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学生留港就业的调查香港***含金量

点赞:14113 浏览:5912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内地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已经成为了社会话题.香港的大学,在这一点上与内地高校打了一场漂亮的心理战,并且用他们华丽的毕业生薪酬数据,吸引了家长们的眼光:就业率统统在95%以上,毕业生月薪在一两万之间,最高的刚毕业就年薪百万――放眼望去,似乎满城尽是黄金甲.

内地学生留港就业的调查香港文凭含金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留学生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6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香港文凭胜在哪里

有调查显示,66.8%的内地人看重香港的大学“毕业生求职时更具优势”.与此同时,在内地高校竞争力下降的原因中,列第一位的就是“应试教育,不能学以致用”.香港文凭的含金量,在真刀的职场上,的确显出了分量.

据就业调查统计,金融类、工商类企业是香港学生就业的大热门,香港汇丰银行、荷兰银行、花旗银行、四大会计公司(普华永道、德勤、毕马威、安永)、投资银行每年也接纳不少应届毕业生,其他跨国500强的行业,在香港招聘规模之大,也是远远胜于内地.

香港文凭的含金量,另一方面,是来自香港高校无微不至的就业怎么写作.多数高校的每年暑检测都有各类实习计划、领袖培训计划、校友计划提供给学生选择,金融专业的学生会被推荐到跨国银行或者会计公司实习,IT专业的学生则常在微软、IBM等公司锻炼,学生在校时一般已经很熟悉将来的工作环境了.如果实习非常有益,大学甚至会提供休学的机会给学生安排时间.一个港大资讯工程系的学生,第一年在港大读书,第二年休学一年到香港的IBM公司实习,第三年回到港大读书,一时被传为校园里的美谈.

内地学生留港就业的两大困境

尽管香港高校总就业率超过95%,对内地学生而言,想留在香港工作的是绝大多数,能留下来的,却并不是全部.据香港中文大学提供的该校2002年-2005年数据,在该校就读的内地本科生毕业后,26%留校读研,20%去国外继续深造,41%在港就业,13%则回到内地工作.而据港大数据,大约40%的港大内地毕业生留港工作,另40%继续深造,20%左右则回到内地就业.

随着香港大学招收内地本科、硕士生数量的增多(2007年,以学生签证进入香港读书的内地人有约5000个),在香港找到工作,一年比一年不容易.据有关统计者介绍,部分学校内地学生留港就业的比例可能只有20%,尽管有超过90%的人是希望留下的.

拿着同一含金量的文凭,内地学生和香港本地学生的就业难度,的确有所不同,来自内地的香港大学硕士毕业生王长风找工的经历也许能提供参考.

王长风从广州中山大学经济系本科毕业,放弃了保研,2006年9月入学港大,修读经济学系硕士,一年后毕业.

2007年春节,王长风开始正式考虑找工作的问题.“当时觉得,来了香港不能就这么回去,香港的经验许多我还没学到.”到香港半年之后,他开始参加各种宣讲会,收集网络和报纸上的招聘信息.王长风能讲一口流利的粤语和英语,还有相当不错的法语,在语言能力上毫不吃亏,他的简历出色,有各类活动奖项、志愿者怎么写作经历、和一流的学习成绩.“所以找工最初是蛮自信的,觉得在香港留下来应该不是难事.”

他的博客上,记录了自己找工的战绩:“从我2月份正式开始寻找工作算起,前后投出的简历是47份,得到第一轮面试或者笔试的机会有21个,成功率低于45%.得到第二轮面试的机会是11个,略高于五成.”

王长风的11个“二面”,几乎一直等到了2007年的6月底.而他的学生签证8月份就到期,除非延期,否则必须离开香港.而延期也只能3个月,且这3个月内,不允许离开香港.压力一下子到来了.“这是内地学生相比本地人的一个劣势: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必须在毕业不久就很快找到工作,否则不可能留下来.”王长风说.

一轮“二面”下来,到7月份,他只收到了3个final的通知.这时候,学校宿舍必须退了,房子必须自己租,租约一签就是一年,压力越来越大.

“除了一些银行和会计师事务所,香港企业的确会区别看待内地背景.公司是否需要内地人才很重要.如果它们近期没有拓展内地市场的愿望,也就不需要招聘内地留学生,”王长风说,“有些公司的确需要开拓内地市场,但它们往往青睐北京、上海的学生,因为市场在那里.”

王长风就读的香港大学经济学硕士班,2005年毕业的20多名内地学生中只留下约6人,2006年毕业的20多名内地学生留下约13人.“不是说在港大毕业了就一定能找到工作留在香港,但是港大的学历在香港社会的认可程度的确比较高,港大也为学生提供了很优秀的就业信息平台,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2006年8月,在3个final里面,王长风终于拿到心仪的offer,一家跨国管理咨询公司,月薪满意.

在当天的博客里,他很负责任地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我冒昧给打算来香港留学的同学提个醒.首先,在香港找工作,文凭不是一切,能力和经验才是致胜的法宝;其次,在香港找工作和在内地找工作一样是竞争非常激烈的,而且对人的整体素质要求更高,不要以为现在香港社会老龄化比较严重,社会上就有大把职位等着你,要知道大陆学生不比香港学生,很多工作我们是不能去申请的;第三,对自己的语言和沟通能力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外向的人在香港比较受欢迎,擅长多种语言的人更有先天的优势;最后,找工作这东西跟赌一场球赛的输赢差不多,除了你的眼光之外,运气也是很重要的,所以给自己多留一点时间,至少六个月吧,适应香港这边的面试或者笔试要求大概需要三个月的时间.”

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够,是他最大的遗憾:“找工作,要从刚到香港就开始等”

内地学生在香港找工有两大困境,一是语言,二是非本地身份.后者并非歧视,而是因为内地与香港的体制、文化差别很大,在本地的工商、怎么写作类行业找工,不熟悉香港当然是个弱势.再者,雇主雇佣一个本地学生,聘书一签就可以立即来上班,内地学生还需要办工作签证,短则几个星期,长则一个月以上,对一些没有招聘内地学生经验的雇主来说,这种麻烦,的确是能躲就躲.

小莉是深圳人,香港中文大学广告专业硕士毕业,母语是粤语的她找工作很顺利,很多广告公司都进入了最后一轮面试.小莉说:“好几个公司谈得很好,都准备签合约了,我说了一句,我需要办工作签证,大约一个月的时间.他们就都不吭声了,说他们想要人明天就来上班.合约不了了之.”

当然,谁也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何况香港文凭真正的含金量,是在国际领先的教学环境中间获得的经历.

美国汉威特咨询香港分公司的总经理侯蓓莉说:“内地大学生来港就业,在异地他乡求职的上进心表现得很突出,这是他们的优势,语言相对来说,是一个弱势.但是对我来说,文凭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获取文凭这个过程中间,学生的人生体验、开阔视野、实践能力.”

侯蓓莉承认,单纯比较香港的大学毕业生和内地毕业生,香港毕业生具有更强的国际化视野和更强的实践能力,而这种积累,也给了更高的平台,和选择出国深造乃至创业的机会.

王向真的走,耿春亚的留

王向真是香港中文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大四的学生,她终于可以在最后一个暑检测悠然自得地坐在游泳池的餐厅里,享受阳光、冷气与冻柠茶.再过一段时间,她便要回老家北京,然后从北京直飞加拿大,开始她在加拿大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的研究生生活.

4年前的暑检测,王向真已经以高分被北大法学院录取,不过中途遭遇“劫才”,来到香港中文大学就读.大一的暑检测,她在书院的资助下去了美国哈佛大学参加了学习交流营.大二的暑检测,她在大学的领袖培训课程安排下去了英国伦敦大学学习.大三一整年,她在美国伯克利大学做交换生.大四从美国回到香港后,她便开始谋划出国深造.

在她眼里,学历的含金量来自学习历程本身.她从大一开始就“被迫”阅读各种政治哲学原典,诸如“柏拉图原典导读”这样的课程,包括教授本人一共只有4个人一起上,想偷懒也偷不成.图书馆的资源优势还远不限于丰富的英文原典,弹性而科学的借阅制度也是她猎取知识的捷径之一.与欧美高校相近的制度设计让她在欧美游学时更加游刃有余.而她在伯克利大学做交换生时的学习成绩,在申请国外学校的时候,比其他非美国高校的成绩单更有说服力.说起那些当年留在了北大清华的同学,王向真不无叹息地说:“太可怕了,500多人挤在一起上新东方的GRE班,像搞运动一样.”

在香港的内地学生中间,耿春亚绝对是个异数.当然,曾经是清华大学本科、香港城市大学硕士的这个理工科男生,3年前毕业之后已经不再是学生了,他现在的名片上,头衔多得令人惊讶:历翔科技(香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东方蜘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在港内地毕业生联合会主席、居港大陆海外学人联合会副会长、香港特区政府青年事务委员会委员.

内地学生在香港创业,并以这个身份成功申请到居留签证的,耿春亚是第一人,也是至今唯一一个.他自我介绍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来香港,就是来创业的.”聊天是在耿春亚自己的公司,“东方蜘蛛”,位于香港九龙塘的创新中心大楼.他说,这是在香港一次商业计划大赛获奖之后,香港科技园给他们提供的“孵化计划”.计划包括办公室、会议室和园区内的其他办公场所2年免租,免费使用,公司招聘、宣传、搞活动、请律师等等费用,政府都给予补贴.

“这是香港最宽容的地方,哪里能找到这么好的政策”耿春亚说,他第一次到香港是2001年,当时在清华读大三的他去城市大学做两个月的交换生.“别人来香港都是玩,我来的目的性很明确,要知道在香港能干什么,而不是看一看、转一转的.”两个月后,耿春亚发现,香港对于内地的借鉴意义太大了,这个城市在西方体制下发展一百年,义是中国的文化背景,消化吸收西方的优点,是“洋为中用”实现得最好的地方.


于是,一年之后,耿春亚以清华大学公派留学生的身份,来到香港城市大学读全额奖学金的研究生.刚刚踏进城市大学,耿春亚立刻组建团队,把几个创业项目分组交给不同的团队,然后领着大家不断参加香港各种商业计划比赛.“这是我们学生深入商业社会的第一个渠道.每个商业计划大赛,我们至少有两个团队参加,至少一个进决赛,读研两年,我们一共参加四个比赛,拿了三个冠军,一个第三名.”

2003年还在城大的时候,耿春亚就注册了公司.“在香港注册公司简直太容易了,全世界任何一个活着的、合法的人,用8000到9000元,一天就可以注册一个公司.”为了省时间,他用了会计师那里现有的一个皮包公司的名称“历翔”,一天就拿到了执照.他和十几个哥们儿,一起凑了70万的注册资本,并签署协议:任何人离开团队,不拿走公司一分钱,不退股份.这钱,一定得等到公司盈利了,才能还.这个协议在之后无数次困境中,救了公司.

注册公司是不能留在香港的,学生毕业之后,想获得居留签证,必须有雇用关系.为此,耿春亚准备了厚厚一沓材料,包括商业计划书、投资担保、教授、商业公司的推荐信、各种各样的获奖证明,来说明白己的实力.他和香港入境署交涉、谈判、周旋了4个月,才说服入境署批了他的签证.“这个过程很考验人,教会我怎样在一个法制健全的社会,用他们的方式找机会.”

耿春亚的“东方蜘蛛”致力于在网络平台上提供社交组织管理方案,而另一方面,他也参与了内地毕业生在港联谊会这样的社会工作.“在香港,人们只有承担社会责任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同.”他在联谊会中,常常对内地来的师弟师妹昂扬地说:“我们来到香港,就要进入主流社会,不要等我们子女进主流,否则留在香港干嘛.”

和马云是耿春亚的偶像,香港,则是他选择起步的平台.他认为自己选得很准:“这里提供的平台很高,很国际化,内地任何一个城市都不能比.”他也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知道,今时今日的香港意味着什么,优势在哪里,对你来说,优势又在哪里”“许多内地的同学比我现在要好,有房有车,但是我自己心里清楚,什么样的时间,来什么地方,追求什么.香港的价值太大,许多人都低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