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文教学》“新”在何处?

点赞:28503 浏览:13215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从大学时代学习教材教法,到多年来不断地接受培训,就语文教学法、语文教学研究而言,大多是站在教师的角度,从教的视角出发,教老师怎样备课、写教案、讲课以至于批作业、组织测试,蔡伟教授新著《新语文教学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第一版)适应新课改、新课标,侧重从“学”的角度反思语文课堂、阐释语文教学理念,突出了一个“新”字.

语文教材与教学内容理念之“新”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教材一纲多本,即使同一套教材内,必修、选修多本,教师取舍教材的空间更大了,从选修专题到具体篇目,这一方面提供给一线教师更多的自主机会,但也不可否认带来一定的困难.针对一些地区、学校或教师个人在教材取舍上的不慎与不妥,蔡伟教授认为,语文教材可以娱人,但更应立人.如果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那么再“新”的教材,都不会有好的结果.(《新语文教学研究》P7)这些观点,可以很好地指导我们对语文教材内容进行取舍.

语文教材多有杂乱,语文课堂存在问题,文本解读常有误区.比如有的教师文本解读过度,随着一些中青年教师在职研究生学历的取得,或者一些高校教师亲自下水示范高中课堂,新的研究成果,个人专业所长都可用之于高中语文教学,以至于短短一篇文言文,千百年前作者的年表、家谱之类都可以大段地填塞给中学生,而教学参考书上有定论的、已被大家公认的解读往往因为一些时髦口号的忽悠而被忽略.蔡伟教授肯定,语文教学文本的信息具有不可穷尽性,因此,存在多种解读的可能,不同的解读代表着不同的教与学的水平.但是,他更强调,语文教学内容,应当是指语文教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相关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与教学的需要,在全面深刻地解读教材的基础上,整合与之相关的各方面素材,形成课堂上师生共同学习研讨的信息集合体.(《新语文教学研究》P57)这里有教材建设的问题,也有教学内容取舍的问题,还可以看做是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区别.


语文课堂控制观念之“新”

传统的语文教学法,主张教师要善于组织管理课堂,强调培养学生听课习惯,个别地方甚至细到规定每个人的坐姿等,或则主张组织活动,小组探究,活跃课堂气氛等.蔡伟教授在中学任教多年,调入高校又多年从事教师继续教育,既源于草根,又能从更高远的视角审视当前的语文课堂,他对伪课堂、伪问题、伪活动、伪讨论而带来的低效痛心疾首,向一线教师介绍新的课堂控制理论,认为蕴含着教师真情实感的课堂控制,能够产生以情的作用,在教师充满的课堂控制中,学生感受到的是来自教师的尊重与关心,是对学生情感诉求的满足,这就使课堂控制容易产生向心力.学生愿意倾听,愿意接受,课堂控制的目标在师生情感的融通中高度达成.生活中的蔡伟,并不是一个擅长幽默的人,但他却提倡语文教师尽可能地幽默,因为幽默的语言可以导致听者兴奋,促进其血液里大量糖浆的增加,从而加强脑活力,这就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供了物质基础.幽默与情感其实都是一个教师的智慧表现,而课堂控制本质上就是教师教学智慧的显现.一个教师如果能够在课堂控制过程中充分体现自己的“智慧性”,就能获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课堂教学自然会收到更好的效果.这些观点对今天的语文课堂是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的.

《新语文教学》“新”在何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语文课堂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3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课堂评价有效性追求之“新”

现在的课堂上,教师评价过于泛化,无论学生表现优良差异,总是说“你回答得很好”“表现不错”“你很棒”等笼统的话语.在一些公开课上,教师偶或表现出虚伪的、程式化的评价,要么一律都是报以热烈的掌声,甚至连拍手的次数节奏都经过演练等课堂评价语言缺乏真情实感,评价形式单一,缺少互动,低效无益,不能促进学生学习,不能激励和激发语文兴趣,无疑是当前课堂评价的通病.为此,蔡伟教授主张,评价追求的应该是有效,要求课堂评价模式丰富多样.而有效的课堂评价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表现行为的判定,评价具有欣赏、鼓励、导向的作用.新课堂要求教师评价具体,充满感情,能将学生过渡到正确的思考层面,同时又让学生感受到被欣赏、被鼓励的积极情绪.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积极思考、不断尝试、勇于探索,以有效评价促进课堂高效,促进学生高效学语文.

作文教学批判、建构、实践之“新”

作文无序(教材、教学)、无为(师生都不愿意多投入)、无奈(在考试作文评价机制面前基本一律平等),这是不争的事实,虽然在全国范围内也有许多同行在不懈探索,著作、论文、专题性研讨活动时常有之,但总体看,作文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一个难题.蔡伟教授反对作文训练序列化,因为没有一个作家是序列化训练出来的.但他主张构建人本化作文教学观,主张作文生活化,所以他把大拇指文化(短信艺术)介入作文教学,将流行歌曲带进作文课堂,借助于应用文体实现作文创新,建构了互动作文教学模式,提出了“非指导性”作文教学概念,尝试了“情境—反射”作文方法,示范“冥想作文”教学课堂,阐释了现代作文评改理论,介绍了“引·诊·辩·结”四步作文讲评法,对广大一线教师确有裨益.

为多媒体技术降温倡议之“新”

蔡伟教授本书名曰“新语文教学研究”,许多的方法理念的确很新,但他并不是一味追求新花样、新概念,并非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新鲜好奇.相反,许多地方,他确实把准了当今语文课堂之脉,唱出了反调,更令人耳目一新之余,痛思我们的语文教学.

蔡伟教授倡议,多媒体技术应该降温.课堂不能再靠PPT来支撑!教师过分依赖课件,失去了教师灵动的教学本能,媒体在课堂上的过度使用占有了学生大量静默思考的时间;多媒体资源的使用目标性不强,有的只图其观赏性强,而与教学目标的关系非常牵强.媒体资源毕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如果抢占了课堂的主导地位,那就十分不合理了.(《新语文教学研究》P11)

从近两年全国性的公开课看,优秀的课堂作品,已不再像以前那样,要么靠学生的热闹活跃取胜,要么指望精彩炫目的PPT抢眼.前者在小学初中还有形成优势的几率,但在高中的语文课上几乎没有可能性;后者在前些年还可能夺人眼球,当下则往往成为课堂羁绊乃至受人诟病.去年暑检测,笔者在安徽池州参加全国中语会第三届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一位教师执教柳永《望海潮》,把这篇百十来字的词,用了几十张幻灯片来演绎,每朗读一句,屏幕上就打出一张图片;再辅之以三段视频音频资料,整堂课就成了视觉盛宴.感觉这位年轻的同行备课中精力和心思不是花在研读文本和教学设计上,而是忙于搜索下载图片.后来在山东听课,一位教师讲《再别康桥》,也是演绎成了视觉盛宴等

当语文课成为一场场视觉盛宴时,我们是该庆幸还是悲哀?信息技术的快捷直观使传统的教学方法望尘莫及,但是它的炫目精彩有时也会扰乱学生的思维.如何使信息技术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呢?这完全取决于使用者(教师)如何选择,何时运用,怎样运用.从另一个角度看,多媒体对学生视觉造成的伤害该让谁来写单?语文由满堂灌到满堂问,到满堂看,被戏称为“三满”课堂.统计资料显示,小学生入学之初与毕业时比,近视率上升了50%左右;初中生近视率已经达到70%—80%,高中生已经几乎100%了.多媒体已经成了导致学生近视的罪魁祸首!(陈孝荣《慢慢走,欣赏啊——谈当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高中语文教与学》2012年第3期)

多媒体技术,真的应该降温!

《新语文教学研究》确有许多创新之处,而这一切,源于著者的一片教育情怀、一种忧患意识.蔡伟教授是一个典型的性情中人,并非一般意义上的书斋里的学者.笔者结识蔡教授,是在浙江师范大学参加国培,他作为项目负责人与我们来自全国四个省市的50位教师亲密接触了十几天.想象中,大学教授嘛,光脑门,驼背,老夫子,慢条斯理等可是第一次见到蔡伟教授,我很快发现,他竟是一个愤青.

痛恨于语文课上成语言碎片的技术化操练,他就疾呼:蛮师终究难敌拳师!错误的教育比任何错误的决策更为可怕,它可以导致一个人心灵的死亡,导致一个民族后继乏人,直至彻底失败.名目繁多的改革,造就了一批英雄,也产生了一大批牺牲品.

痛苦于教育现状,学生的今天,决定着我的明天;学生的明天,与我的今天无关.他沉思:而事实却是,今天的教育,决定着我们民族的明天;民族的未来,取决于今天的教育.一个人明天怎样活着,决定于他今天所受的教育.一个国家明天的图景,决定于这个国家今天的教育状况.由于教育的出现,人才活得像个人,人才赢得了万物之主的地位,人才从幼稚走向成熟,人才能从诸多禁锢中解放出来并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等

国培结束,江苏仪征中学学员刘祥老师写了《蔡伟教授其人》(见《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2012年5—6月),笔者在总结中写了“那个匆忙的身影,那个沙哑的声音等”一节,专门记述了蔡伟老师对语文教学的真情与忧虑.

面对古人,我们不得以只能读其书而想见其为人.而对今人,对师友同行,因识其人而读其书,方觉更为亲切而获益更丰.

蔡伟教授《新语文教学研究》,颇值一读.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21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