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特殊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构建

点赞:4230 浏览:1103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特殊教育作为我国教育工作和民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内容,对整个残疾人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通过对N市特殊教育学校的相关调查,呈现目前城市中从事特殊教育事业人才队伍的现实状况,并针对当前职称结构不合理、专业、科研水平偏低、存在人才流失现象等问题,从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建设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 键 词]特殊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

[作者简介]吴填(1983-),女,江苏南京人,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残疾人社会工作.(江苏南京21003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残疾大学生社会适应与社会工作介入:理论视野与实践模式”(项目编号:13YJC840038)和2009年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重点课题“基于残疾人现实需求的职业康复专业怎么写作研究”(项目批准号:院[2009]04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1-0075-02

2012年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支持特殊教育,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完善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对残疾人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国家二十多年来的大力发展,特殊教育学校从1985年的350所,上升到2008年的1640所;接受特殊教育的在校学生从1985年的37989人,上升到2008年的417440人;专任教师1985年的6686人,上升到2008年的36306人.①2006~2009年,仅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达22497人,其中17459人获得了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另有数以万计的接受了初等职业教育的残疾人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②残疾人特殊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残疾人的自身状况,提升了残疾人的社会适应能力.

但是,随着特殊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和残疾人对自身社会需求能力的提高,对特教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术界普遍认为,建立一支高层次、高素质、高水平的特殊教育师资,是促进整个残疾人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N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调查,呈现当前从事特殊教育事业人才队伍现实状况,并针对其目前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从专业化的角度提出合理构建特殊教育师资的对策.

一、调查背景

N市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政治、经济、文化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位于该省第三,选取该市一方面是因为相对东部其他城市,其特殊教育资源相对集中,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利条件较为成熟,城市残疾人及家庭对教育的选择性和多样性更高,因此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另一方面由于研究者身处东部,在调查的资料收集过程中具有便利性.本研究选取了该市公办的特殊教育学校为样本.以问卷调查法为主,同时对部分典型机构辅以现场访谈或访问.

本次调查一共发放问卷260份,回收问卷235份,其中有效问卷210份.回收率达到90.3%,有效率达到89%.

二、特殊教育师资调研结果

(一)特殊教育教师基本信息

1.教师年龄分布.特殊教育教师队伍中40岁以下中青年占大多数,在调查的210人有中青年167人,约占79.5%,只有20.5%的特殊教育教师年龄在40岁以上.

2.教师性别构成.调查显示,特殊教育教师的男女比例差异较大,男教师占总数的29%,女教师占总数的71%.

(二)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背景

1.学历构成.调查显示,特殊教育教师中有本科学历的达122人,占总数的58.1%,专科学历42人,占总数的20.4%,中师(专)学历38人,占教职工总数的18.4%,高中及以下8人,占总数的4.2%.

2.专业背景.据调查,N市的特殊教育教师中,只有12.2%的教师所学专业为特殊教育,绝大多数教师都是普通师范毕业或从普通教师转为特殊教育教师,如幼师专业、小学教育专业等,还有8.2%的教师所学专业与教育无关.

在接受调查的210名教师中,职前教育背景为特殊教育专业的占16.3%,职前为普通教育背景的(如学校教育、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普通师范)有49.5%,此外,学科教育(如语文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等)的有26.5%,而教育背景为心理学、医学等方面的教师为数很少.

3.职称构成.调查显示,在专任教师中,已具备中学高级教师资格的有17人,而尚未定级的教师有23人,约占总数的11.3%,

(三)特殊教育教师的发展构成

1.知识构成.特殊教育教师应具备教育学及心理学知识,还应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以及广博的课外知识,对210名特殊教育教师知识结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76页表所示.

2.培训情况.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可以分为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两种.职前培养主要是指教师的教育背景以及岗前培训等情况.职后培训就是指教师的继续教育,它主要指对在岗、在职的教师进行的一种培训.在被调查的210名教师中,有187人,占总数89%的教师参加过有关特殊教育的专业培训,在这些培训当中,属于职前培训的有132人次,占到培训的70.5%;未参加过相关培训的占11%.

调查显示,因日常教学工作需要而参与进修的最多,占47%;学校推荐参与培训的最少,占12.4%.

3.科研能力.特殊教育教师的科研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潜力.在调查的210位教师中,有119位认为特殊教育教师需要进行科学研究,占总数的56.7%,而认为不需要做科研,只要进行教学的约占总人数的38.2%;而从事过各类科研活动的教师约有61.2%,其中,参与或主持课题的仅10.4%,发表过论文的人数较多,占总数的78.3%.在科研活动方面,指被调查教师开展的教学科研活动,包括发表论文、进行科研项目研究等.调查结果为2008-2009学年有46人次的论文在各类期刊发表,占总体被调查人数的21.9%,其中16人次在各级部门举办的论文大赛中获奖.

三、特殊教育师资状况分析

基础结构趋于合理

经过多年的发展,特殊学校的教育师资结构正在发生改变,在专任教师、年龄结构上趋于合理,基本可以满足特殊教育工作开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专任教师的比例处于优势地位,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责任的分工.二是教师年龄分布趋于合理,形成老中青年龄梯度.

(二)特殊教育师资专业化程度普遍不高

特殊教育由于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要求程度与普通教育有所不同,特殊教育教师除了拥有特殊教育工作上所需要教育、心理、医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掌握鉴别、评估特殊学生理论、工具和方法,以针对特殊教育过程中不同情况、不同群体的需要.目前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主要涉及从事具体特殊教育工作的教师专业构成、学历、职称、教育技能等方面,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和深化的过程.从调研的结果来看,目前特殊教育师资专业化程度普遍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职称结构分布不均匀.其中高级职称所占比重过少,中级及以下职称人员较多.二是教师学历有待提升,尤其是本科以上学历的特殊教育教师更为稀少.三是教师专业构成不足.在这些任课教师中,多数教师为非特殊教育科班出身,教师当中具备特殊教育专业知识的非常缺乏,这种现状制约着特殊教育开展的有效性.

城市特殊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构建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特殊教育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三)针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发展工作亟待开展

特殊教育教师需要通过自身的主动学习和努力,以促进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为目标开展各种培训和科研工作,以提升自身素质,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能力,提升教育效率,最终促进整个特殊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从调研的情况来看,目前针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发展性工作亟待开展,主要呈现在接受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以及科研意识和能力上.

在对样本进行深入访谈之后,我们发现当前的培训主要以理论为主.一方面集中在特殊教育理论上,缺乏一定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另一方面,对于国内外先进的特殊教育实践方法的培训,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条件,使得整体培训水平滞后,不利于信息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客观上限制了大多数特殊教育老师的进一步发展.

尽管第一线的特殊教育科研能力和教学第一手资料对于特殊教育事业的推进有着基金作用,但是,目前这些身处第一线的特殊教育教师自身的科研意识和水平呈现出欠缺,发表和获奖的层次偏低,科研成果难以运用到教学生活中去.且大多特殊教育教师的科研驱动力主要为职称需要,缺乏长效机制.

(四)存在一定程度的人才流失现象

由于特殊教育教师的收入水平与普通教师相比存在差距、晋升渠道相对狭窄,以及缺乏相应的培训发展机会,工作较之普通教育又具有特殊性,使得作为特殊教育的教师压力相对较大,加上社会对于这一行业奉献性的强调,弱化了其本身的工作价值和职业价值,使得特殊教育教师在与普通教育教师的横向对比中容易产生心理落差,进而缺乏职业尊严和自我认同感.这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人才流失,特别是在年轻教师当中,通过转行和再深造改变现状的心态普遍存在,调查中也发现在教师在自身深造之后选择离开这个行业的现象.

针对上述特殊教育师资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尝试从专业化建设的角度寻求解决路径.

四、特殊教育师资的专业化构建的对策建议

专业化最初产生于生产过程中,现代广泛运用的是利伯曼有关专业化的标准定义,主要涉及社会构成、技术构成、专业教育、自我约束以及纲领等方面.本文认为,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主要是指从事特殊教育、具有教师资格的工作者专业发展的过程,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具有相应的学历和资格认证,主要是具有大专以上文凭和获得特教教师专业资格证;二是在从事特殊教育工作过程中,对自身专业理念、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进行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三是在从事特殊教育工作中形成的一套培养和相关制度.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特殊教育师资进行专业化构建:

(一)通过建立“前后融合”的师资培训体系,强化教师教育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前后融合”指通过特教主管部门、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和特殊教育学校的共同参与,使特教教师的培训实现从入职教育(岗前培训)再到职后教育(在职培训)的相互融合,建立系统的职前培养机制,并加强职后培训的力度,使在职培训成为教师专业学习的延伸,重视教师教育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实现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效果的最优化.

(二)通过改革用人制度,优化特殊教育教师的师资结构

本次调查显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低,很大一部分教师没有受过特殊教育专业培训和学科专业培训,在专业素养上存在着先天不足.跨专业、跨科目、跨年级、跨残疾类别教学的现象仍存在.因此,各类特殊教育学校需要改革用人制度,建立起完善的师资招聘制度和岗前培训制度,改善师资结构.

此外,对于特殊教育教师的结构的优化,主要可以通过对其学历的提升和专业结构的调整来实现,一方面,要增加特殊教育专业背景教师在教师整体中所占的比例;另一方面需要增加与特殊教育相关的心理学专业、医学等专业背景的教师比例,以完善整个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对于现有非特殊教育背景专业的从业教师,要通过系统培训和再深造的方式,改善其专业背景的结构,更好地怎么写作于特殊教育事业.


(三)建立起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的保障制度

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还需要一定的制度保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特殊教育专业化建设与资格认证和晋升考核结合起来,将国家现有的实行残疾人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逐步完善,制定相应的特教教师资格认证的专业标准,完善特教教师培训评估体系.二是从制度上对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建设提供保障,其中最重要的做法是通过对特教教师的待遇的保障、以激励特教教师的从教热情,进而促进整个残疾人事业的发展.除此之外,还需要提升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地位,将这种专业变成一种具有一定社会地位,受人尊敬的专业,以吸引和留住这一领域的优秀人才,并逐步提升这一领域人员的整体素质.

[注释]

①谢永飞.中国特殊教育的布局结构特点及调整建议[J].现代教育管理,2010(12):25.

②刘俊卿.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现实问题及未来选择[J].中国特殊教育,2011(3):3.

[参考文献]

[1]陈方.近年来我国教师专业化研究综述[J].中小学管理,2005(2).

[2]丁勇,王辉.近年来我国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研究综述[J].中国特殊教育,2003(3).

[3]方俊明.特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冯建新,冯敏.陕西省特殊教育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1).

[5]蒋云尔,王辉,范莉莉.构建符合江苏省情的特殊教育师资继续教育体系――江苏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继续教育情况调查报告[J].现代特殊教育,2008(9).

[6]刘全礼.特殊教育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7]彭霞光.中国特殊教育发展面临的六大转变[J].中国特殊教育,2010(9).

[8]田寅生,方俊明.江苏省特殊教育教师继续教育需求情况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1).

[9]袁贵仁.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