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理工融合之路培养应用化学专业高素质人才

点赞:9686 浏览:3580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针对学科发展前沿、国家发展重大需要以及企业创新对应用化学专业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就如何发挥理工同校、化学化工同强的优势,构建理工融合的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理工融合的高素质创新人才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取得显著的育人效果.

关 键 词:理工融合;应用化学专业;创新人才

应用化学是以化学理论为基础、跨学科、跨领域、具有活力的学科,在材料、能源、信息、环境等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的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全国有300余所学校设置应用化学本科专业,既有综合性理科院校或师范院校利用理科优势建立的与化学专业并存的理科应用化学专业,也有工科或单科性院校利用工科优势设立的工科应用化学专业.然而,应用化学专业缺乏大家公认的基本特征,在培养机制方面理工融合不足,由此引起的学生能力和优势单一的倾向已明显制约学生全面发挥创新思维,限制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彰显应用化学专业内涵,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是高等理工科教育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重大课题.

北京化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始建于1986年,是多科性大学中的理科专业.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找到一条理工融合的应用化学专业办学之路,逐步形成了显著的理工融合专业特色,分别于2008年和2009年成为北京市、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定位,以理工同强的优势学科推进专业建设

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怎么写作社会的三大职能,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要同时考虑学术培养和社会需求.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而目前国内企业少有正规的研发机构,科技创新人员缺乏,人才缺口较大.北京化工大学是一所以“大化工”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支撑应用化学专业的主干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应用化学是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化学学科是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根据学科发展前沿、国家发展重大需要和企业创新对应用化学专业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确立了为学科发展及“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培养理工融合的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定位.

培养理工融合的人才需要理工融合的“土壤”和条件.我校具有理工同校、化学化工同强的优势,拥有“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危险化学品评估及事故鉴定”国家发改委基础研究实验室、“环境有害化学物质分析”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应用化学本科专业依托强势的工科和迅速崛起的理科进行建设,以国家、北京市和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和“十一五”期间各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为抓手,调整专业方向、规划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依托国家精品课程群、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化工类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以及校外实习基地等优质教学资源,实现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走理工融合之路培养应用化学专业高素质人才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应用化学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二、造就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理工兼备并具有国际视野的师资队伍

1.建设亦理亦工的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是育人的保障.我们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方针,建设一支理工融合、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本专业教师的毕业院校既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等综合性较强的院校,也有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天津大学等工科背景较强的学校,具有工学硕士或博士学位的教师约占1/3.同时,注重从国内外企业和研究院所引进具有工程技术经验的高层次人才进入教师队伍.采用引进海外知名学者和输送优秀在职青年教师出国进修等多种方式,加强师资队伍的国际化视野,目前应用化学专业教师队伍中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占28%.

2.在理工融合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实践中培养师资队伍.应用化学专业教师以国家重大项目为引导,遵循“基于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实际需求凝练科学问题-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工程化及产业化研究”模式开展科研工作,承担了多个国家级项目以及企业委托项目.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的同时,加速科技成果向产业化发展,怎么写作国家经济建设.理工融合的研究思想不仅造就了一支理工融合的师资队伍,也融入教学过程,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创造良好氛围.

3.多种方式增强师资队伍的工程能力.通过聘请企业高层次专家为我校教授、邀请高级技术人员来校授课和讲学交流等方式,充实师资队伍力量.通过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去大庆石化、辽化、吉化等企业参加工程实践培训和暑期科技怎么写作及社会实践学习团,为青年教师提供深入企业、走进基层的实践机会.这些措施的实施,使教师能够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从而找到与企业结合的科研方向和课题.教师将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示例引入课堂教学中,学生受益匪浅.

师资队伍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应用化学专业拥有中科院院士1人,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人才6人.“超分子结构功能材料的插层组装”团队被列入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工科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被批准为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

三、构建理工融合的应用化学人才培养方案

基于理工融合、理论与技术结合、知识和能力并重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了以学习知识、培养能力为核心的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应用化学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强化理论基础的化学课程群,强化工程意识和培养工程能力的课程群,体现特色的专业方向课程群,拓展性的第二课堂.如图所示.

其中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计算化学、大学化学实验、化工原理等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仪器分析等被评为国家双语示范课程,物理化学等被评为校级双语示范课程.

依据专业发展历史和学科发展趋势,凝练出具有鲜明理工融合特色的分析科学与技术、功能材料科学与技术、有机合成化学和精细化学品化学四个专业方向.其中,分析科学与技术方向是我校应用化学专业的传统特色专业,教师队伍具有优秀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在国内外具有良好声誉.该专业方向特色专业课程有分离科学与技术、复杂物质剖析、分析测试质量保证、商品检验基础等,教学内容既包含分析科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也包含专业技术、技能,还有最新研究成果介绍和技术进展报告等.功能材料科学与技术方向骨干教师主要来源于“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这些教师着眼于满足社会需求的无机功能材料设计与开发,已形成了无铅热稳定剂、耐老化沥青紫外阻隔剂、焦化脱硫废液资源化技术等工业化生产技术.产学研一体化的平台成为具有理工融合创新意识的人才培养沃土.


四、构建多方位、立体化人才培养平台

1.构建理科化学基础精品课程平台,强化理科基础.依托首批国家级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和多名教学名师,建设化学基础理论必修课群和选修课群,加强化学基础理论.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工业实例,强化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2.依托校内工科教学平台,强化工程意识.依托化工原理、电工电子和机械工程三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设化工原理、工程制图、应用电工学、电子电工实习、金工实习等理论与实践课程,使学生具有进行应用性研究和科技开发的工程能力基础.

3.建设具有理工融合特色的专业课程群.构建了四个特色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开设了一批具有北京化工大学特色、具有理工融合特征的专业特色课程群.专业课程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仪器分析、复杂物质剖析和计算化学等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应用电化学》、《计算化学》和《复杂物质剖析》三本教材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由来自企业和行业的专家及管理者为学生带来的“中国石化石油化工技术发展”、“我国铝工业发展及面临的挑战”、“有色金属与化工”、“从燕化炼油厂发展看炼油技术的进步”、“乙烯装置副产物综合利用”等系列讲座形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特色.

4.构建理工融合的实践教学平台.以学校化学化工学科的科技和人才优势以及产学研一体化的特色为依托,以培养学生的基础研究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不断完善化学基础实验-专业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践-毕业论文的多层次课内实践教学体系,同时积极支持低年级的开放实验和高年级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学科竞赛等课外科研创新活动.

[责任编辑:余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