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自由》译文看汉英之动静

点赞:26238 浏览:12045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英语是一种倾向于静态表达的语言,而汉语则是一种倾向于动态表达的语言.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从语法,词汇以及思维方式三方面进行阐述.并通过对比《四大自由》的原文及译文,清晰地展现英语的静态优势和汉语的动态优势.

【关 键 词 】英汉对比;静态;动态;原因分析;《四大自由》

1.引言

英语是静态的,英语句子的基本意义常常用静态方式表达,这种静态方式指在表达中很多时候仅用名词、介词、形容词等,英语的某个意思就可完整表达了;而汉语的基本意思则往往用动态方式表达,句子中喜用动词,一句话的意思往往依靠动词粘合,动词在汉语表达中占有重要地位.

2.动静差异原因分析

2.1语法

英文严格的语法规则,使句子功能与词性密切相关,比如英文的动词只能作谓语,如表示动词的概念作主语宾语等,必须改变其形式,这就造成了很多动词加后缀变成名词的现象.而汉语句子成分和词性之间的关系比较灵活,动词可以充当非谓语成分,不必改变其形式,很多时候无需添加后缀.

2.2词汇

2.2.1构词法

英语的语义词化、虚化和抽象化的程度要比汉语高.英语中有很多词缀会使得动词转化为名词,尤其是后缀:-tion,-sion,-er等等.相比而言,汉语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2.2.2介词

介词的大量使用使得英语呈现出静态.而与之相对,在英语使用介词的地方,汉语常使用动词.因为汉语相似度检测词的数量极少,并且其中大多是从动词“借”来的.因此,英语中的介词常对应汉语中的动词.

2.3思维方式

2.3.1客体意识

西方哲学思维方式本质上是理性主义的,表现为主客分明,排除主观因素,以客观的科学态度对待客观世界.因而在表达上,英语往往从客观实际或实物出发,以所谈论的事件为句子表达的中心,呈现出静态.

《四大自由》译文看汉英之动静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汉语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3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2.3.2主体意识

中国哲学思维是以人为中心的主体思维.中国传统思维把主体自身作为宇宙的中心,认为认识了自身,也就认识了自然界和宇宙的根本规律,用主体的修养代替对客体的认识,自身内心体验是一切认识的出发点.因此,汉语中,句子往往以动词为其核心结构,支撑整个句子的框架.

3.从《四大自由》译文静态与动态的转换看汉英之动静

3.1英语中的名词译为汉语动词

许多政治演讲,在用词上喜用抽象意义的名词.《四大自由》在使用名词方面最大的特点是这些名词大多是由动词衍生而来,或是通过词缀法、词性转换,因而常译为汉语的动词.

① Second, by an impressive expression of the public will and without regard to partisanship, we are mitted to full support of all those resolute people everywhere who are resisting aggression and are thereby keeping war away from our hemisphere.


第二,按照公众意志而不是党派分歧,我们保证全力支持世界各地正在抵抗侵略的不屈不挠的人民,他们的抵抗使我们这半球免遭战火的蹂躏.

② Our support goes to those who struggle to gain those rights and keep them.

我们支持为争取和捍卫人权而斗争的人们.

③ By this support we express our determination that the democratic cause shall prevail, and we strengthen the defense and the security of our own nation.

通过这种支持,我们表明我们坚信事业必胜,并加强我国自身的防务和安全.

①②句中的名词support都译为了汉语的动词“支持”;③中的determination 译为了动词“坚信”.汉译本中的这些词性转换,一来符合汉语的动态趋势及其表达习惯,二来很好地体现了文章的主旨.

3.2英语中的介词译为汉语动词

介词是英语中最活跃的词类之一.介词在汉语中不如在英语中那么活跃,所以汉语中的介词本身大都带有动词的性质.因此,在翻译英语介词时,我们常常会转化为汉语的动词.

① As men do not live by bread alone, they do not fight by armaments alone.

正如人们不能光靠面包生活,他们也不能光靠武器来战斗.

②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for youth and for others.

给青年人和其他人平等的机会.

③ The third is freedom from want.第三,摆脱短缺.

汉语中的介词不像英语那么普遍,因此,在翻译时常常根据语意,将其译为动词.在节选示例中,①中的两个by都译为“靠”;②中的for译为“给”;③中的from译为“摆脱”.

3.3英语中的形容词译为汉语动词

英语中有些形容词表示感觉、感情、意识、等,这些词本身带有很强的动作性,比如certain, ignorant, doubtful, thankful等,而在汉语中往往使用动词,所以英语的这类形容词在译成汉语时,一般要译成汉语的动词.例如: ①First, by an impressive expression of the public will and without regard to partisanship, we are mitted to all-inclusive national defense.

第一,按照公众意志而不是党派分歧,我们全力以赴,加强国防.

②Let us say to the democracies: "We Americans are vitally concerned in your defense of freedom.

让我们对所有的国家说:“我们美国人对你们捍卫自由的斗争及其关注.

③The nation takes great satiaction and much strength from the things which he been done to make its people conscious of their individual stake in the preservation of democratic life in America.

为了使我们人民意识到维护生活同他们的个人利益息息相关,国家已做了很多工作,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并从中汲取了巨大的能量.

①中的are mitted译为“全力以赴”;②中的are concerned译为动词的“关注”;③中的conscious译为“意识到”.

4.结语

英语呈静态,汉语呈动态.英语中名词占优势,汉语中动词占优势.英语的名词优势又导致了介词优势.英语中表示人的心理或生理感觉的状态时,往往使用形容词来表示,而汉语仍会使用动词.总之,英语倾向使用名词介词形容词表示状态,而汉语倾向使用动词,因此,英语呈静态倾向,而汉语呈动态倾向.

【参考文献】

[1]黎斌.最具影响力英文演讲[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2]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增订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连淑能.英译汉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5]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6]彭萍.英汉实用对比与翻译[M].北京:编译出版社,2009.

猜你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