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议文点北京,中学生议文点高考

点赞:5025 浏览:1483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论证的深化:因果链与关系意识

福建省厦门一中苏宁峰

"如何深化论证"是写作教与学过程中的难点之一.深化论证的过程实质上是组织思维,打磨思维,让可能浮浅的思维在深度与广度的坐标上获得延展,让可能弥散的思维在组织的过程中获得精密与流畅的过程,也是思维获得质量提升的过程.我们要着眼于通过外部的教学训练以刺激这种个性的,隐秘的复杂过程达成更有效率的实现,我们就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起有关于思维评价的基本质量标准的坐标.

在讲解议论文深化论证之前,我觉得有两个很根本的因素必须提及,因为它严重阻碍了我们作文教学的积极性.

一、目前阻碍议论文教学的两个基本问题

(1)议论文的评价标准与评卷制度

我们目前的作文评价标准大致是建立在文章学基础上的评价标准.以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基础等级"来分析:

一等(50—41)二等(40—31)三等(30—21)四等(20—0)

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

中心突出中心明确中心基本明确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内容充实内容较充实内容单薄没什么内容

感情真切感情真实感情基本真实感情虚检测

结构严谨结构完整结构基本完整结构混乱

语言流畅语言通顺语言基本通顺语病多

字体工整字迹清楚字迹潦草字迹难辨

符合文体要求大体符合文体要求大体符合文体要求不符合文体要求

【八项四等】

文章学的研究注重内容与章法.它的标准首先是内容的标准,它讲究主题的产生,提炼,开拓,注意其正确性,集中性,深刻性.它讲究题材的准确性,充实性与典型性,然后再考虑语言表达的问题.关于章法的标准,文章学着眼于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要研究标题的锤炼,层次的调整,开头与结尾,过渡与呼应等.正因为以文章学的理论为基础,我们看到了评价标准上的"中心,内容,结构,语言"的评分排列顺序.

文章学理论的作文评价标准反映的是我们民族传统思维的"整体把握"和"直觉"的思维特性.但这种思维特性却给我们现在的作文评价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它定性不定量,其实根本没有量的区分的可能——唯一能够构成区分的便是我们的个人主观.它们之间的程度区别没有具体可以辨识与操作的行为特征——它们的区别也只能由我们改卷者个人的主观来作出.——于是,这样一张无法提供任何具体特征标识与区分说明的评卷标准,实际上便赋予每一位评卷人不受监控的绝对裁量权.在实际的改卷场上:我们评分经常是随意化的甚至情绪化的,我们评分经常是武断化的甚至霸权化的,我们评分经常是追求效率却完全不顾实际,于是,越改越趋中,越改越机械.我自己有时改着改着就会情不自禁地问自己:我究竟是根据什么给这些学生打分的议论文的程度区分究竟是依据哪些基本的要素来执行的同样的分数难道意味着写作者的水平确实是相当的吗

在大规模考试测量学里,讲究四个度的问题:一是信度,一是效度,一是难度,上海教育考试院的雷新勇博士在他的《大规模教育考试:命题与评价》中说,其实还应当再加一个维度:那就是,对于中学学科教学的导向.

就这四个度来考查,作文可能是语文试卷中最缺乏信度与效度,也对中学作文教学的导向起着很负面作用的一个板块.这可是半壁江山的板块.谁都知道份量之重,可实际教学中谁又都不想去改变的一个板块.

[链接]2016年福建省高考作文优秀作文选评

厦门一中苏宁峰

根据以下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袁隆平说,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了个好身体等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梁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70分

歧义: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

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

因热爱而诞下创造的婴孩,因热爱而创造

纪德有言:"我为美好的事物消耗着自己的感情,它们的光辉来自于我不断地燃烧,但这是一种美妙的消耗."这美妙的事物,便是我们创造的事业,这消耗便是我们的热爱.

[评析]这一段名人开道.让纪德来站台.

若不是有了那些关于水稻的梦,若不是有了那种投入其中的热爱,袁隆平何以从田间完成伟大的创造何以用枯瘦的双肩担起全球的饱食之忧他因胸怀天下苍生而热爱他的事业,他因热爱而诞生创造的婴孩.

[评析]此段点题,将材料与观点联结起来.文段中的两句"若不是"将袁隆平与纪德两人紧紧捆绑在一起.从而加强证明的力量.然后再引出观点.

热爱是因为有所追求,有所动力.(热爱才有创造)

圣埃克苏佩里曾言:"创造,是以有限的生命去交换无限的事物."一个热爱创造的人,往往是因为他执着追求于某种恒久的价值.(从道理上应该这样:应然)这价值,在袁隆平心中便是天下人皆饱,在爱因斯坦那里便是"科学的美感",在乔治奥威尔那里便是揭破一切的谎言(这是一句歧义句,一种理解是"谎言",另一种理解是"揭破一切的谎言",其中的"的"字造成了两可.)(多事实上论证:已然).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曾有讲述这样的寓言:"一个工匠想做一柄最完美的权杖,于是他日夜不息,任时空流转百年,最终那权杖,成了梵天世界最美的作品."梭罗在这里暗示我们:一旦我们认定了某种创造有值得我们付出一切的价值,我们就应完全投入其中,热爱并坚定地追求.(从道理上论证:应然)回望历史长河,又有哪一个伟大成就不是源于创作者的爱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汹涌而来,梵高的火焰色向日葵,乃至牛顿的三大定律,又有哪一个不是饱含着创作者澎湃的,穿越千古破空而来(从事实上论证:已然)

创造追求某种恒久价值

联想拓展

我想:文章无非是横,纵,深三个向度.横是联想,联想是丰富与深化,是知识面的拓展,是文章的广度,纵是分析,是理性,分析是深化,是深度上的丰富.

讲了两层意思:某种恒久的价值支配着我们的追求

思路:第一句,承接上文最后一句写"创造"

第二层,热爱与创造是因为

注意:她在这里的概念偷转.前文是"因热爱而创造",而这里变成了"热爱创造的人".语意重点挪移了.前一词是强调"热爱",后一词是强调"热爱创造",将因果关系粘连起来.

发现:(1)她的思维仍然是平面性质的.概念中因果粘连.如"因热爱而创造"等于"热爱创造的人"

动力————热爱————创造

(因)(果,因)(果)

(2)她的思维仍然是循环的平面.如应然——已然,应然——已然的两次重复.

(3)她论证其实是极其简单的:价值——热爱——追求.如果你抽取出她的论证语句,你会发现,她其实没有什么新论.这正是这篇文章难以服众的原因.她始终在做的,就是重复.变化的重复,用许多不同人的不同的话来重复.

我们缺乏一种展开分析的能力.我们总是停留在观点的表面,我们无法深入到观点的肌肉深入,无法进入骨骼,更无法进入灵魂.我们总是满足于在观点的表面,总是满足于赞同或否定一种观点,然后,我们最习惯的思维就是:

(1)有哪位名人说过他赞同的话

(2)有哪位名人这样做过,并获得成功.

纯粹的论辩是需要足够的理性力量的.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热爱创造是本文主旨,可作者自己却依赖别人.把别人的语言作为自己的论证依据.这是反讽.这是悖论.

我已无法历数古今中外多少因热爱而造就的伟大创造,可这种繁盛,恰与当下创造之光的暗淡形成触目惊心的反差.我们有袁隆平,有王选,有钱学森,可这些科学巨匠已垂垂老矣,而后起之秀乏善可陈,为何我想正是因为当下已绝少对科学本身有着痴爱的年轻人,我们有的,只是一群又一群为了名利,为了一纸证书而在实验室里苦干的学生,他们一旦获得了所求的名利,便裹足不前,再不愿在黑暗中前行.同样,在文学领域,如今又有几人能如桑塔格一般从容说到:"我写作不是因为那里有读者,而是因为那里存在着文学"一个一个作秀者,只看见红地毯和金钱,作者比作品更有名的情况比比皆是.在看似繁盛的文学世界里,我们只见得浮光掠影般的"商品文学",吾不见哪怕只是一个有着创造之光的作品.科学,文学,乃至其他种种事业,我们早已丢失了一往无前的热忱.于是创造的婴孩夭折于腹中,岂不痛哉!

[评析]反观当下,联系现实.批判现实.

在思维形态上,依然是正反对比论证——而正反对比论证只是同一个论证层次上的两个侧面而已.

也就是说,依然没有层次上的深入.还是平面论证.

幸而我们还有幸存者明了这个道理,"成败得失,悲欢沉浮,在死亡面前终将逝去,我们看见的是那些恒久不变的东西."乔布斯,主宰IT行业的先驱者曾如是说道.是的,那些恒久的事物,人类的普适价值,抑或是科学艺术的真,善,美,才是创造的起源与归宿.当我们受困于一时得失,不思是否前进时,但想一想那些因热忱而永葆鲜活的灵魂,默念这句话"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

[评析]联系现实,以例子来作为证明.思维层次依然是停留在上一个层次.

惟有此,我们才能以自己的创造,超越那有限而平庸的生命.

【点评】

满分作文天生的使命之一就是用来被挑剔的,而且是在放大镜下.我们要集体仔细丈量的是它尖叫着冲向满分塔尖的最后10分.

模仿它的开篇,引用周国平的一段话:"蒙田曾谈到'文殛',即因读书过多而被文字之斧砍伤,丧失了创造力.叔本华把读书太滥譬作将自己的头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一篇以阐发"热爱创造"主旨的文章,竟然最缺乏的正是"创造力"——从语言到思想的创造力.由此可想,反讽是如何在暗中诡异地微笑的.

再看作者完成她主题论证的重点段落:第三段.议论文的核心价值在于展示其思维过程的理性深度与形态美感.就其形态而言,第三段像是回环咏叹的曲调:圣埃克苏佩里的名言演奏出"应然"的主旋律,然后三位名人紧跟而出为它背书,这是"已然"的证明,梭罗拿着《瓦尔登湖》出来再次演奏"应然"的主旋律,然后又是三位名人为它作"已然"的背书式的证明.其重复的形态正说明其理性深度的缺乏.而作者的短板正是绝大多数考生的短板:我们仍然无法就概念或判断本身进行解析性的,有层次的,理性的分析,我们依然是将分析与证明等同于简单的事例罗列.

窃以为,离满分还有最后10分距离的,不仅只是本文,更有平时的教学训练.它要求于我们的,应该是同样10分的清醒与100分的教学努力.这正是最后10分的价值.

(2)作文教学与训练:立足于思维还是技巧

平时,听到学生说起老师作文课,最多的是说:老师教套路.现在不仅是老师这么教的,问题更严重的是,学生也这么希望着.那么,套路能教出学生什么东西来作文教学究竟是教套路还是进行思维训练

拿美国的高中学科能力表现标准来与我们中国的作文评分标准相比较一下.有时我们需要一种警惕感:当我们很习惯某种话语体系与语言模式的时候,也就是我们思维很可能因为被长期禁锢而僵化的时候.我们长期习惯了那大而无当的中国的评分标准,现在来看看美国的高中学科能力表现标准,也许会有新的感觉.他们的评分标准是建立在布卢姆目标分类理论基础上的标准,更突出写作测量的行为特征,也更突出写作考查学生思维品质的性质.比如,以议论文写作为例:

学生写作一篇有说服力的文章,做到:

(1)构建文章内容,建立个人风格,激发读者的兴趣.

(2)发展一个可控制的思路,使之能得出清晰,有知识性的判断.

(3)创造,组织一种适合特殊读者需要,价值和兴趣的结构,并有效地,令人信服地安排细节,原因,例子和轶事.

(4)吸纳适当的信息和议论.

(5)预料并提出读者所关心之事及相反的观点.

(6)运用详细的资料,援引适当的信息来支持观点.

(7)用诸如定义,描述,阐释,事实中的例证及轶事等一系列写作技巧来阐述和说服.

(8)使文章的结尾有意义.

布卢姆认知领域主要类型及描述的行为特征动词

类型含义反映了解行为的动词综合组合各个部分形成与原来各部分不同的新的整体综合(synthesize)创作(pose)计划(plan)提议(propose)

设计(Design)表达(formulate)构建(construct)创造(creat)安装(setup)

组织(Orgainze)控制(manage)预计(prepare)整合(integrate)预测(predict)

概括(summarize)装配(assemble)收集(collect)安排(arrange)雷新勇博士在他的《大规模教育考试:命题与评价》中如此评说:"教育考试的质量标准要求教育考试的每一个测量目标,都必须有相应的行为目标或标准,教育考试根据这些行为特征来判断考生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等考试命题研究和开发人员在命题前,必须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的行为特征目标.告诉考生将以什么标准来判断考生培养目标的达成度."

相比较而言,我们看到,文章学注重通过对文章本体进行形式上的分析,由此而可能进入写作者心理及思维层面的分析.而布卢姆知识目标分类理论则直截地从思维及心理层面提出写作的标准与评价的标准.二者最终都将表现为对思维的关注.既然如此,我们写作教学训练的根本着眼就应当是:思维.是思维而不是形式.

立足于思维还是立足于形式技巧,是个观念问题.但正因为是个观念,而且是基本的观念,所以它才重要.有句话说得好:基本的就是重要的,最基本的就是最重要的.基本理念的建立改变着我们观察世界的视角和关于世界图景的形成.关于这一点,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西方有影响的科学哲学家N·R·汉森曾举过一个例子来说明理念改变观察,思想决定眼睛的道理.他检测设主张"日心说"的天文学家开普勒和主张"地心说"的天文学家第谷站在同一座山上观察日出.这时他们所看到的都是一个发亮的黄白色的光盘,在一片绿色物之上,并以一片蓝色物为背景.然而当光盘缓缓升起时,开普勒所看到的太阳是不动的,地球正绕着太阳缓缓向下面运行(太阳才会从地平线上露出来),而第谷看到的却是地球是不动的,太阳正绕着地球缓缓向上运行.所以,汉森认为"看"是一种经验,看东西的是人,而不只是他们的眼睛.至于开普勒和第谷是否看到同样的东西这一问题,"不能仅靠他们的眼网膜,视神经或视皮质的物理状态去解决.'看'的功能涉及眼球以外的因素."

这眼球以外的因素,其实就是理念.而写作基本理念的建立正是我们进行写作教学的方法与目标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如果我们从写作教学是一种思维品质的教学这个判断的原点出发,那么,我们就可以接下来思索:在论证的思维深化过程中,究竟有哪些基本元素需要把握,这些基本元素应该怎样进行操作与处理才能比较有效地促进思维的深化.在这点认识上,我试着结合我自己的阅读以及写作教学中的一些经验来作一简要说明.

二、阅读:培养批判性阅读的思维与意识

曾经留学美国多年,长期观察思考美国与中国教育的学者薛涌写过一本《北大批判——中国高等教育有病》的书.他在书中有一些富有启发意义的观点,不妨一起来看一看:

(1)什么是大学生活的核心在我看来,最重要的就是disputation(论辩).这种"论辩",并不一定是公开的口头辩论,而更多的是在心灵中默然进行的是非辨析,是一种永无止境的精神努力.

(2)谈到美国的高校的讨论班(seminar):在大学的课堂教学中,讨论班是一个核心形式.训练学生批判性思维则是最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最后我的一个同事退休,他骄傲地给我们复印了一份学生对他的课如下的批评:"我不觉得这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因为我不知道该相信哪一头的."对于教授来说,能把学生置于这种心灵论辩的困惑之中,就是一种教育的成功.


(3)针对中国人考大学老是只注重专业选择的事,他说:"专业象征着权力对个人的统治",他说:"精英的本科教学教育是通才教育,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优越的环境扩展视野,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念.研究院才是专业教育的场所."

他是非常看重批判性思维的养成.而任何一种批判,对于一个人的精神来说,都意味着他精神与人格上的自觉与独立.这其实是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东西,也正是议论文深化教学的重要内容.

我个人认为,从大作文观的角度,其实,语文教学无不是作文教学.阅读教学就是其中很好的一个板块.

[例一]《我与地坛》的教学

《我与地坛》的主题探微

摘 要:人教社编写的教学参考对课文《我与地坛》(节选)的主题解说存在着表面化阅读的失误.深研其文,才足以阐发其理.研读时,必须解答其间存在的两个疑问:标题与主题"母爱"判断之间的错位,文中"我家"与"地坛"的精神化含义.《我与地坛》其实是叙写作者精神进化史的一篇文章.

关 键 词:表面化阅读精神进化史

[讲解辅助表格]课文基本结构图

第一节

主题:我和地坛的宿缘和我在地坛里对生命的渐悟,

第二段开头一句:"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

第六段:"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

第七段开头:"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

第八段:最优美的写景段落.

第二节

主题:在这期间母亲对我无言然而却无尽的爱,这爱在母亲死后熔铸成作者生命的一种信念.

两个基本问题:标题与主题"母爱"判断之间的错位.

第二段开头的那一句话为什么要那样说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原文共七节,在被人教社编选进高一语文课文时,节选的是其中的第一,第二两节.第一节大致写了我和地坛的宿缘和我在地坛里对生命的渐悟,第二节写在这期间母亲对我无言然而却无尽的爱,这爱在母亲死后熔铸成作者生命的一种信念.

我听过不少老师上这篇课文,可几乎是无例外地,他们宣讲的文本主题都是"母爱".追根溯源,他们无非就是人教社编写的教学参考书里观点的传声筒.教参的观点是:"在思想内容方面,值得借鉴吸收的有以下几点:(1)要关心残疾人.(2)珍爱生命,珍爱健康.(3)要顽强地开辟一条走向自己幸福的路.(4)要更加深切地感受母爱."

我的不敢苟同始自于细读文本之后产生的众多的疑问:首先,如果主题是"母爱"的话,那么,显然是游离于"母爱"主题外的第一节又将如何解释其主题与标题之间又如何能够和谐共处其次,文章中的"地坛"的实际意味是什么文章第二段开头有一句因为怪异而趣味丛生的话:"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这句话是经意之笔还是无心之句之所以整理出这两点,是因为这两点都关涉到我们如何处理教学主题和教学内容的问题,它将直接影响我们教学设计的走向.

我又深研了文本.我觉得在第一节中,作者就已经写出了全文内容的两个层次:第一层是我要思考生死的缘由问题.这是作者自身遭际所自然牵引出来的一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作者说:"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于是文章自然转入了第二层意思:在第七段开头,作者说"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于是后文就开始回答这问题了.只是,这样理解之后又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在第一节剩下的内容里,作者究竟认为我们应该怎样活了作者有没有提供一个明确的回答

搜索的结果似乎很令人遗憾.在第一节剩下的文字里,除了一段精彩而含蓄的写景文字外,我们看不到任何答案的踪迹.再想,如果答案就在这段写景文字里,那么作者的思考就不是结论式的,不像他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那样明朗,而是隐喻式的.再细看,还是很难看出我们期待的似乎是应然的明确结论.除了感觉到一种平远沉郁的色调外,除了感觉到作者始终像一个优雅而又忧郁的女子,带着丁香一样的紫色的香味站在那儿看着你.她的故事写在脸上和眼睛里,只有心灵才能接近,才能读懂她紫色的伤痛与快乐.

但,如果我们把第二节内容结合进来思考也许就会迸出新鲜的想法.按理说,对于"怎样活"这个问题应该详写才对,可作者不仅语焉不详,且篇幅极短,这是不是有点儿离谱可如果把第二节整节内容纳入到这里来思考,也许我们就会有"峰回路转"的感觉.想想,如果第二节也是在回答"怎样活"的问题,那么我们将很自然的解决了一个问题:标题是"我与地坛",可第二节却是在写母爱——也即标题与主题错位的问题.第二节中"母爱"的主题鲜艳得如此夺目,捕获了人们的惯性思维而致忽略全文的真相.我的理解是,作者其实是用了母亲来作为自己生命经历的衬托和生存问题的生动的注脚.一方面,他写了自己在生命重压下的思索与辗转,用以回答"人为什么活"的问题,告诉我们"生是事实,死亦不必等待自会降临"的结论,长期的思索终于使生存有了豁朗超脱的亮色,另一方面,他又用母亲在双倍重压下的生命行为来与自己相比较,他用母亲的生活与生存来十分抽象也十分直观地回答了"怎样活"的问题,他具体解剖了一个生命在重压下如何伟大而又艰难的前行.因为艰难,所以爱自然浓醇,因为艰难,所以生命自然突显伟大的意义.在文章的倒数第二段的最后,作者写道:"母亲生前没有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这才是我们要找的主题——一个不是宣扬母爱的而恰恰是宣扬生命的意志和爱的主题.作者和他的母亲都作为标本也作为思想与行为的主体站在了这面主题的旗帜下.他们是主体,但同时他们也仅仅是符号,是思想的符号.

所以我不赞成断章取义地把第二节表面上的"母爱"作为全文的主题,那样一来全文的内容与标题之间没有办法流贯衔接,而浮泛于表面的解读也无法很好地引发学生更深刻的思想与更投入的情感共鸣.

细品全文,我们还会有新的发现.首先,通篇文章是写人生哲理的.真正用生命彻悟出的人生哲理往往是难以言说的.这种感觉真的只好像陶渊明说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感觉.生命的彻悟是逼进灵魂的,而世界上没有哪两颗灵魂会是全然相同的,生命的洞达是缘起苦难的,但人世间没有哪两个人哪怕是对于相同的苦难会有全然相同的体验的.这种全然无法言说的感觉,就像作者自己在第一节末尾的深沉感喟一样:"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作者对于自己提出的"怎样活"的问题的思考显然无法低幼到试图去提供一个答案,甚至哪怕只是试图提供答案.生活中,我们都无法用一双鞋去适应和取悦所有的脚,更何况是所有独特而复杂的众生.真实的生命,永远在路上,永远无法抵达也永远无法伫留,结论一经形成,彻悟已然瓦解,答案一经提供,意义自然不再.所以,作者只好通过两种方式来写他清永深穆的生命体验:一个是第一节末尾的"六个譬如"的那一段写景,再一个便是写母亲.我想,也只有人生这么为难的话题才需要用这样的笔调来写.否则,单纯写一个"母爱"主题,为什么不能更明亮更透彻一些呢其次,在第二节里,作者叙写她母亲的内心思想与情感的用词纯粹是很独特的悬想体验式的.母亲在活着时,只有默默地尊重他的儿子:她知道在儿子去往的路上有风,儿子在风中,她只能用眼光追随,去温暖儿子的疲惫.母子之间没有交流.可母亲去世后,作者却能全然知道母亲的想法.这些"知道"全然纯然都是通过作者自己的悬想揣测来达成的.请注意这样的一些句子:"现在我可以断定,以她的聪慧和坚忍,等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等""我想我一定使母亲做了最坏的准备"等这些用词一方面既可理解为母子俩在同一悲苦面前的大觉悟和"心有灵犀不点都通"的生命默契,另一方面也可就势引申理解为是作者对于生命体——包括自己与母亲——的沉静观照与灵魂接触.在地坛深闳的背景下,作者深味着的哪里只是浮泛浅薄的母爱,哪里只是轮椅上的悄然与孤寂.坐上轮椅,便需要拥有轮椅,遭受残缺,就渴望拥有完整,经历残酷,才可能剥离肉体,逼视灵魂与真相.在如此残忍人生逼压下的思想获得了一种超迈高举的飞翔力量:他,母亲,甚至所有的人都是作为生命的载体和符号进入他思想的观察视野,他的思想主题词是"生命","灵魂","意志"和"爱"——在这样的背景映照下,我们的思想会获得一种奇妙的光去照亮文字:作者分明是在解剖,在观照,在俯察,生命的意志与渴望是在做着怎样的挣扎,爱是怎样的流淌在生命伤口之间舔舐着欢笑而又哭泣,爱啊,在这里,仿佛一曲受伤的粘稠的歌,写尽生命无尽的况味,让人低回难忍.

史铁生深沉的生命体验绝非单薄瘦弱的"母爱"所能包蕴的.与其说他写的是母亲,不如说他写的是生命样本.打个比方:指着一条流动的河,说者的本意是想说:"河水在流动",但是他尽可以转换一种角度和方式来说,他可以指着河上的纸船来说:"看,河面上,纸船儿在流动."由此,与其说他写的是"母爱",不如说他写的是生命的本质,生命中的爱与意志的思想.生命从本质上说是孤独的,现实是痛苦的.母亲看着儿子摇着车远了,想"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母亲痛苦着儿子的痛苦,悲伤着儿子的悲伤,可结果是儿子痛苦与悲伤依旧.人生也就是这样.欢乐可以在分享中加倍,可痛苦却永远没有办法分担.当你大绝望时,可能有人会陪你哭,他哭的也许是他的绝望,或许不是,是十分真诚地陪着你哭,但这也只能减轻你哭的时候的寂寞.在人教社教学参考书后附的一篇赏析性文章中有句话说道:"史铁生的说法和海德格尔的生命哲学实在相像:人在现实中总是痛苦的,他必须寻找自己的家园."我以为,这才是到达.

到这里,我回答完了第一个疑问.但第二个疑问接踵而来."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这句话很啰嗦,也很怪异.它让我想起鲁迅的《秋夜》里的那一句:"在我的后园,可以看到墙外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福建师范大学的孙绍振教授在他的《文学创作论》里评说鲁迅的这句话有"怪异的单调感",与此相似,除了因回旋的表达方式引起的异趣感之外,这句话里是否还隐伏着作者某种隐秘的思想或许,正是它,才真正地调和与营造出了这种趣味与气氛,富于思想神秘性的异趣感

从语义的角度看,要说"近"的意思其实只一句便行.说两句占不到什么便宜.那么他这句话就很值得思考了.把两个句子调换一下顺序行吗删除一句行吗或者不调换句子顺序,只调换句子中词语的顺序,比如:"我家离地坛很近,或者说地坛离我家很近",行吗这样一改,究竟会改动或破坏些什么呢

我觉得,这样一篇哲思深涌的文章里最基本也最丰富的因素就是思想.换句话说,改动和破坏的首先就是思想.有时阅读文章正如情人相见,最深情处往往不在言语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不经意的一笔很可能就是很有意味的一个伏笔.

参看全文与上下语境,是否可以有这样一种解读:①这句话以复沓的形式强调表明了我和地坛宿命般的缘分.它的下一句也说:"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而且下文还说,他怎么搬家都始终在地坛附近,它等待着我出生,一等等了四百多年.作者还说"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正因为这种宿命般的前缘,为他提供了成长的背景.按照印度哲学家的观点,他认为每个人一生都有两次出生:一次是肉体的出生,那是父母的事,父母生下了你,另一次是精神的出生,这一次是你自己的事,你必须得自己生下自己.参用这说法,"我家"和"地坛"确实是很有缘分,缘分的焦点在于我身上."我家"是我肉体出生的家,"地坛"则是我精神出生的家.地坛在我肉体出生的时候,是我的背景,在我瘫痪的时候,我走进了它,与它渐渐融合,地坛成为了我精神的家.

②这句话里面应该还有一个思维原点的问题.思维原点就像电脑上的默认值一样,或显或隐地藏在你意识里编织着你的思维,指挥着你的语言.比如:我们平常说一句话"你是我的敌人",那么说这句话的人肯定是以"我"(也就是说话人自己)为思维原点.再比如,当我们说"老鼠是害虫,蜻蜓是益虫"时,其实也包含了一个思维原点:我们人类.这个思维原点在这里甚至成了判断的标准.考虑到这一点,这一句话一下子就变得趣味盎然起来了."地坛离我家很近"摆明了是以"我家"为中心.这时作者关注的是"我家".他的精神没有开悟,他的生命自我没有出生.他只好以肉体的家和肉体的我来作为思维原点,来丈量与地坛的距离.地坛是一个标志性建筑,是一个着名的风景点,可还是眼里的.还没有完成从眼睛里到心里的过程.地坛还只是作为一个客体,一个外物.陌生,坚硬而又冷静地站在作者的面前.尽管作者说地坛等了他四百多年,可始终还没有等出爱的火花.所以,史铁生说"地坛离我家很近",再近,那也只是物理距离,心理距离其实还远着呢.然后作者又说,"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这一句,让我们读者的感觉落地生根了,好像一下子踏实起来了.这一句,他把"地坛"替换成了中心,是思维的中心,是精神的中心,成了生命的原点.它反过来作为标尺来衡量"我家"的距离了.这说明作者精神上的成长与飞跃,一种从物质到精神的飞跃,肉体到灵魂的成长.而原来作为原点的"我家"反倒渐渐淡出,成了"客体",成了"外物".

所以作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这反映的正是作者精神渐变的过程.

这样的解读可以成就一个判断: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中无疑具有"提纲挈领"的总纲作用.因为整个后文便都是围绕着这句话来展开,史铁生在讲述自己是如何完成这样一种变化的,地坛是如何从物质的客体进化成为自己精神主体的.《我与地坛》整个儿是作者在叙写自己的精神进化史的一篇文章.

《故都的秋》文章结构简图

故开头(1~2段):北南对比,表达向往.

都主"清":清秋景色一

体"静":清秋景色二

的部"悲凉":清秋景色三

秋分议论(12段):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

结尾(13~14段):呼应开篇.北南对比,表达向往.

这段引述与这张表面圆融的图表中潜藏着的问题是很多的:(1)引述中说是按照"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清秋景色"的五种景况,但对于这五种景况与个"清""静""悲凉"的三层次的对应分属情况却并未明确.尽管如此,我们依其话语逻辑仍可推定,位列于最后的"胜日秋果"肯定是分属于"悲凉"的层次.但这恰是最不可信的.较之于前面四种景况,"胜日秋果"中无论是作者的心相还是所呈现景物的色调,都正是五种景况中写得最为温热的画面.那么,将"胜日秋果"归属于"悲凉"的层次又如何让人信服接受呢(2)众所周知,在《故都的秋》这样一篇情景交融的写景状物的散文中,作为其心相以及其外化为景物情相的"清""静"与"悲凉"又如何能够如此简单截然地予以离断区隔开来,做到"三个层次""逐一"地描绘呢比如在序列一的"清晨静观"的片断里,透过他在清秋院子里的默然静对,我们不是能同时看到其所写之景的"清"与"静"吗而其"清""静"景象难道不正是作者"悲凉"的心境所创造的画境(3)若深入文境,再细推文理,则又有疑如下:第12段的"议论"是"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那么第13段的"南国之秋"难道不也是通过对比"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吗第12,13两段其结构形态是同型构的:都是将"北国之秋"置放在参照物的背景前,进行比较,从而达成其"凸显"深化"北国之秋"的浮雕般的表达效果与阅读效果.而细察其所不同者则当更加让人进一步坚信第12,13两段在表意与结构功能上是互相映照的不可分离的一个表意整体.其所不同者是:第12段,作者侧重于将"北国之秋"置放于由古代与外国作家所形成的文学的"历史时间"中进行比较开拓,而第13段,作者则侧重于将"北国之秋"置放于"南国之秋"这特定地域的"空间背景"前进行比较蕴蓄.正是这两段着意的含孕蓄势正如水库的蓄水,既拓广文境,深化文韵,又造成文情上的高峡平湖之势,开闸而出,必是深情流泄,丰沛厚实.引来其后一段"现场体验"一下:"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对这"北国的秋"的挚爱是值得以生命相交换的!

《故都的秋》文章结构简图(苏宁峰版)

故开篇(1~2段):尝秋

主秋晨写意(清晨秋意)

赏秋(3~11段)秋蕊丝纹(落蕊秋纹)

都体秋蝉残声(故都秋声)

的秋雨歧韵(斜桥秋韵)

部秋果佳日

鉴秋(12~13段)评秋

秋分品秋

结篇(14段):眷秋

需要补注说明的是:第十二,十三段中的"评"与"品"统归于"鉴",以在整体理解上保持与前面之"赏"的文意联系,"鉴"正是"赏"的深化与精致化.第十四段用"眷秋"而不用"爱秋",则是出于"眷"字在情致程度与形态上均好于"爱"字的考虑.想,若用"爱"字,则必为达夫所不许:他一定会说,"赏玩不到十足"!

[例二]狄马:荒谬的苦难哲学中国人喜欢赞美苦难,认为苦难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从而使一个人变得坚强和伟大.过去有一句话叫"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因而,现在的"成功人士"都喜欢把自己的过去说得一无所有,几乎每一个企业家都是白手起家,告贷无门,最后忍辱负重,不惜腆颜事敌,终获成功.流风所及,甚至一篇普通的中学生作文也总是喜欢讴歌母亲的任劳任怨,含辛茹苦,终将自己拉扯成人.但母亲的苦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谁应该对这种苦难负责做子女的在改善母亲的境遇方面做了什么除非你打算继续让母亲享受苦难,否则,这些现实的问题是不容回避的.但在这些作品里,现实的苦难远远没有浪漫的抒情重要,不但不重要,好像还应该感谢似的,因为如果没有这些苦难,母亲就没有发挥"忍耐"功夫的舞台.

其实,苦难并不总是导致伟大.相反,在很多情况下,它毁坏了人的尊严,伤害了人的心灵,扼杀了天才的创造力.中国人在讲到苦难时,喜欢引用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的话:"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但几乎所有的引用者都忽略了前面的几句话:"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谁也不能说,文王不拘就演不出《周易》,仲尼不厄就写不出《春秋》,屈原留在宫中,就不赋《离骚》,左丘眼明,就不会写《国语》,孙子脚好,就不修兵法,不韦仍然是宰相,就不编《吕览》,韩非不囚,就没有《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圣贤高兴的时候就一定写不成因而,这是把特殊的历史情境当成了普遍的创造规律.

实践当然是检验真理的一个标准,但谁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由于历史经验的不可重复性,有人获得了实践的检验权,别的实践就没有了检验的机会,谁能保证它不是真理曹雪芹全家喝着稀饭,喝酒也要靠"按揭",居然写出了《红楼梦》,但谁能保证他吃饱喝好就写不出《红楼梦》,或写得更好

这牵扯到中国人如何对待苦难的问题.苦难在一定的意义上,提升了人的精神品质,增强了人自我实现的能力,使得一个人可以最大限度地摆脱生命的庸碌,甚至在有限的范围内,我也愿意承认这种苦难哲学对人的安慰作用.但不是所有的苦难都能转化为创造的动力,苦难转化为创造的动力是有条件的.这首要的条件就是苦难的承担者必须具有非凡的毅力,超人的心智,以及对自己牺牲较低价值换取更高价值的坚定不移.当然,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一些人为了取得更高的成就,总是得牺牲在他们看来价值较小的目标,但对处于历史关头的承当者来说,这种选择有时会变得异常残酷.因为它不仅要牺牲自己的健康,安逸和生命,有时甚至会影响到别人的健康,安逸和生命,而且更令人丧气的是,即便牺牲了自己和别人的健康,安逸和生命也不一定能换回自己所期望的目标.它需要牺牲者的才力,勤奋和机遇都处于一个比较协调的状态里.可以想见,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人们的创造精神被苦难和凄惨的生活窒息.在荣誉,金钱和地位的诱惑面前,在只有按照既定的方式生活才能获得尊严的社会里,要让所有的人都顶住贫困,疾病以及各种世俗专断势力的压迫从事他所心仪的事业,未免是奢望,在离婚,抄家,,杀戮,秘密处决,甚至灭门九族的威慑面前,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扼住命运的咽喉向撒旦宣战,而大多数人则选择了投降.在他们看来,自由虽然是好东西,但要牺牲世界上那么多的好东西来保全它,就未必值得.这就是历史上被处宫刑的人多矣,而司马迁只有一个的原因.

其次,对制造苦难的人来说,也要有最低限度的容忍.我们知道,身被诸苦成就非凡事业的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牺牲他们认为价值较低的目标来成就他们认为价值更大的目标.但这种牺牲也得有一个限度,一般来说,不能剥夺他们的生命,因为生命是创造一切价值的基础.仁人志士可以不顾及自己的生命,但如果牺牲了生命也无法换取更大的目标,这种牺牲就变得毫无意义.在生命保全的前提下,牺牲者必须要能得到最低限度的"自由"或者叫"牺牲的自由"."文王拘而演《周易》"当然是历史佳话,但我想,商纣王的监狱里一定没有牢头狱霸,否则,保命尚且不暇,哪里顾得上推演八卦进而说明大殷帝国,尤其是羑里监狱当局的管教干部具备起码的人文素质,否则,怎么能允许一个朝廷要犯在监狱里搞科学研究孔子一生颠沛流离,晚岁退而作《春秋》,乱臣贼子惧,但春秋诸国都没有惨无人道的户籍制度,否则,孔子就有可能被当作"三无人员"收容劳教——即使写出《春秋》,也可能因涉嫌"泄露国家机密"被秘密,孟姜女不满秦帝暴政,千里寻夫,哭倒长城八百里,成为中国最早的抗暴英雄,但如果孟姜女还没有哭就被割断喉管,她怎么能成为万马齐喑时代的首席女高音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挂冠归乡,写下一系列脍炙人口的隐逸诗篇,但本人自述尚有"方宅十余亩,草屋间",如果土地收归国有,房屋又面临强制拆迁,恐怕他老人家也难吟唱"归去来兮",方孝孺恪守儒家经典教义,拒不草诏,被灭门十族,磔裂于市,但如果朱棣让他求生不能,求死不得,他就没有办法以死来完成他的节烈美名等

中国的传记作家喜欢描摹传主的不幸,以为传主越不幸,他们的人格就越伟大.最终给人一个印象:这些传主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不是靠他们自身的才华和努力,而是靠苦难本身的孕育.但这无法解释像歌德,泰戈尔这样命途顺遂的天才,反而,有可能推出一系列荒谬的结论:如果说苦难是对一个人有帮助的话,那么楚怀王就成了推动中国文学事业发展的功臣,因为如果没有他的迫害和放逐,就没有屈原的《离骚》和《九章》,汉武帝就成了支持史学研究的好领导,他虽然没有给司马迁拨经费,但如果不是他阉割了司马迁的话,司马可能就写不出《史记》,皇权专制就是好,要是没有政治的黑暗和腐败,李白,苏轼,关汉卿就不会留下那么多牢骚满腹的诗篇,甚至奴隶制也不坏,要是没有秦始皇的皮鞭,奴隶们哪会心甘情愿地修长城,筑皇陵等而且,为了让这些才子俊逸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最好让楚怀王,汉武帝,始皇爷爷做得更糟糕些——正如一部汽车,动力越大,牵引力就会越大——作为读者,我们自然就会收获的越多.然而,任何人都没有权利要求别人牺牲他的利益甚至生命,来满足自己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精神需要,哪怕被要求者是古人或外国人.

在游览长城,兵马俑,故宫,颐和园等名胜古迹时,我们常常听到一句陈陈相因的话:"这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但解说员甚至是学者们没有告诉我们的是,"这些古代劳动人民"是不是愿意发挥他们的智慧这些"结晶"又是怎样形成的是由血,汗,水还是葡萄糖析出来的在我看来,任何一门艺术如果不能体现人类的尊严和价值,甚至完工之日就是创造者的生命终结之日,那么,这门艺术之所以留存下来,就是因为后人要研究祖先的耻辱.长城也许雄伟壮丽,兵马俑也许奇巧无比,故宫和颐和园也许幽深似海,但作为人类罪恶的象征,我们应该首先记住,这些用白骨奠基,充斥着脓血和眼泪的所谓"艺术"只是因为时间的久远,使我们拉开了距离"审美".充其量是坏事里面衍生出的好事,不值得赞美.就像使一个寡妇怀孕,使她晚年的生活有了依靠,但不能因此赞美,流氓将一个少年的腿打断,使他没有资格报名服役,从而避免了"为国捐躯",但不能因此颂扬"打断腿",一恶棍无端将一男子阉割,使他没有机会犯生活作风问题,但不能因此炫耀说:"还是阉割好哩!"等

一切没有选择的行为,在道德上都是没有价值的.你表扬一个太监守,就像在我们的时代你表扬一个下岗工人勤俭节约,农民衣着朴素一样没有意义.只有当我们可以依照自己的良心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时,我们的"牺牲"才是有价值的.也就是说,善恶在个人不能负责的范围内是没有意义的.一件我们完全不能把握的事件,在道德上就既没有机会获得好评,也没有机会招致恶损.在皮鞭和棍棒下被动地从事一件他完全不得已的工作,和顶住舆论的压力,毁家纾难,成就一项他认为有价值的事业,这二者是有天壤之别的.如果不问选择和被迫的区分,一味赞叹受难者的勤劳勇敢,即使他们的工作真对后人有意义,也显得全无心肝.由于和意识形态"捆绑销售"的时间太长,中国的文人学士喜欢把一切问题都"泛道德化".一座诺大的城市十里不见厕所,市民忍耻到墙角排泄,论者归结为"素质低",而全然不管市政当局的不作为,一个乡村教师三十年如一日,省吃节用,自费写砖,亲自手提肩背,将一座学校背上山,媒体高度赞扬"刘老汉"的"主人翁精神",而只字不提教育部门的失职对一个老人的身心摧残,一个云南乡村的女邮电员工资不够坐车,步行穿山,独自往返数百公里,好多地方要靠溜索穿越,记者采访完毕,只是一个劲地称赞她的任劳任怨等这种冷血文化培养出的冷血道德鲁迅称之为"瞒和骗"."瞒和骗"的要诀在于,闭上眼睛,绕开真实人生,把一切需要改良的现实问题转化成一个无私奉献的道德自律问题,然后用形而上的空洞抒情代替形而下的技术改进.苦难和苦难的制造者就这样一起消失."亡国一次,即添加几个殉难的忠臣,后来每不想光复旧物,而只去赞美那几个忠臣,遭劫一次,即造成一群不辱的烈女,事过之后,也每每不思惩凶,自卫,却只顾歌咏那一群烈女."(鲁迅《论睁了眼看》)看来这种"乾坤大转移"的法术自古有之,于今为烈.那么,谁是这种牺牲道德的最后受益者当一些人无论是心甘情愿还是受人哄骗地出售了他们的体能和智力时,谁是这种廉价产品的真正写方从中国农民的身上我看到了这种道德加减的最后得数.中国农民几千年来忍受着非人的苛待,兵来如篦,官来如剃,换来的只是一句"吃苦耐劳"的道德美誉,而几千年来他们的善良,隐忍是不是提高了执政者的道德水平呢是不是使得治人者有些许的良心发现而减轻压迫呢或者干脆反过来说,是不是在更大程度上出现了相反的变化呢时怎么发表展到今天,人们打死一只狗熊或猕猴都要判刑,但打死一个农民却像踩死一只蚂蚁一样,有时还会成为晋升的资本.牛马般地付出,绵羊般地忍耐,换来的却是虎狼般地侵害,那么,这忍耐究竟是助恶呢,还是扬善呢而几乎所有脑满肠肥的"城市贵族",甚至是专家教授,开车玩一回"农家乐"回来都盛赞农民的乐天知命,而他们哪里知道隐藏在这笑容背后的是永无止境的伤害积淀而成的无奈.无数次的哀哭使他们知道,哭没有用.没有人因为他们哭丧着脸而给予帮助.德蕾莎修女自述,她在印度贫民窟里帮助的人,从来不上教堂,因为衣衫褴褛,不会哭泣,因为没有眼泪,从来不祈祷,因为没有用,甚至不会请求,因为没有人会理他们.中国农民从来不上教堂,是因为没有教堂,从来不请求,是因为上帝听不见,经常笑逐颜开,是因为不用担心有人会罚他不当农民,不害怕死亡,是因为到地狱也不过就是在水深火热中种地(服苦役).诚然,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可供人们选择的自由总是有限的,但在自由竞争的社会里,人们知道,只要我肯牺牲一些在我看来不重要的价值,加上努力,就总是可以达到目的.再也没有比我十分清楚无论我怎样努力都不能改变命运更令人绝望的了.一个人的处境可以不理想,但他如果知道这只是因为我自己不愿放弃安逸,开辟新天地,只要我愿意,就没有那个人或组织可以阻止我追求幸福的进程,那么,这现状就变得可以忍受.在这儿,忍受不忍受苦难,何时动身追求新的生活,新生活的标准是什么,完全由我自己决定,不是任何领袖或巨型组织灌输的结果.当然,在最好的情况下,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选择自由,但这不能成为某些人和组织剥夺别人自由的理由.社会也不能养活一批专门替别人选择幸福生活的人,新闻机构除了报道真相没有教人安分守己或冒险进取的义务.即便是这样,不幸和悲惨的事情仍然会随时发生,但它与有意识指导人们生活的社会不同的是,这种不幸不是官长和当局合谋的结果,非人为的力量是造成贫富,好坏等不平等现象的主要罪魁.因为它是非人为的,所以这种力量不管是来自市场,还是意外(上帝),它对人尊严和心灵的伤害程度要比有意识加诸的苦难小得多.区别之大正好比不小心摔倒和被人有意绊倒.中国人,尤其是那些从皇帝身边讨来了纸笔的人,先是大言欺人,要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老老实实做顺民,做奴隶,不但要做奴隶,而且要从奴隶的命运中寻出美来.时间长了,就自己也糊涂了,只能自欺,骗己.灾难和苦痛一来便背诵亚圣语录:"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而问题是这"苦","劳","饿","空","乱"真是由天降的吗如果真是由天降的,它使人掉价的程度当然要小得多,但我怀疑中国的圣贤鸿儒们多数时候是把人降的疾苦委之于天.因为灾难和痛苦如果是人为的,立即就存在一个如何改良的问题,于是眼睛一闭,嫁祸于天,万事大吉.最普遍的人情是:如果疾病,灾难,困顿来源于一种不可知的力量,这种力量你把它称作"上帝"还是"天"都无所谓,要紧的是这种力量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而且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不可能完全避免.因此,你的懊恼不是针对某人的懊恼,你的悔恨不是针对某种势力的悔恨,而且你相信,只要这种力量是来源于"天"的,那么,"天"就不可能在任何时候,任何事情上都赐给你不幸.老子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是指天地是一个自然存在,无所偏爱.但你如果知道你的命运是被一些与你一样有缺点,会跌倒,能说谎,有罪性的人控制的,而且这种控制是很难摆脱的,除非你肯牺牲自己的尊严,出卖自己的色相和金钱使那些能决定你命运的人改变决定,你就没有办法使情况好起来.上教堂不行,因为教堂是针对上帝的呼求,去法院也不行,因为凡是能有意识陷害你的社会,所有的权力都是穿一条裤子的.这时,你就真成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世界上最孤苦无助的人了.当然,最好的办法是扩大选择的自由,尽量减少牺牲的程度和人数,但在个人选择个人负责的公民社会建立起来之前,我认为,最迫切的任务是政教分离,让上帝的归于上帝,恺撒的归于恺撒.具体地讲,就是将道德从社会实际事务中剥离出来,不要一味怂恿年轻人吃喝玩乐,做新时代的"稻草人",也不要一味宣扬"苦难哲学",让人们沉醉其中,无怨无悔,尤其是当号召别人"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的人本身就是"万难"的制造者时,这种"苦难哲学"就尤其显得别有用心.在《匡斋尺牍》中论述:"字是传达意义的,也是限制意义的"学生如果不能以普遍联系的眼光看待事件,则事件就如海中的孤岛,网络上被四方都切断联系的节点,一个事件的意义也就止于一个事件,一个词句的含义也就止于其内部的含义变化,其论域与思路很难获得拓展.

我们可以这样来认识"普遍联系"的写作意识.关于这一点,有研究写作的学者也称之为"关系意识".关系意识的基本含义是:(1)任何事件本身都不是孤立的,任何事件都是有着其广泛的社会,历史,文化层面的联系的.写作者要建立事件的立体关系模式.将一个具体的事件尽可能多得与社会的其他事件,历史的事件与法则,文化事件与法则建立起多维而绝不能只是单维度的联系.(2)事件是流动的.关于一个事件的性质与意义的判断与确立,无法孤立地通过事件本身能够获得.这正如我们要确定车动,我们必须要有静止的参照物一样.而且事件本身必须在与其他事件的相互掩映比较,相互作为背景的思维过程中才能正确地定位其性质以及思索其含义.我们的写作思维也正是在这种相互比较联系的关系背景上才能获得思维的掩映与参差的美感.(3)事件只有形成关系,才能形成技巧.技巧本质上是关系的技巧.只有形成关系才能讲求形式美的法则的运用.比如,我们写作美学中讲究的几大基本形式美的法则:作为基本法则的"多样统一法则",作为从法则的主从法则,对比法则,同一法则,均衡法则等无一不是在关系的背景上形成的.(4)联系本身产生意味.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许多艺术作品中得到启示.

法国画家夏尔丹擅长静物画,他的静物画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他是以伟大的静物画家饮誉世界画坛.夏尔丹的静物是以普通市民日常用品为题材.有位评论家说过,在夏尔丹之前,法国只有静物,直到有了他才开始了"静物的生命".下面我们来看他的一幅静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