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课堂提问艺术

点赞:3071 浏览:813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教师的课堂教学提问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桥梁.语文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针对特定的教学对象,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原则,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提问表达能力和提问艺术水平,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语文课能真正上到学生心里,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本文结合笔者七年级语文教学实际,阐述了提问艺术的含义、原则及对语文课堂教学的作用,并在深入分析七年级学生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就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运用提问艺术,谈了笔者切身体验中的探索与思考.

关 键 词:七年级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提问艺术;提问原则

提问是一种最古老、最常用的教学方式,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常用富有启发式的提问进行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根据大纲要求,联系教学实际,以询问的方式逐步解决课堂问题,引导学生获取知识,这就是提问.语文课堂提问艺术是教师运用教学手段,以询问的方式,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推动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艺术;是教师在教学的具体条件下,根据明确的教学任务,针对特定的教学对象,使用规定的教材,采用一定的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预想结果所使用的教学艺术.

什么样的提问才能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如何运用提问艺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以下是笔者在七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思考和探索: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的作用

(一)激活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关注

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就很容易因其它事物转移注意力,使课堂教学效率下降.如果教师能够适时地加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就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并激活课堂气氛.课堂提问可以使学生在好奇心的支配下,很快地把心理活动定向和集中到某个特定的概念和观念上,从而引发认知的需要和学习的兴趣,并且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真正发挥.

(二)提问教学重点,获得反馈信息

通过提问,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掌握学习方法.课堂提问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而且通过提问和回答,教师能及时地吸收反馈信息,了解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或巩固知识,或弥补矫正.这样,师生之间可以形成信息双向交流,达到教与学的相互促进.所以,教师应深刻地认识并充分地利用教学提问的这一重要功能,为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怎么写作.

(三)启发学生思维,训练学习能力

提问能引起学生认知上的矛盾,从而促进学生进行探索.出色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去探索要达到目标的途径,获得知识和智慧,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教师的课堂提问能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并能促进学生相互学习.教师的提问逐步引导学生完成由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过渡,不仅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发展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的原则

课堂提问不是空穴来风,它建立在教学内容、任务、目标和教学对象基础之上,必须与学情、学生的身心特点相适应,这是语文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

作为一名初中七年级语文教师,要想在课堂上充分掌握好课堂提问艺术,首先要了解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首先,七年级学生好奇、好强、好玩、自尊性强,他们的注意力欠稳定、欠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生动、具体、新颖的事物,较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而对于比较抽象的概念、定理,他们则不感兴趣,因而不易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其次,七年级学生的注意范围较小,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第三,随着年龄的增长,七年级学生的情感也逐渐变得更加稳定、丰富、深刻.七年级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他们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第四,七年级学生在探究问题时,有时只看到事物的表面而只是获得肤浅的书本知识.

鉴于七年级学生具有以上心理特点,所以课堂上教师提问时应力戒以下情况的出现:一戒语言缺乏美感,语言生硬,平淡无味;二戒违背认知规律,急于求成.提问要顺着讲课的次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三戒满堂问,时时问.这样会让学生头脑疲倦,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四戒不辨难易,不看对象,提问范围狭窄,只照顾“重点生”,让大多数学生无事可做;五戒不检测思索,信口开河,信口点名,简单提问,问题的提出如蜻蜓点水,水过鸭背,课堂没有实效.

基于这些原因,在七年级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提问既要遵循《教学大纲》要求,又要充分联系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要切实把握好提问的原则,运用好提问艺术.只有深入学生心灵,问学生所疑,解学生所惑,才能达到有问有答、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的运用

课堂提问,是课堂知识信息的载体,是师生之间思想情感交流的途径和纽带,是教与学之间产生共鸣的主要“媒介”.它是催化剂,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呼应;它是助推器,能使学生感受到语言的力量;它是润滑剂,能打开学生的思绪.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既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手段,又是一种专业化的创造性教学艺术.如何在七年级语文教学中掌握好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七年级语文课堂提问艺术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课堂教学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提炼语言,美化提问

1多选朴实、亲切的语言,增强提问的“感染力”.由于七年级学生思维的发展还不够完满,分辨能力还有所欠缺,因此教师提问时也应该选用口语化的,最好是跟学生聊天似的朴实、亲切的语言.朴实、亲切的语言不仅通俗易懂,使学生听得明白,而且给学生一种真实感,有助于激发和感染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因此,教师提问时要说实话、道真情、讲实理,尽量避免使用生涩、冷僻的语句.为此,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就要注意对教案上的字词做一番筛选,剔除那些检测话、空话、套话,尽可能把课讲得实实在在,讲得新鲜活泼.2多用幽默、趣味的语言,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七年级学生好动、活泼、喜爱热闹,对平淡无奇的事物不感兴趣,对课堂上教师乏味的提问也会顿生反感.因此,教师课堂上的提问语言也需尽量幽默、风趣.幽默、趣味的语言具有生动、含蓄、富有启发性的特点.幽默风趣可以把语文课中深奥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使之通俗易懂,活跃课堂气氛.如在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分神的时候,教师一句幽默、趣味的提问,往往有“投石激浪”之效.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注意力,增强教学的号召力、感染力、鼓舞力,使学生入耳入脑.因此,幽默、趣味的提问在语文课中是不可或缺的,它犹如菜肴中的味精,少了它就失去了应有的“味道”.

3多说贴近学生的语言,提高“亲和力”.国外一位心理学家说过:“要使人们相信你,首先必须让他们喜欢你.”同一个道理,如果教师对学生有感情,学生则对教师有好感,就容易接受教师的观点;反之,就会产生逆反、恐慌心理.老师疼他、爱他,他才会接受你、亲近你.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充满情感的贴近学生的提问能产生一种无形的感染力量,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比如,我们让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多数比较紧张,这时我们应用亲切的语言提问学生:“不要怕,想到什么就说什么,错了也没关系.”尤其是对后进生更要多给予热情的提问:“再想想会回答得更好.”教师应多运用贴近学生的语言,所说的话、所举的例应尽量与学生的亲身经历、身边的事、视野范围、生活经验相接近,用贴近学生实际的语言把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身边的理讲出来,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认同感.这样的课,学生才会喜欢听、愿意听.

4多出新鲜、生动的语言,加大提问的“吸引力”.学生都有喜新、求新的心理需求,当周围的环境中出现了某种新鲜事物的时候,就会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吸引学生去注意它、了解它.课堂教学并不是简单的教与学、说与听的关系,更重要的还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因此,语文课堂教师提问时,就要特别注意在“新”、“鲜”两字上下功夫,要注意传授新知识、选用新事例、讲出新道理,要避免“吃别人嚼过的馍”,避免说别人讲过多遍、早就失去棱角的语言,更要避免照本宣科、生搬硬套那些没有新意的语言.

注重方法,优化提问

1围绕中心,破题提问.由于七年级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是很稳定、不会太持久,教师讲课时就要避免泛泛而谈,长篇大论,不能让学生“啃了半天还吃不到馅”.七年级语文课本中有些课文的题目与文章的主题关系密切或题目就揭示了主题,这时可选用“破题法”提问,达到一语中的的效果.破题法,顾名思义即根据题目设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或是记叙的主要内容,或是描写的主要对象,或是表达的中心思想,或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因此,根据题目设问,能达到以问促学的目的.例如: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一文,可以根据题目设计问题:①“伟大的悲剧”是什么意思?②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斯科特的“悲”?③他的伟大又体现在哪?再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根据题目中“说”和“做”两个字设计问题:闻一多在“说”方面有何特点?又是怎么“做”的?这样,通过破题提问,达到让学生领悟文章中心的目的.

2紧扣主旨,点睛提问.点睛提问就是根据课文的中心句或作者的点睛之笔进行提问.如七年级上册第17课《看云识天气》,可以根据几处中心句提问:①“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②“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再如八年级的《苏州园林》一课的中心句是:务必使浏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据此可以设计这样的提问:①文中“图画”、“画”这些词语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②分别是在什么地方出现的?③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强调这些词语?有何作用?通过这几个问题的探讨,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就能准确地把握苏州园林的特点,从而深入地理解了这篇说明文的主题.

3探究因果,寻究提问.根据事情的结果,对事情的原因、经过进行寻究性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课外阅读《勇气》一文中,文末这样写到:“她是一个幸福的女人.”据此可设疑提问:她为什么是一个幸福的女人?根据这一结果在探究其具体原因时可设置这样的提问:①幸福的含义是什么?她做了什么?她为美国伞兵做了什么?②她有怎样的勇气?这样探究下来,学生就弄清了事情的前因后果.这样的提问与追问,对学生的思维上要求更高,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4联系实际,发散提问.学生的学习来源于课本知识,也来源于社会这个大环境和自己的生活实际.学生的书本知识,也需要接受现实社会的考验,才能真正成为有用的知识.在学习语文时,许多问题的认识都要结合实际来理解.如《羚羊木雕》一课可设计这样的提问:检测如文中的“我”、“万芳”就在我们中间,你会对她们说些什么?你有什么想法?像类似这样的语言提问,学生都可以加入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这样就做到了学习既源于课内又源于课外,既深入课堂,又深入了社会现实,学生的视野也开阔了,所获得的知识也不再是理论的、肤浅的了.

把握原则,规范提问

1层层深入,提问有“序”.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他们接受知识需要教师逐步引导,因此教师提问时切忌“一杆插到底”或盲目无序,而应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根据教材的逻辑顺序,结合实际教学问题和学生学习的深入,依次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如在揭示课题时可采用启发性提问;初读课文时可采用疏导式提问;深钻课文时可采用探究式提问;单元总结时可采用比较式提问;品尝精华时可采用鉴赏式提问等.这样的提问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分析课文,内化知识.

2捕捉时机,提问适“时”.由于七年级学生稳定性不强,情绪波动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握最佳时机进行提问,才会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如果在不当提问时提问,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在应该提问时没有提问,又无法使学生解决学习的困难.如何把握提问的最佳时机?首先,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疑难,掌握时机,适时提问,在学生想“知”又不能立刻“知”时,通过提问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其次,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反应,在其对于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或乐于接受时适时地进行提问,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考,积极主动地回答教师所提出来的问题,这时教师只要适时提问引导,学生就会进行积极的思考,并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提问的最佳时机的选择应该在学生最需要帮助时.

3因人而异,提问有“别”.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提问时,要因人而异.不同年龄的学生,其理解、接受知识的能力会有所差异,即使是同龄的孩子,也会因其接受能力的高低而体现出掌握知识的强弱.因此,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对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有一个清晰的了解,针对自己的学生实际,掌握准提问的难易程度,既不能让学生答不出来,也不能是简单的答“对”与“不对”,要使学生“跳一跳才摸得着”.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因此作为教师既要对全体学生进行提问,又要对个别学生进行提问,尤其是要关注特殊生――极好生和极差生,才能保证整个课堂的完整性.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一点一滴的教学和生活中,细心观察每一位学生,对他们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运用好提问语言,从而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

4画龙点睛,提问见“真”.课堂教学的提问要有实效性.教师的提问不是简单地为了获得学生的回答,而是要促进学生的思考.只有获得真实性的信息、反馈的提问才是实在的.教师提问时要设计好适应学生年龄和学生个人能力特征的问题,在提问时画龙点睛,让语文课堂教学真实而有效.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这样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课堂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改形势下,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探索才会使自己的课堂提问彰显艺术魅力,才能使七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绽放更多智慧之花.


(责任编校: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