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准员工”培养的

点赞:13994 浏览:5852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所处的窘境,对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定位进行了思考,探讨了“准员工”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措施,重新构建了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用图示解析了课程实施方案,并在教学中进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 键 词】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准员工

1.计算机网络技术“准员工”培养背景

网络技术专业是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一些中职学校也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以“适应”社会的用人需求,而从事网络怎么写作的符合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中职毕业生却很少,他们理论水平欠缺,动手能力不尽如人意,不能独立开展“建网、管网、用网”工作.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准员工”培养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0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处于一种窘境状态,究其原因,一是教育理念未更新,缺乏对网络技术教育的职业化、专业化、实用化的认识;二是专业定位不清,很多中职学校未能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和目标;三是专业课程体系存在问题,缺乏适合中职网络技术应用教学的理实一体化教材,缺乏工作过程实践经验和职业能力;四是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校企合作深度不够,不能做到培养的学生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五是教学模式问题,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模式未能有效开展;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怎样为社会提供合格的网络技术“准员工”就成为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中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近几年来我们就此问题对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定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实施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提出中职网络技术“准员工”培养的策略和措施,并在教学中进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定位

2.1专业内涵

计算机网络技术又称网络构建(简称网构).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定位相对本专科较低.其主要培养在生产、怎么写作和管理第一线从事网络组建、网络管理、网站建设与网页设计、信息安全与维护的初、中级网络技术应用型操作人员.

2.2专业核心能力

我们通过市场调研,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主要有三个职业方向:网络工程施工、网络管理与安全、网站建设与开发.由此,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必须培养“准员工”三个职业核心岗位的能力(计算机网络组建与维护能力、网络管理与安全监控能力、网站建设与网页设计能力),逐步形成胜任企业需求、职业需求和工作需求的“建网、管网、用网”三项职业技能.

3.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准员工”的培养模式

中职教育必须树立“以岗位为依据,以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教理念.根据企业用人的要求,与企业合作,共同构建以项目教学为主线的“企业引领、项目训练、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企业引领,可以使师生了解技术发展方向,紧跟行业的发展,同时依托本地通信公司和网络集成公司获取市场的岗位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使得中职学生所学与市场所需无缝接轨.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训练是教学方法的变革.我们要围绕计算机网络技术岗位能力要求,引入企业工作规范和评价标准,构建由课程项目、仿真项目、工学结合项目、企业项目组成的教学体系,对学生进行“从模仿到应用”的递进式训练,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在“学项目做项目”,全方位锻炼学生“做项目”的能力,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提高学生岗位操作技能.

工学交替则是除了国家规定最后一个学期必须要企业实习外,前五个学期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穿插到企业实训.让学生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将所学知识与技能直接应用于工作环境,进一步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

这种培养模式才能真正使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所培养的学生跟企业岗位实现零距离的无缝对接.

4.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准员工”培养的教学模式

4.1课程项目教学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在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课程项目(单项技能训练项目)宜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将理论教学内容、形式与实践技能教学、训练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具有企业化的实训环境、模块化的课程设置、项目化的配套教材、双师型的师资、社会化的质量评价.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学与做一体,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和联系,掌握知识,提升专业技能.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项目是由一系列工作任务组成.此类项目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要以任务为驱动,按照“确定任务一制定方案一确定方案一实施方案一检查控制—评估反馈”六个典型的工作步骤来组织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开展协作,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在项目学习中获取知识,形成操作技能,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

4.2仿真项目教学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教学模式

仿真项目(综合训练项目)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它是通过充分的行业调研,总结提炼网络管理员、网络安全员、网络布线员等职业岗位所要求的典型知识技能,将实际的工作内容纳入仿真项目教学中,保证学以致用.

仿真项目教学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获得相应职业领域能力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学生独立或分组的形式完成资讯、工作计划制订、工作任务实施以及对工作成果的评价等.要组织学生分组协作工作,引进团队竞争机制,在协作中树立团队精神,在团队竞争中促进集体思考、发挥个性、优势互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在和谐与发展的前提下使提高项目工作质量,提升职业岗位素养.

4.3演练项目教学采用校外实训教学模式

演练项目(工学结合项目)是来自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是以企业的实战项目为内容、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的开放式实战项目.计算机网络专业与校外企合作,运用企业的硬软件环境,安排具有实战经验的“双师型”的骨干教师,联合企业的项目工程师共同指导实训,按照项目实战任务书的要求,组织实施项目实战实训,时间集中,独立考核,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正确的工作方法,掌握项目实战技能.这种校外实训教学模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减小学校教学与工作过程的差异,使中职学生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演练项目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根据学生个性特征与职业倾向,指导学生进行角色分工,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角色投入到工学结合项目学习中,有效地促进个性化的发展.

4.4真实项目训练采取顶岗实习

真实项目(企业项目)训练是实践教学递进体系中最高形式,使学生可以直接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将所学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直接应用于工作环境,使学生得到一次计算机网络技术岗位基本能力、专业技能、素质提升的综合训练.学生在独立解决企业项目工作中,训练学生踏实认真的工作精神、不畏艰难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提高了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为中职学生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递进式的不同阶段的项目教学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将每个阶段的教学重点从掌握课程转移到对综合岗位能力的培养上,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养成,学生能逐步胜任更高层级的职业岗位,保证了毕业生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5.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准员工”培养的课程体系的确定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要按照“以岗位为依据,以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教理念,构建科学、合理、切实区域网络应用实际的课程体系.

5.1岗位能力与应具备的技术分析

我校与移动、电信、联通等通信公司以及一些中小规模的网络集成公司合作,了解专业人才需求、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按照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能力分解,明确网络技术专业“准员工”应具备的技术.

5.2确定本专业职业行动领域

依据职业岗位能力应具备的技术,分析这些技术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然后根据典型工作任务提出的行动能力,分析学生基本情况、能力培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等,按照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来设计职业行动领域.

根据分析,上述典型工作任务所对应的职业行动领域有:综合布线、有线局域网组建、管理与维护网络设备、管理与维护网络操作系统、管理与维护各类怎么写作器、管理与维护用户终端、网络安全管理、网页设计、网络数据库与应用等.

5.3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工作过程和技能训练,设置职业行动领域课程及课程标准,再依据职业行动领域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出教学项目(课程项目和综合训练项目),将教学项目按职业成长的逻辑规律整合成职业行动领域课程.

职业行动领域课程是基于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并以项目、任务等作为课程的实现形式.同样,我们把专业基础课程模块、综合素质拓展课程模块中各门课程以项目化形式呈现.职业行动领域课程模块与专业基础课程模块、综合素质拓展课程模块组成了培养中职学生成为“准员工”的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专业课程体系.

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之后,我们邀请省内外企业技术专家、一线技术人员、相关教师进行论证,对课程体系进行研讨,确认职业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与岗位群的生产实际的吻合情况,提出专业课程标准建议.在此基础上,修订、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5.4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准员工”课程实施方案(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