“十五”期间的环境污染投资仅占GDP的1.18%,差距很大.

环境保护部门及世界银行2007年一项调研估计,中国每年的污染成本高达7800亿元.这还不包括其他形式的环境恶化,比如生态多样化丧失、荒漠化以及因过度密集的耕作导致土壤退化.一些专家估计,该估计数字要明显低于实际情况.[15]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正视企业社会责任,正视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恢复企业原有的社会性属性,让企业为社会怎么写作,企业与自然与社会共生共荣.

四、对中国当代企业的社会责任探讨

(一)中国宏观经济环境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下,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必须保护环境,注重绿色发展.只有自然环境发展是可持续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才具备可持续性.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会遭到自然环境的报复.

自然环境是劳动的自然条件,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企业,已经成为污染环境的最大主体和最主要主体.工业化革命以来的巨大发展,排出的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经过科学家的研究,已经确证成为洪涝灾害的重要原因,其他排出的重金属污染、化学制品的残留污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超过了生境的自然循环周期,生境修复代价无法估量.

中国宏观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必须尊重生态环境自身规律,中国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主要表现为,企业必须遵守中国环境法律法规,在维持环境持续生存条件,发展企业.

企业经济方面的社会责任,表现为企业必须遵守中国产品与质量相关法律法规,生产符合生命健康安全的产品,不管是食品还是非食品,确保这些产品与怎么写作提升人们的物质文明的增长需要.

企业生产产品与怎么写作,与自然生态环境融为一体,对产品自然代谢和人工处理有规范的处理要求,确保企业产品与怎么写作不会对环境造成负面社会成本增加.

(二)中国政治环境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国家发

展的重要国策.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和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人的发展是第一位的.尊重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实现共生.因此依次强化我国企业的系列社会责任,是建造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条件.

以人为本,要求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需要强调人的价值大于物的价值,企业追求人的发展高于企业追求利润的发展;企业集体劳动者的价值大于个人价值或少数人的价值;企业的社会价值大于企业价值.

而贯彻以上原则,企业需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劳动安全法律法规,创造人性化的工作环境,而且尤其加强政府职能部门的执行力,将法律法规层层落到实处,保护劳动者各项权益,维护以人为中心的发展.

(三)全球治理面临挑战

企业经济的负外部性,已经大大影响了人类社会生存的生态环境和其它自然环境,得到广大政治家、经济学家、管理学家、社会学家等的广泛关注.国际社会已经进行可操作性的规范和推行实践.发达国家走在了前面,足以引起中国企业和政府的深思.

OECD从1998年开始制定的《OECD公司治理准则》,经过不断发展,于2004年出现版本,其中利益相关者内容,和对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调整,体现了企业目标社会化趋势.[17]美国经济优先权认可机构委员会1997年制定的社会责任标准SA8000(CEPAA),是继ISO9000、ISO14000后新的管理体系认证标准,其宗旨规定了确保企业提供产品与怎么写作符合社会责任标准,保护人类基本权益.其内容涉及工作环境、员工健康与安全、工会权利等内容.[16]

以上全球治理面临的挑战,本质上是企业社会化过程中利润最大化与社会化冲突所遇到的问题纠偏和改良.然而企业最终目标不定位于社会利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最大化和企业分配机制的社会化,企业造成的负面问题很难得到根本解决.而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和社会组织与制度的完善,深刻揭示了马克思社会责任内生性和企业社会性的逐渐回归.

五、初步结论与启发性思考

综上所述,中国企业在发展中,要承担系统性的企业社会责任,而且这种系统的企业社会责任是内生于企业的,内生于企业劳动者主体,内生于企业的社会性劳动.

(一)企业的经济社会责任

核心层次,其次才是企业国别社会责任和企业国际社会责任,这些责任与企业自身持续发展和企业所处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只有承担起三个层次责任的企业,才能实现企业和社会共同进步发展,维持企业和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尤其针对中国企业的跨国发展,更加需要企业担负三方面的企业社会责任,通过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而成为有品牌的国际型企业,与当地社会共生共荣.(二)企业的劳动者社会责任

企业劳动者是企业的生产型社会主体,企业必须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消灭对劳动者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工作条件,尊重劳动者的生命权和健康权,加强劳动者教育和技能经费的投入,促进劳动者全面发展.

(三)企业的国家社会责任

企业的国家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履行企业经济自身的社会责任之外,遵守所在国的国家相关法律,依法进行各项经济活动,依法纳税,依法交易,披露准确信息,依法履行国家法律规定各项义务.尤其在中国,大量私营企业,要履行国家劳动人事制度,依法为员工缴纳各种保障金,并根据国家法律为加班员工支付报酬,不拖欠工资,保护环境,尽到企业应尽的法律义务.

(四)企业的国际社会责任

国际社会对人类社会发展提出了系列要求,包括环境保护、劳工保护、人权尊重等等.这些要求是国际社会的共识,关系到中国在国际社会形象和关系融洽程度,也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世界上具有长远发展眼光的知名企业,都敢于担负起国际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是内生性和系统性的,虽然受到企业所处国家的宏观经济、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的不同程度影响,也面临全球治理的挑战.但企业的四个方面的责任是企业经济理论和企业治理实践发展的必然趋势.

(五)对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启发

在中国企业的成长中,市场改革下的原始资本冲动和利润最大化追求,已经牺牲了劳动者大量利益:不按法律规定缴纳保障金,造成社保不足;不按时支付劳动报酬,增加劳动者追索成本;违法的不健康劳动环境,造成劳动者疾病和残疾;逃税漏税造成国家的税收损失;构造虚检测信息完成交易等等.也让社会付出了环境代价,带来大量社会隐性成本,阻碍了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根据马克思的企业理论和社会责任观点,以下建议具有启发意义:

1、在产品劳动者所有的原则下,加强经济组织形式的创新,最终强化劳动者政治、经济权利的保护.建立和加强工会建设,强化企业内部劳动者的经营管理权力、企业信息知情权力、经营决策的权利.

2、加强政府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法规,促进相关组织的建立,必须加大相关执法力度,促进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审计管理,建立经济增长的良性基因和健康微观主体.

3、在企业履行系统社会责任基础上,鼓励和支持企业的慈善和捐助行为.企业首先应

该在完善企业经济社会责任、企业国别社会责任、企业国际社会责任的基础上,才能去做慈善和捐助的行为,而且这些捐助等行为还必须得到企业全体劳动者的决策的同意.

8;管理观察》.2009(4)

[3]BlairM.M.OwnershipandControl:RethinkingCorporateGovernancefortheTwentyfirstCentury,TheBrookingInstitution,WashingtonDC.1995

[4]R.E.Freeman:StrategicManagement:AStakeholderApproach[M],PitmanBostonMA,1984

[5]Mitehell.A.&Wood.D.1997.Towardatheoryofstakeholderidentificationandsalience:DefiningthePrinciPleofwhoandwhatreallycounts.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22(4):853-886

[6]Donaldson,T.andTWDunfee.IntegrativeSocialContractsTheory:ACommunitarian.ConceptionofEconomicEthics[J].EconomicsandPhilosophy,1995,11(1):85-112

[7]BlairM.M.Corporate“Ownership”[J].BrookingsReview,1995(winter):16-191

[8]Spence,H1,1970/1850,SocialStatics1NewYork:RobertSchalkenbachFoundation1

[9]F.A.Hayek.TheCorporationinaDynamicSociety,inM.A.Shen&Gbach(eds).ManagementandCorporation,1960

[10]FriedmanM.SocialResponsibilityofBusinessistoincreaseItsProfit[J].TheNewYorkTimesMagazine,1970(13):122-126

[11]陈宏辉,贾生华:《企业社会责任观的演进与发展:基于综合性社会契约的理解》.《中国工业经济》.2003(12)

[12]张晖明:《企业的和谐运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上海企业》.2006(11)

[13][14](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

[15]http://.sdzx.gov./001/001021/001021003/200812385113403.

[16]刘凤军,杨崴等:《中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综述》.《经济研究参考》.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