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在《产业用纺织品》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

点赞:12778 浏览:4915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尝试在产业用纺织品的全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运用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教育思想,结合产业用纺织品课程的专业特色,构建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中心的全英语学习情境,探索教师在建构式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评估建构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学习效果对比.从教学实践的效果来看,建构主义理论和思想对《产业用纺织品》全英语教学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实用价值.

[关 键 词]建构主义,全英文教学,产业用纺织品,

[中国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15X(2011)

一、前言

产业用纺织品(IndustrialTextiles)又称“技术用纺织品(TechnicalTextiles)”,特指经专门设计、具有特定功能,应用于工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土工及建筑、交通运输、航空航天、新能源、农林渔业等领域的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技术含量高,应用范围广,市场潜力大,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纺织工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为配合产业用纺织品的产业发展和人才培育的需要,以上海地区的东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为代表的国内各纺织类高等院校均开设《产业用纺织品》课程,并将其作为纺织工程专业的平台课程之一,与《纺织材料学》、《纺纱工艺学》、《机织学》、《织物组织结构与设计》、《非织造布》等专业基础课相互衔接,构建具有纺织工程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产业用纺织品》课程的开设,紧密贴合纺织产业的发展趋势,介绍产业技术用纺织品领域的新发展,从而培养学生对纺织工程专业的学习兴趣,开拓和深化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领域和范畴,启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但由于传统的《产业用纺织品》课程均基于中文教材和中文授课模式,无法满足广大纺织工程专业学生获取国外专业知识的需求.因此,开设全英语授课模式下的《产业用纺织品课程》成为纺织类高等院校的一个新的教学需求.

为此,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结合产业用纺织品课程的专业特点,采用全英文的模式组织《产业用纺织品》教学的方法.重点阐述了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以及如何在全英文教学中实现以学为中心的《产业用纺织品》课程的教学设计,采用教学目标分析,情境创设,信息资源设计和自主学习设计等方法来创造一个适合目前纺织专业学生的全英文教学环境,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开拓学生的国际眼界.

二、建构主义的基本教育理论

传统的教育心理学最常用的学习理论有三种: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onstructivistlearningtheory)[1,2],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cognitivelearningtheory),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3)行为主义理论(behioristlearningtheory)于20世纪初提出.其中建构主义(constructivi)教学理论来源于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发生认识论以探索人类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规律为主要目的,研究和说明人类学习是如何发生的、意义是如何建构的、概念如何形成的,阐明理想的学习环境所包含的主要影响因素等内容.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的内涵主要体现在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学习环境和教学原则等6个方面[3].建构主义教学常用的模式为: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参与教学的教师担任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角色,通过情境的创建、协作的组织、会话的安排等学习要素和环境要素来充分调动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实现学生能够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进行建构的目的.

在建构主义模式中,知识意义的建构者是学生,而教师则是教学实施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教师传授的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所提供的知识,而是围绕学生主动提出的建构意义的对象为主要内容,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也不再是媒体,而是创设的情境、协作型学习和会话型的交流,作为学生协作式探索、主动学习的认知工具.因此,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等四要素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与传统教学相比有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的关系也有所不同.但是构建的这些要素之间的作用与关系是清楚的、明确的,因而可以成为教学活动进程的一种稳定结构模式,即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方法[4,5].

三、建构主义在《产业用纺织品》全英文教学中实践

(一)教学目标分析

按照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以产业用纺织品的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如何帮助同学建立产业用纺织品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技术知识体系”.面向产业用纺织品的教学对象-纺织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对产业用纺织品的课程内容及各教学单元进行教学目标分析,以确定当前全英语教学的“课程教学主题”-功能性纺织材料、特种加工工艺和产品应用三大内容.

在确定好这一主题后,再根据这一教学主题所包含的教学内容(即知识点),分析得出总目标与各项支撑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图,从而列出为达到该教学目标所需的全部知识点,如下图1所示.


图1:产业用纺织品教学模块

(二)教学情境的创设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知识与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中,由于不能提供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不能激发联想,难以提取长时记忆中的有关内容,因而将使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在产业用纺织品的全英文教学过程中,情境创设是根据产业用纺织品的特点,强调产业用纺织品的功能性,并围绕产业用纺织品在农业、医学、航空航天、建筑、汽车等领域中的应用案例,创设有实物样品展示、照片和视频观摩等资源的学习环境,方便本专业的学生根据对功能性纺织品的认识和理解、兴趣和爱好去主动探索、主动发现.

除此以外,还有一种交互式和激发式的学习模式,设定一个与产业用纺织品相关的研究型课题或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完成对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在交互式和激发式的学习模式中,任课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在学习过程中随时提供咨询与帮助.

例如:在“防护用纺织品(TextilesinDefense)一章的教学中,利用学生对防弹服装(bullet-resistinggarments)的兴趣,从防弹服的防弹机理、防弹服的分类、防弹服的应用等方面以图片和视频短片的方式给学生讲解,并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回答:1)Whatkindsoffibrematerialscanbeusedforbullet-resistinggarments?2)Canyoudesignanddeveloponebullet-resistingshirtbyyourself?Howtodothat?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有表达和锻炼英文口语的机会.很多学对此类讨论十分感兴趣,调动了课题的活跃气氛.

(三)课程资源的设计

课程资源的设计主要是围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一些文字、图片或视频资源,按照教学模块的内容,分类组织形成一个系列,并建立一个公共的信息化数字化课程平台.

为此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课程中心建立了《产业用纺织品》的课程网站,为:http://ecourse.sues.edu./course_center/.网站包含“课程简介”、“教学大纲”、“课程录像”、“相关视频资料”、“参考资料”、“师生互动平台”、“网站链接”等栏目,让学生能够在此课程平台上获取所需的资源信息..

建构主义在《产业用纺织品》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产业用纺织品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1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四)学习模式的设计

以学为中心是建构主义常用的学习模式,可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抛锚式教学法”、“支架式教学法”和“随机进入教学法”等.在安排产业用纺织品的各个教学环节时,可根据不同的内容,以及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来选择的不同教学方法:

(1)框架法教学是围绕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建立一个相关的概念框架.比如说医学用纺织品的教学板块,我们遵循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5],根据学生较为熟悉的一些知识内容:非织造布类的卫生类用品、医疗用制品等,通过概念框架把学生对纺织品的认识从传统的纺织品引导到功能性、复合型、多元化的特种用途的纺织品.

(2)引导式教学是根据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从实际情境中去提出或选定一个某个典型的问题或案例,围绕该问题展开进一步的学习,通过查询各种信息资料和逻辑推理对检测设进行论证,根据论证的结果制定解决问题的行动计划,实施该计划并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反馈,补充和完善原有认识.比如根据当前的冲锋衣的功能设计,向学生提出,在设计冲锋衣时应从哪几个方面去思考问题,如何选择纤维材料、如何加工织物以及如何对面料进行防水透气整理,最后应如何对其性能进行表征.

教学方法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2)让学生获得机会将知识外化,以便于根据不同的需要应用所学知识,3)要让学生能实现自我反馈,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事实上,教学方法只要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三个要素,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一定局限于上述三种自主学习方式.

(五)整体效果评估

在纺织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中开设全英语课程,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内容,另一方面能够了解到世界著名大学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了英语水平,又开拓了学生的眼界.实施全英语教学是我国现代化纺织高等教育事业走向国际化的必要条件,也是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和竞争能力人才的主要课程手段.

四、结论

本文介绍建构主义在产业用纺织品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尝试运用建构主义的思想以全英文的方式讲授产业用纺织品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常用方法,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基金项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产业用纺织品概论》全英语教学课程建设(k201109010).

[参考文献]

[1]Bruner,J.ActsofMeaning[M].Cambridge,MA: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0.

[2]范琳,张其云.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英语教学改革的契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4).

[3]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张海榕.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大学外语教学[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

[5]陈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Sino-USEnglishTeaching2005.2.

(作者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