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文科物理运动图象》的测评方案

点赞:4588 浏览:1218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运动图象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的运用”一直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查的重点和难点,近三年来考分都占7左右,可见掌握运动图象对学生决胜学业水平考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先分析学生在运动图象复习中存在的困难;经过复习,再采用测评方案诊断学生在运动图象中仍存在的问题;最后再针对学生未解决的两个困难进行后测.

关 键 词:学业水平考试;运动图象;测评方案

一、高二文科生在“运动图象”复习中存在的困难

1.分不清坐标轴所代表的物理量

《高二文科物理运动图象》的测评方案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科生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本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1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文科生对运动图象认识比较感性,看图象时只关注图线的形状,经常看不清或不看坐标轴表示的物理量.如图1所示,有30%的同学会把s-t图象和v-t图象混淆,没有弄清楚在s-t图象中,斜线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在v-t图象中,斜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与t轴平行的图线表示物体处于匀速运动.

2.不会看图线上的点表示的物理意义

文科生不知道:在s-t图象中,点的纵坐标表示物体“位置”而不是“位移”;在v-t图象中,点的纵坐标的正负不表示速度的大小而是它的方向.如图2所示的v-t图象中,由于数学思维定势,有40%的同学选择C、D,主要是他们认为在v-t图象中,当速度负得越多,速度越小.

3.不理解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

文科生不懂:在s-t图象中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在v-t图象中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如图3所示,有30%的同学误认为在v-t图象中斜率的正、负(向上倾斜和向下倾斜)表示速度v的方向.

4.不熟悉图线所围的“面积”

学生不清楚在v-t图象中图线与坐标横轴所包围的面积等于物体在时间t的位移.如图4所示,有40%~50%的同学在v-t图象中对“什么时刻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什么时刻又回到出发点”感到相当的困惑.

二、教学的过程性评价中的测评方案

针对学生在运动图象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中分别采用了发现式教学法和合作式教学法.所谓发现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通过对一些事实和问题的独立探究、积极思考,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而合作式教学法由美国心理家罗杰斯等人提出,是指课堂教学以学生分小组合作自主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根据一定的合作程序和方法通过师生互助、生生合作,促使学生在小组中通过共同学习,促成学生在认知、情感等方面得以发展的教学方法.

因此,在2011年3月,我们对高二文科班共150名学生进行运动图象的测评.所谓测评,就是通过测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是教学的过程性评价或终结性评价中的一种手段.这次测评主要从运动图象的某点坐标的物理意义、运动图象的线的斜率含义、运动图象与横纵坐标所围的面积的含义出发,诊断学生这方面的学习情况.制定的《高二文科物理运动图象》的测评标准如表1.

三、教学的终结性评价中的测评方案

从试题分析结果来看,学生们存在的问题主要三点:①不认真看纵坐标;②不区别图线向上倾斜、向下倾斜的物理意义;③不区别图线在坐标轴的上方、下方的物理含义.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运动图象的最后两个难点,在高二下学期5月份又进行了章节测试.(表2)


经过复习研究,学生几乎能理解运动图象的四个主要考点.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学校只有当它能看到少年的优点比缺点、坏处多十倍、百倍的时候,它才能有强大的教育力量.正确评价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因此,评价时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第一次测评是为了诊断学生在运动图象中的具体问题;第二次有针对性的测评是为了巩固和认可学生的学习,主要起激励性的功能.

四、反思

高二文科学生物理的形象思维、分析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与理科生有差异,教师应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图象的物理意义、图象的考点有较深刻的认识,最终使学生在物理学业水平考试中顺利通过图象的考核.但文科学生对物理相对缺乏兴趣,知识点大多处于识记、理解要求,过多地停留在一个知识点的研究上是不现实的,所以只能在评价重难知识点的教学效果时采用测评方案.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一如既往地继续寻找符合文科生学好物理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轻松通过广东省高中学业水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