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性学习与构建

点赞:33268 浏览:15547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作为一种创造性学习的方式、一种自主型的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被越来越多的师生所接受.而2011年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更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因此将研究性学习渗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追求.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阅读教学是主阵地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运用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阅读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内容组合有以下两种基本形式.

单篇课文单篇阅读课文的研究性学习,主要适合于内涵较深的精读课文.比如,在课文《雪》中,作者鲁迅以其独特的视角描述了记忆中的南国雪景与现实中的北国雪景,表面是自然景观的描述,实际上是他内心世界斗争的力作,这就使此文的教学有了一个独特的切入口:这截然不同的雪景有何寓意,也自然成了本篇课文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单元课文如在教学梁衡先生的散文《夏》时,将写的“夏”与朱自清先生写的“春”设计了比较题,引导学生比较探究“不同作家对相同景物的相同感受却有着迥异的语言风格”.同写“夏”,联系课后练习中高骈的《山亭夏日》、白居易的《观刈麦》、王唯的《苦行》,引导学生比较探究“不同作家对相同景物的不同感受与他写作时的心境有关”.

初中语文教学中性学习与构建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语文教师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9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专题学习是最佳方法

立足教材编排的专题、综合实践活动及综合学习与探究苏教版语文教材每册书安排一两个专题、三次综合实践活动.专题设计以学生语文素养、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乃至整体素质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集中体现了研究性学习、跨学科学习的课程目标,这些话题集中在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文化、认识自我等方面,往往是值得关注和容易激发兴趣的话题,如“狼”“荷”“长城”“汉字”等.而综合实践活动则是与单元主题内容相一致,是课外语文的辐射点和发散点,也是沟通课内外联系的契合点.九年级两册则以“学会读书”和“综合学习与研究”为系统、兼顾文体来编排,强调了学法和读写听说一体化,从更高层次上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实践性学习创设了条件.如“汉字”专题,学生除了阅读教材选编的系列文本,还要借助网络收集、了解汉字构字法,体会汉字魅力,探究汉字含义;“长城”专题,学生要通过对长城建筑价值、文化价值、旅游价值、军事价值等研究,形成自己的评价;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文言文学习结束安排的“综合学习与探究”,将文言文知识按通检测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到古代文化常识,逐一进行归类,从而掌握文言文知识的规律.

结合教材的单元安排拓展,形成阅读专题苏教版语文试验教科书教材每一册都安排有六个合成单元,每个单元各围绕一个主题,可以将此延伸拓展,进行更广泛的课题研究与学习.这类的学习可以按单元主题设计,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多彩四季”,可以遴选一组以四季为题材的文章进行阅读,将课文和课外文选组织组合成大单元,使学生增加了阅读量,扩大了阅读面,拓宽了教学空间,使语文学习变得更厚实.

按作家设计专题阅读教材选文的作者往往是名家,阅读名家名篇、名家系列是进行研究性学习最好的载体.鲁迅先生是出镜率最高的作家,教材六册编排了《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故乡》《雪》以及名著推荐《朝花夕拾》等,推荐学生进行鲁迅作品专题阅读,在阅读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形成了许多课题,如鲁迅作品中的色彩美学、鲁迅与父亲的感情、鲁迅与故乡的感情、鲁迅的童年生活对后来的影响、鲁迅作品语言的精美等,让学生们感受到鲁迅的可亲、可敬、可爱,体味出鲁迅被誉为“民族魂”的深刻寓意.

研究性学习与途径

课题研究高于课堂研究,初中学生也能进行研究.语文教师要善于选择适合学生的专题进行研究;也要善于捕捉时机,适时引领学生开展研究性阅读.如2012年9月下旬,有位学生在课外写作中写到:“晚上,奶奶与妈妈在家旁路边插上了一簇簇香,星星点点,煞是好看.”然而,几乎所有学生都不知为何要点香.于是,老师要求学生回家询问长辈,弄清点香的原因.出乎意料的是,由于学校所在地是开发区,学生家长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绝大多数家长的回答是“老一辈人都是这样插香的”.只有个别家长知道这是为了纪念某个人,但也不知道是谁.如此调查,却没能得到应有的结果,只能指导学生去查阅“苏州民俗”.很快学生们就得到了答案:农历七月三十日插“狗屎香”是为了纪念元朝末年抗元起义领袖张士诚.此事最后成为在初中学生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契机.

由于学生平时的注意力多在应付考试上,以致于身为苏州人,却对苏州的文化一问三不知,视野不阔,思路不宽,知识不活.《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第二条:“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可以说,“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是课程的重要价值取向.学生对所在区域文化的知晓度、认可度越来越低,语文教师在文化传承方面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结合教材,结合学校申报的“吴文化与现代德育研究课题”以及学校自行设计的“感受吴文化,感受现代化”的综合实践活动,确立了以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形式给学生补上乡土文化这一课.从选定课题、收集资料、定向研究到课题报告,首先确立的是切口小、周期短、便于占有材料的小课题;让学生用社会调查和专题研究两种模式,或自主独立或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相关信息的采集、筛选、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此外,学校图书馆和校园网为学生获取信息提供了优质怎么写作.同时,向学生推荐了两套“吴文化”的读物《苏州文选丛书》《忆江南丛书》,并为学生专门播放《苏园六纪》《苏州水》《水天堂》等高质量的专题片,这些作品,为学生创设轻松的氛围提供了一个自我发现、自我学习的天地,从而调动和保护了学生自我探索的求知.


研究性学习是在学校教育和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它注重的是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学习运用,不仅是掌握知识的数量,而且是要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提高思维水平和创造力.教师要谨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其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无论是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评价方式的设计,都有助于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形成,因此要努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高新区东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