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高效课堂问题

点赞:18215 浏览:8237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随着新课改的继续深入,高效课堂成为广大教育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和追求的目标.在《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中,叶澜教授对高效课堂作出了这样的解释:“高效课堂教学是指教师以新课程理念和科学理论为指导,遵循教学活动规律和学科特点,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在课堂上,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

高中思想政治高效课堂问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政治课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4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果现状

笔者将从教师和学生两个维度对此进行分析.

(一)教师角度

新课改几年以来,确实给高中政治课教学带来了新气象,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激发了教师的热情.

1.考试至上的政治教学无实效

考试在当前教学中占很大的比重,每周有周练,每月有月考,同时还有期中、期末考试等.可见日常教学工作是以考试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主,师生的重点都放到了“怎么可以考得更好”上,其他的诸如教学方法、教学理论、学习能力都无暇顾及,这样的教育教学没有生命力、不可持续,从而导致政治课堂教学无实效.

2.死板机械的政治教学无生气

教学中的计划性安排无可厚非,但目前教学进度完全没有考虑到教学现状.教师为了赶进度,只能放弃课堂提问,放弃给学生探究合作的机会.因此,政治课堂只是对课本知识的复述,这种计划至上的教学让课堂变得毫无生气,妨碍了学生学习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

3.知识至上的填鸭式教学无趣

尽管新课改以来,政治课程的理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强调关注学生.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强调最多的还是如何应试,传授更多的是应试技巧.这样的教学只会让课堂索然无味.

(二)学生的角度

学生对高中政治课兴趣低,认为政治课是最令头疼的课.尽管新课改让教科书及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有了改变,拉近了学生与政治课的距离,但是学生仍然缺乏兴趣.学生的政治学习动机大部分是因为政治是学校规定的必学课程,觉得只要小高考能通过就行.

二、高中政治课堂低效原因分析

目前政治课处于如此尴尬地位,究其原因,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剖析.

1.教学内容抽象空洞

中学政治教育一直是高中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政治课被置于封闭状态中,形成单一说教模式,让学生只会满口讲大道理,联系实际却空洞无物.长此以往的说教以及抽象空洞的理论只会让政治课的教学处于尴尬境地.

2.教学方式单一老套

新课改以来,多媒体进入课堂,教学手段丰富,让政治课堂变得多姿多彩,学生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但是这种丰富的教学方式只存在于公开课上.平时的政治课因考试和进度的要求,仍采用以教师讲述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单一而老套.

3.评价标准狭隘单一

应试化教育的思想,让学生深谙读书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升学.教师为了提高升学效率,采取违背教育规律的方法对待学生.一切以学习为重,一切等考上大学再说.由于脱离青少年学生的实际,导致学生负担过重,产生厌学情绪.常有政治教师这样教育学生:“学好政治并不难,就是背书加多练!”长此以往只会让学生对政治课反感.

三、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的实现途径


笔者认为,课堂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主要阵地,高效和谐的政治课堂需要体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融合,因此只有从师生两方面进行研究,两者和谐统一了,“高效课堂”才能形成.

面对当前高中政治课的教学现状,带着对构建高效课堂意义的想法,笔者开始探索高效课堂的实现方式.

创设适合学生的政治教学情境

针对政治课的枯燥、抽象、空洞,教师首先要实现课堂的多样化、生活化,而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教学情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的需要而创设的情感氛围.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思考探索,是提高政治课堂实效的重要途径.

1.创设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情境

首先,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情境和设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为“购房”这样的话题能激发学生兴趣,却没想到他们这个年龄根本不用考虑房子的事情,又怎么会感兴趣.

其次,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课堂情境和设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创设适合学生的教学情境,才能真正提高高中政治课的效率,而创设这样的情境,需要先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才能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不管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学生的兴趣,不管通过哪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都不能照本宣科,不能把教师自己的兴趣强加于学生.

2.创设让学生“有话可说”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时会在课堂上插入有助于理解课本知识的素材.可是精心的准备未必能收到预期效果,如在《消费及其类型》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情境中运用了家庭生活“老三件”、影响购房的因素等素材.但因为脱离学生生活,不在他们的“现有发展区”内,所以课堂达不到预期效果.

笔者在上《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时充分利用这一原则,让学生自主高效地完成了对课本知识的学习.整个教学过程如下:(1)学生自主阅读、构建知识框架,请几名学生上前板书展示自己的成果;(2)学生讨论后列举跟课本知识相关的国内外大事;(3)展示因台湾问题而一波三折的中美关系,请学生分析其中所包含的我国外交政策的相关内容;(4)相关练习的巩固,中间穿插学习方法的指导.这节课比较成功,课堂动静结合、张弛有度,因为笔者注意立足学生的“现有发展区”,把话语权交给学生,注重师生对话.

3.创设学生“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

因应试教育的弊端,一直以来,丰富的课程资源被排斥在教学过程之外,教学被逼成为单一的传授课本知识和解题技巧的过程.高中政治课堂因其独特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更要开发大量的课程资源.因此要做到课程资源人本化.比如充分利用师生本身存在的课程资源或让学生通过一定的途径自主搜集和课本相关的素材.同样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一课,笔者设计这样一个环节:“检测如我是外交部发言人”,让学生以所举事例主人公的身份在“身临其境”的状态下思考问题.先展示若干个近期时事话题,都是记者招待会上外国记者对我国外交部发言人的提问,又能跟所学知识紧密结合.然后将学生分组,自由选择话题,把自己当成外交部发言人.这样的课堂气氛活跃,不仅学习了知识,也关注了国家大事,培养了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二)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

要构建高效课堂,就得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对此,教师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1.引导学生建立主动学习理念

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主要表现为学习兴趣.作为一名政治教师,要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就需要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做到平等;同时也需要改变说教、死板的教学方式,采用灵活多样、适合高中生年龄特点、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从而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

2.引导学生建立独立学习理念

新课程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是为了不教.首先要树立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问题进行探究学习.比如教学必修二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时,就可引导学生通过框架清晰掌握课本内容体系.同时教师更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耐心地进行引导.

3.引导学生建立探究学习理念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探究学习机会.如在教学经济生活中《树立正确金钱观》这部分内容时,引导学生在明确了金钱的起源和职能及其本质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以此为主题撰写政治小论文.

(三)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和评价方式的一点建议

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不喜欢政治是因为教科书本身.尽管实行新课改以来教科书发生了不少变化,增设了选修和研究性学习内容,内容也更加注重时代性和基础性,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但是其中不少内容还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希望能把难度降低点.

一直以来我们的评价标准主要看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这也是引起学生对政治课反感的重要原因.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政治评价方式要更科学、更多元化,对学生进行全方面、发展性评价,发挥教育评价应有的功能.

[3]崔允漷.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上)(下)[J].人民教育,2001(6~7).

[4]程功.论教师在思想政治活动教学中的职能[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6).

[5]周慧英.新课程中高中思想政治探究性教学策略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1).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