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德育教育体会

点赞:5002 浏览:1878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近年来,我国随着新课程改革以后进一步的深入,素质教育的"德育首位"思想已在许多教育工作者的心中扎下根,但是如何使中职学生对德育重视,这就需要分析现状,提出问题,使教师在德育教学工作中事半功倍,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 键 词:中职生层次性课堂教学

中职生作为一个在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中的失败者群体,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一个应试教育的弱势群体.正是因为其弱势,对他们的教育方式方法也应当重视,近年来,学校一直在研究如何搞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实际过程中难度的确很大,虽然从上到下都十分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提出要求,各个班级也在开相关的主题班会,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德育教育的整体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在此,我就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教育感受谈一点体会.

体会之一:德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学校德育教育内容与学生德育发展实际联系不紧密

在我国,传统意义上的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一门学科的功课范围及其进程,或者一定学习阶段所有教学科目之和.至于德育课程,我们可以广义上对德育课程作出这样的理解,即:教育主体从促进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出发,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活动或经验的组织与设计.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必须放在不可或缺的地位,现今,纵观中职学校的德育状况,由于德育目标的不确定性和缺乏层次性,导致德育内容饿空泛化和缺少预见性,与中职生的可接受性脱节.表现为:(1)德育内容没有根据中职生不同阶段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形成层次.长期以来,德育内容"上下一般粗",往往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把中职生目前难以达到的要求硬要他们去达到,而中职生达到这些高要求、高目标的基础,如在《德育》第一册第三课第一节加强道德修养的一节中,提到做人的基本道理,爱父母、爱师长、做文明公民等等,又没有稳定的教育内容,以致于教育者与学生都难以接受.(2)德育内容与德育目的不一致.中职生的德育课普遍存在知行脱节,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学会做人,而仍然是为了应付考试,就拿我院做例子,德育课只有在第一学期才有,并且是考试课,可是到了第二学期就成为考查课,有些学生根本就不当回事了,德育课的课程只开一年,到第三学期就没有设置了,许多德育活动追求形式,不讲实效,丢掉了很多传统有效的教育形式,而动不动就是什么"知识竞赛"、"演讲比赛".

二、缺少德育教育基本途径和科学地活动平台

首先看德育课的状况.中职生的德育目标和要求,缺乏系统性、连续性、稳定性和层次性,德育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存在简单重复和严重脱节的问题,不能很好地回答学生所关心的实际问题,因此收效甚微.中职的德育课又常常论为纯粹的知识教育课.课堂上教师并不注重思想道德上的系统训练和理由的阐述,尤其忽视道德行为能力的训练,常常灌输一些枯燥的理论,令学生记忆背诵,把德育课变成纯知识课.

中职生德育教育体会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德育课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其次看各科教学中的德育状况.中职学校长期忽视这条德育的基本途径,尽管也有这方面的要求,但各地学校在实际教学中,各科教师并没有承担起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责任,"教学即传授知识",在许多教师尤其是实训课教师看来是理所当然的.

三、学校、社会、家庭结合教育不到位

中职生在学校一般接受的是正面的,正统的德育影响,这种教育好比在他们心灵上抹上一层"玫瑰色".另一方面,学生们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社会、家庭生活中的积极与消极、美好与丑恶、文明与愚昧、先进与落后、规范与不规范等矛盾冲突的影响,必须会使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困惑.社会上,不健康的书摊、网吧那么多,一方面反映了目前学校德育工作软弱无力,另一方面,说明社会、家庭消极影响巨大.

体会之二:教育工作者需要选择合适的中职德育问题的对策

当前中职德育工作的突出问题的确不少,结合实际认真把握当代中职生思想变化的新特点(1)当代中职生独立意识明显增强.在家庭中,不在吧父母教导奉为行动指南;在学校,对教师的崇敬感减弱;在集体生活中,由被动追随转向主动参与;在思想观念上,由接受灌输转向独立思考;在思维方式上,有求同转向求异.但是另一方面,他们的独立行为又较弱,与较强的独立意识形成巨大的反差.由于他们生活条件较好,倍受父母疼爱,缺乏艰苦的锻炼,在遇到挫折时,往往又表现出很强的软弱性和依赖性.与前几代的学生相比,他们意志力更为脆弱.(2)当代中职生活在一种比较宽松的政治气氛中,他们的思想活跃,思路开阔,敢想敢说,敢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易于接受新观点.但是,他们对社又缺乏全面了解,易受各种观念左右,思想观念较为混乱,人生价值、道德取向上失去明确的统一导向,出现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

四、在教学中加强德育管理是教师责无旁贷的职责

(1)强化教师的育人意识.育人意识,首先是个教育思想的问题.

(2)提高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德育的能力.

(3)深入教学,深入课堂,抓好指导和评价.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德育课教师应树立学生主体观念,立足学生生命的成长和生涯的发展,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丰富教学评价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中自觉提高思想素质和职业素养,自觉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从而发挥德育课在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增强德育课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