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大学生就业期的心理疏导

点赞:28416 浏览:13167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当今,“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成为高校毕业生择业的主要形式.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让不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压力不断增大.如何帮助学生构筑心理防线,排遣就业带来的压力,有效地对学生的压力进行心理疏导,是我们当下应当仔细思考的问题.

【关 键 词】就业形势;心理疏导;就业指导

一、就业形势严峻

1999年开始,国内的大中专院校开始逐步扩大招生规模,中国的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但是从2006年开始,大学教育又开始面对了另一个问题.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传统的“国家分配工作”的就业制度被彻底打破,同时就业市场体制的开始确立.社会上常说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成为高校毕业生择业的主要形式.

2013年有699万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据统计,2010、2011、2012三年沉积的未就业毕业生约600万人.超过千万没就业毕业生人群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变得严峻.

二、毕业生就业心理危机

仔细探究就业形势严峻的根源,我们不难看出,除了用人市场出现局域性饱和之外.毕业生的就业心理不健全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这就是一些学者所讲的“就业心理危机”.

我国一所知名大学的心理研究机构曾对对北京市多所高校的千余名大学生做过调查研究,调查人数1/6的学生对自己的就业有着中度以上的心理困扰.有的大学生因为不能忍受就业压力而产生轻生、伤人等他过激行为.媒体上经常会出现某某大学生因不堪找工作的压力而,或伤人的新闻.笔者的一位朋友就是因为找不到工作喝硫酸!一系列触目惊心的事件说明由于就业难,而引发的大学生心理压力日益突出.所以在大学生毕业前系统的为他们进行心理疏导是十分重要的.

还是很多年前,大学生还被称作“天之骄子”.大学毕业后即可出人头地,是上一代人对大学生的固有思想.社会上这种“鱼跃龙门”的意识,让大学生毕业生以及他们的家人期望能尽快通过就业,就好业,获得一份稳定、高收入的工作.而就业形势的严峻,工作单位的不如意和落差,使学生出现了后悔或质疑毕业后的生活前景,甚至质疑上大学是否有用.在许多人看来,学生就业期望和就业现实之间的差距是很大的.

另一方面,市场化的就业制度,使得用人单位较之以前的重视学历,更看重能力和心理素质.而与之相矛盾的,大学毕业生在走出校门前并没有做好应对外界巨大压力和挑战的心理准备.这往往表现为两个极端:要么过于自负,要么过于怯懦.一些大学生,特别是一些一流院校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是拥有专业知识的高级人才,综合素质高于一般人,就业时只关注好单位、大城市、高待遇.而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每个人都难免经历被淘汰,受挫折的一幕,自信心受到严重的挫伤,容易由自负变为怯懦,就业心理压力变大.过渡的压力抑制思维和行为,在应聘过程中表现出恐惧、紧张、不自信甚至是想办法逃避,不能正常地展现自己的才能,往往会错失本可以就业的机会.另一些毕业生原本就觉得自己学业不佳,找工作时就更谈不上自信了.

三、心理疏导势在必行

现在,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大学生的这个心理问题.教育部制定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该《要求》在学生的态度、知识和技能三方面均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目标,按照《要求》规定,各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2012年,教育部高教司要求,“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要纳入公共必修课程.但应当说明的是,在当下的大学就业指导课程中,针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疏导,还是需要进一步的加强.许多教师和高校就业工作者已经开始研究如何解决学生的这个心理问题.以下谈一谈我对于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心理疏导一些看法,供同行参考指正:


1.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模式

目前我院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从大学一年就有开设,应该在大一学期就开始让他们了解到将来的就业前景,同时要帮助他们宏观的分析这个就业前景,再让学生们了解到就业困难现实的同时教会他们如何克服困难,教会学生要在宏观上藐视就业困难,但在微观上重视并学会解决困难,进到学生构筑积极的心理防线,培养积极健康的就业心理.在教学内容上,结合心理学知识,把就业心理教育无缝融入在就业指导课程中.也就是说要把就业心理教育融入就业指导课全程当中.同时可以定期开展一对多人或一对一人的心理访谈和心理指导.重视学生们的心理弹性,帮助学生健全心理素质.

2.建立专业的就业心理教育教师团队

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师是由系部的辅导员或组织负责人担任,这样的师资配备虽然可以达到较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但在心理疏导教育方面略显不够专业,即便有的老师意识到心理疏导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不够系统,达不到心理疏导教育的目的.因此,建立一支专业的就业心理教育教师团队是非常毕业要的.而这个团队的教师应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心理学专业教师.通过就业指导课程教研室牵头,组织相关专业的高素质教师参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这样才能达到对学生的就业心理教育的目的.有利于帮助学生在就业期构筑强大的心理防线,让学生更好的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