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职前心理教育的实践

点赞:10777 浏览:4500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所谓名师出高徒,只有教师的心理素质提高了,才能言传身教,教书育人,继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这同样也是实现当前推行的素质教育的基本前提.而中学作为学生阶段最为重要的过渡期,对于教师的心理素质更是具有较高要求.本文通过探索中学教师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而探索如何对我国中学教师进行职前心理教育,使教师在上岗之前就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关 键 词】中学教师职前教育心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5-0075-02

中学升学压力的严峻由来已久,而作为中学的教师,所面临的压力更是难以想象.在面临高考分数这一硬性指标时,可以说中学教师们是人人自危.因此,对中学教师在职前进行心理教育极其重要.心理教育是指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锻炼心理机能,发挥心理潜能,促进受教育者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发展.只有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培养出心理素质良好的学生.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在自身接受教师教育、自主学习的双重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并进行自我调节、自我调控的一种独特的能力.与教师的其他能力相比,心理教育能力有其独立性与综合性、渗透性与内隐性、非恒常性与复杂性等特性.只有教师在从事教育事业之前就具备很好的职业心理基础,才能勇于面对教育生涯过程中的问题.

1997年,上海心理研究所曾对1000余名教师进行心理测试,其中70%的教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一结果引起了全社会,尤其是家长和学生的担心和忧虑.现实生活中,有的教师心胸狭窄,人际关系僵化;有的因工作中的偶然失败产生挫折感,进而厌恶本职工作;有的因家庭、婚姻矛盾而情绪低落,甚至在课堂上传播消极的人生观,这些都提示人们应重视教师心理素质的培养.①盛建森于2000年12月采用MHT对928名师范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检测发现,师范生中有21.77%的人有一项或一项以上心理健康问题;且女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大于男生,差异显著.②提高中学教师的职前心理素质,刻不容缓.③湖南师范大学的孙慧于2002年对湖南省不同类别学校的260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34份(收回率:90.0%),结果发现:88.3%的教师感到有职业压力,其中37.7%的教师表示压力较大或很大.大量研究表明,高度挑战性的工作、纷乱的工作、独断的领导形态、无效的沟通状况、严重的疏离感以及变革的高度不确定性等学校组织特征都可能成为教师的压力来源,过度的职业压力会造成情绪衰竭、离职率高等各种现象.

在美国,教师这一行业也免不了“职业压力”的冲击.作为美国排名第二的公立大学——弗吉利亚大学柯里教育学院为了培养出更为优秀的教育人才,率先实行了五年一贯制师范生培育教育模式,并取得了卓越的成效.英国于2002年6月颁布了《英国合格教师专业标准与教师职前培训要求》,旨在提高教师的专业标准,提升教育质量.我国2011年教育部6号文件精神,在教师资格考试制度上做出重大改革,全面推行全国统考,并在湖北率先试点,其中考试难度、报考条件以及认证程序上都十分严苛.这也表明我国师资队伍也将越来越专业化,而培养一支高素质、高素养的教师队伍对我国的发展不可或缺.作为“盛产”教育人才的高等师范院校,在教师的培育发展上起着关键作用.

为了确保教师职前的心理教育,师范院校可以从心理教育的课程设置入手,增设多元化心理课程,完善心理课程体系,优化心理课程结构,加大对师范生心理教育及培养的力度.针对目前师范学校心理教育课程设置单一,课程体系不完善的现状,师范院校可调整现有课程计划,增加与中学教师心理教育密切相关的一些课程,还可将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学校心理学等课程作为主修和辅修系列,列入选、辅修科目.

第一,改革传统师范院校公共心理学课,增设更为全面的主修心理学课程以供学生按兴趣选择.只有掌握心理教育的基本知识,才便于教师开展工作,同时还有助于其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心理学课教学改革要以师范大学生教学工作中应具备的心理教育能力来调整公共心理学课的内容,要以培养师范大学生优良的心理素质为目的,帮助他们掌握教育教学中的心理规律,提高师范大学生的心理教育能力,尤其是要帮助师范大学生掌握分析未来工作对象的心理发展特点的能力,适当增加公共心理学必修课的学分和课时数.授课者应是从事过心理辅导工作的专家,这些专家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教学方法上善于结合案例把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的某些原则和某些方法纳入心理学的教学内容之中,以便于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和中学生的各种心理现象和发展规律,掌握中学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技能技巧,帮助师范生树立心理教育意识,掌握心理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从而有较高的心理教育能力.

中学教师职前心理教育的实践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心理教育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第二,增加心理教育方面的选修课,开设心理教育辅修专业课程,培养师范大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心理教育理论水平.虽然我国目前针对中小学的教师培育在教学课程上都是大同小异的,但在获取教师资格证时因所考取的中高级

教师资格证书不同而学习不同的心理课程,并没有对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教师的心理课程进行专门的设置,因而师范大学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具有的心理教育能力没有针对性.师范院校要在开设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基础上,可以开设学生能够根据将来所要面临的教学对象来选择心理教育方面的公共选修课,同时还可以开设其他与心理学相关的课程.公共选修课的课程内容不单是公共心理学内容的延伸和深化,更是主修心理学的基石.

第三,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教育活动课,并将心理教育活动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增强师范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实践能力,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培养广泛的兴趣.让师范大学生亲临教学实践现场,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渗透和实践他们平时所学习的心理教育知识,提高心理教育的感性认识.师范院校平时还要加强对常见心理问题的诊断和疏导,学校应定期或不定期地聘请心理学专家给师范大学生作心理健康的讲座与测评,传播心理知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四,培养中学教师良好的职前心理素质,还需要一个适宜于他们成长发展的外界大众环境.对于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社会方面也应予以高度重视.可以通过新闻媒介、专业著作、报纸杂志、网络以及其他大众传媒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中学教师在不断提高学识水平和职业道德的同时,也应不断加强自我心理修养,正确认识、评价、有效地激励、调控、不断超越和完善自我,只有中学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教育才能,才能以全新的姿态去影响他们的学生.

中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青少年,而青少年阶段正是处于叛逆期,身心极易受外界诱惑,并开始逐渐有着自己的主见和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教师针对青少年的行为处理稍有不慎,孩子便会肆无忌惮、难以管教、甚至误入歧途.因此,青年教师只有加强自身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了解和把握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和心理发展水平,才能弄清青少年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才能科学合理地组织和运用教材,成功地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才能维护好自己的心理健康,使自己的职业生涯得以发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良性发展,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因此,做好教师职前心理教育,教师在面临将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压力、生活上的负担、社会所给予的过高期望时所产生的紧张、焦虑、压抑等不良情绪时,才能以更好的方式去处理和应对,迎接属于自己的个人职业生涯.

注释

①徐鑫.新世纪教师心理素质培养初探[J].大学教育科学,2003(1)

②盛建森.928名初等教育专业师范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2(8)

③教师职业压力管理的实施策略研究[EB/OL].http://wenku.baidu./view/939482d076eeaeaad1f33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