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方高校科研立项特色与用户科研信息需求的满足

点赞:8139 浏览:2579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通过对湖南吉首大学、贵州民族学院等几所民族地方高校科研立项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民族地方高校科研课题立项的“民族”和“地方”特色,对特色的形成原因做了简要分析.认为民族地方高校的科研立项特色往往代表着用户科研信息需求的方向,高校图书馆为科研怎么写作须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地提供文献资源、研究场地、课题跟踪或参与及检索培训怎么写作.


〔关 键 词〕民族地方高校科研用户信息需求

〔分类号〕G252

TheCharacteristicsofScientificResearchProjectsintheLocalNationalUniversitiesandSatiyingtheNeedsofScientificResearchInformationofUsers

LiHongyan

JishouUniversity,Jishou416000

〔Abstract〕ThroughthestatisticalanalyzingonthescientificresearchprojectsofJishouUniversity,theGuizhounationalitycollegeandsoon,thispapersummarizesthecharacteristicsofationalityandocaliofscientificresearchprojectsinthelocalnationaluniversities,andanalyzesbrieflythereasonsoftheformationofthecharacteristics.Theauthorthinksthatthecharacteristicsofthescientificresearchprojectinthelocalnationaluniversitiesrepresentthedirectionoftheusersscientificresearchinformationneeds,andthatuniversitylibrariesshouldbaseonthescientificresearchprojectsinformationtoprovidetheservicessuchasdocumentresourcesservice,studieslocationservice,theresearchprojecttrackingserviceandtheretrievaltrainingservice.

〔Keywords〕localnationaluniversitiesscientificresearchusersinformationneeds

1研究民族地方高校科研立项的目的和意义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科研怎么写作的学术性机构,怎么写作教学科研是其基本职责和任务,也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高校图书馆了解学校教学和科研的基本情况,深入研究教师教学和科研的规律性,把握其信息需求的普遍性及特殊性,适时地、有针对性地提供信息怎么写作,既可以减少教师教学和科研的前期劳动,为其节省时间和精力,又可以提升图书馆怎么写作的层次,增强其怎么写作的学术性功能.为此,本文从调查民族地方高校的科研立项情况入手,对民族地方高校的科研用户的信息需求进行分析把握,以期提供优质、高效的怎么写作,提高图书馆的竞争力.

科研立项与科研用户的信息需求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科研立项就有什么样的信息需求.任何一个立项课题从选题到论证、从开展研究到产出成果,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相关信息的支撑.因此,研究用户的科研立项情况是了解和把握科研用户信息需求的重要手段,而对用户信息需求的准确把握又是图书馆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怎么写作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

2民族地方高校科研立项特色、成因及科研用户的信息需求

2.1民族地方高校的科研立项与科研用户信息需求特色

民族地方高校的科研立项特色往往是科研用户的信息需求特色.要了解民族地方高校科研用户的信息需求特色首先得摸清这些高校的科研立项情况.笔者通过网上咨询、查找资料、实地了解等形式对湖南吉首大学、贵州民族学院、吉林延边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学院等几所民族地方高校2001-2005年的科研立项情况进行了调查,对相关资料

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在整理过程中,发现这些高校科研立项项目在选题上具有明显的共性――民族地方特色.其中湖南吉首大学和贵州民族学院这方面的特征尤为突出(见表1、表2).

由表1可知,湖南吉首大学2001-2005年间共获上级科研立项课题415项,其中具有“民族地方”色彩的立项课题有252项,占全部立项课题总量的61%.从项目类别看,社科立项(指国家、省社科基金项目和省社科联项目)123项,具有“民族地方”色彩的立项课题有98项,占80%,自科立项(指国家、省自科基金项目)29项,具有“民族地方”色彩的立项课题有11项,占38%,在教育、科技、卫生等方面的立项课题中,具有“民族地方”色彩的立项课题所占比例均在50%以上.从时间上看,吉首大学获各级各类课题立项总体呈上升态势,2001-2005年立项课题数量在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分别分18%、19%、21%、20%、22%.

由表2可知,贵州民族学院2001-2005年间共获上级科研立项课题136项,其中具有“民族地方”色彩的立项课题有72项,占全部立项课题总量的53%.从项目类别看,社科立项(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贵州省社科规划项目)33项,具有“民族地方”色彩的立项课题有25项,占76%,教育部、贵州省教育厅立项68项,具有“民族地方”色彩的立项课题有33项,占49%,贵州省省长基金项目立项20项,具有“民族地方”色彩的立项课题有13项,占65%,在自科及科技项目上立项不多.

民族地方高校科研立项特色与用户科研信息需求的满足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图书馆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0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通过对表1、表2的观察分析,我们发现吉首大学和贵州民族学院2001-2005年的科研立项具有共同特征,即社会科学立项数量明显高于自然科学,而且具有“民族地方”色彩的课题所占的比例很高,两校均在50%以上.其他民族地方高校如云南民族大学、延边大学也存在着类似的特征[3-4].由此可见,民族地方高校科研的优势不在自然科学而在社会科学,科研特色在“民族”和“地方”.

综观各校具有“民族地方”色彩立项课题的名称,我们发现一般都是“举民族旗”、“唱文化戏”、“打物产牌”、“搭区域台”,即以当地民族、地方文化及物产或某个区域的某些方面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2.2民族地方高校科研立项特色的形成原因

民族地方高校科研立项特色的形成,一方面是由学校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扬长避短,发挥民族、区域优势的必然选择.

从学校的性质和任务看,民族地方高校是民族高等教育的基地,其主要任务是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人才,为本地区的经济建设提供智力保障与科技怎么写作支持.由学校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民族地方高校无论是学科建设还是科学研究都离不开对民族地方历史、物产、文化的了解和调研.同时,由于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的相互促进关系,有的民族地方高校把科研项目作为学科建设的有力支撑,把学科建设与科研项目的有效结合视为学科建设生命线.如吉首大学的重点学科、龙头学科民族学,在学科建设上,就立足于学科前沿,把学科的理论研究与地区的特色结合起来,怎么写作于中国南方或西南民族地区尤其湖南民族地区;在科学研究上,对少数民族的历史、语言、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社会组织、传统科学技艺、经济生活、风俗习惯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获得7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35项省部级课题,出版专著10多部,发表专业论文180多篇,其中6项获得省部级的科研成果奖励[1].

从优、劣势来研判,民族地方高校一般都处在物质、文化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与处在经济中心、文化都市的高校相比,研究“高、精、尖”的技术和“阳春白雪”类的都市文化,既无经费支持又无文化底蕴作支撑,因而,不可避免地处于劣势.反过来,以“民族”或“地方”作为切入点和支撑点来开展研究,则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是地域优势.由于民族地方高校处在民族地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只要善于观察,可谓言谈举止是文化、耳濡目染皆经济,许多零次文献、一手资料可以在不经意中得到,这是其他高校科研人员不易获取到的.其次是知识背景优势.民族地方高校许多教学科研人员很多人都是出生于本土,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本身就积累了大量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风物方面的背景知识,再通过直观审视和理性思考,研究民族地方的有关问题自然就得心应手,不会产生费解或曲解[5].第三是资源优势,包括文献资源和自然资源.民族地方高校图书馆一般都设有民族地方文献中心,有大量的珍贵的民族地方文献.如吉首大学有以土家族、苗族文献为主的民族地方文献中心,云南民族大学图书馆有大量的云南民族地方文献.在自然资源方面,那些在特殊的气候条件下和特定的地理环境中才能形成的物产和自然景观等,也无疑给科研人员的研究开发提供了方便.

2.3民族地方高校科研用户的信息需求

信息是科研立项的前提和依据,也是科研成果产出的重要保证,任何科研活动离开了信息的支撑,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有什么样的科研立项课题,就需要有支持课题研究的相关信息.在科研活动中,如果说用户在其课题立项前,对某方面的信息需求还处于零散、朦胧状态的话,那么立项后其信息需求就会变得明朗化和系统化.前已论述,民族地方高校的科研立项具有明显的“民族”、“地域”特征,这就决定了民族地方高校科研用户信息需求也带有浓郁的“民族”“地方”色彩,具体表现在:

●对民族地方文献的喜爱.主要体现在对反映当地或周边主要少数民族的文献资料的喜爱.如吉首大学的科研用户就热衷于土家族、苗族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研究,因而,这两个民族聚居地的一些统计年鉴、调查报告、方志、史料等文献倍受青睐.

●对实物信息的偏好.即偏重于实物考证,通过对实物的考证获取相关的研究信息.如吉首大学李汉林、王焕林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百苗图〉研究》、《里耶秦简校诂――探寻湘西失落的文明》研究工作开展的前提,就是要对《百苗图》册页、里耶秦简进行考证.

●对零次信息和第一手资料的重视.由于民族地方高校的科研立项多以民族地区的物产、旅游、宗教、民俗等作为研究对象,使田野调查成了开展研究工作必不可少的部分.许多研究人员,从田野中来,到田野中去,通过用口头交流、文字记录、录音、摄影、摄像等手段获取零次信息和第一手资料.如吉首大学重点学科――民族学就在湖南省境内建立了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维吾尔族、白族、汉族七个田野工作点.科研人员每年有计划地利用的寒暑检测到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田野调查,获取学科建设和课题研究所需的相关资料.

3满足民族地方高校教师科研信息需求特殊性的方式方法

3.1加强民族地方文献的采集和深加工,建设特色馆藏和特色数据库

民族地方文献是民族地方高校图书馆的一大亮点,是其打造特色馆藏和特色数据库的基础.加强民族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建设特色馆藏和特色数据库,既可以体现民族地方高校的资源优势,提高其信息竞争能力,又能满足科研用户的特殊信息需求.因此,民族地方高校图书馆应经常派人深入民族地区收集地方文献,直接采集零次文献进行整理加工,经常跟地方名人保持情感联系,利用名人的故乡情节或亲情关系获取捐赠.通过购写、获取捐赠、交换、整理加工等多种渠道尽可能将其搜集齐全,充实和完善特色馆藏.同时积极组织人员将已有的地方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加强对网上地方文献信息的整合,建立多种专题的书目或全文数据库,提供网上检索.通过信息数量的增加和检索效率的提高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5].

3.2开辟绿色研究室,提供场地、设备、资料及咨询一体化的怎么写作

为科研怎么写作,一方面要为科研人员提供借阅资料的方便,另一方面要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个理想的科研场所[6].前者是基本需求的满足,后者则可以满足其者个性化需求,更能体现图书馆怎么写作的人性化.图书馆可以仿效交通、金融部门的“绿色通道”、“VIP室”,专门为科研用户建立“绿色研究室”,供科研人员在某个时间段集中精力开展课题研究之用.室内配备电脑、桌椅、书架,方便他们检索、写作、暂时存放图书资料,开通研究室与图书馆咨询人员的网络,以便他们随时跟咨询人员联系,及时获得帮助.科研人员使用研究室期间图书馆在书刊借阅数量及借阅时间上给予优惠政策.这样,既可以节省科研人员时间,还可以即时享受到图书馆的各种怎么写作.

3.3建立“科研用户怎么写作档案”,开展课题跟踪怎么写作或参与课题研究

图书馆咨询人员根据学校的科研立项情况,主动跟科研人员联系,了解他们的怎么写作需求.对于需要怎么写作的用户,要建立“科研读者怎么写作档案”,记录他们的科研项目、怎么写作需求、、E-mail等,经常与他们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用户信息需求及其变化趋势,以便及时调整怎么写作策略,准确、快捷地为其提供所需信息,并不断根据他们反馈的信息进行补充和改进[7].

此外,图书馆还可以直接参与科研,主动向科研领域渗透,使信息怎么写作工作与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为科研提供动态信息.由于身临其境,能随时了解科研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便于发挥信息怎么写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8].

3.4加强对科研用户进行信息素质教育

信息素质通常是指用户在需要时能够识别、查找、评价和有效使用信息的能力.图书馆在满足用户需求过程中,为用户提供现成的信息固然不错,但如果能够提高用户的信息获取能力,则更能体现对用户信息需求专业性和精确性的满足.

因此,对用户进行信息素质教育十分必要.信息教育的内容包括:获取信息的手段与途径的了解与掌握,网上获取信息的能力与敏感度的提高,信息检索与处理能力的培养等方面[9].通过培训,提高用户自主获取信息的兴趣和能力,使他们可以随时跟踪专业、学科前沿,获取相关信息,进行创新研究.与委托图书馆员怎么写作相比,不仅可以减少中间环节,节省时间,而且可以避免由于馆员自身学科背景知识的欠缺所造成的检索疏漏和失误.从这层意义上讲,开展用户培训,不失为一种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较好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