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给乡村医生一点掌声

点赞:20101 浏览:9248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2006年,卫生部首次表彰“全国优秀乡村医生”.踏上红地毯,那些走惯了田间小路的“赤脚医生”似乎有点茫然.面对鲜花和掌声,他们显得拘谨而惶恐.多年来,乡村医生已习惯了寂寞和冷落.

的确,我们给乡村医生的掌声太少了、太迟了.在城市人的眼里,他们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可在农村人的心中,他们却是了不起的“大人物”.乡村医生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大多半农半医,靠“一根针、一把草”治病,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赤脚医生”.他们曾和农村卫生网、合作医疗制度并称为中国农村卫生的“三大支柱”.

在中国的历史上,曾有一部电影叫《春苗》,反映的就是乡村医生的前身“赤脚医生”的生活.1965年,发表了关于卫生工作的谈话,被称为“626指示”.他提到:“广大农民得不到医疗,一无医生,二无药.”为此,他开了两个药方:一是“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二是培养一大批“农村也养得起”的医生.关于第二条,问一些持不同意见的人:“华佗读的是几年制?明朝李时珍读的是几年制?”他的答案是:“医学教育用不着收什么高中生、初中生,高小毕业学三年就够了.主要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这样的医生放到农村去,就算本事不大,总比骗人的医生和巫医要好”.从解决问题的角度看,这个办法管了大用.到20世纪70年代,全国的赤脚医生总数达180万,还有350万卫生员和70万接生员.那时,赤脚医生不用参加集体劳动,就可以拿最高工分,其收入往往高于一般社员,有的地方甚至与支部书记的工分一样多,拥有较高的地位,其发挥的巨大作用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后来的乡村医生,有不少就是之前的赤脚医生.


乡村医生“地位不高,责任不小”.据第三次全国卫生怎么写作机构调查,农村地区53.5%的患者在村级卫生机构看病.对于广大农民而言,小小村诊室,就是他们心中的“圣殿”.在广袤的中国农村,100万乡村医生不仅承担着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任务,还承担着疫情报告、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等农村公共卫生工作.他们用瘦弱的脊梁,撑起了保护亿万农民健康的千斤重担.

乡村医生都有一颗“菩萨心”.他们收入微薄,却常常补贴更困难的群众.农民来到诊室,有钱给治,没钱也给治.有的欠账秋后还,有的干脆就免了.他们没有医生的“架子”,老乡有病喊一声,三更半夜也要爬起来.有时翻山越岭,有时顶风冒雪,只要救人一命,心中别无所求.河南省通许县有个老人患脑血栓,瘫痪在床,孤苦伶仃.村医马文芳把老人抱回诊所,每天打针换药、擦屎端尿、洗衣喂饭,没收一分钱,养了四年多.他说:“当医生,就在一个德.”乡村医生在缺医少药的农村支撑起一方蓝天.

一位四川乡村医生,行医18年,村民的欠账基本上是呆账、坏账,有的人太穷了,有的人已死没法追了,有的人外出找不到了.村卫生室越搞越亏,连购写常用药的钱都没有,只能找信用社贷款,或找亲朋好友借.他几次决心不再干村医了,但看见乡亲们有病不能治,只好撑下去.

农村是我国卫生事业的薄弱环节,农民“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的问题十分突出.我国的国情,农村的实际,决定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进程中,乡村医生不仅不能退出历史舞台,还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充当基层公共卫生怎么写作的主要承担者.但眼下乡村医生的境况却颇令人担忧.多年来,我国大多数乡村医生没有工资,仅靠微薄的收入维持诊室基本运转.他们不开贵药,不做大检查,不把眼睛盯着患者的“钱袋子”,想方设法用最廉价、最有效的方法,为患者治病,为保护农村生产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可以说,他们奉献很多,待遇很差,生活很苦.

多给乡村医生一点掌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乡村医生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乡村医生替政府分忧,政府不能不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尽管他们已习惯忍受寂寞,但一个有情的社会不该忘记他们.有关部门不仅应考虑改善其待遇,还应为其提供基本保障,使其安居乐业,老有所养.同时,还应多为乡村医生创造学习的机会,让他们走出去、再回来,开阔眼界,增加本领,让热爱农村、扎根农村、熟悉农村的乡村医生,不仅有踏实的生活依靠,还有一定的个人发展.

可喜的是,乡村医生的命运正在发生改变.从2006年起,广东省政府对所有乡村医生给予补贴,每人年薪1万元,作为政府购写公共医疗怎么写作的一部分.对此,很多乡村医生激动得涕泪交加.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愿政府给农村医疗更多关爱,给乡村医生更多支持.

(本文作者系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教科文部医药卫生版主编,中国医院协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