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新课改文瓯教师

点赞:25623 浏览:11907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政治试题评析及2016年政治复习策略

(贵州.都匀)

主讲:罗亦奇 一,2016年新课标高考文综卷政治试题评析

2016年高考新课标文综全国Ⅰ,Ⅱ卷的政治试题保持了新课改多年来的试题特色,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能力立意,重在考生探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着眼学科基础,注重价值引领,新课程理念贯穿全部试题,秉承了多年的命题风格,在命题思想,题目立意,结构分布,题型角度等方面保持了相对稳定,同时,在试题呈现方式上又有创新.

试题分值与结构总体稳定,但Ⅰ,Ⅱ卷选择题顺序有所变化.与往年相比,今年政治试题分值依然是选择题48分,非选择题52分.政治学科内各个模块的比例为分别为:《经济生活》占30%,《政治生活》占24%,《文化生活》占16%左右,《生活与哲学》占30%左右.选择题四个模块所占比例为:4:3:1:4.

从2016年高考试题特点看高考命题走向:

①传统题型保持相对稳定,但与新课程的结合更加紧密

传统只是一个相对概念,我们所说的传统题型,往往只是从形式上加以区分和理解,这样往往发现不了新变化,把握不了新趋势.以计算题为例,这是一个传统题型,但是计算题所考查的内容与能力,在新课程背景下有了新的要求和内涵.在传统课程体系下,强调的是知识逻辑,重视的是知识体系及其基本概念,因而考查计算题时大多考查价值量,劳动生产率等相关计算.在新课程背景下,强调教材的编写,课堂教学,教学评价都要遵循"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的原则,因而,计算题的选材大都同日常生活实际联系紧密,以企业利润,外汇汇率,银行利率等相关知识点作为支撑,同时计算题的难度也大大降低,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规律,也有利于引导教学向新课程转向.

②全国卷与地方卷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趋势增强

有些新的题型不适宜在全国卷试验,但可以在一些新课程推进得比较好的省份和地区进行率先实验,比如2016,2016年上海,浙江,山东,江苏等省份的自主命题,使用了一些新题型,比如以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为代表的曲线图分析,在2016年的全国卷里开始出现.这本来是大学教材中的内容,属于微观经济学的范畴,但是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又能够解决,综合考查学生解读多种形式信息,精确分析经济现象,科学解释生活问题等具有特别的价值.(注意全国卷与北京卷的关系).

③以综合运用能力测试为重点(强调获取和解读知识的能力).

能力立意是近年文综高考试题的突出特色和主导方向.所谓能力立意,就是在命题中把考查的着眼点放在能力上.对能力的考查,概括地说,就是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尤其重视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特别是图表的识别和分析.近三年,全国各地政治试题大部分设置了图表分析题,涉及的考点主要为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两部分.

④坚持微观切入与宏观把握的辩证统一(重视知识切入角度,加强对思维过程的考查).

从试题的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上看,各题都以国家的大政方针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件作为背景引入对相关知识和能力的考核,题目的材料切入角度小而具体,大部分为某地,某企业,某方面的相关材料,都需要考生通过感知试题情境,并联系相关热点背景来进行分析,展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⑤主观题设问中,考点范围的要求有新变化..

近三年,政治试题主观题设问出现以单元,课的考点作为调动和运用知识的现实范围.三年前,高考政治试题主观题综合性强,知识跨度大,考点要求比较宏观,如: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某问题,或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某个问题的看法,现在逐渐转为以单元,课题为考点选用范围,例如:2016年39题第(2)小问: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争议有利于认识的发展,2016年38题第(1)小问:结合材料1,说明全国人大在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中行使的职权及其作用,2016年39题第(2)小问,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为什么科研人员能够成功开发龙脑

⑥试题难度基本稳定,题型有创新.

新课标文综政治试题,近三年难度基本不变,都在0.56左右.非选择题和去年试题比较,2016全国新课标Ⅰ,Ⅱ卷的政治试题的最大特点是稳定,"稳"字当头.一是各模块占分比保持不变,二是选择题仍然是组合选择题当家,Ⅰ,Ⅱ卷12道中有10道左右为组合选择题.三是非选择题的设计上,没有"刁钻"问题,都是历年高考真题中出现过的"似曾相识"的问法,只有Ⅰ卷中,39题第1小问采用了较新的设问方式,考生容易上手.四是在难度上和去年基本相当,但要注意函数图像题和推断式选择题.

总体来看,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政治试题命题的理念是新的,思路是正的,质量是高的,较好地体现了高考的选拔目的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功能.从难易度看,Ⅱ卷比Ⅰ卷难度下降15%以上.近三年试题呈现趋向稳定的态势,不仅调用知识的范围具体,指向明确,考查知识的活化程度有所减弱,也更倾向考查解理思维的收敛性.

1,认识政治命题者的"平衡术"

A,难与易的平衡

从我们应试者(教师和考生)的角度讲,看清命题难度要做到三点:一是看清整体,二是看清"难度",三是看清命题者与应试者的关系.看清整体即要求着眼于全国各省市高考卷的演变和现状这一整体,从整体出发认清高考难度.看清"难度",就是说要认识到难度和信度,效度,区分度一样,是评价试题质量的重要指标.看清命题者,即要认识到命题者与应试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B,基础知识考查与综合能力考查的平衡

【例1】(1993年全国39题)

十四大报告指出:"党的基本路线要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下去,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要搞得更好更快,国家要长治久安和繁荣富强,关键在于我们的党,在于坚持用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

①为什么要说"关键在于我们党"

②为什么要坚持"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

【例2】(2016年全国Ⅰ卷38题)

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材料一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2016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和加强与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要求.

2016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过程中,中国是如何发挥领导作用的.(12分)

C,教材语言与非教材语言的平衡

每一道高考非选择题的参基本上都包括两部分语言:一是教材语言(A),即教材知识点和教材中的表述,二是非教材语言,又包括三类语言,即纯材料语言(B),对材料的解读性语言(C)和对教材的解读性语言(D).研读我国恢复高考后主观题的答案,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过程:

【例3】2016年全国1.38题(2)(材料一,二略)

②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该演艺公司取得成功的经济原因.(14分)

答案:②改制后,公司经营战略目标明确,市场定位准确,权责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合理的组织机构保证了公司高效运转,科学的管理,高质量的演出节目和市场化的营销,形成了公司的竞争优势,合理的分配制度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演出场次增加,多个节目获奖,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2,主观题要学会"踩点"答题:

判断得分点,确定答题的基本思路,审读好材料,归纳答题的有效信息,抓住关 键 词,注意踩点答题的细节

3,高中教学与高考命题的巨大差距及成因:

A,阅读能力不足

B,对所学事物认识不全面,概念,原理理解不到位

C,思维能力不足

D,表达能力不足

有人认为,基础知识就是教材知识,这是一个误区.新课标版全国政治考试大纲有关"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目标提出的知识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就是我们所学的课本教材知识,这是学生应掌握的知识中最主要,最重要的部分,

二是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就是与政治学科有关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知识,资料,

三是自己"知识库"中有用知识,基本技能.主要指前两个方面之外的学生在社会生活方面积累的知识,技能,包括归纳法,演绎法,抽象与具体等社会科学方法方面的知识方法,社会生活经验等.

这三个方面的知识都需要掌握,全面积累储备.

有些重点知识,核心知识需要拓展延伸.如市场供求理论,弹性理论:

①能够运用图形呈现需求法则以及供给法则.

②能够运用图形表示各种影响因素对市场需求或供给的影响

③能够了解非均衡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④能够用初等数学的公式表示需求弹性与交叉弹性,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⑤能够运用市场供求理论理解政府干预政策

⑥能够运用需求弹性以及需求交叉弹性理论解释市场上的相关经济现象

二、高考政治试题解题思路和方法

(一)高考政治选择题解题思路和方法

怎样做好选择题提高选择的正确率是很多同学关心的问题.选择题在高考政治总分中占据半壁江山,可以说成绩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选择题的答题情况,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做好政治选择题.

1,选择题的基本情况

(1)目的:选择题是高考的主要题型之一,目的是检验同学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辨别分析能力.

(2)组成成分及特点:

①组成成分

从形式上看有两部分构成:题干和题肢.题干即选择题的主体内容,包含除选项以外的所有部分,有内容和要求两种成分,题肢是指选择题的选项部分,题肢有四种情况:本身错误不合题意,本身正确符合题意,本身正确不符合题意,本身错误符合题意.

从内容上看有三部分构成:立意,情景,问题设置.

②特点

从高考选择题的答题指导语看"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指导语中"只有一项"表明是单项选择,"最符合题目要求"表明是最佳选择.

题干在情境设计和设问上多种多样,题肢往往似是而非,迷惑性强,稍一疏忽,就会选错.

(3)组成成分及特点:类型

常见的有:因果关系型,比较异同型,评价分析型,事例材料型,漫画材料型,图表材料型,古文诗词型等.

2,解题的基本要求

(1)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是做好选择题的基本前提.因此,在平时的复习中必须力求全面,准确地掌握《考试说明》中规定的知识要点.

(2)仔细阅读与分析题干,明确题干的要求和规定是进行选择的出发点.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必须养成认真分析题干的习惯,反复阅读题干材料,吃透题干精神.

(3)坚持"以干求肢"的解题原则.即以题干的规定性为准绳,逐一分析题肢,选出最能与之"挂钩"的选项,排除与题干的规定性相悖的,脱钩的错误选项或同义反复的选项,才能做到准确无误的选择.

对于选择题,一般说来我们应当先审题干,后审题肢.在审完题干材料后,不宜立刻审题肢,否则,题肢中的选项会对我们分析题干产生干扰.使人们难以迅速作出准确的判断(这一点在哲学常识选择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果在审完题干后能根据题干先作出自己的大致设想(即设想正确的选项应该是什么),然后把自己的设想和题肢进行比较,找出二者的重合之处,选择的准确率就可相对提高了.有些同学在看完题干材料后立刻转入对题肢的分析,常常感觉不少题肢似乎都可以选,这其中很大程度上是题肢干扰的结果.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当对题干的含义一时难以准确把握时,可以通过先分析选项来进行排除,特别是一道题中表述错误的选项较多时.将表述错误的选项排除后,往往正确答案就出来了.

3,解题的基本思路

解答政治选择题应遵循"先审题干,后审题肢.肢干相连,以干求肢"的原则.所谓审题,就是透彻地理解,弄懂题目的含义,找出题目的意向性的过程.这是解题的前提条件,它包括审题干和审题肢两个方面的内容.要做到"三审".

在审题干过程中,首先要明确以下三点要求:

(1)审题干(即审查题干,确定题干的规定性)

首先要明确以下三点要求:

①题干的选择方向,是正向还是反向选择,

②题干的命题类型,是概念,原理(或观点)的理解,判断型,还是比较型,事实的分析型,综合型,

③题干的规定性,包括要求选择的范围,角度,层次等.

其次,做到以下五个步骤:

①审题型.(即审查题目是什么类型,用以确定有针对性的解题方法.)

例1.2016年3月2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赵启正发布新闻并就政协话语权等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以下不属于政协话语权范畴的是()

A.执政为民B.政治协商C.监督D.参政议政

②审题意(即抓住题目立意,全面理解题意.)

例2.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春季会议在2016年4月25日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权的改革方案,这次改革使中国在世银的权从目前的2.77%提高到4.42%,成为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这反映()

A.我国积极参与一切国际组织的活动

B.我国是一个对维护世界安全负责任的大国

C.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日益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

D.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③审范围(即审角度,题干的限定性,指向性.)要着重弄清题干在时空,内容,逻辑三方面的规定性,以便确定题干规定性的知识范围.

例3.在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过程中,我们坚持先使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由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富.这一做法正确体现的辩证法观点是()

A,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B,内外因辩证关系

C,物质决定意识D,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唯一源泉

④审题眼(即关 键 词.)它确定了题干内容的特殊规定性,只有准确地把握"题眼",选择题肢才有目标.

例4.当前,我国文化市场有"三俗"的倾向,即"庸俗","媚俗","低俗".针对这种现象,作为消费者在文化消费时应当()

①坚持文化的多样性

②提高文化辨别的眼力

③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位

④选择具有传统价值的文化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⑤审导语(即联结词,所谓"导语"就是题中影响对题意理解和决定答题方向的词语,它是将题干和题肢有机联系起来的部分.)

例5.面对近年来原材料,劳动力等上升的压力,广东某出口企业,把生产环节转移到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具有优势的内陆地区,并致力于产品研发,品牌设计和营销推广,从而大大提高了产品出口竞争力.该企业竞争力提高的因素有:()

①调整经营战略,利用资源优势②依靠技术创新,维持低价竞争

③加强品牌建设,拓展销售渠道④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审题肢(即审查题肢,明确选项本身正误)

审题肢,就是判断题本身的正误,排除误肢(反向选择除外),确定题肢的角度和层次的过程.

判定正项题肢和误项题肢多用"排除—求证—肯定"的三步走进行.

①"排除",就是排除本身错误的选项和本身没有错误但与题干要求无关的选项.

②"肯定",就是肯定本身无误并与题干要求相关的选项,"排除"和"肯定"均是初步的,只有经过"求证"方能作最后结论.

③"求证",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说明正,误之理由,以防止随意性,确保答案的正确性.千万不能单凭主观感觉,更不能凭想当然去选题肢.

例6.经济学中有"刘易斯拐点"之说,意指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短缺的临界点.简而言之,在"刘易斯拐点"之前,是人求工作,不涨工资也会有源源不绝的劳动力,在"刘易斯拐点"之后,是工作求人,不涨工资就找不到合适的员工."刘易斯拐点"对解决目前"用工荒"问题的启示是()

A.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缩小工资收入差距

B.理顺分配关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C.发挥国家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D.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3)审题干与题肢的关系(即审查题肢是否与题干存在必然联系.)

从语文基础知识的角度来看,题干与题肢之间的知识结构是陈述句结构,题干是主谓结构,题肢则是宾语.这一结构形式就决定了在解选择题时,只能做到以干求肢.通过分析寻找题干与题肢之间的最佳联系,即题肢与题干规定性的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肢干相连,上下结构相通.

在解题时应把题肢与题干一一对照,认真分析题肢与题干间的内在必然的直接联系,即题肢是否符合题干的要求和规定性.

常见的错误"肢干关系"有以下几种:

①答非所问,一般地讲就是题肢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干要求和规定性的,则不能入选.

例7.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首次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这是我们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生动体现.下列对基层群众自治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主要表现为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权利

②社会主义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来源:Zxxk.Com]

(1)基本方法

选择解题的基本方法有以下三种:

1)直接判定.用于相当容易而且有准确把握.如一些概念型题目,以考察大家对基本原理的记忆情况.

2)排除法.基本思路是先抓住题肢的关 键 词,排除错误选项,再抓住题干的关 键 词,排除无关选项.

具体来说排除法有以下几种方式:

①排谬法,②排异法,③排重法,④排倒法,⑤排乱法,⑥排外法.

例10.我国现阶段的政体是由什么决定的,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由我国人民的国家性质B.由我国的宗教制度

C.由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D.由我国的制度

3)比较法.步骤一抓住题肢的关 键 词,排除错误选项.步骤二:先比较余下题肢,抓住关 键 词找出区别,再比较题干与题肢,抓住题干关键,比较题肢优劣(有:最直接原因,最根本原因,最全面,最具体等方面判断题肢优劣.)

例11.CPI(居民消费指数)通常被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防止CPI的过快上升,最根本的措施是()

A.上调银行利率,减少流通中的纸币量B.发展生产,增加社会总供给

C.大量印刷纸币,扩大财政支出D.增加出口,换取更多外汇

(2)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题型:因果关系型,比较异同型,评价分析型,理解说明型,漫画型,图表型,古文诗词型.

1)因果关系型

①基本情况

因果关系型选择题主要是分析政治,经济,社会现象的原因,目的,影响.一般包括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以果求因"即知道结果考原因,题干为果,题肢为因.常用引导语有"因为""其原因是""之所以"等.其中在考查原因时又有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等.

第二种是"以因求果"即知道原因考结果.题干为因,题肢为果.常用引导语有"目的是""是为了""结果是""影响是""因此""所以"等.

②解题要求——"四要三不要"

"四要":解答此类题型时要注意以下四个要求.

一要分清题目考查的是原因还是结果,以避免倒因为果或倒果为因,

二要注意思考题干与题肢之间是否构成因果关系,是,才能选,不是则不能选.

三要把握和理解各种原因的区别与联系,如: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主要原因与次要原因,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等的区别与联系.

四要将选定的答案代入题干中反复比较,看是否合乎逻辑.

"三不要":值得注意的是因果关系型选择题中有三种备选项不要选.

一不要选"答非所问型"即题肢内容与题干规定性相去甚远,

二不要选"同意反复型"即题肢内容与题干的规定性重复或变相重复,

三不要选"因果颠倒型"即题干问的是原因,但题肢却答成结果,又或题干问的是结果,但题肢却答成原因.

例题12.宋代《养柑蚁》一文中说:"广南可耕之地少,民多种柑桔以图利,常患小虫,损失其实.惟树多蚁,则虫不能生,故园户之家,写蚁于人.遂有收蚁而贩者,用猪羊脬脂其中,张口置蚁穴旁,俟蚁入中,则持之而去,谓之养柑蚁."上述材料中,一些人捕捉蚂蚁进行写卖,使蚂蚁具有,是因为()

A.蚂蚁能够消灭害虫B.蚂蚁具有交换价值

C.捕捉蚂蚁耗费了一般人类劳动D.蚂蚁对柑桔农户具有使用价值.

2)比较异同型

①基本情况

比较异同型选择题是将在属性上具有可比性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原理,事件,现象,着作,观点,主张,经济成果等置于题干,而四个备选项则是它们的共同点(包括联系)或不同点.这类选择题的题干中常有"不同""相同""共同""相似""联系"等词语.

内容上可分为类比和对比.类比型就是将同一类性质的概念,事件,人物或观点进行比较.对比型是将不同类型或性质相反的事件,人物等进行比较.

②解题要求

比较异同型选择题考查目标不单单是再现知识,更主要的是对事实,现象,观点,主张等知识进行理性思考,通过类比,对比,分析,归纳,概括出它们的共同点或鉴别出它们各自的不同点.而且备选项的表述往往是教材中没有表述过的新的结论,判断它的正误本身也是一种高层次的能力要求.

所以要解答好此类选择题,除了要全面,准确地掌握基本理论,观点,原理外,还要能用理论来进行分析判断.这类题型的解题技巧有以下三点:

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注意题干考查的角度,看题干是考查两者的区别,还是考查两者的联系,或者是既考查两者的区别又考查两者的联系,

其次要把题肢和题干进行对照,看题肢观点本身是否表述错误,题肢观点是否符合题干考查的角度,只有本身正确且符合题干要求的题肢,才能入选.

最后在做比较异同型选择题时要特别注意几个容易失误的地方,一是不重视两者关系中的区别,忽视对题肢中偷换概念的辨别,二是在考查二者或三者联系时,误选表述正确但联系阐述不全面的选项.

例13.资本市场的发展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企业在资本市场上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融资,为居民提供了新的投资工具和手段.股票与企业债券的本质区别之一是()

A,风险程度的差异

B,收益权的差异

C,期限长短的差异

D,收益水平的差异

3)评价分析型

①基本情况

评价分析型选择题一般以引文作为材料,引文的内容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该类题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②解题要求

对这类型选择题,同学要能够理解引文中蕴涵着哪些观点,这些观点正确与否,引文中的错误是什么,错误原因又是什么.

要特别注意两点:

一是如果题目是考查对引言的理解,那么判断题肢选与不选并不是以这个题正确与否为依据,而是以该题的观点是否蕴涵在材料中为依据.即使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也可能选,

二是如果题目是考查分析引文中作者的观点是否错误及其原因,要注意分析的角度.是站在"我们"的角度,还是站在材料的作者或漫画中的人物的角度,这之间是有区别的.

例14.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说".其错误在于()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4)漫画材料型

①基本情况

漫画材料型选择题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面向社会现实,社会热点,教材重点和教学疑点相结合的命题要求和指导思想,是高考中经常出现的一类选择题.漫画选择题的题干一般由漫画(包括漫画中的文字),说明性文字和选择要求三个要素构成.

试题中的漫画通过针砭时弊,抑恶扬善,揭露问题,弘扬正气,展示成就等设置情景,考查同学们的思想觉悟和是非观念,特别是理解能力,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解题要求——"一看二读三判断"

一看漫画,二读漫画中的文字,三判断题肢.

例15.读漫画图"弯与直"回答问题,青蛙与飞鸟的结论差异启示我们()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C,认识受具体时空的限制

D,认识受主体价值取向的制约

5)古文诗词型

①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政治高考试题中,以古文诗词为材料的试题占据了相当的部分.以古文诗词命题,考查的不仅是同学们的文学功底,更是考查大家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和应运,充分体现了学科间知识的交融.

②解题要求

古文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学的精华,它们经过历史的洗礼,遗留下来的不仅有文学艺术上的价值,更包涵了创作者自身的人生感悟以及对世界的思考,这些需要同学们从已知的政治知识中去寻找共鸣.做好这类题目,需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能阅读理解题好题干中古文诗词所表达的意思,同时也需要对已有的政治知识进行系统的排查,从中抽取出符合题意的知识点加以分析对照.可见,这类型题目在高考中是算难度较高的题型,但通过同学们有意识的去整理,储备以往书本练习考试中出现的同类型题目也能做到熟能生巧,提高答题正确率.

例16."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

A,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

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6)图表材料型

①基本情况

图表材料型选择题以图表为载体考查同学们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分析概括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②解题要求

图表用数字或图形的形式代替文字的描述,这就需要我们要首先掌握读图的方法,理解图表涉及的基本事实,并从图表提供的各种信息中筛选出所需要的信息.其次,在此基础上明确这些信息的价值及其内在联系,揭示出它反映的本质和规律.最后,根据题干中引导语的要求,对选项进行分析,判定.

例17.甲商品(P甲)与乙商品需求量(Q乙)之间存在如图6所示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甲商品的需求量受乙商品的影响

②甲商品上升会使乙商品下降

③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人们对乙商品的需求增加

④人们的某一特定需要,甲乙两种商品都可以满足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二)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思路和方法

1,主观题答题思路与模式

(1)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审题过程要注意"六部曲"

①看:看什么——看设问,怎么看——要看出设问的范围,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指向主体特殊的限制与要求等,并一次性将所有的问题看完.

②抓:抓什么——抓住材料的关 键 词,中心句,怎么抓——通常可用"首尾法,词语频率法,同一中心法"来抓,

③领:领什么——领悟命题者的意图,主要是考什么知识原理,怎么领—从题目的材料出发,去思考该题所处的时政背景,从而判断出命题者的意图主要是想考查什么知识内容

④联:联什么——紧扣题目的材料联系相应的教材术语和时政术语,怎么联——回想相应的教材知识网和相关热点背景,准确完整的联想.

⑤列:列什么——列出答题纲要,怎么列——按照前面的四部曲的内容,把相关题目设问所要求的材料知识,教材知识,时政知识等内容按先后次有序地列出答案要点.

⑥思:思什么——反思答案的完整性,科学性,怎么思——倒推重审题,注意题分值

(2)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答案组织要求注意"六个化"

①解题过程程序化:每答一题都要遵循上面六部曲来进行,

②答案组织要点化:每个要点自成一点,自成一理,

高中政治新课改文瓯教师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政治生活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③答案表述术语化:采用教材政治术语或时政精辟术语,

④答案结构逻辑化:各要点之间要有一定的主次,先后,微观,宏观等逻辑关系,

⑤答案编写完整化:组织答案——条理性:答案要点化,要点序号化,序号段落化,段落规范化(有独立的意思),针对性:紧扣题意,抓关 键 词,有的放矢,理论联系实际:原理+材料,科学性:术语准确,全面科学.切忌答题不全(原理或方法论的表述不全,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全),答题混乱(同一句中混用原理,方法论混用,或原理与方法论对不上号).

2,政治主观性试题题型

题型一,理由"类:

这种类型的设问一般涉及"必然性""必要性""重要性(意义)""可能性"四种情况,常以"依据""原因""为什么""为何"等关 键 词为题眼,要求考生运用"限制性"或"开放性"知识分析出现某种现象的理由,造成某个"结果"的原因,或采取某种措施,提出某种对策的依据等.解决此类问题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必然性.应从基本规律切.因为规律就是客观事物在其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反复多次出现的不可逆转的趋势.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一定要是经济基础的规律,价值规律等,答题格式一般采用:"是等的客观要求等求"等.

(2)必要性.应从时代现状手.时代现状具有两面性,如果只看时代主流而忽视时代支流,矛盾的主次方面就可能发生互易,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转变.因此要统筹兼顾,在重视"主流"的同时,也要解决"支流"问题,以促进"主流"的更好更快地发展.常见的答题格式有"只有等才能等等'如果等就会等"等.

(3)重要性.应从做好某件事的意义,作用等角度(4)可能性.就是要分析出之所以这样做必须具备

题型二,"体现"类:

学生在解决此类问题的过程中,由于

题型三,"辨析"类《考纲》要求考生"能够运用历史的,

提错误,结论正确,有的前提正确,结论错误,有的命题现象貌似正确,但本质却是错误的,等等.不能一概而论,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层解剖,科学结论.四是补充遗漏点,在辨析题的设计中,往往有意露出破绽,如只描述现象,有意隐去本质联系,表述丢三落四或缺少条件等.针对这类问题,考生必须清醒认识,对"缺陷"加以补充和完善,得出正确的观点或结论.

题型四,"图表"类:

【解题思路】:审题要先审设问,后审材料(图表),这样可以增强材料的目的性.

要解答好图表题,必须注意"三读"和"三审".

"三读":

一读图表标题.图表的标题可以说是它的题眼或中心,把握住图表的标题,联系图表内容就不会"跑题".

二读图表数据.图表题的基本解题要求是"三看两比较一小结"即一看标题,二看备注,标题反映了解题的中心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寻找基本的解题知识点,三看图表内容并遵循以下思路:一纵比,即比较出每个要素的历史变化,比较时切记"拐点"(纵向比较得趋势),二横比,即比较不同信息要素之间的关系,(横向比较找差距),比较后要概括出一个基本结论.

三读图表注释.表注是提示性的,补充性的,但对审题很有帮助,从备注中有利于把握解题的思路或角度.因此,做好图表分析题,表注非读不可.

"三审":

一审要求.题目的要求是题目规定的答题范围,明确要求才不至于经济,政治,哲学不分,原理混淆.近几年高考图表题都是运用经济常识知识回答有关问题,要求明确.如果题目的要求是隐含式的就要慎重,如"请用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就要好好研究哪些是"有关"的知识,若贸然下笔就有可能出差错.

二审设问.审设问要"咬文嚼字",把握范围,程度,本质等等,根据设问组织答案.如"表Ⅰ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与"表Ⅰ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和问题",这是有区别的,前者概括现象即可,后者除概括现象外,还要考虑产生现象的原因或影响等.图表分析题中一般都设有一个如何认识的问题,认识什么是原因还是结果,是办法或措施还是影响或意义.

三审设问间的关系.图表分析题一般有2—3个问题,几个问题中一种是并列关系,各小题围绕中心相对独立.一种是递进关系,层层深入.近几年高考图表题设问都是递进关系,基本结构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第一问或第一,二问要求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第二问或第二,三问要求回答怎么办,有何意义等.

【例】(07·全国文综卷I·39(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1—2005年中国制成品进出口货物分类表(单位:亿美元)

年份进口总额化学品及有关产品轻纺产品,橡胶产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杂项制品出口总额化学品及有关产品轻纺产品,橡胶产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杂项制品200119783214191512398134438871200224593904851982971153530101220033400490639330403419669012612004444065574050155282641006156420055122777812609712935812911942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注:分类表中省略了"未分类其他商品"和"机械及运输设备"项.

材料二:据统计,2005年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0%.但高科技产品主要还是依赖进口,如100%的光纤制造装备,80%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和石油化工装备,70%的轿车制造设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等依赖进口.

(1)根据材料一,二,描述我国制成品进出口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制成品国际贸易中,贸易总额逐年增加.其中化学类产品是逆差(纵比:看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的变化趋势),轻纺产品,橡胶产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和杂项制品保持顺差.(横比:分项分析进口与出口的状况,找差距)我国制成品贸易总额一直保持顺差,存在贸易不平衡现象(根据材料一点出存在的问题).(材料二现状描述)高科技产品在出口中所占比重较低,核心技术装备主要依赖进口,说明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点出存在的问题).

题型五,"认识"类[来源:Z.xx.k.Com]

此类问题通常以情景材料呈现社会

题型六,"措施"类:

这是近年高考常见的题型,侧重考查

这类问题是以典型的历史或现实事

者是二者兼而有之.针对此学生解题时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认为破题的关键在于:一是分析材料,明确材料中隐含的要求,从状态的角度分析材料反映的问题是什么或原因有哪些,从"因"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得出"启示",从措施角度分析材料中的成败做法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或不应该怎样做.二是联系教材,找出相关知识点,把从材料中得出的结论与相关观点或原理链接起来,形成对应关系,得出相应结论.[来源:学科网]

新教材在每个单元都设有"综合

异,故而组织的答案大多显得空泛虚检测,角度单一,逻辑混乱,弱化了探究的价值.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研究效能,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确定研究课题,把握基本原则:(1)关联性原(2)可行性原则:拟定的课题不易空(3)创新性(1)活动主题,(2)活动目的,(3)活动形式,

(4)活动程序(步骤),(5)活动方法,(6)活动总结.

是提出合理的活动建议.一般来说,"建议"具有(1)要注意行(执政党,政府,社会,单位,个人),对不同的行为(2)要注意思维的发散性,从不

三是形成研究成果.学生可以通过设计活动方案,

13年与14年新课标考试说明的对比情况:

第一部分经济生活

(十一)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改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小康社会"改为"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经济建设的要求"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改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科学发展观"改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改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第二部分政治生活

(一)1.删掉"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

(三)3.删掉"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

增加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

第三部分文化生活

(四)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删掉"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增加"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四)2.调整到"(四)3.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部分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改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删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高频考点:

第一部分经济生活近六年高考主要题眼(高频考点群)统计分析

①外汇和汇率

②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③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

④财政的作用,特别是财政与宏观调控

⑤宏观调控

货币,外汇和汇率,,生产与消费者,企业,投资与融资,宏观调控(财政),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第二部分政治生活近六年高考主要题眼(高频考点群)统计分析

①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及其方式

②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

③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④我国政府权威的来源和树立

⑤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⑥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三部分文化生活近六年高考主要题眼(高频考点群)统计分析

以文化的作用为中心:

①文化与人,经济,政治,国家社会发展的关系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

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④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

第四部分生活与哲学近六年高考主要题眼(高频考点群)统计分析

①意识的能动作用

②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认识的发展过程,

④联系的客观性和多样性,

⑤发展观,

⑥矛盾观,

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⑧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三、2016年二轮复习策略

如果说第一轮复习重在基础的话,那么,第二轮复习应重在"升华",重在学科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二轮复习使教师面临着专业水平和教学智慧的挑战.可以说,二轮复习组织的好坏,往往是考量一个政治教师能否真正胜任高中教学的重要标准.近年来,我听了很多老师上二轮复习课,常常使我产生这样的一种感觉:许多老师把二轮复习课上成了一轮复习的浓缩版.这种简单重复式的复习课不利于学生学科能力的提升.

(一)建议二轮复习时间:

2月初至4月中旬,约两个月左右.

高三复习阶段(一般情况)

(二)二轮复习的目标:进一步夯实基础,提高各种题型解题能力,适度关注热点.

一轮复习二轮复习覆盖,立足每个"考点"辐射,立足核心"考点"单项为主,内容跨度小专题为主,内容跨度大初步建立知识结构完善优化知识结构侧重识记,理解侧重在新情境中的运用强调解题的准确性既要对,又要快

(三)二轮复习内容:

整合基础知识,构建体系,各种题型解题技巧和训练,有条件的学校,还可结合热点专题进行复习.具体复习方法如下:

1,夯实基础,整合知识,构建体系

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历来是高考答好题的基础性工程,完整清晰的知识体系是高考得高分最有力的保证.当前,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被广泛运用于当前的教育领域.建构是原有经验的整合,是新的经验的生长,新的体系的生成.高考试题大都是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命制出来的.因而,如果我们将建构主义理论运用到第二轮复习之中,那么,我们的第二轮复习就会得到极大的优化,复习的效率就会得以成倍的提高.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无论是材料新颖的选择题,还是关注现实生活的富有创意的主观题,稍加分析,其答案绝大部分就在教材中,就在所学过的基础知识中,特别是《文化生活》,《政治生活》模块主观题的答案,更多的是课本知识的再现.然而,无论是在平时的各种考试中,还是在高考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学生在答题时往往"无话可说"或"有话不好好说"."无话可说"主要是因为基础不扎实,考点不过关,不知道从何处着手."有话不好好说"主要说明审题能力弱,记忆混乱,把握不准理论观点,课本基础知识不扎实,文字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差,出现"得意不得分"的现象.两者的根源都在于没有重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没有形成知识网络.

虽然说经过第一轮复习,学生对高考考点有了初步理解和掌握,但是高中政治涉及四门必修,知识点庞杂,再加上一年内时事政治等内容,往往会使学生眼花缭乱,同时,学生第一轮复习往往都是各个知识点突破,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比较零乱,容易混淆和忘记,学生在考试前或者考试中总感觉心虚,总感觉自己对知识运用不熟练,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等因此第二轮复习,应引导学生在对基础知识的把握上学会梳理,归纳知识点,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每一门学科的知识体系,做到会,准,实,活,在此基础上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体系框架,进一步夯实基础,站在高处,从总体上驾驭知识.

(1)知识梳理:

考生对于已经熟悉掌握的考点可以标明已经掌握的符号(例如"√"),对于不太熟悉的考点做好不太熟悉的符号(例如""),对于没有掌握的考点做好没掌握的符号(例如×).这样,我们对自己的考点掌握情况就一目了然,对于已经掌握的考点,我们可以暂时不太理它,对于其他两种情况,我们要花时间去掌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把书读薄".

(2)建立体系:

要把知识点牢记,必须构建知识一个网络.在对考点各个击破以后,我们还必须把各个考点整合成知识面,串成知识网络,这样有利于我们系统全面牢固的掌握考点.我们要把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生活的内容,一课课整理出知识结构图,做到全面梳理知识.这一环节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自己去构建知识体系(当然,老师必须首先做一个示例,并且指导学生构建),要求学生自觉做到章章有归纳,节节有提炼,课课有总结,让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做到"烂熟于心",随"点"随"到",犹如电脑一般,鼠标一点,"记"上心来.

Ⅰ以知识为专题复习:

(1)经济生活

专题一商品与货币:商品的价值(总)量,涉及到的一系列关系(常以计算题的方式呈现).

专题二变动及其影响:对生活(消费),生产的影响(常以图表题方式呈现)

专题三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涉及相互作用关系的具体内容(常以生活事实呈现)

专题四企业生产经营: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常以实体经济呈现)

专题五收入分配:涉及到分配原则,效率公平,社保(常以民生问题切入)

专题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现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常以资源配置问题切入)

专题七经济全球化: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常以企业参与切入)

(2)政治生活

专题一公民的政治参与:选举,决策,管理,监督(体现平等精神)

专题二政府职责和作用:政府性质,职能,作用,原则,依法行政(常以政府活动切入)

专题三人大及其代表活动:性质,职权(责),作用(常以人大及其代表的活动切入)

专题四及政协活动:性质,地位,职能(执政方式)(常以或政协的活动切入)

专题五国际社会:主权,决定因素,时代主题,国际形势,外交政策(多以中国活动切入)

(3)文化生活

专题一文化与经济,政治:涉及相互影响,交融(常以此拓展出文化的功能和作用)

专题二文化的影响:表现,特点,影响个人,国家民族(常以文化现象或活动切入)

专题三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继承,发展和创新(以具体传统文化切入)

专题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地位,作用(以现实文化建设切入)

(4)生活与哲学

专题一唯物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探索事物本质和规律,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常以科学探索等方式呈现),从实际出发等方法论:涉及多方面的方法论要求(常以现实问题切入)

专题二认识论:实践和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实践中追求发展真理,认识的发展过程(常以科学探索发现呈现)

专题三辩证法:(其中可分为四部分)[来源:学.科.网]

Ⅱ围绕知识元点建构体系

"元点"知识,即基础性知识,主干知识,可生成其他知识的知识.二轮复习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教师帮助学生围绕"元点"知识建构相应的知识体系.

例:以"实践的作用"为"元点"建构的知识体系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包括四点),

第二,在实践的基础上追求和发展真理,

第三,在实践中获得对世界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第四,实践的过程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

第五,在实践中揭示事物内在的,本质的联系,

第六,在实践中创新,推动事物发展,

第七,在实践中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推动社会变革,

第八,发挥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主体作用,

第九,在实践基础上,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来源:学科网ZXXK]

①要具备创新精神和自主创业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等道德品质,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综合性知识和技能,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③争取和利用好政府的优惠,扶持政策.

政府:

性质: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人民利益执行者,扞卫者

宗旨:为人民怎么写作,求助途径

原则:对人民负责(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方法)

职能:管理和怎么写作,经济,文化,社会公共怎么写作,人民长治久安

行使政府权力:有限与无限

政府行使权力:科学决策(信息,智力支持系统,透明度和参与度),坚持依法行政:含义,意义,要求(具体+提高),接受人民监督(为什么原因+意义,怎么做机制+体系),树立政府威信含义+意义,怎样做:审慎用权,科学决策,优化公共怎么写作,完善社会管理,依法行政,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要有良好业绩,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有促进作用,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重品行,做表率,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廉洁高效,团结合作,为民怎么写作,讲信誉,令行禁止.

企业:

政策背景: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等.

企业的目标,地位,作用,根本出发点,企业的社会责任,公司的分类,经营策略,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方向等.

为什么企业能够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怎样才能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如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落实企业社会责任,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如何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2,各种题型解题技巧和训练

在熟悉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我们还必须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和规律,提高我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战能力和应试能力.综观十几年的高考试题,无论是"最佳选择题,组合选择题"等客观题,还是"简答题,辨析题,材料分析题,图表题,探究题等主观题,它们都是具有一定的答题要求和规范,规律的.掌握了各种题型的答题规律,那么无论题目材料如何变化,我们都可以游刃有余,同时,通过系统训练,精练巧练,熟能生巧,既掌握了解题技巧,又巩固了基础知识.当然,技巧再好,根基还是在于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熟悉掌握.所以,我们在强调掌握各种题型解题技巧的同时,更强调掌握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Ⅰ本环节的目的:

在第二轮复习的"各种题型解题技巧和训练"环节中,我们要通过各种题型解题技巧的讲解,强化训练来培养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战能力.通过本环节的训练,我们要达到这些目的:

(1)答题的规律性,要通过练习检测与评讲结合来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某一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答题的规范性.平时练习要像考试一样认真对待,严格按照各类试题的要求规范作答,要规范政治术语的使用.

(3)训练的矫正性.针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有针对地加强某一方面的训练,以弥补克服学习点和缺陷.

Ⅱ本环节的内容设置安排如下:

(1)选择题解题技巧讲解和专题训练

传统的思维是把选择题依据其核心词分为因果关系类,漫画类,计算类等,这基本上只是一个大致的分类,对于深入分析没有多大的意义.深入分析要求明确研究的目的是什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等要有一个整体认识.比如,这次讲课我们对选择题进行的分类就是基于高考的新变化而提出来的,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选择题题型包括:推断类,传导类,计算类,图表类等,以及一些特殊的分类,这体现了教学的实际需要.

(2)非选择题解题技巧和训练

其中包括:图表分析型,因果型,体现型,对策型,关系型,意义型,启示型,认识型.

四、优化主题复习,落实热点重点

第三轮复习(综合复习):应用能力提高.

①目标:学科渗透,精选试题,强化训练,规范答题.

②要求:本轮复习是考前的冲刺阶段,本轮复习要做到:立足学科内综合,加强学科间渗透,精选试题,规范答题,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和得分能力.

③注意事项.

第一,在综合训练阶段(学科内综合),为使学生将所学到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技能充分结合起来,应培养学生良好稳定的心理素质,要求他们注意以下几点:

a.要注意审题,强化审题意识.因为高三学生经过多年的训练,缺乏的往往不是知识,而是解题的能力,而在解题能力的训练中,审题又是关键,审好题,就等于做对了一半,具体来说,在审题中,要注意审材料,审范围,审主体,审分值,审设问,通过反复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b.要研究试题题型的设计,提高应试技巧.一般来说,高考试题的设问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考察,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弄清设问的方向,可以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c.答题要确切,简炼,书写规范,工整,尽量采取要点式答题.答题时要准确应用政治术语,防止用原理生搬硬套.避免出现答案写得不少,得分却极少的现象.建议学生按顺序作答,因为命题人在命题的时候,是按梯度逐渐地提高对考生的能力考查的,所以按顺序回答,能力容易发挥出来,后面试题难度高,学生如答得不顺利,容易产生障碍,恐惧或者慌乱.再者,如果考生先答后面的主观题,然后再回头做客观题,脑袋的信息装得过多,可能干扰也会变多,考试的出错率就有可能增大.

第二,以学科内综合为主适度进行跨学科渗透.在"守"好本学科内部知识的前提下,适当对其它学科的相关内容进行"渗透".由于综合考试的要求,对各科间相互渗透的考查加强,学生的复习不能进行单科化,要在单科知识学好的条件下适当的对其它学科有所了解.

(一)如何处理时政热点

关于时政热点问题的认识

考试说明第四部分时事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