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咏花诗题咏对象

点赞:2834 浏览:767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王安石的咏花诗,大多数创作于晚期,体裁多为绝句,是诗歌艺术较为高超的一类作品.本文首先提出咏花诗的界定,从而梳理出王安石的咏花诗概况.王安石的咏花诗涉及十七种不同的花卉,本文根据开花季节的不同进行了分类,并重点介绍了较为少见的金沙花和描写最多的梅花在咏花诗中的意象.

关 键 词 :王安石; 咏花诗

王安石咏花诗题咏对象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梅花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3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指导老师:北京大学中文系张鸣教授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9—73—02

一、咏花诗总体概貌

王安石是北宋成就最高的诗人之一.一般认为,王安石的诗歌在其晚期到达了艺术的巅峰,如叶梦得在《石林诗话》卷上言:“王荆公晚年诗律尤精严,造语用字,间不容发”.细查其晚年诗文,可以发现,其中颇多咏花诗歌.

对于如何确定咏物诗,学术界尚无严格标准,在本文中,将大体以下述标准为界定:其一,题目中有“咏花”一类字样或可明显看出是属于咏花诗的,称之为“狭义咏花诗”;其二,虽然主题为写景抒怀记事吟咏他物等,但“花”是作品的表现主体之一、又或花的意象与主题紧密相连的,也归入统计中,视为“广义咏花诗”.

根据上述标准,考之于《王荆文公诗笺注》 ,则王安石共计一千六百五十二首的诗作中,咏花诗约一百三十六首 ,占总数的近十二分之一.鉴于它只是单咏一类的作品,它的比重可谓十分惊人.


具体而言,诗中涉及的花卉种类共十七种,包括:

1,冬季花卉:梅花(27) .

2,春季花卉:杏花(10),桃花(9),梨花(2),杨花(2),海棠(2),樱花(1);

3,夏季花卉:金沙花(4),荷花(4),石竹(2),牡丹(1),蔷薇(1),榴花(1),楝花(1);

4,秋季花卉:菊花(12),芙蓉(2),芦花(1)

上诉花卉中除了金沙花之外,大多都在前人的诗句中时有出现,其中不少还是咏花诗中的热门对象,如桃李杏梅菊等,故不多言,只着重介绍金沙花.此外,咏梅诗数量最多,而王安石的咏梅诗中出现了值得探讨“老友”的意象,故也略作分析.

二、金沙花的人格特征

金沙花的今名不详,李璧以杜甫诗“有径金沙软”注之,但杜诗中金沙指的是江边沙坝里的泥土,因为掺杂了沙粒而呈色,与此处指称的某种花并不一致.又,《王荆公诗》的龙舒本在卷七十七中将《池上看金沙花数枝过酴醾架盛开》、《池上看金沙花数枝过酴醾架盛开二首》与《北山》四首诗歌合起来题作《蔷薇四首》,那么金沙花极有可能是蔷薇在北宋时期的别名.但这种猜想没有可靠的资料证实.金沙二字以“花”的意味入诗,仅在宋朝诗人的诗歌中出现,且多与“酴醾”的意象连用.黄庭坚的诗歌中就多次出沙的意象.此外,金沙花在郭应祥的《踏莎行》中也曾出现.这大约可作为上述猜想的旁证.

总之,金沙是宋时一种花名,花色为红色,常与酴醾共同栽种,其开花时间在海棠之后,大约在夏初的时节.

王安石吟咏金沙花的诗篇有四首,都集中于他人生的晚期,即《池上看金沙花数枝过酴醾架盛开》、《池上看金沙花数枝过酴醾架盛开二首》,与《题金沙》.从这四首诗歌中可以看出,金沙花的形象大略是比较艳丽的,符合其夏季花卉的特色.如《池上看金沙花数枝过酴醾架盛开二首·其二》:“浓绿扶疏云对起,醉红撩乱雪争开.”而在艳丽的自然特征之外,王安石还赋予了它轻佻的人格特征,如《池上看金沙花数枝过酴醾架盛开》:“似矜颜色好,飞度雪前开”,又如《池上看金沙花数枝过酴醾架盛开二首·其一》:“红蕊似嫌尘染污,青条飞上别枝开”.

王安石对花的描写基本都是正面的,为何唯独对金沙花的态度如此严苛呢?分析可知,这与王安石在诗歌中寄托的政治意味有关.据李璧注:“公进一二寒士,位侍从,初无意于大用,公去位后,遂参政柄,因作此诗寄意.” 王安石做此诗大约在1085年之间,退隐钟山已经很久了,故虽对政事仍有不平之意,却用语极尽委婉.金沙花的意象,可见是别有怀抱下的产物.

三、梅花的“老友”意象

除了不常入诗的金沙花外,王安石咏花诗中的形象大体较为传统.需要特别一提的是,王安石在咏梅诗歌中,除了常见主题外,还创造性地塑造了梅花“老友”的意象.

在早期的咏梅诗中,并未见王安石对梅花存在特殊观感.其深刻感情,应当始于1080年左右.这段时间中发生了王安石多次游历齐安院以及王安石与耿天骘的交游,而这两起事件都与梅花紧密相关.1080年,王安石游历了齐安院,有诗云:“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未即此身随物化,年年长趁此时来.”果然,1082年王安石再次来到了齐安院,“意行却得前年路,看尽梅花看竹来.”王安石与梅花,自此有了一份“相约重见”的情谊.另一方面,王安石与耿天骘于1081年同游清凉寺,“与君对植浪山梅.”可知梅花成为了王安石与耿天骘友谊的象征.同年,王安石再度写下 “故人岁岁相逢晚,知复同看几度开”的诗句,直接把梅花视作别离的故人耿天骘了.

本就与梅花有重见之约,又加之与耿天骘的情谊,王安石在此后对梅花的描写中出现“老友”的意象,也就不足为怪了.1085年,王安石相继创作了多首咏梅诗,将他与梅花的情谊抒写得淋漓尽致.如“北人初未识,浑作杏花看.”感慨北人不识梅花,言语间大有自居知心人的味道.又如“莫恨夜来无伴侣,月明还见影参差.”诗人有梅花为伴,便足以消解寂寞之情.正是在这种对梅花的深厚情谊之下,王安石于同年创作出了《梅花》,以一首千古绝句,作为献给老友的礼物.

从前文对王安石咏花诗的考察来看,王安石的咏花诗,不论是从意象的构建,审美角度的选取,还是艺术手法的运用,都有其独到之处.但倘若我们站在更高地层面来观察王安石咏花诗,那么,在纵向上,王安石的咏花诗相较于整个诗歌历史中的咏花诗,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和贡献吗?在横向上,其咏物诗在王安石自己的诗歌体系中又处于什么位置呢?这都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注释:

【1】《王荆文公诗笺注》高克勤点校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

【2】 由于判定标准并不严格,需要对每首诗具体分析,因此虽然笔者在研究中明确列入了136首诗歌,但其中约有近10首定位比较模糊,故正文中,凡与广义咏花诗有关的统计数量,皆是约数.

【3】具体列表见后文附表一,二.

【4】花名后括号内的数字表明相关作品的数量

【5】《王荆公诗笺注》卷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