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的网站数学实践小文,数学实践小文

点赞:24109 浏览:10840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教育反思与案例及论文编写指导》作业

第一章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教育反思

1,波斯纳认为教师成长的规律是"经验+反思等于成长".为什么教育反思对教师的成长如此重要

教育反思是教师基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所进行的思考和评判.教育反思不仅仅被视为一种批判性思维活动,还可视为一种写作的文体,它把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思考和评判活动记录下来,成为教师成长发展的忠实记录和反映,也成为促进教师成长的一种科研范式,相对有关教育行为来看,它具有明显的独特之处.

美国学者波斯纳(G.J.Posner)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他十分简洁地提出了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反思等于成长".

具体来说,教育反思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表现在:

(一)问题意识的培养

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许多教师由于缺乏问题意识,常常发出没有课题可研究的感叹.于是,有些学校科研贪大求全,标新立异,课题至上,致使口号理念满天飞,而教学现场所存在的实际问题无法进入科研课题,科研的本真目的受到扭曲.因此,要想达到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目的,中小学校开展教育科研必须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出发,让教师在自己的亲身实践中生发出问题意识,通过研究日常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疑难,为教学实践扫除障碍,并提升自己的科研素养.

一篇高质量的教育反思,首先要选择好切入点.而切入点就是在稍纵即逝的现象中捕捉问题.因此,教师在进行教育反思活动时,首先要学会做一个有心人,经常琢磨,学会在貌似没有问题之处发现问题,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

(二)批判性思维习惯的养成

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载体,教育反思虽然始于某一现象或问题,但并不只是就事论事的思维活动.它要求教师以研究主体的眼光审视教学过程,不能一味地认同他人的观点和认识,要彻底摆脱指令性课程范式下,作为课程依附者和消极执行者的被动角色.同时,作为研究的教育反思,它具有持续性,不间断性,批判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它让教师在实践中能够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讨论问题"的思维习惯,使教师批判和研究的意识贯穿到日常具体的教学工作中.通过反思,教师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提升自己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实现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学术型"和"创造型"角色的转换.

(三)教学实践合理性的追求

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合理性的追求亦永无止境.这种不懈追求的本质是教师对自身实践的不断探索,超越和创新,它离不开教学反思.尤其是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理念的变化,学生学习行为的变革,教学模式的重构,课程资源的优化组合,以及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评价的多元化等,都使每个学校和教师面临许多新问题.这些新问题也使得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困难重重,步履艰难.因此,研究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探索教育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在当前尤其重要.

教育反思是传统教研方式的创新,是形成研究型教师的必经之路.它以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为反思对象,通过前瞻性,监控性,批判性的反思来剖析,矫正和完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合理的行为和理念,不断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认识.因此,教育反思特别是反思性的教学实践与教师的专业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反思能让教师学会发现问题,分析探讨问题,解决处理问题的方法,引领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养成自己的问题意识,批判性思维习惯,培养教师综合的教育智慧和能力,提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空间,让教师成为教育的思想者,研究者,实践者和创造者.

教育反思作为一种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科研范式,能够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行为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增强自信心,消除职业倦怠感,从而形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结合你的学科教学实践,说明教育反思应当从何处入手如何反思

教育教学反思就是研究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在教中学,在学中教.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记录和思考.

(一)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优点

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就是记得意之处,记课堂上感觉特好的成功点,包括:教学中引起师生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上一些精彩的"镜头",如师生对答,学生争论,智慧碰撞,情感交融等和亮点,教学思想方法和教学原则运用的感触,教法改革和临时应变的教学措施,感受最深的教材改进和创造性处理,教育教学中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方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目标,引起教与学共振效应的途径,设计合理,条理分明的板书,课堂教学中临时出现的问题以及处理得当的具体措施,先进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中的渗透与应用,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在课堂中应用的感悟,教学方法的革新,学法指导的技巧等.只有详尽地记录这些优点,才能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借鉴使用,并不断总结,改善,推旧出新,教育教学才能接近完美.

(二)写教育教学中不足,失败之处

写教育教学中不足,失败之处就是记失误之处,侧重于审视自己课堂教学的失误,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策.如问题情境的创设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习活动的组织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有没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浓厚等.可以是大的问题,也可以是小的问题.教师通过反思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教学时应吸取的教训,同时找到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教学的新思路,写出改进的策略和"二度设计"的新方案.即使一个教学经验丰富,课堂教学近乎完美的教师,在一节课的某些环节上还是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败笔之处.能认真冷静地对整个教学过程加以剖析,回顾,探究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略,对今后的再教学积累深层次经验,无疑会有锦上添花之妙用.

(三)记录整理学生的创新思维

记录整理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记录学生的见解.常言道,教学相长,学生的一些独到见解犹如智慧的火花在闪烁,不仅对其他学生有启发,对我们教师教学也有开拓思维的良好作用.如课堂上学生的独特见解,精彩回答,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源于学生精神世界的独特感受,都是丰富,可贵的课程资源,也都是教师可利用的宝贵教学资料.对于新课程要有新理念.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直强调"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在这个理念的引领下,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灵光"显现,教师应该适时肯定他们的独特见解,进一步推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用激励的方式,方法促进其发散性思维的形成.这些独到的见解可以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和完善,也可以拓宽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四)记录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和记录学生的问题和建议

学生在学习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也必然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是个别的,有些是普遍的,也有一些是教师意想不到的,还有一些是富有创新性的,可能教师一时都难以解答.这些问题应及时记录下来,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对症下药,实施补救措施.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教学思维和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也能提高自身的教研水平.同时,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着教学的精神,对学生的教学建议也应该做必要的记载.课堂中,师生,生生互动导致一些突发事件,在寻找解决的方法时,偶然出现的瞬间灵感(即使是不能成功解决的方法)也要及时记录,利用课后深刻反思,否则就会不了了之,教学思路就得不到拓展.

写文的网站数学实践小文,数学实践小文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育反思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五)课后重写"教学设计"

课后,应回顾一节课的全部进程,思考本节课探索出哪些教学规律,教法,学法上有何创新,启发学生思维有何新招,重点及难点的突破与分散是否得当,课堂训练设置是否有层次感,有梯度,教学是否面向全体学生,知识点是否通过迁移训练得到强化等.再次梳理之后进行必要的分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本节内容时应该如何去做,写出新的教学设计,把自己的教学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与高度.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反思的方法是什么任何一种理念只有落到操作层次,才具有实践意义.教学反思也不例外,当教师掌握一些反思的方法后,可以使自己在教学后有序地进行反思,从而对自身行为产生指导意义.

1质疑反思

质疑是人的思维走向深刻的开始,教师要真正看清自己所经历过的教学过程则需要不断质疑才会有新的发现.对每一节课我们都要这样反思:"这样做对吗""这样设计合理吗""情境的创设有效吗"等.有质疑才会有发现,有发现才会有努力,有努力才会有发展.

教师要培养自己勤于反思的好习惯.如果一个教师平时在学习,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听课等处处学做有心人,不是仅凭自己所谓的经验,而是当做一种钻研,一种追求,把每一个疑惑都当成可思考可利用的教学资源,那么,长年累月,自然水到渠成.

2归纳反思

过去的经历一般是在自然状态下,零星地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之中甚至在记忆深处,而我们一旦将它们回忆,收集,分析,整理,归纳出来之后,就会成为可贵的教学体会与教学经验.经过这样的归纳反思,找出了"得"与"失",也找出了问题的症结,那么我们的经验日积月累就更加丰富了,我们的教学失误就会更少,教学效果就会更好了.

归纳反思记录要及时,精要,提炼.教学反思有其时效性,时间一久真情实感容易淡化,智慧的火花也容易溜掉,甚至捉也捉不回来,想记录的事实材料也容易忘掉.最好是当时记,记当时,不过夜.反思记录不宜庞杂冗长,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应做到有感而发.它可以对一堂课或一篇课文整体内容作分析探讨,但更多的是对一个提问,一次建议,一个词语,一个符号,甚至教师的一个手势,眼神的运用等做记载和探讨.建议教师主动在备课笔记上预留空间,经常及时地记录所感所思.

3换位反思

"横看成岭侧成峰",人的认识受自我经历的局限,难免会使自己的认识产生偏差,有时甚至看不出问题所在.这时,教师应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学生会怎样""这个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经常进行这样的换位反思,对于形成融洽,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和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是大有裨益的.

4对比反思

有比较才有鉴别,人们常常是通过找到某一事物的对应面的特征来发现这一事物的本质属性的.作为教师,应善于向别人学习,要经常听其他教师的课,特别是骨干教师,名师的课,并以此为镜子来对照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做到取长补短,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5评议反思

从时间上看可以是"课后思","周后思"或"单元思",也可以是"月后思","考后思".一个阶段考试后,教师应及时进行教学效果分析,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家长意见,掌握反馈信息,帮助自己进行完整的整合思考.还可以是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一届教学的宏观反思.形式上看可以是个体的回顾,也可以是集体的交流.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对青年教师来说,经常上公开课,邀请同行和专家听课评课,创设良好的交流研讨的氛围,认真听取同行和专家专业化的点评,指导其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堂过程的调控,练习设计等,摒弃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空泛评论,倡导深度的反思分析和交流,是一种真真切切的助推力.通过评议互动,相互交流,共同探讨,使执教老师认清自我,受到启发和教益,又使听课教师学会反思,引以为戒.为此,学校要积极组织这种"互听,互评,互动"的反思活动.对于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和教学水平是大有帮助的.随着现代化设备的推广,不少教师使用的课堂全程录像的"影像反思法"值得借鉴.

要将教学反思落到实处就必须养成在每一节课之后自觉进行反思的习惯.写好教学反思,必须做到"精,短,快",以便及时把感悟,亮点,遗憾等记录下来,指导今后的教学.这样,通过教学反思,促进教师自我教育,提高业务素质,也促进教育科研健康地发展.

在当前课改背景下,还必须不断地学习现代教学理论和新课程理念,做一个不断学习,勇于实践,勤于反思的新生代教师.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认为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教育反思的步骤

(一)发现问题

教师关注教育教学中的特定问题,并从学校环境课程设计,师生等诸方面收集相关的资料.收集资料的方法包括自述与回忆,他人的参与性观察,角色扮演,轶事记录,各种检查表,问卷,访谈等,也可以借助音像资料等.学校教师之间要创设轻松,信任,合作的气氛,在合作中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所在.

(二)分析问题

教师分析所掌握的资料,特别是关于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信息.教师要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思想,行为,其中还包括自己的信念,价值观,态度,情感和技巧方法等,以形成对问题的表征,明确问题根源所在.这里,教师利用自我提问来帮助对问题的理解,也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相互观察和分析)来进行.

(三)确立检测设

明确问题以后,教师开始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或通过请教专家,同行,或通过阅读专业书籍,网上搜索文献资料等途径)搜寻与当前问题相关的信息,以建立解决问题的检测设性方案.这种寻找信息的活动是自我定向式的,它所产生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教师形成新的有创造性的解决办法.

(四)验证检测设

考虑了每种行动的效果后,教师就开始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检验的过程中,教师会遇到新的问题,新的经验,当这种行动过程再次被观察和分析时,就开始了新一轮的反思循环,形成一种螺旋式的上升形态.

3,写一篇关于你的学科教学方面的反思或学生管理方面的反思,与大家分享.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方面的反思

以下是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点滴体会,希望与大家分享,不到之处,诚请不吝指导

一,指导预习,夯实课堂教学基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学生课堂教学的第一步,课前教师必须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致了解,重点是什么,疑难有哪些,问题在哪里,每一个学生只有都做到"心中有数",存疑而学,存疑而问,才能有效地进入课堂学习.

初中阶段,尤其对刚刚走入中学的学生,教师要对学生予以预习指导和帮助.第一,要留出时间,集中学生统一进行预习,第二,要明确内容,直接指出页码和段落,第三,要指导方法,先浏览通读全文,再回顾勾画重点,后思考书中要求问题,终梳理点出问题,并将问题做读书笔记.

二、紧扣课标,展示课堂教学

(一)先入为主,引出教学主题.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其对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建议,巧妙利用课内课外两种教学资源,先入为主,先声夺人,一炮打响,争取"开门红".对思想品德课而言,教师必须主动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大胆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重新建构.第一,故事导入,激起学生兴趣,第二,时事导入,唤起学生爱国热情,第三,问题导入,启发学生产生疑问,自主解决问题,第四,名言警句导入,启发学生思考,合作探究.

(二)师生互动,精讲解难答疑.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依据教材文本,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情境,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主动提问,逐一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和疑难,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是教与学的全过程.我们必须要:第一,深刻把握教材,依据文本设计问题,第二,密切联系实际,认真分析解决.教师必须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分析,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教师要注意从小处着手,从大处着眼,把学生学习,生活的"小环境"与社会的"大环境"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客观看待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分析原因,探求解决途径和办法,拥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

(三)理解掌握,及时复习训练.

课堂上,教师必须做到:第一,深入浅出,引经据典,问题互动,让学生充分理解文本,第二,不失时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生活实践,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内化教学内容,深刻领会文本,渎懂文本,第三,及时提供时间,空间,趁热打铁,让学生尽快记忆,背诵,将文本纳入心中,第四,展示一定数量,质量上乘的练习题,与新课标接轨,与中,高考衔接

三、课堂教学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师千差万别,学生千差万别.我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教学要因教师的个性,能力而异,不能搞"一刀切",千课一律,第二,教学要因学生的整体素质而异,不同程度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因人而教,既能使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又能层次不一的学生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第三,教学要因教学的环境而异.不同地方的教学环境都不一样,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手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成绩,实现好的教学效果接,限定时间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四,如:我在上初三思想品德"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人教版)这一框题,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课前,将相关的内容设计成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上课时,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通过图文等材料进行分析讲解.节省了大量的讲授时间和板书的时间,保持了学生思维的连贯性,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巩固.课中,又将在在课前按中考题型设计有关的课堂练习题,在各个教学环节中不断出现,让不同层次类型的学生都能参与回答,并及时进行教学效果反馈.使学生在一节课里的时间里真正学到更多的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

总之,计划没有变化快.计划得再周详,教案写得再完善,课堂教学中往往也会遇到这样那样各种意料不到的问题,导致我们不能完整地实现教学计划,这些问题,需要教师深入进行反思,思考其原因,寻找解决办法,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怎么写作.

第二章中小学教师如何写教育案例

1,什么是教育案例它与教育反思有何区别

教育案例的含义是教育案例规范化的前提和基础

一个教育案例就是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故事,其叙述的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

再简明概括地讲,教育案例就是叙述一个教育故事.它是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

从这个定义出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育案例作一个确切地解读.

(一)教育案例是与教育实践密切相关的

无论哪种类型的案例都是与特定事物相关联的.它们差不多必然是关于教育的情境,行为过程,即是特定的事物蕴涵于其中的或为达到分析目的而基于实践构建的情境.

(二)教育案例是与教育行为,目的和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密切相关的

教育案例是教师教育思想和教育目的的载体,是教师的使命意识的再现.案例的描述只需一个完整的故事或片段就能逼真地反映教师的思维动态和人格魅力.

(三)教育案例是与教学变量,理论观点的多元性密切相关的

教育案例蕴涵了教育教学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问题性.

教育案例是对某种具体情境的记录,是对"眼前"真实发生的实践情境的描述,它不能杜撰和虚构所谓的"事实",也不能由抽象的,概括化的理论中演绎的事实来替代.教育案例描述的是具体的,特定的需要进行探求和解决的疑惑问题.教育案例是为了突出一个主题而截取的教育教学行为的一个场景,这些片段场景蕴涵了一定的教育理论.因此,教育案例不是课堂实录,也非教师的教案或教育个案.

教育案例充分体现了一定的教与学的原理或理念.它是以真实的教育事件为基础,但又不是简单而机械的课堂实录,它往往是为了产生一个具有研究基础的教育模式,对教育过程进行剪裁和提炼加工,融合了多个事件的某个方面.不言而喻,教育案例源于实践,但高于实践,因此,它超越了一般指导书的"有效教育行为"和"应该等"的罗列式所谋求的感觉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将大家带到一个充满目的性,不确定性,偶然性和随时要作出决定的环境中,在其提供的分析框架基础上,引起大家进行深刻的思考,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而影响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和教育教学实践.

综上所述,教育案例讲述的应该是一个完整而生动的教育故事,叙述的是一个教育事例.

教育反思,即教师自觉地以自己的教育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和总结.

换言之,反思即指教师对自己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剖析,解读的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沟通,它反映一个人对其身心状况的认知.反思不仅是个人的思想需要,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是精神产品的再生产.它包括引起思维的怀疑,困惑及心智上的困顿,还包括寻找,搜索和探索的活动,求得解决疑难,处理困惑的方法.

教育反思通常指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熊川武《论反思性教学》).应当说,教育反思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的概念.它不仅指反思课堂教学行为,也指反思课前的教学计划与课后的教学评价,它不仅指教师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也指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反思,它不仅指反思总结教师自身的教学行为,也指反思总结其他教师的教学行为.一句话,可以指对所有教学行动的回忆,思考,分析,检讨和评价.教学反思的重点在"思",既然是"思",就得有"思路".教学反思应当如何去拓展思路,这正是教师在开展教学反思,撰写教学反思总结时感到为难和困惑的地方.

2,研读教材案例"寻找数学复习课的新与乐"(第53页),与教育案例的的概念对照,你认为它符合教育案例应具备的特征吗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教材案例"寻找数学复习课的新与乐",与教育案例的的概念对照,它符合教育案例应具备的特征.

我的判断依据是:一个教育案例就是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故事,其叙述的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

教育案例充分体现了一定的教与学的原理或理念.它是以真实的教育事件为基础,但又不是简单而机械的课堂实录,它往往是为了产生一个具有研究基础的教育模式,对教育过程进行剪裁和提炼加工,融合了多个事件的某个方面.不言而喻,教育案例源于实践,但高于实践,因此,它超越了一般指导书的"有效教育行为"和"应该等"的罗列式所谋求的感觉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将大家带到一个充满目的性,不确定性,偶然性和随时要作出决定的环境中,在其提供的分析框架基础上,引起大家进行深刻的思考,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而影响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和教育教学实践.

教材案例"寻找数学复习课的新与乐",是一篇指导性教育案例,这种由教师提供一份材料,然后以此材料为思维触点,学生一触即发,掌握了分数应用题的本质特点及基本解题规律,并在学习过程中极大地体验了思维训练乐趣以及改编应用题创新之乐,课堂再也不像原来那样枯燥乏味了.

指导性教育案例对问题的解决方法有较先进的思路,有理性的分析和科学的思考,对大家的实践和教育行为有普遍的指导作用和推广价值.

3,写一篇与你的学科教学或学生管理工作有关的案例,与大家分享.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任重而道远

人们常说,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妙的土地,看你播下什么样的种子.无数人的成长历程都在验证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播下一粒思想的种子,就会收获行为的果实,播下一粒行为的种子,就会收获习惯的果实,播下一粒习惯的种子,就会收获性格的果实,播下一粒性格的种子,就会收获命运的果实.体验教育就是在这千千万万块奇妙的土地上播种思想的种子,行为的种子,习惯的种子,性格的种子,命运的种子. 接受学校布置,这几天观看了有关未成年人的相关节目,我深刻的感到现在的部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现状堪忧 事例一:武汉市某校8名12岁至于6岁在校学生疯狂盗窃作案60余起,将非法所得全部用于泡网吧,看录像,逛舞厅,下馆子,写高档衣服. 事例二:荆门市某中学生张某被几个同龄人挟持上山后,遭遇了长达10多个小时的折磨,被打成脑震荡,鼻骨骨折,身上还有多次软组织损伤等 据了解,湖北省1200万在校学生中有900万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从总体上是看好的,但近年来,形形色色的思想观念冲击着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社会上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检测卓越伪劣,欺骗欺诈活动等种种不良因素不可避免地给未成年人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滑坡直接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率的上升.据统计,我国每年查获的未年人犯罪有15万人,其中尤以15岁至18岁犯罪的高发年龄段.马加爵为何走上不归路它再次警示人们应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现状给予更多的关注.

正是因为以上情况,所以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尤为重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既要遵循客观德育规律,贴近未成年人的实际,又要加强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

初一下册设置了《防患于未然》这课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犯罪的危害,引导学生要预防违法犯罪,防患于未然.教育学生能够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学会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教学难点:遵守法律与践行道德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展开教学:

"认清犯罪危害"

1,组织学生活动:案例分析(见教材第97页案例)以陈某滑向犯罪深渊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

①陈某由违纪再走向违法,最后滑向犯罪深渊的原因是什么(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为什么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走向犯罪道路的原因有哪些)等

导致人们走向犯罪道路的原因主要有:道德水平低,法制观念淡薄,为获得某种满足,贪图便宜,等

②结合陈某的经历,大家说说违纪,违法和犯罪这三者之间有何联系(他曾有过知耻心理,为什么还是滑向了犯罪的深渊)等

③用"违纪,违法,犯罪"三个词谈谈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道德水平高低与违法犯罪有什么样的关系)等

2,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小结:

通过分析思考我们认识到:道德水平高低与违法犯罪有密切的关系.人的行为是思想观念支配的.对自己要求不严格,道德水平低,法纪观念淡薄,就难免会违纪,可能违法,甚至于犯罪.我们要意识到应该增强法纪观念,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因此,我们要提高道德水平,增强法制观念,积极追求上进,这样才能不犯或少犯错误,不会做出违法犯罪的事.

3,教师提问导入教材第98页"小迪的案例":

①犯罪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等

严重的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的特征,犯罪不但对社会造成危害,它对家庭,他人以及行为人自己都会造成伤害,

②犯罪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有些什么危害(犯罪有没有什么好处吗)等

同学们,下面我们再来分析一个案例,我们看教材第98页"小迪的案例"(教师朗读).我们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来分析其危害性.

对他人的危害:侵占他人财物,造成他人的身体和心理受到伤害

对自己的危害:坐牢,自毁前程

对家庭的危害:妈妈精神失常,爸爸出车祸,姥姥死亡,

对社会的危害:影响社会安定

4,教师归纳小结:犯罪的危害有哪些我们青少年为什么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

通过上面这个案件我们可以看到:犯罪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有百害而无一利.我们正处于未成年阶段,受国家司法保护.我们一定要约束自己的行为,心中要有道德和法律的准绳,不能只顾自己不顾他人,不能图一时痛快,占小便宜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

5,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98页"相关连接"的内容:那种认为年龄小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处罚的想法对不对为什么

那种认为年龄小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处罚的想法是十分错误的.因为,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岁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岁未满十六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罪,抢劫罪,贩卖毒品罪,放火罪,投毒罪,爆炸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6,教师归纳过渡:通过前边的学习和探究,我们知道:犯罪行为的代价极大,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青少年应当憎恶违法犯罪,远离违法犯罪.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自己违法犯罪呢

"加强自我防范"

1,我们应该怎样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自己违法犯罪

1)要树立法律意识,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同学们,还是让我们来看一个故事吧.(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9页的材料"小张改掉了占小便宜的习惯")思考其中的问题:你如何看待这个孩子的行为他的转变给我们什么启示(学生回答等)

教师小结:老人们常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银","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俗话也讲:"善不积不足已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任何大事都是从小事开始的,大错也是从小错开始的.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合格的公民,就要自觉树立法律意识,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防微杜渐是十分必要的.

2)要划清是非美丑和行为界限

简单地说也就是要弄清什么事是我们应该做的,什么事是我们不应该做的,哪些行为是不良行为,我们应该怎样矫治自己的不良行为.

我国有一部《预防为成年人犯罪法》,这部法律就设专章规定了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为我们划清了是非界限.我们来了解一下有关内容.请你找出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作了怎样的界定(P99"相关连接"的内容)

学生活动:填表(根据要求填写教材第100页的表格)

寻找校园中,身边的同学或自己身上有哪些不良的行为,并分析这些行为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危害.通过这一活动,有助于让学生体验不良行为的危害,从感情动机上避免不良行为.学生填好后相互交流,教师点评.

3)要防微杜渐,纠正不良行为,防患于未然

社会是复杂的,人是社会的人,社会上的人是形形色色的,人们在社会中生活,学习,工作必然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许多的人违法犯罪都是从交上了不良朋友或沾染了不良习气开始的,我们要自觉树立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谨慎交友,要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纠正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防患于未然.

2,学生活动:写一封回信,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第100页的"父亲给儿子信",以儿子的名义写封回信.

教学小结:

违法犯罪的危害是极大的,而违法犯罪与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是紧密联系的,我们青少年要远离违法犯罪,加强自我防范,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第三章中小学教师如何写教育论文

1,研讨型论文与经验性论文二者的区别主要有哪些

研讨型论文是针对教育理论或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或薄弱环节进行专题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解决方法的论文.它的关键是"立论",这是所有教育论文的基本特点和基础.

撰写这类论文,所研讨的问题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以确凿可靠的材料为立论的依据,重在以事论理,其结论(研讨结果)要符合客观实际,要有独到见解和实用价值.

经验型论文是针对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体会,进行分析,概括,抽象,提炼,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写出的论文.这是中小学教师最常见的论文类型.

撰写这类论文,要把自己在经过认真实践,探索,试验中得出的成绩,效果,体会,感受和认识,在总结经验,选择经验,分析经验,论证经验的基础上,把收获最大的一点,体会认识最深的一点,做法最有成效的一点,抓住其本质,进行思考和发掘,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论点,并在经过论证之后,使原有"经验"转化为具有总结性,独创性,理论性的论文.

2,调查报告与叙事研究报告有何不同

调查报告是对教育科研现象的调查情况,经过整理分析后的记录.调查报告不是情况的罗列,材料的拼凑,而是揭示教育现象的主要矛盾和最本质的东西,是对材料的再加工,再创造.其形式有描述性报告,解释性报告和建议性报告或描述与对象相结合的综合性报告.

调查报告的表述设有固定格式,一般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1题目

应以简练概括,明确的语句反映所要调查的对象,领域,方向等问题,题目应能概括全篇.

2导言

亦即引言,总提,序言,前言.简短扼要地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任务,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等.要注意将调查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必要代清楚,使读者了解概况,初步掌握主旨,引起关注.调查方法要详细说明,要写明是普遍调查或是非普遍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是随机取样,机械取样,还是分层取样,调查方式是开调查会还是访问或问卷等以使人相信调查的科学性,真实性,体现调查的价值.

3主体

这是调查的正文部分.这部分要把调查来的大量材料,经过分析整理,归纳出若干项目,分条叙述,做到数据确凿,事例典型,材料可靠,观点明确.尽可能用数据或图表形式表示,可以增强说服力,一目了然.

写作安排先后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大致有如下几种写法:按调查顺序逐点来写,按被调查单位的人和事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来写,以体现其规律性,将两种事物加以对比,以显示其是非,优劣,找出其差异,按内容的特点分门别类逐一叙述,这种安排较为常见.最后,要写清楚调查的结果.

4讨论或建议

依据正文的科学分析,可以对结果作理论上的进一步阐述,深入地讨论一些问题,亮出自己的观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5结论

归纳结论,即交代调查研究了什么问题,获得了什么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6列出参考资料

即在写调查过程中,参考,引用了哪些资料(将篇目名称,作者,出版单位,日期),目的在于对所写负责,并给读者提供信息,也是表示尊重资料作者的劳动.

叙事研究与叙事研究报告的出现

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的几位课程论学者认为:教师从事实践性研究的最好方法,是说出和不断说出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在他们积极倡导下,叙事研究开始作为教师的研究方法运用于教育领域,缘于这一研究方法的实用价值,很快引起了教师培训系统等多方面的关注.

所谓叙事研究,也就是由研究者本人叙述自己的研究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包括所研究的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这个问题提出来后我是如何想方设法去解释问题的,设计好解决问题的方案后我在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遇到了什么障碍,问题真的被解决了吗如果问题没有被解决或没有很好地被解决,我后来又采取了什么新的策略,或者我又遭遇了什么新的问题

教育叙事研究的要点:

(1)叙事应该有一个主题.叙事的"主题"是从某个或几个教学事件中产生,而不是将某个理论问题作为一个"帽子",然后选择几个教学案例作为例证.

(2)教育叙事形成的报告是一种"教育记叙文"而不是传统的教育"论文".这种教育"记叙文"比传统的教育"论文"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并由此而体现它的研究价值.

(3)叙事研究报告以"叙述"为主,但是在自己"反思"的基础上写的,"夹叙夹议",能够更真实,深入地反映研究的全过程和作者的思考.

(4)教育叙事对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思路,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既是一种指导参与式培训,又是一种探究式培训.

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同样也是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而这些样式是与具体的实践结合在一起的,反映的是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的所思所想,是和具体的实践结合在一起的,是和一系列鲜明的有情节的事件结合在一起的,体现教学的全过程,反映的是教师的心路历程,提升的是教师的相关经验.这种非常鲜活,丰富,多样的文体形式,属于教师,正像学术论文这种文体属于专业研究者一样.专业研究者长于用专业词汇表情达意,而我们的叙事,案例,日志,反思,恰恰是那些生动,具体,形象的表达,这种语言类型属于实践第一线的老师们.这正是教师们寻找到的,属于他们自己的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正在形成他们自己独到的研究文体,随着教育叙事研究被广泛重视后,也将成为流行和被承认的一种论文,即叙事研究报告.


3,结合你的教育教学实际,写一篇叙事研究报告,与大家分享.

激发学习兴趣优化政治课堂教学

思想政治课教学,由于教材本身抽象乏味及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等因素,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从目前情况看,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是教材枯燥无味,教师的满堂灌使学生感到厌烦,二是教师的千篇一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能因材施教,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而失去兴趣,三是师生间的关系不融洽,学生不爱学而失去兴趣.作为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的求知烈火.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那么,应如何激发学习的兴趣呢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课程改革后,根据新课标,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主体的地位,而教师只是知识的引导者,教师带着积极的情感去教,可以使其心境舒畅,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激发出智慧的火花,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去学,可使其精神振奋,充满学习的热忱和探索的.

二、改进教学方法,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为启迪学生的智慧和潜能,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促使学生能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课本上的理论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这种回归生活的教育,使学生更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教师可厚积薄发,深入浅出,以故事导入,使学生在诙谐幽默的故事中领悟出其中的内涵,从而把趣味性和哲理性有机结合起来.

利用趣味性和幽默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缺乏趣味性,政治课就会成为枯燥无味的说教课,为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在轻松自在,愉快活泼气氛中接受抽象的理论,就必须将科学性与趣味性结合起来

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自己真挚的爱去燃起学生心灵的火花,鼓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在课堂中用充满爱意的目光,手势,语言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用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就能激起学生心中的层层浪花,使学生显得自信和满足.学生喜欢老师,也会喜欢他教的课程,学生与他们所喜爱的老师和睦相处,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围.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才能积极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并自觉地在现实生活中践履,这必将使政治课堂教学更加充满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