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卷2016年第8期

点赞:3541 浏览:1228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语文课堂上,老师在讲到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时,不无感慨地说:“可惜啊,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家书了,书信这种形式恐怕要消失了.”

学生甲:“没有啊,我上大学的表哥就经常给我写信,我觉得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代替的.”

学生乙:“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谁还用笔写信啊?”

学生丙:“即便不用笔写信,也不能说明书信消失了,只不过是书信的形式变了.”

学生丁:“要这样说的话,改变的又何止书信?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考题解析】

2012年高考湖北卷作文命题再次回到纯粹材料作文(2011年为纯命题作文)的形式,秉承往年呼应时代、贴近生活的命题风格和特征,较好地彰显了新课改理念(2012年是湖北省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第一年高考).试题材料以语文课堂教学实录片段的形式呈现,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拉近了审题的距离.老师在讲述中学生必背篇目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句时引出“书信”的话题,这是议论的触发点,与考生的生活及语文学习实际联系紧密,让人有话可说.新课标要求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试题材料以“看法”为中心,提供的便是对问题多角度的感受和思考,考生的思维由此便可以多角度展开了.怎样陈述自己的看法呢?新课标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试题材料的中心内涵是考查考生对“变”与“不变”的理性思辨,由此也便非常突出地考查了考生的“科学理性精神”.这种彰显新课改理念,呼应时代,贴近生活的命题特点,应该依然会成为2013年高考湖北卷作文命题的趋势,广大考生应当引起高度重视.怎样写好这篇作文呢?笔者认为,下面两个关键点应高度重视:


第一、立意追求最佳.仔细阅读作文材料,我们可以说作文题的最佳立意应该是将师生的看法进行整合提炼,明确“看法”的哲理内涵和现实指向,并由此及彼地广泛联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实际说开去,从物质与精神(情感)、现代与传统、现实与历史、创新与传承等层面展开对“变”与“不变”的理性思辨.记住,要非常明确表述出什么“变”了,什么“不变”.当然,本作文题也可以在紧密联系现实的前提下,分别从老师的“家书消失”、生甲的“不可替代”、生乙的“更便捷”、生丙的“形式变了”、生丁的“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等见解中选取角度立意作文.

第二、文体特征鲜明.考场作文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作文形式,因为阅卷者的阅卷时间有限制,因此就要求写作者必须尽量明确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做到文体特征鲜明.写议论文,一定要注意分论点的拟写,并将其置于显眼的位置.比如:“变的是科技的日益更新,不变的是人们之间的真情”,“变的是名气的日益增长,不变的是不忘本的朴实”等分论点,将其放在段落的开头,就会显示出很好的表达效果.同时,写议论文要还特别注意对引述材料的分析与评断,这是展示论证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写记叙文,则一定要重视细节的描写,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比如写信,说到有趣的事,“文字也变得活蹦乱跳的”;说到令人愤怒的事,“文字变得铿锵有力”等感受,就很好地传达出了短信、邮件等无法显现的书信的独特韵味和魅力,作文的文采也便由此自然地呈现了.

【考场佳作】

谁解家书味

湖北一考生

夜落月悬,独对孤灯,我静静撕开那信封,铺平.

我总爱望那绿绿的邮筒,总爱去收发室去找我的家书,在那重重叠叠的牵绊和祝福里去认领属于我的那一份.我珍祝那安静的一刻,我不忍失去那自古至今家书所承载的内涵.

台湾作家林清玄说他的母亲每周给他寄一封信,每次的结尾都是“寒霜露重,望君保重.”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却成了林清玄眼中最动人的字眼,因为其中丰沛的爱,因为那剪不断的挂念,家书成了心的纽带,哪怕霜寒露重,我们亦可相互温暖.

翻开《傅雷家书》,我读出一颗深刻却细腻的心,一向暴躁的傅雷,在家信中虽常是教诲,但严厉的背后,更多的是一份血浓于水的关爱,能听见远及天涯的那声嘘寒问暖,亦是人生一大幸事吧!

湖北卷2016年第8期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新课改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家书不仅饱含温情,更是一次亲切的交谈,一次心声的吐露,金圣叹在临死前留下的最后一封家书:“字付大儿春,咸菜与黄豆同吃,大有核桃滋味,此语一传,我无憾矣.”潇洒才子金圣叹在死前亦不忘开玩笑,给那些想看他泣诉的小人留下最睿智的讽刺,此中的滋味谁解谁从他踽踽独行的背影中读出那辛酸与寂寥?我想定是有的,定有人去认领那颗高贵的灵魂.

黄永玉收到叔父的来信,虽在咸宁改造,他却说:“这儿的荷花真美.”他的叔父不是别人,正是在间写下的《中国服装史》的沈从文,这家书,是高洁情怀的吟哦,在其中我们读出了大师的从容.

最令我动容的家书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的《与妻书》,他告诉妻子他有多爱她,告诉她他必须离开,为了千千万万人都可以像他们那样相爱、那样幸福,这是情丝包裹的家书,这是一战士明志的家书,这更是用生命传递爱的家书,他那不识字的妻子在用颤抖的手抚摸那信的时候,定是会哭成了泪人又擦干泪光下去的.

而现在呢?在信息满天飞的时候,当电子邮件穿越地球村的时候,当安到家家户户的时候,谁又能静下心来读一封跋山涉水,风尘仆仆的信呢?乔治默里迪斯在《森林的挽歌》中写道:“我们奔走,像相互追逐的行云,我行走了,像松果一样坠落.”我们不仅失掉家信,更失掉一种情怀.

可我愿接你回来,为你掸落沾染的尘埃,与你独对孤灯,我的家信.

【名师点评】

这篇情真意切的满分作文,有两大突出亮点:

1.材料丰富,内容充实.一封家书,却让考生思绪难平.短短七八百字,想起了林清玄每周对母亲的问候,想起了傅雷严厉的背后的温暖,想起了沈从文大师的从容气度,想起了林觉民用生命传递的深情.内容极为充实,材料无不温暖人心.