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点赞:7935 浏览:3260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中职生处于生理、心理的发育阶段,好奇心强,求知欲旺,辨别是非和自我控制能力差,因而极易上当受骗,走上犯罪道路.犯意单纯且不稳定,行为危害性及人身危险性比成年人相对较小,却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治安的严重问题.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其法律意识是遏制其违法犯罪的关键.

【关 键 词 】培养 法律意识 研究

当前中职生的违法犯罪已成为社会治安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学校教育的重大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根据中职生犯罪的特点,找出其犯罪的主客观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有效地遏制其犯罪行为.

中职生违法犯罪的特点:①年龄渐趋低龄化. ②暴力化、贪财化倾向明显③犯罪方式以团伙作案为主.一般在课余闲暇时间作案.④犯罪主体呈多样化.⑤犯罪手段呈智能化、成人化.

中职生违法犯罪的主观原因是:①贪图享乐的思想和超前消费的物质需求,这是其走上犯罪的直接动因;②没落的人生哲学,信仰的缺失是其犯罪的精神内因;③文化素质低,法制观念淡薄; ④中职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自控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差.

中职生违法犯罪的客观原因主要有:①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②青少年之间相互交叉熏染,一些成人罪犯对其施以不良影响或教唆;③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中职生教育不够,管理不严,挽救不力.要解决中职生违法犯罪的问题,笔者认为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中对学生进行法律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内因决定外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想办法知道其思想状况,建立其自信心,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提高其辨别是非的能力.对于遏制其犯罪有重要作用.笔者认为以下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中职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法律意识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1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一、利用身边的案例,创设生活化情景,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立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生活经验,以案例教学为主,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法治观念的培养.而正确思想的形成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陶冶教育法.科学家劳厄说过,教育所给予人的无非是当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忘记时,所剩下来的东西.所以,通过情境的创设,发挥种种教育诱因作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影响.人的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学生的生活往往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背景.首先,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案例,用以警示学生.例如说起酒文化与犯罪,学生的话题就很多.教师可以适时的提出为何会犯罪?你是如何想的?遇到这样的事你怎样处理?教师举一些案例,学生听了,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喝酒会让他们心有余悸.这样增强了学生的免疫力.其次,学生可以提供一些案例,用以现身说法.由于笔者所教学生大多是农村来的,案例也多是为一点小事而大打出手的.中职生违法犯罪大多是在冲动下出现的,是“忍让” 还是“该出手时就出手”?笔者会让学生讨论得出自己的结论.最后大家互相补充总结出:忍一忍风平浪静,退一步天地宽无边.对于邻里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生活小节等非原则性的问题,相互之间应该忍为贵,让为高,和睦相处,创造一个宽松友好的生活环境,对人对己对社会都大有裨益.是忍让还是寸步不让,由问题的性质所决定,该让的就大大方方的让,不该让的,就坚决针锋相对,寸步不让亦无妨.总之在忍让与不忍之间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培养了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善于利用乡土资源,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了教学实效性

乡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风俗习惯、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学生对家乡有着特殊的深厚的情感,使用乡土资源,容易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学习努力学习.笔者所居之地是劳务输出大县,在教学中就利用此资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劳动合同的产生与使用情况及如何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维护自己的权益等,在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巧用乡土资源,构建富有乡土特色的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调整,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教学实效.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三、积极开展生活实践活动,提高修养和能力,使学生获得的法律知识得到应用和巩固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指出 :“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政治课是一门生活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在讲自我防卫这节课的内容时,在课前我查看了学生的家庭住址,了解了学生的家庭背景.然后有目的选择当地发生的三种有关正当防卫、防卫过当和故意伤害的案例.并且让学生走访了涉及的有些当事人.然后在教学过程中,本人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让他们对三个案例自己思考,进行分析,指出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再给他们留一定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先去探讨,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个性张扬,见多识广的个体,他们渴望彰显自我,赢得别人的尊重,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有了对自我以及自我与所处的环境关系的初步认识.他们的思维需要相互碰撞,教师要给他们制造一个争辩、启迪、否定、肯定的学习氛围,这比传统的老师讲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并使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增强了学生的免疫力.培养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其应用能力.法律课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首先,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和感受,不能让学生做老师的应声虫,而使教学对象游离与教学之外.其次,要善于开展生活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参加实践活动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修养和能力.法律教学的生活实践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社会调查、模拟听证会等,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形式开展生活实践活动.


总之,法律意识的培养要从多方面着手,政治课教学无疑是最有效,学生受益最好的方法,中职生违法犯罪最根本的是无知,对社会、对知识的无知,对法律的无知,甚至于是对自己的无知.教师只有利用各种教学方法,使他们变为有知,走好人生最关键的一步,使他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和快乐.这就是教育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耀春. 在校青少年犯罪分析[J]. 人民检察,1995.

[2]朱力宇,张伟. 职业道德与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