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学瓯江学院《生涯规划与体验教育》课程

点赞:22372 浏览:9754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生涯规划与体验教育》课程是我国高校一门新型的大学生职业指导类课程,加强《生涯规划与体验教育》课程的建设,对提升大学生个人竞争力,促进高校长期健康发展,推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以及维护社会繁荣稳定等方面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温州大学瓯江学院的生涯规划课程建设为例,探讨该门课程建设的实施途径,以提高大学生生涯规划与体验教育的实用性、针对性、有效性.

关 键 词:生涯规划;体验教育;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049-02

一、《生涯规划与体验教育》课程建设的背景

《生涯规划与体验教育》课程,是温州大学引进合作院校美国库克大学的必修课程.在库克创办之初,一个多世纪前,乔治鲍尔(GeeBall)就强调了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重要性.在20世纪40年代初,库克开始了它的体验教育计划.生涯规划体验教育已被证明为库克策略计划的主要成果部分.从全体教员到全体行政人员,有着广泛的共识,生涯规划体验教育是每一位库克大学学生实践的中心课题.本课程在温州大学瓯江学院的开花结果,走过了“引进―整合―本土化”三个阶段.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生涯规划与体验教育》课程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7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一)引进试点阶段(2000年―2003年)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于2000年引入美国库克大学“生涯规划”和“体验教育”课程,结合我国的实际,我们对在读的学生开展了规划教育和体验教育的全程化课程.按照“引进―整合―本土化”的思路,把“生涯规划”和“体验教育”分设为两门课程作为学生人生观、道德观、世界观教育的必修课程,作为学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来安排.

(二)整合创新阶段(2004年―2006年)

2003年底,在温州大学瓯江学院首次启动《生涯规划与体验教育》研讨会,共有天津科技大学、黑龙江齐齐哈尔大学、云南财经大学、石家庄医科大学、集美大学在内的六所高校400余人参加了研讨活动.自研讨会结束之后,瓯江学院在对全院新生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中,补充融入了库克生涯规划与体验教育课程的精华之处.可以说,生涯规划弥补了职业生涯规划只侧重学生一时一地规划的缺点,体验教育则直接将学生的视野从课堂拉向了广阔的实践领域.这也是我们对这门课程整合创新的结果.

(三)本土化发展阶段(2007年至今)

经过一系列的“引进―整合―本土化”过程,该门课程的内容设计、师资队伍建设、质量标准、组织机构、体验基地、学术交流和学生社团建设更加规范.

1.建立专门管理机构

2007年,瓯江学院成立了“生涯规划体验教研中心”,由专人负责建立了该课程的完整体系以及自己的课程教学师资团队.

2.开辟暑期体验教学精品专线

每年暑检测,瓯江学院组织学生,开展了以亲情、非盈利为主题的体验活动.分别参加了亲情文化体验队、人与自然和谐体验队、温州社区体验队、上海苏州体验队等四支体验队伍.另组织学生参加了温州市少年儿童暑期读书月活动的一系列非营利性体验活动.

3.拓展课程开设面

2008年,瓯江学院将该课程开设的范围扩展至全院所有新生,辐射面广泛.

4.开展学术交流

2008年3月,我院选派生涯规划师资参与“2008昆明生涯规划工作坊”,听取了清华、北大、中科院、人民大学等8所中国著名高校的俞国良教授、苏彦捷教授、樊富珉教授等的精彩讲课.我院的老师也参与了主办方组织的说课环节,我院老师的精彩表现获得了美国库克大学副校长黄天中教授的高度评价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于2004年9月将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目前授课学生达13000余人次,经过几年的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情况,我们认为学生所需要的不仅仅是职业的指导与训练,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还需多方面的教育,因此我学院于2007年引进合作院校美国的一门核心课程,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吸取国外大学人才培养的优势资源和经验,我院对该课程进行了整合,总结出一套适合我院学生教育的课程教学方案.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家庭结构的变化、竞争环境的改变,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成为影响年青人教育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对学生的教育必须建立在“成长心智―造就才干―强壮体能―完善人格―追求信仰”这样一个循环过程.从生命、生活、生涯的人生历程中,帮助学生了解生命过程、规划生涯历程、探寻生活方式.这就要求对传统教育进行完善和提升,要有突破和创新.《生涯规划与体验教育》课程的开设就是这样的一种突破和创新.

二、《生涯规划与体验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生涯规划理论教育与体验教育脱节

《生涯规划与体验教育》课程的实用性、实践性、有效性都非常强,只有职业理论与体验活动紧密结合,才能制定出适合大学生自身发展职业目标.大部分高校在进行生涯规划体验教育时,将侧重点放在理论教育上,往往忽视乏体验教育的重要性,造成理论教育与体验教育脱节.

1、课程设置与体验脱节.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现在绝大多数高校已经开设了相关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这类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大学生基本上认识到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但课程内容设置上理论性太强,有的教材是从国外引进的,未进行本土化改良,资料和案例也偏陈旧,忽视体验教学的重要性,没有把学生的规划与行动统一起来,没有达到体验的效果.

2、职业技能培养与体验脱节.职业技能的培养是职业规划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职业成熟度的标准之一.当前很多毕业生的职业理想与实现理想的实际行动之间,差距颇大.有的学生在校期间甚至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职业体验活动.大学生的体验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真实的职场体验更是少之又少,这些客观现状都将大学生与外部的职业环境隔离开来,使其对职业环境不熟悉.(二)大学生对自身了解不够,职业准备不足

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涯规划没有较为明确的认识,并不清楚自己的能力、自己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职业.这反映了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问题上存在着感觉和认知之间的矛盾.表明大学生们对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还没有真正的认识,只知道概念缺少实际的实施这必将影响到他们对将来职业的选择和未来人生发展的定位.

三、《生涯规划与体验教育》课程的具体实施

通过体验教育基地平台以及专项体验教学活动,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模式,分阶段推进下列实践教学活动:

(一)亲情体验,构筑人性本色.在大一阶段,强调通过参与或组织活动培养学生人际关系和人际沟通能力;通过家庭和社团组织的体验,培养学生对家庭成员、组织成员的亲情、友情和关爱之情等;这是生涯规划教学的第一步.亲情体验以家庭为背景,以体验父母、亲属、同学、朋友等情感体验为内容.课程在大一实施.主要帮助学生塑造知恩、感恩、学会回报的人格心理.典型活动是做一周的家务劳动.

(二)社团体验,培养组织才能、增强创新与参与意识.在大二阶段,帮助学生认知自己、破译自己、体验自己,帮助学生规划和设计专业方向、事业定位、爱情取向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孤儿院、养老院、戒毒所等机构的“义工”活动和爱心怎么写作,帮助学生感知生命,关注生命,培养学生与弱势人群建立有效沟通的能力,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参与非盈利组织的活动,体验非盈利组织的工作程序、工作规则及方式、非盈利组织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帮助学生建立感恩和舍得的人性观念.这一体验在大一大二学期安排,体验时间为四个学期.要求学生自主创立社团、参加社团活动,做社团主持人等.

(三)营利组织体验,学做企业人,敬重职业生涯.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营利组织体验,让学生感受企业生存、发展、竞争等方面的压力和动力,及早进入角色,做好职业准备,是营利组织体验的意义.该体验活动主要在大三、大四学年进行,由学生自己选择或通过学院安排,到各类企业或营利性事业单位体验.在大三阶段,主要设计两个方面的体验,一是盈利组织的体验与实践,结合教学进度,组织学生参观、访问企业和相关盈利组织及机构,培养和指导学生把课堂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企”(学生与企业)关系,增加就业信息.二是体验教学活动.通过组织体验跨省区域等活动,带着学生走出去,拓宽眼界,增加知识面,积累丰富的经验和经历.

在大四阶段,主要实施参与性的专业体验,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和单位实习,进一步体验所学专业知识的运用和具体操作,同时,指导学生对整个生涯规划和体验教育课程知识的运用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理性的职业、就业观念,搭建个人就业与发展的平台.


四、结论

总之,生涯规划与体验教育课程经过多年的开发与实施,学生得到了较多的收获,得到了许多感悟,为今后走上社会奠定了较好的基础.相信经过我们不断的努力,该门课程将不断完善.我们希望在专业优势和办学特色方面,能够为学校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

;

[1]邬守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实践教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2]黄天中.生涯规划――体验式学习[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张秋山.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用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