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道德教育

点赞:3282 浏览:1205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幼儿是社会的接班人,本文就如何开展幼儿道德教育进行了论述.

【关 键 词】幼儿;道德教育

教育强调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精神的机遇,生命的碰撞,是一种人类希望、理想和超越的教育.时代的发展,对幼儿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面临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家庭的组合日趋4、2、1,独生子女的普遍性对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更高.只有不段加强自身修养的同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教育方式,不断进取.

儿童的智慧发展与道德发展的关系限定了儿童道德教育的主管随意性,同时也暗示道德教育所应采取的方式.不同年龄的孩子,其智慧水平是不同的.在所处不同的环境中,所感知的事物,接受的感受是不同的.因此对于幼儿园不同年龄的儿童应采取不同水平的道德教育方式.

幼儿道德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道德教育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一、幼儿园小班和中班儿童:知识水平的道德教育

以道德规则的传授为主,同时进行道德启蒙,发展道德的自律性和学习的兴趣.幼儿园小、中班的儿童基本处于他律阶段,对于这一阶段的儿童来说,道德是一些不可更改的、客观的、实在的行为规则.对于他律阶段的儿童来说,他们已经可以独立地游戏或活动,也已开始较多地与同伴交往.老师、家长为了使他们正常地生活、交往,应把一些必要的规则传授给他们.在行为道德传授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规则本身应当是合情合理的.

规则应是正面的、具体形象的、示范性的,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循序渐进,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切忌出现大而空或成人化的倾向.这样积月累,潜移默化的使幼儿能够接受.

2.道德的传授要建立在教育者与儿童之间的良好情感关系上.

幼儿离开家庭,来到幼儿园、接触最多的是老师、同学.在家中,父母是他们心目中的依赖、权威,他们的言行都受到长辈的熏陶.到了幼儿园,他们心目中的权威、依赖发生了转移,,他们大多数都服从老师.大多数幼儿常常会用“老师说的”这句话向家长、同伴表明自己正确和要求的合理性.因此,老师要尊重、热爱、关心他们,培养幼儿与老师、个人与集体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思想.老师应以身作则,用严谨的作风唤起幼儿对老师的信任感,使幼儿感知自己生活在一个充满关爱、信任、宽松,没有压抑的环境中.

3.道德传授应使儿童掌握社会生活的方式,而不是为了使儿童盲目服从.

要让儿童掌握社会生活的方式,而不是为了使儿童盲目服从.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让儿童学习和掌握社会认可的符合道德行为规范的方式;二是让儿童学习扮演社会角色;三是形成对事物的正确认识积极态度.

4.进行道德传授时不要忘记发展儿童的道德认识能力.

中班的幼儿在此阶段对道德的认识水平是较低的.往往离不开具体的个别的事物和人物,对是非的理解和认识也常常是表面的,只以“好、坏、对、错”区分,缺乏分析概括性.幼儿对道德评价活动带有很大的情绪性和受暗示性,总是对别人的行为作出评价,而后才逐渐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评价,不会将行为的动机与后果综合起来考虑,也不会评价行为的社会意义.从上述几点说明老师应对幼儿通过各种途径,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使幼儿适应一定的社会规范、习俗.学习语言、行为规则、思维方式,能正确称呼他人,使用餐具、玩具,能处理同伴之间的关系,因此,老师必须耐心和长期坚持下去.

二、幼儿园大班儿童:推理水平的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应日益强调培养儿童的道德自律性,大班儿童已有一些鉴别力了.如何发展自律道德?老师至少应注意以下几点:

1.幼儿时期是人的想象力最活跃的时期,想象贯穿在幼儿的各种活动中,此时也是培养提高想象力的最佳时机.我们可以充分借鉴皮亚杰科而伯格等人的道德教育理论,皮亚杰认为,发展自律道德的一条重要途径是让儿童与同伴发生相互作用(交往).

2.“自律”相对“他律”而言,是自己对自己施加行为“自我监控”则相当于在个人心中树立一各楷模,以随时提醒自己,在什么条件下,应该怎样去做.

通过这样促进孩子之间的正常交往,使孩子在群体交往中,增强“自律性”和群体感.这一时期的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为孩子优良品德的形成作出表率.父母本身不具备的特点,很难在孩子身上体现,那些活泼、热情、容易和别人和睦相处的孩子,大都有一个美满、幸福、和睦的家庭.有良好的家庭环境,孩子自然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尊重别人,爱护同伴的品德.父母要促进孩子与同伴的交往,使之相互发生作用.家长应经济创造条件,鼓励孩子与各类伙伴交往,帮助孩子建立广泛的同伴.正面引导,帮助孩子增长辩别能力,使其健康成长.

3.与儿童对话,成人应该虚心倾听儿童的道德思考,以平等的态度与儿童进行交流和对话.成人不能漠视儿童内心感受,从而将自己的喜、怒、哀、乐或其他情绪深藏于心底.长期如此,他们的心理就得不到健康发展.因此,当孩子感到失望、沮丧和愤怒的时候,成人应该注意倾听他们的心声.并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去理解和体谅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让孩子设法处理问题,逐渐培养出一种自信、自强、自立的信念,使儿童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莎士比亚曾说过:“检测定一种美德,如果你没有,最好是检测定,并以肯定的语气说出对方有你所期待的美德,给你一个好名誉去实现,他就会竭尽全力为他的名誉而奋斗.”因此,儿童有过激或片面的道德行为,只要教育者采用一种委婉的方法、手段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心理氛围,学生会自然而然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体会到尊重、被理解、被关怀、被信任的喜悦.

4.为了让儿童成为一个与社会相适应,今后并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必须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实施统一的品德教育,使他们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不该模仿的.在这方面,我们应借鉴外国一位心理学家的经验,他说:“如果儿童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指责;如果儿童生活在敌意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打架;如果儿童生活在鼓励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自信;如果儿童生活在公平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正义等”老师应从这段话中得到启迪,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和榜样,会使儿童形成什么样的世界观.

三、结语

当今儿童生活在五彩缤纷的环境中,应净化环境,消除负面影响正确倡导,启迪儿童世界观的形成.应加强对幼儿的素质教育,使儿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从事教育的应具有较高的道德教育水平和方式,应随着儿童年龄、知识的增长发展的新阶段而不断更新教育方法.总之,较高水平的道德教育方式,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