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形式与特征

点赞:5868 浏览:2045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为大学生了解和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提供更多的平台与机遇.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培养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提供了重要发展途径,在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形式多样,为推动整个社会政治生活水平和政治生活建设产生了重要意义.深入研究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状态、从而把握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理性化、多样性等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

作为社会公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参与社会公共政治生活.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下,新媒体时代下微博、博客等为高校学子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更多的平台.他们在学习生活之余,积极投身到了社会公共事件的参与之中,对推动整个社会政治生活水平和政治生活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深入研究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状态、对于把握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理性化、多样性等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1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内涵

19世纪30年始在学术界便存在着不同的对于政治参与的解释与研究,然而对于这一概念的界定,我国的学术界却存在着不同的诠释.《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认为,政治参与就是“参与制定、通过或贯彻公共政策的行动.这一宽泛的定义适用于从事这类行为的任何人,无论他是当选的政治家,政府官员或是普通公民,只要他是在政治制度内以任何方式参与政策的形成过程.”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就是大学生通过特定的手段对社会公共政治生活产生影响.其内容维度包含着:首先,大学生作为公民,是政治参与的重要主体.在这里我们首先应当把政治参与的主体将特定的政治职业者相区分,政治职业者是专门从事政治或政府工作的人员,例如党派要员、政府官员等.对于政治参与的界定是要重视政治职业者的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同样将大学生作为政治生活的重要构成进行了肯定.其次,政治参与的内容指向是社会政治生活活动及社会重大的公共政治生活空间.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内容参与不是单一,而是具体多维度,兼具多层次性、立体性,尤其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新媒介下,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方式向着网络化、多样化发展,对实际的政治生活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最后,公民参与政治的方式与形式实际上是多方面的.政治参与因其自身的所具有的属性,大学生政治参与方式可以是个人或团体的主动参与,也存在着利益动机参与等.

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形式与特征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2当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

作为社会精英阶层的大学生群体,当前其参与政治的主要形式还是借助于校内外的部分组织,如学校社团、党团等.在目前我国,政治参与的大学生群体其活动多样,又兼具自身的特点,主要的形式包括:一是社团活动.主要包括得有参与党团组织或其他学校社团活动,这也是我国目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与特点.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的党员的比例越来越高,这表明大学生对于政治生活参与热情的逐步提高.同时,高校的社团在一定的程度上对于社区怎么写作、帮助学校困难学生,学习社会时政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发挥了积极的影响.当然不乏有的学者认为,高校社团发展体系虽然越发的成熟与完善,但是其亲和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借助于互联网进行社团联系,发挥其作用越来越成为当前高校社会政治参与的重要形式.二是活动.这一活动包括两大板块,即公决与选举.在目前我国高校主要是选举活动.再者是社会接触活动.接触活动是指大学生为了某种利益,以个人或集体名义主动与有关部门、学校领导或相关组织接触,正式或非正式地向他们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批评,以期影响或改变他们的决策和决定.最后一种是特定情况.即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之下,大学生群体根据自愿进行自发组织,合理、成规模的对一些突发事件的反应.

3当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的基本特征

当前十八大的召开,我国社会发展进入了全新时代,如何进一步提高当代大学生参与政治的意识,研究其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有着重要意义,为我们更好的提高高校培养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提供了方法研究.

(1)在参与范式上,逐步向理性参与过渡.参与和理性参与式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两种基本范式.然而参与属于感情触动模式,容易受到周围特定环境和场景所影响,带有相对的情绪化.这种范式的表达形式也具有明显的感彩和直观性,是最为初期和相对不成熟的方式,不利于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水平的提高.其最多的益处在于引起参与者情感的共鸣和提高参与者的热情.因为朴质、盲目的政治参与热情可能破坏人们政治参与的秩序性与有序性遭,使得国家的整体政治生活达到了无序.究其原因最重要的在于这种政治参与方式下,主体缺乏相应的政治参与知识,包括对政治参与基本原则、社会政治制度及其运作形式的不甚了解和深入,因而导致了其对于自己的政治参与行为性质、后果缺乏相应的理性反省.相反,作为政治参与的基本范式,理性参与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缺项.所谓理性政治参与式公民在一定的政治秩序指导下,对于自己的政治诉求和合理要求进行适当、合法的表达,这一表达是建立在对事实的理性分析和深入剖析之下做出的.实际上,这一模式的转变早在上个实际的90年始就在大学生群体中逐步实现了,表现在于他们在政治判断和认知水平上的不断理性化.他们既通过媒体了解和关注时政,同时借助自己既有的政治参与经验和知识对时政进行分析,做出符合时政本质的分析,不断提高自我理性分析能力,不受西方错误思想的误导.同样,大学的社团、党团等为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载体,通过广泛地参与社会实践,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思考人生、思考社会、思考现实.关注中国发展状况等倾向不断上升,如1997年庆祝香港回归,到2()()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行,大学生都表现出了有理、有节的参与行为.

(2)在参与动机上,利益型政治参与出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变化,各种不同的思潮的涌入其中,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受不同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影响,加之自身素质和政治参与觉悟的不同造成了大学生群体对于现当代政治参与动机的不同,有的出于个人利益,有的出于社会整体和国家发展全局.总体来看信仰型政治参与仍在继续发展,而利益型政治参与在逐步出现.纵观历史,作为中国儒家的理想人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儒者政治方向追求指明了方向.这一内涵内容指向要求儒者打破自我生活界线,以家文化为根基,放之天下.在信息化时代加快发展的今天,这样的传统政治哲学理念依然对大学生产生影响,这源于儒家文化的首要基础在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一过程由家庭教育与社会文化实现.透过学校教育,通过互联网等媒体载体,他们时刻关注着国内外政治发展,着重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进程,参与社会重大公共事件的评价.这种政治参与活动不是停留在意识层面,当代大学生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上,为其参与政治活动提供了更多的人文关怀和生命价值意义.这点在我们国家、民族面临重大自然灾害时尤其凸显,如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90后志愿者、大学生积极投身西部建设等.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社会结构的分化以及多元化思想的汇入,影响着大学生对于政治参与动机的内容,利益型政治参与正在兴起.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所出现的“”就是这一利益型政治参与动机的表现,大学生群体从效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广阔政治视阀,开始转向自我利益诉求.竞选班干部、党团干部等行为虽与以前的大学生热情相当,程度甚至更高,但是部分学生存在着一定上得动机不纯,表现在为今后的评分获得一定的优势筹码等.而应对于这种现象,除了需要合理引导当代大学生利益需求,更重要的是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3)在参与方式上,自愿型、多样化的参与方式逐步成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了,而且越来越强调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与这种全面、深刻的改革相适应的,不再以政治动员作为激发公民参与政治的唯一的和主要的方式,而是在动员参与的同时主要通过政治建设引导公民进行合法、有序的制度性参与.尤其是互联网载体的发展,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政治参与的媒介.他们通过微博、博客等新兴交流方式,参与到了社会重大公共事件中,并对事件的发展方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20世纪90年始,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行为也向制度化参与方式发展,在政治参与中表现出明显的自主性,他们主动关注国家重大政治生活.

【参考文献】

[1]《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