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点赞:3436 浏览:994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才能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深入.在改革开放以后的二十多年里,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各项事业取得重大进展.但是,我国的文化建设虽然表面上正在加强,而影响现代化建设的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仍然存在,而且还很严重,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抵触,甚至背道而驰,如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这些问题就是思想道德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应当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而学校是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地方,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前途,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管理者,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尽力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二、现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充分体现了知识的重要性和价值性,在同种岗位上存在着学历高低不同所给的待遇和工资不同的现象.在校学生看到这种现象,便形成一种错误的认知,除了自己的学习外,其他任何事情似乎都与自己毫不相干,缺乏社会责任感,对社会漠不关心,这对于今后社会中的合作性学习、合作性生活、合作性工作是不利的.

第二,现代学生缺乏吃苦精神.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物质上的需求逐渐得到满足,家庭比较富裕,有些家庭甚至条件非常优越,使得这些家庭中的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们从来不需要考虑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事情.加上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溺爱,使得这些孩子总是无所事事,无所作为.在学校里即使老师安排一些劳动任务,他们也会躲躲闪闪、毫不主动,哪怕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他们也不会做,总是觉得自己没有这个必要动手,怕脏、怕累、怕苦.而吃苦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继承和发扬,也是现代社会人才必备的一种素质,如果缺乏这种吃苦精神,那么未来社会将如何发展呢?

第三,迷恋网吧,精神空虚,道德垂丧.网络上活动的最大特点就在于虚拟性.虚拟状态既为网上行为提供了安全屏障,也给不正当、不道德的行为披上了遮羞的面纱,从而造成网络社会虚检测信息的泛滥及不道德行为的发生.由于网络道德体系尚处于建构和规范之中,网络社会很难让网民"独善其身,独慎其行",加上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不足,道德自律行为和意识淡薄,就很容易产生在网络上特别自由、为所欲为的感觉和冲动,进而做出一些不道德的且在现实世界不可能做的事情,诸如:恶意侮辱、人身攻击,网上"多角恋爱",""入侵,侵犯知识产权,查阅和点击,散布反科学、伪科学以及对党和政府不满的信息等.网络已成为违反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现象的新场所,以网络为对象和以网络为手段的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出现.

第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现代学生中越来越突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金钱对人们来说,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物质财富,在人们的眼里,钱越多越好,越多越富有,有了钱什么都可以办到,真的是"有钱能使鬼推磨",这种思想对青少年影响极大,有些学生在学校生活中,事事与钱挂勾,如借钱要利息提供某种信息要给信息费,帮忙的事要开工钱等,这些思想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学生的思想道德不仅得不到提高,还会使学生品德越来越败坏,现代学生中的只图享受,不图奉献的思想,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造成极大影响.

第五,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错位.发展市场经济是中国在经历了长期的探索与试验后作出的历史性选择."但问题是市场经济以利益为目的,利益的驱动成为构成市场经济行为最原始的动因和最直接的动力.市场的这种功利性特征必将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使人们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如何更快地发展经济上,视经济发展为惟一目的,急功近利,忽视思想文化道德的建设,使二者产生不同步、不协调的发展".经济体制的转轨带来了意识形态方面种种观念的更新.学校德育面对历史的变革,处在许多内在矛盾和外在冲突之中,其主要表现为:等价交换原则与奉献精神的冲突,经济效益与精神价值冲突,市场应变观与远大理想的冲突.

第六,青少年学生的社会角色意识的错位.青少年学生正处在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他们渴望交流,但沉于网络中的交流又是一种虚幻的交流,它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敲击键盘,我们往往不能知道似乎近在眼前的"聊天者"是男是女,是老是少等而青少年也由于使用隐匿了部分或全部真实身份的"自我",孤独感逐渐膨胀,这种极度膨胀的自我中心定位扰乱了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定位,进而引起道德感的错位.这种不良的体验往往会使学生形成双重人格,影响其今后的发展和进步.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市场经济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4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在网络交流中人们不受实际生活的约束,可以随心所欲地改变和修正自己的品质和人格特点,这就促使一些青少年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寻求满足.在网络的虚拟社会下,个人的身份是虚拟的、想像的、多样的和随意的,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准则和社会规范的约束力削弱或失效了.上网者可以创造虚拟的人物角色,获得某种权利和认同感,使某些被压抑的个性得到释放.而这些青少年学生一旦回到现实社会中,就会产生心理错位,表现为敏感、警觉、掩饰、厌倦生活、自我评价低等.

三、出现思想政治问题的原因

第一,社会环境的影响.有人说,学生在校进一步,回到家里退两步,进了社会退三步.有人用公式5-2等于0来概括社会、家庭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消极影响.市场经济消极因素的影响使部分学生心灵发生扭曲,心里崇拜的偶像发生变化,形成畸形的价值观.第二,家庭因素的影响.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摇篮,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如何、是否施加正面影响直接关系到孩子的道德品质如何.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部分家长疏忽了对孩子的关心、教育,家长素质不高,教育学生方法简单,态度粗暴,对义务教育的认识存在差异,认为只要把学生送到学校管吃管住就是尽到家长的义务,至于教育,就是学校老师的事了,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孩子,把孩子看作家中的"小皇帝"、"小太阳",渐渐形成了他们"自我中心"的行为特点,如此种种,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德育效果.

第三,学校教育自身的不足.目前,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是在一片加强声中削弱了,在一片重视声中忽视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一是轰轰烈烈喊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二是教育主体不明.三是德育内容不清,有的学校没有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确定德育内容.四是德育方法单一,这是目前学校在德育工作中的主要弊端,只注重空洞的说教,不注重德育要求内华成为学生品质.五是德育合力不够,教师们各自为政,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看成是思想政治教师的天职,使得德育缺乏全面性、系统性.

四、解决思想政治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德育研究,做到有的放矢

确立科研意识,加强德育研究,向科研要质量,应该成为一种观念.德育研究就是对实践的总结,通过反思,找出规律,揭示事物的本质,从而把实践升华为理论.德育研究主要应该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是研究学生.包括一个年龄段的学生在心理、认识上的特点,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出现反复的规律,同学与同学交往的特点,学生与老师交往的心理,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学生喜欢参加哪些活动有的学生为什么会孤僻、自卑,学生出现逆反心理的原因,少数学生闹恶作剧甚至报复老师的原因,学生被表扬或批评后的心理,学生欢迎什么样的老师,如何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如何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如何根据不同个性的学生开展工作等等.研究越深入,了解就越全面,方法就越有针对性.


二是研究内容.包括不同年级在内容上的不同安排,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如何根据学生的认识与接受能力分解德育内容,做到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如何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受感染,如何把思想、政治、道德、心理等方面原则性的理论与要求具体化、生活化,如何选择和利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学生等等.只有注重研究,才能避免成人化、走过场的倾向.

三是研究形式与方法.包括如何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讲道理,让学生在理解与认识的基础上乐于接受,如何发挥教师的人格力量,如何体现教学活动是德育的主渠道,如何取得家长的配合与社会的支持,如何强化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磨练意志,如何表扬学生,如何让学生在集体中获得快乐,学会交往,如何营造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如何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接受洗礼,经受锻炼等等.通过研究,找出规律,从而使思想政治德育的形式与方法更有针对性.

(二)、优化德育队伍,实行全员育人

学校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它是一项系统而庞杂的工作.可一提到思想政治工作,一些学校就简单地认为这是政教处的事,是班主任的事,这样德育工作就是一个"打杂"的工作,抓抓安全、检查检查工作、处理处理违纪事件、一学期组织次把两次大型活动,如此而已,根本没有领悟到德育是"心"的教育,是全体教职员工的教育.要把这个工作抓好抓实,学校必须实行"全员育人制",强化学校的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怎么写作育人的三大职责.为此,学校管理者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始终将德育工作真正摆到首位.作为教师也应与时俱进,提高认识,在学生德育方面要做到"三破三改三立",即破除传统的重智轻德的观念,改变分数是惟一的评价标准,树立素质教育必须以德育为核心的观念,破除学生在思想政治工作是政教处、班主任的事的观念,改变学校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孤军奋战"的格局,树立"德育无小事,育人我有责"的观念,破除教师对学生的"被动施教"的观念,改变那种"学校不布置,我就不行动,学生不出问题,就不找谈话"的做法,树立以人为本,主动施教的观念.真正强化师德建设,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抓好德育工作的关键是教师.因此,抓好德育工作就必须抓好师德建设.学校要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不断加大师德建设的工作力度,在师德建设的内容、方式和机制上进行不断改革,不断加大师德建设的工作力度,在师德建设的内容、方式和机制上进行不断改革,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监督约束机制,采取定期排查、随机走访、签订责任书等形式,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实现从"权力本位"向"责任怎么写作本位"的转变.学校还应大力开展"练师功,铸师魂,树师表"、"十佳教师"、"师德标兵"、"我最喜欢的老师"等师德实践活动,塑造新型的教师群体形象,让每个教师都做《师德规范》的忠实实践者,做教书育人的忠实实施者.

(三)、丰富德育载体,拓宽德育途径

德性,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中生成,在感悟、体验中积累.因而,德育需要实践,需要活动,需要感悟.现代认知理论告诉我们,德育内容只有成为学生的需要时,才能产生认知动机,才能形成内驱力,才能调动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参与"对象性活动".脱离学生需要的硬性灌输搞"检测、大、空"只能引起学生反感,所以学校在安排具体活动时,必须坚持"小、近、实"的原则,小处着手强"养成",贴近生活觅"触点",立足于"实"效.

1、充分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设计活动内容时,一定要将大的主题细化为小的行动并形成序列.

2、确立好本校的德育基地,充分挖掘利用当地的德育资源,充实德育内容,拓展德育空间.

3、形式多样地开展各项评比活动,树立学生身边的榜样.我们不能只学远的榜样,"高、大、全"的榜样,也不能只学成人榜样,青少年儿童自己的生活中就有许多榜样.树立典型就是为了带动大家.4、随时捕捉德育点,利用新近发生在身边的"小事","以小见大".某生竞赛获大奖了,可及时开展"向××同学学习"的活动,某同学拾金不昧就可及时利用广播、喜报等宣传,某些季节性传染病流行时,就开展"讲卫生,弃陋习"的教育活动.

(四)、建设校园文化,创设育人环境

造成不能忽视环境的育人功能.人在不同的环境中心情是不一样的,受到感染、体会到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在一个非常整洁幽雅的环境里,为什么不敢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环境的约束力.走进一庄严、肃穆的环境,为什么不敢嘻嘻哈哈、打打闹闹?环境的约束力.相反,在一个很不讲究、乱七八糟的环境里,没有约束力,没有感染力,所以也就很随便.如果一所学校窗户粘满尘土,走廊里痰迹斑斑,纸片随风乱飘,学生服饰不整,职工说话粗野,大体可以作出判断:管理不善.这样的环境下,怎么可能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品质?

建设校园文化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一是人的精神面貌.服饰、衣着、打扮是人的精神面貌的外在表现.但更重要的是人的内心世界,是从校长到教师到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表现出来的风貌.校长能为教师做出榜样,教师能为学校做出榜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到做人、做事就应该像老师那样."说破嘴皮子,不如做出样子."提高德育实效,首先应从教师做起,校长彬彬有礼,教师也会彬彬有礼,校长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教师也会责己严、待人宽.一方面是因为感染作用,另一方面是因为校长能做到他就敢于去要求教师和学生.如果校长说话粗野,教师就可能不重视文明,这样就会传染学生.

二是环境文化.教师、设备是教育资源,校内的每一条路,每一株树,每一面墙,每一片草,每一枝花都是教育资源.卫生工作很好,环境非常优美,它本身就是教育资源,具有育人功能.因此,要重视卫生,重视绿化、美化环境,它是在熏陶、感染学生,是在育人.

三是舆论文化.让学生能看到报纸,听到广播.宿舍、教室、餐厅如何布置都要精心设计.在学校能听到世界,欣赏到世界与中国名著,定期举办专题报告会.在这种舆论氛围中感染学生是必然的.舆论文化要注重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出发,让他们喜闻乐见,愿意接受.有的学校草地旁挂着大牌子"严禁踩踏,违者罚款",学生照踩不误.为什么?有逆反心理,很反感.有的学校不这样写,他们写的是"谢谢你没有踩踏草皮",学生一看,觉得人家很尊重自己,不好意思再去踩踏.有一所学校校门口立着一块大牌子,写着"如果你不抽烟,你将受到全校师生的尊敬."对客人是尊重,对学生是教育.小树上、花池边,也们写着"小树和你是朋友"、"小花向你问好".学生觉得,又是朋友,又向你问好,怎么好意思去伤害它们呢?

德育是一门艺术,在学校德育工作与德育绩效之间有一条难以逾越的"天堑",要想达到高效德育的彼岸,学校就应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实实在在地将德育放在首位,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现代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应变能力强的新型人才.培养他们顽强的毅力和超越逆境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关心与生存,学会合作与协作,会正确处理各种矛盾,辨别各种思潮,明确历史使命,以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来构筑自己的精神支柱最终为社会所用.所以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充满爱,运用科学方法,用我们的爱与他们平等地交流与对话,以此来获得学生的尊重和理解,得到他们的尝识与信任,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永葆人类最珍贵的品质.只有这样,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效地推动学生素质的快速提高,让思想政治教育有着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