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歌赋腧穴主治

点赞:2901 浏览:909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针对古代针灸歌赋在传抄、转述、加工等流传过程中常发生歌赋内容的扭曲;失真现象,从文献研究的角度提出若干整理研究歌赋腧穴主治的方法:①利用歌赋注文进行研究;②同源文献比较研究;③注重考察原始文献;④比照腧穴文献研究;⑤计算机文献系统的辅助应用.通过例证说明,对针灸歌赋腧穴主治的研究,应重视多种方法的广泛运用,采取多种文献的综合利用,才能实现有效地挖掘和继承.

[主题词]针灸学;歌诀

针灸歌赋既有针灸基础部分中的经络、腧穴歌赋,又有针灸临床部分的刺灸、治疗歌赋,这其中最有价值的,当属治疗歌赋.它们体现了古代医家的学术思想,是古代医家临床经验、体会和教训的融合体,历经千年流传下来,保存了很多有价值的学术内容,值得挖掘和学习.然而,受其文体的限制,针灸歌赋难免会有字句过简、寓意晦涩的问题,又因非一人一时所作,不免存在理解和传抄上的失误.

以往对歌赋的研究,多见对歌赋腧穴内容的整理、汇总,而鲜有对其主治内容真伪的考辨,常见到将歌赋腧穴主治当作经典文献加以引用的例子,殊不知其引用的歌赋是来源于对腧穴文献进行改编后的二手文献,或者该歌赋虽源出于临床但在流传过程中已经产生了歧义,对于等等类似问题,都有必要从文献研究的角度加以整理研究.所以,本文在对古代常见针灸歌赋进行系统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研究古代针灸歌赋的新方法,基本思路是:考察一首歌赋的腧穴主治时,注意与其他相关歌赋中同一经穴的条文加以比较;考察歌赋处方配穴时,注重考察非歌赋治疗文献中相关腧穴配伍情况;重视多种方法的广泛运用,采取多种文献的综合利用,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具体研究方法示例探讨如下.

1歌赋注文的利用

《扁鹊针灸玉龙经玉龙歌》除开头两段外,每段下均有穴法和针灸法注解,内容与《窦太师秘传》及《针方六集》所载窦氏腧穴特征相近,这对于正确理解和使用该穴非常有益,另外,《针灸大成》载《玉龙歌》杨氏注解,《针方六集》卷之六载《玉龙歌》注文,可互参.如:

少冲穴在手少阴,其穴功多必可针,心虚胆寒还泻补,上焦热涌手中寻.(《针灸玉龙经王龙歌》)

初看,此条歌赋说的是少冲一穴的主治;再细看,注文除少冲穴的部位和针刺法外,还有一穴:

“通里:在腕后起骨上一寸.直针一分,宜泻不宜补,愈补愈发,禁灸”.

而本条歌赋中并无“通里”穴名,单行本《玉龙歌》《针灸大成》杨氏注解均无.经查《针方六集》卷六的同条歌赋作:

“少冲穴在手少阴,其穴功多必可针,心虚胆寒还补泻,热壅上焦通里寻”.

可得,该条歌赋与其文及原注,正好相合.

再如:

肩臂风连背亦疼,用针胛缝妙通灵,五枢本治腰疼病,入穴分明疾顿轻.(《针灸玉龙经玉龙歌》)

原注为“五枢:在臂部肩端骨下直缝尖.针人二寸,可灸七壮,看虚实补泻.”五枢后的文字,非五枢穴的部位,应当有脱文.

经查《医学纲目》卷二十七作:

“胛缝在背膈骨下,肩肿风气连背疼,月甲缝二穴用针明,五枢本治腰疼痛,入穴分明疾顿轻.直腋缝尖及臂,取二寸半.”

《针经图》作:

“胛缝二穴,在肩背甲缝尖尽处是穴.直针入三寸,灸二七壮.治肩背臂膊疼,泻;手无力,补.”

《针方六集》卷六:

“肩肿风气连背疼,胛缝二穴用针明,五枢本治腰疼痛,入穴分明疾顿轻.胛缝,穴在两腋缝尖.针入二寸,可灸七壮.详症虚实补泻,又治腋下肿毒,单泻出血.五枢,穴在环跳上五寸,带脉下三寸,直针入一寸半,可灸二七壮.详症虚实补泻.”

显而易见,《针方六集》歌赋下的注文,可补全《玉龙歌》五枢穴的部位及刺灸法内容.

2同源文献的比较

以《玉龙歌》为例,元时期有多种传本,各本的文字及编次不尽相同,其中《针方六集》卷六所载之《玉龙歌》与《医学纲目》所引“玉龙”针方多相合.而《玉龙歌》单行本,内容实际上包括两部分:前一部分为《玉龙歌》,编次与《针方六集》相近;后一部分为腧穴专书,内容与《玉龙歌》及《针方六集》所载《玉龙歌》注文相近,且更为详明.此单行本现存两部,其中抄写年代较早者质量较好,但仅残存后一部分,题曰“杨氏家传针经图像”.

再看《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所载《盘石金直刺秘传》,与清代《针灸集要》所载相比,后者内容更全,针法也更详,当是抄自原书全文.

再如《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所集针论穴法与窦太师针法一脉相承,故《针经指南》《窦太师秘传》《铜人针经》等书都是《玉龙歌》的同源文献.

针灸歌赋在传抄、转述、加工等过程中,很容易被扭曲、失真,例如:

我们知道,“便秘”是支沟最重要的主治病症:

大便闭塞不能通,照海分明在足中.更把支沟来泻动,方知医士有神功.(《玉龙歌》)

照海支沟通大便之秘(《玉龙赋》).

治大便闭,泻;腰胁腿叉脚酸,先补后泻;脚腰重,先泻后补.(《杨氏家传针经图像》)

治伤寒胁肋疼,大小便闭塞,气不能通.(《琼瑶神书》)

中风后大小便闭结不通:泻支沟二穴.小便不通:泻阴谷二穴.大便不通,泻照海二穴.(《盘石金直刺秘传》)

以上歌赋文献及非歌赋文献皆系窦太师针书的传承,是窦氏临床经验的总结.

然而,在考察支沟的一些针灸治疗歌赋时发现:

腹中疼痛最难当,宜刺大陵并外关.若是腹痛兼闭结,支沟奇穴保平安.(《玉龙歌》)

此方意思是,当主症“腹痛”出现兼症“闭结”时,取支沟穴治疗.再看:

肚疼秘结,大陵合外关于支沟.(《玉龙赋》)

腹疼闭结支沟穴(《胜玉歌》).

腹痛,并治气块:内关、支沟、照海.(《医学纲目》卷二十二)

在与《玉龙歌》一脉相承的《玉龙赋》中,《玉龙歌》歌诀被改编为“肚疼秘结,大陵合外关于支沟.”从文字上看,此处“腹痛”和“便秘”同作为主症,并取大陵、外关、支沟3穴治疗,方义已与原歌赋不同.其后,《胜玉歌》更直接将其概括为“腹疼闭结支沟穴”,把“腹痛”“便秘”径作为支沟的主治病症.

经考察明以前支沟所有相关腧穴、处方文献,并不曾有支沟主治腹痛的记载.则以上《医学纲目》卷二十二所载“腹痛,并治气块:内关、支沟、照海”,显然来自于以上歌赋文献,而非临床实践.

只有通过同源文献的比较研究,才可能“去伪存真”.

3原始文献的考察

针灸文献根据其来源可分为原始文献和间接文献.证据学事实的认定重原始证据,文献研究重原始文献.间接文献经过传抄、转述、加工等手段,而形成第二手资料后,有可能出现扭曲、失真、冗余和丢失等现象.

当一条腧穴主治仅见于某一条歌赋时,必须考察其原始文献,方能辨其真伪.如《医宗金鉴十四经主病针灸要穴歌》之“足部主病针灸要穴歌”中言:


“太白主治痔漏疾,一切腹痛大便难,痞疸寒疟商邱主,兼治呕吐泻痢痊.”

然而,《医宗金鉴》以前,太白并没有治疗痔疾的记载,考虑到该书针灸卷主要取材于《类经图翼》,遂检得:

《玉龙赋》云:治痔漏(《类经图翼》卷六太白穴).

《玉龙赋》:痔漏须寻太白,痃疟当求间使.(《类经附翼》)

今查《玉龙赋》中,未列太白穴主治,主治“痔漏”的为二白穴,原文作:

“二白医痔漏,间使剿疟疾.”

《玉龙赋》该条歌诀是从《玉龙歌》“痔漏之疾亦可针,里急后重最难禁,或痒或痛或下血,二白穴从掌后寻”化裁而来.其中“二白”系奇穴,“在掌后横纹上四寸,两穴对并,一穴在筋中,一穴在筋外”(见《玉龙歌》),张介宾不识此穴(其“奇俞”类亦未收此穴),而将其改作足太阴经穴“太白”,大误.

这一错误辗转又影响了高等院校4~6版针灸学教材中太白的主治:

胃痛,腹胀,身重,肠鸣,泄泻,便秘,痔漏,脚气.(4、5版《针灸学》)

胃痛、腹胀、腹痛、肠鸣、呕吐、泄泻;痢疾、便秘、痔疾、脚气、体重节痛.(6版《针灸学》)

可见其错误影响之深.细查之后发现,现代教材中,许多不为前代文献所记载的腧穴主治,惟见于歌赋中,我们不可不辨其真伪.

再看一个例子:

赤眼迎香出血奇,临泣、太冲、合谷侣(眼肿血烂,泻足临泣).(《杂病穴法歌》)

此条歌赋说的是,迎香穴与临泣、太冲、合谷配伍治疗目赤.相关文献有:

迎香:禾上一寸,鼻旁陷中.针入三分,禁灸.主眼目赤肿,鼻塞不闻香臭.(《医学入门》卷一)

赤眼肿痛,迎香出血,立愈.甚者更泻太冲.(《医学入门》卷一)

迎香:主鼻塞不闻香臭,瘾肉多涕,有疮鼽衄,喘息不利,偏风喁斜,浮肿风动,面痒如虫行.《玉龙赋》云:能消眼热之红.又攻鼻窒为最.《席弘赋》:耳聋气痞.(张景岳《类经图翼》卷六、《勉学堂针灸集成》)

明代著名的眼科著作《审视瑶函》迎香主治下亦曰“《玉龙赋》云:能消眼热之红.”

据此,迎香主治目赤似乎无疑.然而,经查《玉龙赋》原文作“搐迎香于鼻内,消眼热之红”(《玉龙赋》),此条歌赋又来源于《针灸玉龙经玉龙歌》)“心血炎上两眼红,好将芦叶搐鼻中,若还血出真为美,目内清凉显妙功.”说的是经外奇穴“内迎香”.

内迎香二穴,在鼻孔内是穴.用箬叶做一箬管,搐动出血治.眼红肿痛,出血尤妙.(《杨氏家传针经图像》)

内迎香二穴,在鼻孔中.治目热暴痛,用芦管子搐出恶血,效.(《奇效良方》卷五十五“奇穴”篇)

由上可见,古人引书方式灵活性较大,并不严谨.我们在引用史料时,一定要溯本求源,查明其最早的出处.

4腧穴文献的对照

将腧穴文献所载之腧穴主治,与针灸临床治疗文献加以比较,是研究腧穴主治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腧穴文献所载之腧穴主治,确实反映了该穴的作用特性,则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反之会逐渐退出临床使用,甚至在腧穴文献中消失.

我们看下例:

风池、绝骨,而疗乎伛偻.(《玉龙赋》)

“伛偻”一词,在现代许多歌赋书籍中,都注释为“背曲身俯”:”“驼背”[2],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俗称“驼背”)视为同名.如《杂病源流犀烛胸膈脊背乳病源流》就解作:

“背伛偻,年老伛偻者甚多,皆督脉虚而精髓不充之故,此当用补肾益髓之剂;若少壮之人,忽患伛偻,并足挛,脉沉弦而细,皆中湿故也,宜煨肾散.”

从《玉龙歌》篇首“伛者立伸患者起,从此名驰湖海知.曲池补,人中泻;风池补,绝骨泻”来看,歌赋著者的本意,应当为“背曲身俯”无疑.

然而,经查《黄帝明堂经》:

“风池:主寒热.癫疾,僵仆,狂,疟.热病汗不出.头痛.痃疟.颈项痛,不得顾,目泣出,多眵(目蔑),鼻鼽衄,目内眦赤痛,气厥,耳目不明,咽喉偻引项,筋挛不收.”

其中“咽喉偻引项”,《外台》作“喉痹偻引项”.“偻”即“瘘”,汉以前指“瘰疬”已溃,谓之瘰疬瘘,隋唐时又用作“痔瘘”,别用作“伛偻”(又作“瘘疴”“疴偻”),一名而三用,致混淆.

如宋代王惟一即将“咽喉偻”理解为“腰伛偻”,此后《圣济总录》《普济方》《针灸聚英》《针灸大成》《针方六集》《针灸逢源》等医籍,均从王惟一,将风池的这一主治写作“腰(背)伛偻”.惟《西方子明堂灸经》与《医学入门》,将“咽喉偻引项挛不收”“项背伛偻”,作为风池穴的主治.

而在临床上,并无使用风池治疗“瘰疬瘘”的记载,却常与其他穴配伍治疗腰背疾患:

腰胫项强不能舒:风府、风池、人中.金陵仓巷刘,十年前入川,与客择行,冒暑下水取凉逼腠理,流入经络,深至筋骨,故成此疾.针之汗出遍身,即时关外畅通,腰直身舒,四顾左右.(《针灸集成》第六十九方)

腰背伛偻:肺俞、期门各三七壮,风池七壮.(《勉学堂针灸集成》卷二)

悬钟一穴,作为八脉交会穴之髓会,常用于半身不遂,下肢痿痹,足胫挛痛等局部病症.该穴在窦太师针灸遗存中突出主治瘫痪疾患;

治浑身百节疼,左瘫右痪,两足不收,寒湿脚气,浑身生疮,水蛊,看症补泻.伤寒不退热,针曲池穴,泻此穴良.(《杨氏家传针经图像》)

主浑身百节痛,左瘫右痪,两足不随,寒湿脚气,遍身生疮,水肿,伤寒发热不退.(《针方六集》)

主瘫痪两足不收,寒湿脚气,浑身疮癞,水蛊,伤寒太热不退.(《循经考穴编》)

治气,伤寒无汗.看虚实补泻(《窦太师秘传》).

由上看来,风池、绝骨两穴上下相配主治“腰背伛偻”,是符合临床应用的,而早期腧穴文献记载风池穴治疗“瘰疬瘘”已退出临床使用.

5计算机文献系统的辅助应用

如果仅仅是统计各个歌赋的用穴数及治疗病症种类,则手工即可以完成;如果要对全部针灸歌赋处方用穴、主治病症进行分类统计,再进一步深入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病症的处方用穴动态变化规律,以及腧穴的作用部位与作用特点等问题,则建立针灸治疗歌赋数据库,是一种必要的研究手段.利用数据库,可实现对歌赋中各种病症处方、用穴的查询和统计,如统计针灸歌赋中治疗各种手部疾患的腧穴和处方.

手腕痛:液门、中渚.

手臂相连手腕疼,液门穴内下针明,更有一穴名中渚,泻多勿补疾如轻.(《玉龙歌》)

手腕无力:列缺.

列缺腕侧上,手指头交叉.主疗偏风患,半身时木麻,手腕全无力,口禁不开牙.若能明补泻,诸病恰如拿.(《天星十一穴歌诀》)

手颤:少海、阴市.

心疼手颤少海间,若要除根觅阴市.(《席弘赋》)

手足不仁:中都.

中都原穴是肝阴,专治身麻痹在心,手足不仁心腹满,小肠疼痛便须针.(《玉龙歌》)

手臂红肿:液门、中渚.

手臂红肿,中渚、液门要辨.(《玉龙赋》)

手臂无力:曲泽.

臂细无力转动难,筋寒骨痛夜无眠,曲泽一针依补泻,更将通里保平安.(《玉龙歌》)

手不收:曲池.

曲池曲肘里,曲著陷中求.善治肘中痛,偏风手不收,挽弓开未得,筋缓怎梳头,喉闭促欲绝,发热竟无休,遍身风瘾疹,针灸必能瘳.(《天星十一穴歌诀》)

手连肩脊痛:合谷、太冲.

手连肩脊痛难忍,合谷针时要太冲.(《席弘赋》)

针灸歌赋腧穴主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歌赋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7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手痛:腕骨、中渚、肘谬、三里.

臂疼手痛手三里,腕骨肘谬与中渚.(《针灸歌》)

两手酸痛:曲池、合谷、肩.

两手酸疼难执物,曲池合谷共肩.(《胜玉歌》)

手臂挛痹:肩、间使.

如中鬼邪先间使,手臂挛痹取肩.(《长桑君天星秘诀歌》)

手臂挛急:尺泽.

更有手臂拘挛急,尺泽刺深去不仁.(《肘后歌》)

手部疔疮:劳宫、大陵.

劳宫穴在掌中心,满手生疮不可禁,心闷之疾大陵泻,气攻胸腹一般针.(《玉龙歌》)

手上诸风疾:三间、肩井、商阳、二间、天井、少商.

两井、两商、二三间,手上诸风得其所.(《杂病穴法歌》)

手活动不利:合谷、曲池.

曲池两手不如意,合谷下针宜仔细.(《席弘赋》)

手指挛痛:少商.

指痛挛急少商好,依法施之无不灵.(《长桑君天星秘诀歌》)

手指麻木: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悬钟、太冲.

脚痛膝肿针三里,悬钟二陵三阴交,更向太冲须引气,指头麻木自轻飘.(《席弘赋》)

由此可见,借助于计算机,一方面可以使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利用方便、快捷和高效;另一方面,利用数据库的功能实现将文献研究的结果进行自动统计和分析,便于归纳和总结其变化规律.

6参考文献

1谷世.针灸经络腧穴歌诀白话解.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05

2李磊.针灸歌赋选读.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6:100

(收稿日期:2005―11―16,马兰萍发稿)

热门大全

猜你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