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点赞:10200 浏览:4379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面黑体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取缔(dì)唏(xī)嘘阴翳(yì)孤孀(ū)

B.滞留(zhì)惧惮(dàn)震悚(sǒng)

霹雳(pī)

C.蹒跚(shān)踌躇(chú)文绉绉(zòu)

琐屑(xiè)

D.愧怍(zuò)吊唁(yàn)潦(liáo)倒

丧事(sān)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眼花乱不可明状荒谬憧憬

B.响彻云霄头发班白屏障屹立

C.杀戮荡然无存赃物健忘

D.月明风清张皇失错憧憬寒襟

3.下列句子中黑体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事情真相大白于天下,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

B.2013年5月,我国南方多地普降大雨,许多民房被洪水淹没,这种景象让人叹为观止.

C.对于那些冲在抗震救灾一线的消防队员来说,受灾群众的生命高于一切,个人安危简直微不足道.

D.由于是第一次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言,他局促不安,捏着演讲稿的手也在不停发抖.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2013年中科院一份报告显示,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直到大学毕业,父母平均要为他们花费大约49万元左右.

B.四川雅安抗震救灾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感人至深、令人敬仰的英雄事迹.

C.梦想有多远,探索的足迹就会有多远,当一个个梦想变成现实,新的梦想又将开始.

D.微博一经推出,就以其强大的即时通信功能,受到了广大网民的吹捧.它正有力地介入我们的社会生活.

5.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3分)

(1)没有仇恨,没有愤怒;只有悲哀,只有记忆,只有警告.()

(2)多少人记得呢?世界上多少人知道呢?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

(3)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6.知识青年出身的作家梁晓声接受英国电视台记者采访.记者问:“没有‘文化大革命’,可能就不会产生你们这一代青年作家,那么‘文化大革命’在你看来究竟是好是坏?”请仿照英国记者发问的句式,代梁晓声拟一句答词.(2分)

7.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街道上”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不少于30字.(2分)

情景一:天气晴朗我街道上

情景二:暴风雨时人们街道上

8.仿照例句写一组句子.(2分)

因为有爱,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因为有爱,即使经历无数岁月也依然会心怀感恩;因为有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有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据报道:一位不到20岁的男孩在暴雨中看护无盖井2小时以致腿抽筋,但他仍不断地告诉过往路人注意安全.请你对这位男孩的行为加以评论.(30字以内,要求观点鲜明,说理透彻.)(2分)

10.仿照前一分句的形式,改变陈述对象,再写一个句子.(2分)

鸟儿学飞总会落地,但鸟妈妈决不会因此永远把鸟儿圈在巢中.

11.古诗歌中歌颂亲情、眷恋亲友的诗句很多,请写出连续的两句.(2分)

(1)

(2)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一场大火将父母烧成重伤,19岁的山西临汾蒲县女孩王慧用瘦弱的肩膀挑起家庭重担.为照顾父母,她毅然放弃高考.为了救父亲,她忍着剧痛割皮.医生的手术刀从头顶割下去的那一刻,她想的是,“只要他们能好,我怎么都行.”这个女孩在困难面前的坚强和勇敢令人动容,她的至情至孝更是感人至深.她入选“中国网事感动2013”第一季度网络人物.

材料二:崔亮亮幼年时父亲就离开了他,母亲独自将他带大.崔亮亮7岁那年,母亲被查出患有糖尿病.高一寒检测后,母亲得了“糖尿病坏疽”,需要住院治疗两周,治疗费用超过2万元.崔亮亮一面安顿母亲住院,一面跑回老家挨家挨户借钱,直到借够2万元的治疗费.2000元钱的住院费,则是同学支援的.从此,他每天放学后打工,住宿老师特批他每天可以出校几个小时.他找到鼓楼附近一家麻辣香锅店,当起了点菜怎么写作员.他的事迹被传播后,感动了人们.2012年10月24日,崔亮亮被评为“北京市百名孝星”.

(1)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上面两则材料的内容.(2分)

(2)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想?(2分)

(3)得知王慧入选“中国网事感动2013”第一季度网络人物和崔亮亮被评为“北京市百名孝星”的消息后,请你分别给王慧和崔亮亮发一条短信,以示祝贺.(2分)

13.莲自古以来就是美好事物的象征,深受人们的喜爱.生活中,人们把莲花当做一种美好的装饰,你知道下面的莲花包含着怎样的含义吗?(1分)

(1)新婚夫妇棉被上的莲花:

(2)古代衙门里摆放的莲花: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0分)

最后的母爱

□小疼

很长时间了,一直无法忘记她.

是我曾经的病人,一个年过六旬的妇人.她的一双儿女将她送来时,她已经非常憔悴,但依然保持着一个女人并未随时光老去的优雅.头发没有白,梳理得非常整齐,黑色毛衣开衫套一件墨绿的衬衣,黑色短裙,方口皮鞋.略瘦,习惯性地先微笑再开口.笑容苍白但真诚.她的女儿说,她刚退下来,是大学教授.曾经在国外待过几年.但检查结果很无情,脑瘤,已是晚期.职业本能告诉我,她的时间不太多了,甚至已不再具备手术价值――即使手术,也无法延长她的生命,只能让她白白承受手术的痛苦.

看得出来,她的儿女很孝顺,目光里满是焦灼和忧虑,但在她面前,还是努力保持着一份轻松.她的儿子偷偷告诉我,若检查结果不太好,不要告诉她实情.只要有一线希望,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拯救母亲.

想着如何婉转告诉她的儿女这样的状况时,她却敲开了我的门.

她轻轻微笑,我不是来询问检查结果的,我的身体我很清楚.

我愣了一下,决定不再隐瞒,点点头,是的,状况不太好.

她依然微笑,我想请求您帮我安排手术.

我再次愣怔,这样的要求,并不理智.停顿了一下,我说,或者,保守治疗会更好一些.

不!她果断地说,我要手术.可以做手术的,是吗?况且,保守治疗的费用并不比手术少.

她忽然握住我的手,能够手术我还可以给他们一份希望,让他们相信我还有康复的可能,若连手术都无法做了,他们一定会很绝望,我不想他们现在就绝望.

我抬起头来,这是我做医生的第十三个年头,在此之前,我不记得我遇见过多少病人,给多少病人做过手术,又给过多少病人无药可救的绝望答案.邂逅过多少相互疼爱和不舍的亲人,父母和子女,兄弟姐妹等因为太多,已经不再随同他们悲伤或感动,可眼前这个平静而憔悴的妇人,还是让我难以抑制地有流泪的冲动――一切都在走向结束,那是她生命中最后的春天,她心知肚明,却在最后的时间,还是要用自己正在凋零的生命给孩子最后一份希望.儿女们一直在努力地计划怎样瞒她,却不知道,他们的母亲为了给他们这微薄短暂的希望,不惜去额外地承受一份身体的苦痛和折磨.

十天后,她在儿女的注视下被推上了手术台.

手术很顺利,但已毫无意义.转回病房的一个月,每次去查房,都会看到她的儿女在那里无微不至地照顾她.这个在女儿口中一辈子都不愿麻烦人的女人,在最后的时间里,尽情地麻烦着她的孩子们,耍小脾气,要求他们帮她翻身,给她唱歌,读报纸,做各种饭菜等背着孩子,她偷偷对我说,让他们尽心尽力吧,这样,以后我不在了,他们会因为这些付出而得到安慰,就不会太痛苦了.

半年后,她离开了.她的儿女没有太过悲伤,如她所说,他们付出了能够付出的一切,在母亲最后的时间,用尽力气去爱了一场.虽然母亲的离开依然让他们难过,但,他们已经没有遗憾――因为尽力了.

在母爱的诸多诠释中,她的表达方式让我震撼.那是她生命凋零之前的最后一次盛开,以母亲的名义,开得那样饱满,绚烂.

(选自《读者》2012年第7期)

14.这篇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2分)

15.第二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作答.(2分)

16.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1)“最后的母爱”的含义是什么?请用文中的一句话作答.(2分)

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父亲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0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2)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2分)

17.这篇散文对你有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章和自己的实际谈谈你的看法.(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8~23题.(12分)

背影

□吴振宇

从背后看,他的父亲脊背宽厚、结实,给人可以依靠的感觉.可是转过身来,父亲却是青光眼,两只眼珠泛白,样子很恐怖,且由于看不清一尺以外的东西,基本上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他家在农村,有许多农活要做,一般来说,田地里的重活都是男人干的.他家则相反,总是母亲插秧、割稻,也是母亲种菜、施肥,更是母亲烧饭、洗衣.有一次,插秧的季节,父亲想帮忙,看不清,结果插一棵踩两棵,浪费了不少秧苗.他看见父亲挨母亲的骂,宽厚的背弯在母亲面前,汗流浃背地嗫嚅着,没出息的样子.

从那以后,父亲再也没有碰过田地里的活.但是母亲终于经不住父亲的祈求,把家里烧饭洗衣的事情交给了父亲.父亲领任务的时候,仍是弯着腰,低着头,一副低眉顺眼的样子,不过眼角里溢满了笑,他终于有事可做了.

第一次洗青菜,父亲基本上是趴在井沿上完成的.青菜的菜根有很多泥,他洗了好几遍,然后一片一片地拿到眼前一尺远的地方看,生怕一不小心漏掉了一根.吃饭的时候,父亲的眼睛一直看着母亲和桌上的菜,唯恐母亲说洗的菜不干净,母亲终于点了点头.他看见父亲泛白的眼珠很开心地笑了,居然也不那么恐怖了.

他一直很看不起父亲.在他的心里,从来也没有看见过父亲有直起腰来做人的时候.小时候听得最多的就是伙伴们的顺口溜:汪老二,没长眼,洗个菜,看不见;汪老二,不要脸,靠老婆,人人厌.“汪老二”是父亲的外号,他看见父亲每次听到这样的顺口溜都是默默走开,脊背弯得更厉害了,似乎都要跟地面贴在了一起.

他高考接到录取通知单的那几天,全村人都轰动了,陆陆续续地前来道喜.他的母亲在门前的操场上摆了好几桌酒席,父亲也很开心,想出来帮着应酬,可是母亲不让,说是外面操场上有很多调皮捣蛋的小孩子,这样喜庆的日子可不好闹出什么事情来.父亲只好待在厨房里.敬酒的时候,他一个个地敬过去,恩师、母亲、二叔、三姑、四姨等他忽然心里有些酸,敬完酒跑到厨房一看,父亲弯着腰趴在灶下烧火,红红的火苗把他的背影印在墙上,黑糊糊的一片,锅里烧着的是他们吃的菜等

他要去上大学了.离开家的前几天,他帮母亲上山砍树,父亲也跟着去了.三个人选中了长在山冈上的一棵大松树,母亲在下面用锯子锯,父亲和他在上边推,按常理,松树应该朝他们推的方向倒过去,可是一阵很强的山风吹过,被锯了一半的松树齐根断了,朝着正聚精会神锯树的母亲压了下去.电光石火的瞬间,他就看见父亲猛地跳到母亲身后,生平第一次挺直了脊梁,巨大的松树直直地压了下来,重重地砸在父亲的脊梁上,父亲的背闪了闪,仍然倔犟地挺立着,膝盖向下插进了泥土中,一圈圈的血渗了出来等他记住了父亲的背影,那是父亲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留给他的,是用血和肉为母亲筑成的,那么的坚实和伟岸,一辈子也挥之不去.

(选自《常州日报》2008年12月5日)

18.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推动情节发展的?分析这一线索是如何贯串全文的?(2分)

19.联系上下文,完成填空.(2分)

(1)“从那以后,父亲再也没有碰过田地里的活.”“从那以后”指的是().

(2)“不过眼角里溢满了笑,他终于有事可做了.”“有事可做”指的是().

20.“但是母亲终于经不住父亲的祈求,把家里烧饭洗衣的事情交给了父亲”一句,把“终于”删去好不好?如果删去表达效果有什么影响?(2分)

21.第四段中详细地描写了父亲第一次洗青菜的经过,分析这段描写的表达作用.(2分)

22.“他看见父亲每次听到这样的顺口溜都是默默走开,脊背弯得更厉害了,似乎都要跟地面贴在了一起.”发挥想象联想,你认为此时父亲心里在想些什么?(2分)

23.“他记住了父亲的背影,那是父亲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留给他的,是用血和肉为母亲筑成的,那么的坚实和伟岸,一辈子也挥之不去.”作者为什么这样说?(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24~28题.(10分)

风不知道云知道

□崔立

①每天早上,我都是坐同一班公共汽车上班,每次上车,车上都没有空座.我习惯站在中门门口,这样利于我到站时下车.

②中门旁的座位上,总是坐着一个七八岁的男孩,旁边总站着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应该是这个男孩的爷爷,送孩子上学吧.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也和我一样的想法,为了下车方便,男孩坐的都是同一个座位.他们会在我下车的前一站下车.

③那一天,上来两个五十多岁的老太太,她们似乎和那老头认识.她们走过来,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一些零食,给男孩吃,说一些关切的话语.我断断续续地听到,她们在问:这孩子的神智,现在是不是清楚些了等那个老头,像没事人一般,微笑着一一作答.我这才发现,男孩的脸,似乎和正常孩子有些不同,眼神呢,感觉也有点不一样.我还想起来,他们下车的那一站,是有一家智障儿童学校的.

④有时车上的人很多,即使坐在中门,想下车时,也是非常艰难的.公共汽车有时挤得真像是沙丁鱼罐头,一点都腾不了空.

⑤那一天,我觉得自己是有点多嘴了.我看那老头站在人群里挤得很吃力,就说了一句:“您这么辛苦带着他去学校,有用吗?”老头愣了愣,似乎明白了我的意思,微微一笑,说:“我觉得可以吧.这孩子,其实也很聪明.”听着老人的话,我有些怀疑,又觉有些不忍.

⑥后来,我的工作有了变化,有大半年的时间,我没在那个时间再去坐那辆公共汽车.一次,适逢要去原先的单位办点事,我又坐上了那辆车,并且又站到了中门处.

⑦我又看到了他们.那个老头,还是站在一旁,似乎也认出了我,朝我微微点了点头.我看到那个男孩,是长了一岁了吧,好像稍稍变胖了些.

⑧忽然间,车子来了一个急刹车.其时,我正一只手拉住扶手,一只手翻着一份资料.这一刹车,我的那份资料就掉到了车厢的地上.我刚准备去捡,就看见那个男孩突然从座位上站起来,一个弯腰,轻轻地捡起了那份资料.递给我时,他还朝我甜甜一笑,说:“叔叔,给你!”一时间,我竟有点吃惊.

⑨我转头再看那老头,他的脸上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向我微微一笑.

⑩是的,在这位爷爷的眼里,他就是一个聪明懂事的孩子,一切的付出都值得.

(选自《新民晚报》2013年1月31日)

24.结合全文,说说题目“风不知道云知道”的作用.(2分)

25.第③段中写男孩的爷爷听着两个老太太“这孩子的神智,现在是不是清楚些了”的问候,为什么“没事人一般,微笑着一一作答”?(2分)

26.下列句子中的黑体词语在表达上有什么妙处.

(2分)

(1)中门旁的座位上,总是坐着一个七八岁的男孩,旁边总站着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

(2)我刚准备去捡,就看见那个男孩突然从座位上站起来,一个弯腰,轻轻地捡起了那份资料.

27.第⑧⑨两段写“一时间,我竟有点吃惊”,而男孩的爷爷“脸上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这是为什么?这样写的用意何在?(2分)

28.从全文看,第{10}段的作用是什么?(2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29~32题.(8分)

牛死之后

□[巴西]保罗科埃略

哲学家和他的一个弟子徒步穿越森林.两个人一边走,一边谈论着不测之事也许并非坏事这个话题,老师说,我们所遇到的任何一件事都是我们学习或教诲他人的机会.

正说着,两个人路过了一座小农场里的房子门前,这座农场所处的位置不错,但是看上去一片荒芜,房子也很旧.

“您说得真对,”弟子说.“看看这块地方,我明白了一点,很多人住在天堂里却根本不知道,仍然是过着最糟糕的日子.”

“我说过还要学会教诲他人,”老师说:“仅仅看到现状是不够的,你还必须要能看出它的起因,因为我们只有明白万事的起因,才能理解这个世界.”

他们敲了敲这所农舍的门,里面的主人走了出来:一对夫妇和三个孩子,一家人都穿着又脏又旧的衣服.

“你们住在森林的中心,附近没有一家店铺,你们靠什么生活?”老师问这家的男主人.

男人平静地回答:“朋友,我们有一头奶牛,它每天都能给我们提供几升牛奶,我们喝不完,就用它去附近的村子里换些食物,剩下的用来做奶酪、酸奶和黄油给我们自己吃.我们就是这样过活的.”

哲学家谢过他,又看了看四周,然后就继续赶路.走了几步之后,他悄悄对弟子说:“拉上那头牛,附近有座悬崖,把它推下去.”“但这头牛看起来是他们家唯一的生活来源.”弟子说.

哲学家不再说话.弟子没办法,只好按师父说的办,牛掉下悬崖没了命.

这一幕深深铭刻在了这位弟子的脑海里,多年后,他自己成为了一名成功的商业家.这时他决心再回到那座森林,把当年的事情跟那家人说清,请求他们原谅,并且给予他们一些钱财作为补偿.

当他再次找到那座农场时大吃一惊.这里已经焕然一新,盖着漂亮的新房子,院子里种着花草树木,车库里停着一辆小汽车,孩子们正在花园里开心地玩耍.他想,不用说,当年那家人失去了牛,肯定是为了活命把房子卖给了别人.于是他快步走进门内,迎接他的是一位和气的仆人.

“十年前住在这里的那家人后来怎么样了?”他问.

“他们还住在这里.”仆人回答.

他好奇地跑进了房子,主人认出了他,问那位哲学家怎么没来,可是弟子急着想要知道这个人是怎样打理他的农场,并且让生活有了如此巨大的改观的.

“是这样,我们以前有一头奶牛,但是不知道为啥掉下悬崖摔死了,”主人说,“后来为了养家糊口,我只好种了些草药和蔬菜.这些东西需要一些时间才能长起来,所以我就开始伐树卖木头.当然不能总伐不种,所以接下来我就只好写些树苗了.在写树苗时,我想起了家里孩子们的破衣服,觉得应该再种些棉花,就又写了些棉花籽.刚开始的一年最难,但是到了收获季节就好了,我就能够卖些蔬菜、棉花和草药了.我从没想到过这个农场还能给我带来这么多财富,幸亏那头牛死了!”

(易水春/编译,选自《杂文选刊下半月》第14期)

29.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2分)

(1)教诲:

(2)焕然一新:

30.《牛死之后》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分)

31.画线句子中有一处标点符号用错了,要将

改为_______.(2分)

32.“我从没想到过这个农场还能给我带来这么多财富,幸亏那头牛死了!”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2分)

三、写作(50分)

3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陶渊明因为生活在黑暗的东晋,能够过“桃花源”般的隐居生活成了他的梦想,作者借此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理想及憧憬.新时代的穷人并不是指身无分文的人,而是指没有梦想的人.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这个梦激励他去学习、去追求、去奋斗.


请以“我的梦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立意自定;(2)题目自拟;(3)除诗歌外,文体自选;(4)600字以上.

参见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