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点赞:4506 浏览:1536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宁夏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

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小学单亲农民工家庭孩子心理

疏导有效性策略研究

课题类别:综合类

学科:其它

主持人姓名:陈淑玲

主持人单位:固原市原州区第十一小学

时间:2016,11,18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及国内外研究趋势分析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近几年,固原市经济建设和城市化建设飞速发展,周边各乡镇农村人口大量进城,他们举家从农村搬到县城,临时租住在市区的民宅,由于来到城市生活方式和先前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又经受不了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再加上人们婚育观念的转变,生活的压力因素以及一些突发性的灾难等,造成部分农民工家庭破裂,导致生活在单亲农民工家庭的孩子心理出现了诸多问题,所以对单亲农民工家庭孩子进行心理疏导策略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农民工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0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我校是原州区政府2016年新建的一所规模较大的直属小学,现有学生1923人,其中农民工子女885人,占总人数的46%,单亲家庭占5.2%,农民工单亲家庭孩子占农村户口学生的8.81%,个别班级农民工单亲家庭孩子甚至占18.5%.本学期开学,我校政教处对近三年"问题"学生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其中单亲农民工家庭的孩子很多,占"问题学生"总数的63%.这些孩子中有的随父亲住,有的随母亲住,有的随爷爷,奶奶或姥姥,姥姥爷住,他们在学校生活中出现了很多不良的行为:厌学心理严重,意志力差,懒惰,放任,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不主动参与学习,主动回避老师,甚至有的干扰课堂,肆意缺课.有的习惯性撒谎,有的敏感多疑,情绪变化无常,有的自卑怯懦,有的孤独封闭,从不和别人主动说话,有的冷漠叛逆,从不关心别人......

为了全面了解我校单亲农民工家庭孩子在校的心理现状,帮助这些孩子走出心理的误区,我校确定了"小学单亲农民工家庭孩子心理疏导有效性策略研究"的课题,旨在通过研究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开辟一个新的突破口,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切实解决单亲农民工家庭孩子的教育提供背景资料和有力的参考.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课题研究,真实,全面地了解小学单亲农民工孩子的在校表现,与人交往情况,学习,心理和生活状态,分析这些孩子在心理上存在的典型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工作,矫正与预防这些学生逃课,厌学,自卑,孤僻,暴躁,冷漠等行为及心理问题,使他们学会包容,尊重,理解,忍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能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自信快乐地参与学习.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每位老师在今后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提供指导和借鉴,通过本课题研究还可以在实践层面上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德育工作提供鲜活的实践案例和实践经验,也可以为周边兄弟学校解决共性问题提供理论的指导和实践经验的借鉴.

(三)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国内研究

我国国内最早涉及进城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的文章是胡进的《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干预》,他首先调查了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心理状况,接着进行实地干预,并以实例的方式介绍了他的个体干预和集体干预.

甘柏花《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心理状况研究文献综述》从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三个方面对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

单亲家庭孩子心理方面的研究最近几年发展很快.薛晓红在《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成因及调适对策》一文中,概括总结了单亲家庭孩子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心理调适对策,在《小学生单亲家庭子女心理行为问题与教育对策研究》中重点分析了小学生单亲子女的特殊心理现象,分别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对小学生单亲子女的教育对策.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卢红辉《农民工子女城市就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从农民工子女目前的生活,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分析导致这些现象发生的内在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将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纳入法制轨道,推行义务教育体制改革,以法律形式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改革农民工子女受教育财政供给制度,增加流入地的财政供给,加强对农民工子女的心理疏导,创新教育形式,形成以公立学校为主,私立学校为辅的教育格局,提升办学质量等政策建议.


这些研究为我们进行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但总的看来:对这一特殊群体心理问题的研究还只是刚刚起步,有些研究只涉及了初中,对小学生的研究较少,目前,国内还没有单独针对小学单亲农民工家庭孩子心理疏导有效策略的研究案列.尤其对单亲农民工子女的心理研究基本没有,我们课题组决定依此为突破口开展课题研究.期望通过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发展研究,通过个案发现一般规律,总结出对应的帮助策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2,国外研究

有国外研究表明:家庭的缺损对子女的心理发展有明显的影响.据美国一份对15个州2.4万名中小学生的调查表明,在学校里,单亲家庭的孩子比那些有双亲家庭的孩子麻烦更多.他们进步慢,缺点多,违反纪律的行为也多.进入中学后,这些身心不良的状况较之那些家庭完整的孩子更为明显.并总结了一些教育对策,如:寻求需求点,抓住闪光点,发现兴趣点,克服挫折点,产生共鸣点等,这些为我们进行本课题的研究提出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二、课题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针对我校学生中农民工子女人数多,单亲家庭中农民工子女也多的现状,我校希望通过本次跟踪研究,具体了解单亲农民工家庭孩子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原因,逐个进行分析,建立档案.加强自身修养以身作则,同时以健康心理,人格的力量和社会道德规范帮助孩子树立自主,自信,自尊,坚韧,正直,豁达的健全人格.只要父母们恰当处理好问题,孩子也能快乐成长.并通过心理疏导和我们各方面的努力,彻底解决这些孩子的心理问题.

三、课题研究的概念界定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农民工:本课题中的农民工主要指从各周边乡镇的农村来城市务工的人员.他们离开了农村,离开了土地,在城市没有固定工作,主要从事体力劳动或小本生意,收入不稳定,较少,家庭生活条件相对较差.

单亲农民工家庭:本课题中主要指父母都是农民工,由于父母离异,分居,再婚,一方已故等原因,致使孩子和父亲或母亲一方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或者是父母一方又不在孩子身边,孩子由爷爷,奶奶或者和姥姥,姥爷管教的家庭.

小学单亲农民工家庭孩子:主要指我校1至6年级的单亲农民工家庭孩子,他们是本课题研究的对象.他们生活的家庭结构不完整,或与父亲,母亲一方一起生活,或与爷爷,奶奶起生活或与姥姥,姥爷一起生活.

心理疏导有效性策略:单亲农民工家庭孩子因为家庭破裂,情感缺失,又因为父母迫于生活压力,整日忙碌,根本无暇顾及,再加上父母家庭教育观念的落后,缺失必要的引导和管理,导致他们出现了散漫,孤僻,自卑,霸道,自暴自弃,脆弱等心理偏差和逃学,厌学,不学习,爱捣乱等不良行为问题.本课题研究旨在通过积极的心理疏导,充满爱心的学校集体教育,正确的家庭教育等措施,帮助他们走出心理误区,树立信心,使他们获得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研究目标

1,通过对我校单亲农民工家庭孩子的研究,归纳总结我校单亲农民工家庭孩子心理典型问题,掌握其心理外显化的行为失常表现及产生心理问题的具体原因和发展趋势.

2,通过对单亲农民工家庭孩子心理疏导有效策略的研究,为教师提供减少单亲农民工家庭孩子心理创伤或心理问题出现的教育对策.构建小学单亲农民工家庭孩子心理教育的相关体系,为小学单亲农民工家庭孩子的心理教育提供系统的教育策略和鲜活的教育经验,不断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工作实效.

3,通过对课题"小学单亲农民工家庭孩子心理疏导有效性策略研究"的研究,总结探索小学单亲农民工家庭孩子心理疏导的有效性策略,营造有利于单亲农民工家庭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的教育氛围,培养和发展小学单亲农民工家庭孩子乐观积极的情绪,自主坚强的意志品质,积极适应挑战的生活能力..

4,在行动研究中,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育研究的能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小学单亲农民工家庭孩子的学习现状,行为表现,心理表现和生活现状的问卷调查及分析,建立小学单亲农民工家庭孩子档案.

2,小学单亲农民工家庭孩子个案追踪.分类研究小学单亲农民工家庭孩子典型性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危害.

3,开展各类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策略研究,收集典型案例,总结经验.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

(一)文献资料法.通过着作,杂志,网络等多种渠道,查阅关于小学单亲农民工家庭孩子的心理特点及相应的教育对策的资料和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行的理论指导.

(二)调查法.课题开题前进行摸底调查,课题研究过程中进行实施过程调查,结题前进行效果检测调查,主要采取调查问卷,谈话,效果检测等形式,了解我校单亲农民工家庭孩子心理典型问题,分析成因与危害.

(三)个案研究法.选择单亲农民工家庭孩子典型性心理问题个案,通过访谈,调查等方追踪观察其前后的变化.

(四)行动研究法.通过小学单亲农民工家庭孩子现状分析,制定具体的计划实施研究.

(五)案例分析法.通过对我校单亲农民工家庭孩子成长记录,收集典型案例,并对案例进行深刻剖析,有针对性地开展个体心理疏导策略实验与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及时改进教育策略.

(六)经验总结法.定期组织专题交流,研讨活动,组织教师撰写具有一定价值的论文,每个阶段制定研究计划,做好记录,写出阶段性研究报告,最后总结阶段成果,从中找出规律,从而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措施,形成结题报告.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6年4月——2016年11月)

拟订课题.确定课题组成员分工,制定课题研究管理办法.确定研究对象,建立小学单亲农民工家庭孩子档案,搜集学习相关理论资料,申报课题.

(二)实施阶段.(2016年11月——2016年12月)

1,问卷调查一至六年级单亲年农民工家庭孩子基本情况,形成调查报告.

2,制定《小学单亲农民工家庭孩子心理疏导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3,对我校单亲农民工家庭孩子学习情况,在校表现,心理现状,人际交往,家庭情况问卷调查,分析研究这些单亲农民工家庭孩子心理问题成因及危害.

4,分期举办专题研讨会,书写阶段性研究总结.

5,选取小学单亲农民工家庭孩子心理问题典型性个案,针对性开展心理疏导,跟踪研究,建立单亲农民工家庭孩子成长档案,检测研究效果,总结小学单亲农民工家庭孩子心理疏导有效性策略,形成小学单亲农民工家庭孩子心理教育模式.

6,阶段性小结,邀请专家指导评估,形成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三)总结阶段.(2017年1月——2017年7月)

1,通过调查研究构建我校农民工家庭孩子心理疏导有效性策略基本模式.

2,整理课题研究的相关材料,进行分类汇总,撰写课题研究报告,为结题做准备.

3,建立《小学单亲农民工家庭孩子心理疏导有效性策略研究》评估体系,实验总结,撰写结题报告,

4,课题研究成果汇报,邀请专家指导评估.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本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是结题报告和结题论文.

八,课题主要参考资料

1,魏知超,邹庆宇:《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5年02期,

2,何宏灵刘灵杨玉凤:《单亲家庭儿童个性和学习成绩研究》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年03期,

3,员丽萍:《论单亲家庭子女人格的培养》,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王伙生:《离异单亲及重组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探讨》镇江高专学报,2004年02期,

5,孟育群,宋学文:《父亲淡出家庭教育与父爱的作用》,教育科学,1998年04期,

6,陆素琴:《儿童个性特征与行为问题关系的研究》,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7,张志群,郭兰婷:《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状况调查》,中国公共卫生,2004年05期,

8,衣明纪,魏书珍,张永红,周晓彬:《家庭精神环境对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

九,课题研究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组长:

吕耀奎负责课题研究统筹工作

副组长:

陈淑玲负责课题研究各项工作的谋划

常英杰负责课题研究方案制定及课题立项申请书填写

成员:

魏毅负责课题研究专业指导

白建国负责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的结合性

郭小林负责课题前期调查,分析材料准备

张凤萍负责课题研究过程资料收集及整理

王春负责组织课题研究培训,研究

魏香萍负责课题理论,收集材料,阶段性总结

马斌负责课题研究资料整理与收集

原州区第十一小学课题组

2016年11月15日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