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会建设有何新意

点赞:30316 浏览:14284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议题八: 关于加强社会建设

报告摘 要 :◆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怎么写作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怎么写作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当今社会建设的影响力是过去所不可比拟的.正是在应对现今众多的实际挑战中,曾经作为历史概念的社会建设,又焕发了时代的青春,成为一个生气勃勃、与十三亿人命运息息相关的现实概念

加强社会建设三个“必须”昭示什么

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建设要坚持三个“必须”.这三个“必须”指明了加强社会建设的重大作用、根本目的和基本途径.

关于重大作用,报告言简意赅地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关于根本目的,报告强调:“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接着,报告系统地指出了加强社会建设的三条基本途径:一是“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怎么写作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二是“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三是“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怎么写作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这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所包含的社会管理体制、基本公共怎么写作体系、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社会管理机制等四个组成部分,说得十分明确.

加强社会建设有何新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社会建设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4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上述有新意和深意的论述,特别是关于社会建设重大作用、根本目标和基本途径的分析,究竟昭示着什么?从社会学的视角,在笔者看来,它们至少昭示着这样三点,即要抓住社会建设的内涵和本质、调整社会三大部门的关系、推进公平正义.

首先,社会建设的内涵和本质是更加公平合理地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从上述内容可以明显地看到,无论是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怎么写作体系,无论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无论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所包含的四个组成部分,没有一个不涉及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更加公平合理地配置的问题.因此,从学理上说,要真正从深层次上理解何谓“社会建设”离不开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更加公平合理地配置这个核心.正如笔者从社会学视角所多次论证的,所谓“社会建设”,从正向看,就是要在社会领域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种能够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并相应地形成各种能够良性调节社会关系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从逆向说,社会建设就是根据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新表现、新特点和新趋势,不断创造和完善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新机制、新实体和新主体.这就是说,离开更加公平合理地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就不可能真正理解社会建设的本质.

其次,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还涉及社会三大部门——政府组织、市场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关系问题.三大部门的划分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制度安排之一.在十八大报告中,三大部门的关系,特别集中表现在上述提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所包含的四个组成部分上.一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在十八大报告中,社会管理体制或格局,新增加了“法治保障”这四个字,强调了社会管理也必须依法行使,不能超越法律.这里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法治保障着重讲的是政府组织;社会协同中的社会,既包含狭义的小社会,又包括作为第二部门的市场组织,是一个中义的社会.社会体制是社会建设的宏观架构,是资源和机会配置的体系化规制,社会体制渗透到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是关于权利平等、社会公正的顶层设计.社会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是当前社会建设的关键.二是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怎么写作体系.三是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四是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这后三个组成部分,也无一不涉及三大部门的关系.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也是要在深层次上,理顺三大部门的关系,构建新型的三大部门关系、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既避免它们各自的失灵——政府失灵、市场失灵以及可能的社会失灵,也避免它们关系上的越位、错位、缺位和虚位.


第三,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根本上是要把公平正义落实到我国宏观制度和微观制度的方方面面.按照社会学的观点,社会正义就是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配置的公平性和平等性.这里,公平和平等都能表达正义,但又是不同程度的正义,正好能够表达社会正义也是有阶段性的.所谓公平就是一种合理的差异,这与平等以同一尺度来衡量形成反差.这样的社会公平有两个维度:制度安排的公平与百姓认可的公平.社会公平首先指的是一种客观的制度安排的合理性问题.这里,作为制度安排合理性的社会公平,主要体现在社会资源分配和获得的差别是合理的;社会机会对每个社会成员都是自由开放的,可竞争的.这样的安排,使上层永不松懈,中层永不满足,下层永不绝望.其次,社会公平还在主观上体现为百姓的共同认可、认同.这就是社会公平度、公平感的高低问题.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都是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在推进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合理配置和分配的同时,也就是在具体地推进和落实社会公平正义,也就是把公平正义落实到我国微观社会制度和宏观社会制度的方方面面.十八大报告多处提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力公平、机会平等、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力”.这些观点与上述社会学的观点是非常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